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

舍利梵語漢語拼音:),又作堅固子舍利子設利羅,意为尸体或身骨,常指骨灰。其中有的结晶体形色各异。最早指佛陀释迦牟尼遗体自行火化后遺留的固体物,后来也指高僧圓寂火化剩下的骨烬,通常埋葬于中。

阿育王所造塔中的舍利,現藏於印度新德里國立博物館
釋迦牟尼佛舍利

历史渊源

法门寺真身舍利塔
靜岡縣御殿場市佛舍利塔

佛教敬仰和崇拜舍利,是从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开始。佛祖火葬后,遺下有舍利一石六斗,其中有一塊頭頂骨、兩塊骨、四顆佛牙,還有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顆珠狀真身舍利子。古印度的八位国王派使者到火葬地,要求分给佛舍利,经香姓婆羅門居中协商平分给八位国王。各国把分到的舍利带回国建塔安葬,并定期举行祭礼。香姓婆羅門及必波延那婆羅門,就各取了装舍利的瓶子和火葬燃餘炭灰回去起塔供奉,因此释迦牟尼的舍利被分葬在十处:

馬鳴菩薩造的《佛所行讚》中說“八王起八塔,金瓶及灰炭;如是阎浮提,始起于十塔”。

阿育王时期,为弘扬佛法,发掘了“八王”舍利塔,只有一、二塔因坚固难破而未能开启。取出后的舍利重新分配装入八万四千个宝函,并造八万四千塔来安奉。随着各地建塔,舍利也流传到许多信仰佛教的地区。

1896年至1898年,英国人柏佩(William Claxton Peppé)在印度比普羅瓦发掘出一个安奉佛骨舍利的石函,里面正是佛祖葬在迦毗罗国的舍利。这些舍利送给了佛教国家泰国,后又分出一部分给斯里蘭卡日本

佛经中的舍利

佛教经典《浴佛功德經》中称为舍利的有两类:

  • 法身舍利:释迦牟尼所说的佛教经典。
  • 生身舍利:释迦牟尼遗体火焚后结成的固体物,分为三种,即白色的骨舍利、黑色的髮舍利、红色的肉舍利

金光明經》捨身品第十七:『舍利者,乃是無量六波羅蜜功德所熏。』『汝等今可禮是舍利。此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難可得最上福田。』

浴佛功德經》的確有提到︰『我滅度後有二種舍利。一者法身。二者化身。』但並無上述的註解,至於《金光明經》提到的舍利,是佛陀前世舍利,並非現存的佛骨舍利。

成分与形成

关于舍利的形成,舍利是由人的尸体经高温火化后产生的。將遺骨在溫度攝氏600到1,600度之間進行低溫焚燒,骨頭內的碳酸鈣便有機會與人生前攝取的多種鹽類結合,燒結出漂亮的陶瓷狀結晶,即是舍利子。[1]

现在出现了多项专利技术,用来仿制类似舍利子外观的制品。这些仿制品均是以人的骨灰作为基本材料,在添加了特定的化合物之后制做坯胎,而后烧结制成的。[2]

現在更創新的技術已可將純人骨骨灰 , 剃除雜質淨化後 , 透過1,500°C~1,600°C的高溫使全人骨灰融化 , 再在不添加任何化合物的情況下,使用創新技術成型 , 而轉化成靈體合一晶石, 也可以製作成靈體合一晶石牌位或佛形的靈體合一晶石佛座。此創新技術也獲得多項專利認證[3]

部分所謂佛牙舍利,依照片外觀判斷與人類牙齒有差距,與牛的臼齒外觀反而較為接近,也缺乏科學佐證,真偽有所爭議。

存世的佛祖真身舍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民國
其他國家

逸事

  • 唐朝元和十四年(819年),刑部侍郎韓愈上《諫迎佛骨表》,切諫反對迎佛骨(舍利),指出部份佛教徒存在自殘等行為,並且斥佛為夷狄,差點被處死。
  • 唐代有鸚鵡念佛,过午不食,往生後,“火化之,得舍利十余粒,炯然耀目”。[4]韦皋在《西川鹦鹉舍利塔记》中也有類似記載。
  • 1994年7月20日《江南晚報》報導蘇州靈巖山寺法因法師圓寂火化,獲五色舍利無數。
  • 2002年安奉於陝西省扶風縣法門寺的佛指舍利曾赴臺灣臺大體育館巡禮,沿途10萬信徒恭迎。
  • 2009年廣東省韶關市南華寺方丈传正大和尚前往印度、尼泊尔迎请释迦牟尼佛舍利和舍利弗、目犍连等多尊阿罗汉舍利。
  • 2009年最大佛陀与诸大弟子舍利文化暨世界文化艺术大展,新加坡新达城,展出舍利琳琅满目,尤其佛骨舍利达28mm。

相关连接

参考

注釋

  1. Holden, JL; Phakey, PP; Clement, JG. . Forensic Science Int. 1995-06-30, 74 (1-2): 29–45.(英文)
  2. 参见中国专利信息中心:234
  3. 璽福圓滿有限公司
  4. 莲池大师编《往生集》卷二《畜生往生类》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