臺南市舊街名列表

修造老古石街路頭碑記

臺南市舊街名列表,列出臺灣府城(即臺南城,今臺南市市中心)清代舊街名。

沿革

清康熙廿三年(1684年)《福建通志》中記載的府城街道有11條,到了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的《重修臺灣府志》已經發展成15條街[1]。而後在乾隆六年(1741年)的《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街道數增長到19條,乾隆廿七年(1762年)左右增長成45條[1]

由於日治時期都市計畫新闢幹道,多數街名現已編為幹道的巷弄(例如七娘境街,現為中山路79巷),少數街名已整併賦與新名(例如抽簽巷街、米街今合稱新美街),舊名僅作一般稱呼,不具戶籍上意義。仍保留舊名者僅有大埔街宮後街等孤例。

列表

  • 岳帝廟街
  • 大人廟街
  • 祝三多街:現為東門路一段的一部分,因祝三多廟而得名[2]:178。其範圍大約是從鐵路以東到彌陀寺西側20公尺處,東接龍泉井街[2]:178
  • 龍泉井街:現為東門路一段的一部分,因龍泉井廟而得名[2]:178。西接祝三多街,東接聖公廟街[2]:181
  • 聖公廟街
  • 大東門街
  • 西竹圍街
  • 崙仔頂街
  • 亭仔腳街
  • 油行尾街
  • 仁厚境街
  • 大埔街
  • 七良境街
  • 公界內街
  • 考棚口街
  • 府西巷街
  • 嶺前街
  • 嶺後街
  • 牛磨巷街
  • 元會境街
  • 戲台後街
  • 辜婦媽街
  • 二老口街
  • 經廳口街
  • 重慶寺街
  • 中巷街
  • 安海街
  • 關帝廳街
  • 王提塘街
  • 東轅門街
  • 磚雅橋街
  • 總趕宮街
  • 福安宮街
  • 良皇宮街
  • 下太子街
  • 大南門街
  • 馬兵營境街
  • 檨仔林街
  • 柱仔街
  • 清水寺街
  • 馬公廟街
  • 五帝廟街
  • 做蔑街
  • 西轅門街
  • 草仔寮街
  • 開仙宮街
  • 保西宮街
  • 內新街
  • 三界壇街
  • 牛屎埕街
  • 龍王廟街
  • 頂打石街
  • 十三舖街
  • 內關帝街
  • 萬福庵街
  • 打銀街
  • 上橫街
  • 佛祖廟街
  • 帆寮街
  • 下打石街
  • 統領巷街
  • 下大埕街
  • 下橫後街
  • 下橫前街
  • 武廟街
  • 利源巷街
  • 帽仔街
  • 大井頭街
  • 內南河街
  • 內宮後街
  • 武館街
  • 竹仔街
  • 大媽祖街
  • 抽簽巷街
  • 范進士街
  • 三四街
  • 赤崁樓街
  • 三元巷街
  • 五全街
  • 小上帝街
  • 縣口尾街
  • 小媽祖街
  • 米街
  • 內媽祖港街
  • 枋橋頭前街
  • 枋橋頭後街
  • 打鐵街
  • 做針街
  • 鞋街
  • 天公埕街
  • 大平境街
  • 草花街
  • 陳子芳街
  • 番薯崎街
  • 新店尾街
  • 大北門街
  • 竹巷口街
  • 玉皇宮街
  • 雲霄街
  • 總爺街
  • 天池底街
  • 安祿街
  • 觀音亭街
  • 廣慈庵街
  • 三老爺宮街
  • 鴨母寮街
  • 大銃街
  • 小東門街
  • 市仔頭街
  • 竹仔行街
  • 外宮後街
  • 南勢街
  • 頂南河街
  • 箍桶街
  • 下南河街
  • 打粽街
  • 頂看西街
  • 下看西街
  • 風神廟街
  • 無尾巷街
  • 土地公口街
  • 番薯巷街
  • 十門巷街
  • 松仔腳街
  • 鎮渡頭街
  • 安海港街
  • 海安宮街
  • 外新街
  • 牛磨後街
  • 東巷街
  • 西巷街
  • 小西門外街
  • 魚行口街
  • 中頭腳街
  • 南頭腳街
  • 北頭腳街
  • 王宮東街
  • 小西松仔腳街
  • 城邊街
  • 水仙宮邊街
  • 外關帝港街
  • 外關帝港橫街
  • 外媽祖港街
  • 外王宮港街
  • 頂粗糠街
  • 大粗糠崎街
  • 杉行街
  • 仁和街
  • 普濟殿街
  • 磚仔塘街
  • 牛墟堀街
  • 十八洞街
  • 試經口街
  • 大廠口街
  • 聖君廟街
  • 北勢街
  • 北勢橫街
  • 藥王街
  • 佛頭港街
  • 金瀛街
  • 媽祖樓街
  • 看南埕街
  • 新港墘街
  • 老古石街
  • 中街
  • 金安宮街:因四聯境金安宮而得名,是指老古石集福宮前的巷道(信義街108巷)與金安宮前的巷道(忠孝街93巷)周邊的區域[3]:140[4]:201
  • 草寮後街
  • 後樓仔街
  • 土岸尾街
  • 板店街

參考來源

  1. 石暘睢. . 《臺南文化》. 1951-10, (1): 頁61-63.
  2. 許永河.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12. ISBN 978-986-04-3030-1.
  3. 陳秀琍、黃建龍、陳信安、謝佳芸、紀幸芯.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12. ISBN 978-986-04-3029-5.
  4.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1999-02. ISBN 957-02-3370-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