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蜆

在台灣,可食用的雙殼綱貝類都被泛稱為蛤蜊,如文蛤花蛤、粉蛤、竹蛤,相當於古代的車螯花蛤。居住在海水中者稱蚶仔臺灣話),主要是指文蛤。居住在淡水中者蜊仔臺灣話),或

臺灣蜆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軟體動物門 Mollusca
纲: 双壳纲 Bivalvia
目: 帘蛤目 Venerida
科: 花蜆科 Cyrenidae
属: 蜆屬 Corbicula
种: 河蚬 C. fluminea
亚种: 臺灣蜆 C. f. formosa
三名法
Corbicula fluminea formosa
Muller, 1774
(Kuroda 1941)
Wu, 1980

臺灣蜆学名:)[1][2][3],为蜆科蜆屬河蚬下的一个亞种。

分布

分佈極廣,遍及韓國、日本、中國大陸及台灣,主要棲息於淡水或半淡鹹水區之河川、湖泊、水塘、溝渠、水田之泥沙底。天然蜆苗多產於稍具分之河口地帶。喜棲息有緩流水、無水草、沙泥底、水深1.5(4英尺11英寸)左右的水域環境中。

型態

接近正三角形,腹緣圓形,有明顯的生長線,外殼顏色為黃色、黃綠色或黑褐色,內殼為紫色或白色。而水質越乾淨則顏色越金黃。 當中原產於台灣花蓮縣壽豐鄉的特稱作「黃金蜆」。 現時市場上亦有生產商以「黃金蜆」製作成碇狀的營養補充劑。饮液通常用来謢肝解酒,若略烫后再浸泡酱油置于冰箱冷藏,是道味美清粥小菜

生命史

時間分期
精卵釋出水中受精
2小時30分後開始分裂
14~20時候達到囊胚期,開始迴轉運動
20小時左右後發育成擔輪子(Trochophore),大小約150 μm,具一圈纖毛環及一束細小的頂纖毛,而後孵出行浮游生活
孵出之後進入被面子期(Veliger stage),此期初具有面盤(Velum),而後形成透明的貝殼,面盤即消失
持續成長到殼頂鼓出形成稚蜆(Juvenile stage),則改為底棲生活
2~3個月較小的蜆苗(供應一般養殖使用)
4~5個月較大的蜆苗(供應一般養殖使用)

参考文献

參見

  1. 臺灣蜆,經濟性螺貝類主題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12-10-25
  2. Proceedings of The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 (Vol. LVII, Part III -- Sept., Oct., Nov., Dec., 1905) ,ISBN 978-143-795-468-5 (英文)
  3. Introduction to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Aquaculture,1994,ISBN 978-156-022-012-1 (英文)

扩展阅读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