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刀
苗刀,是一種雙手持用的刀械,民國年間定名。标准长度是160厘米。
來源
苗刀的来源众说纷纭。很多人干脆认为苗刀就是倭刀,而苗刀练家多坚持以刀身修长,望之如麦苗,所以称其为苗刀。而马明达的文章认为以禾苗之形定名不雅,有用双手刀的称呼替代苗刀之意。
倭刀說
苗刀刀形與日本武士刀基本相同,僅刀柄、刀鍔與刀身厚度有所不同。其特色是刀柄較長,与日本野太刀一样属于以兩手握把,與其他較流行的單手握持的中國刀有很大差異。
中國的雙手刀,於漢唐時已經出現。原先為自漢發展至唐的横刀,在日本,其引进唐刀(日本称唐样大刀),後因為於室町時代初期,作戰方式開始轉於馬上作戰,為因應此作戰方式,太刀逐漸被打造成有彎度的造型,以方便騎兵使用。就这样唐刀逐漸演化為今天的日本刀。宋元唐刀、雙手刀術消散,存者保藏不現,不易輕傳,故流傳不廣。1921定名。另外,在唐代的标准装备中,能看到大量的横刀和陌刀。《中国古代兵器论丛》解释说:“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并附有长刀的图样(双刃,尖首,刀身与刀柄几乎等长),但與現今苗刀並無直接關聯,僅為古老祖先。
引進倭刀是明朝末年的重大軍事變革。明代與倭寇之日本刀對戰不利,戚繼光引進倭刀、認真引進了日本刀法加入戚家軍標準裝備。苗刀雙手握刀,大開大闔,善於連續進攻;不同於其他花刀,基本沿襲日本刀刀法特色。
當時中國東南沿海的明軍與內戰後出國流亡成為海賊的日本武士集團倭寇交戰,明軍的兵器難以與倭寇的倭刀對抗(此倭刀應該是野太刀的刀種,明代時在日本流行的加長型日本刀)。抗倭名將戚繼光曾有「長兵不捷,短兵不接,身多兩斷!」之嘆。
明代兵書《武備志》記載,名將戚繼光在辛酉年(1561年)與倭寇的對戰中取得了《影流之目錄》[註 1],在研究推演後寫成了一部刀法,後人稱之為《辛酉刀法》,兩法一併被茅元儀收錄於《武備志》[1]。
明代程宗猷《單刀法選》記載,其刀法源於日本人[2]現今苗刀套路(苗刀一路)與自明代武術大師程宗猷之單刀法選所記載的套路前部份相同,可以想像關係密切或有參考,屬於明代引進之日本刀法流傳與歷代修改後之後裔。
御林军刀原本流行在江浙閩南一帶,倭寇禍亂平息後,戚繼光和戚家軍被明朝政府移防至北方山海關鎮邊;此外,清初鄭成功的軍隊降清後亦被移防至關外。這被認為是雙手刀法北傳的起因。而在北方,則一般稱為「雙手刀」或「雙手帶」。於中國北方京津一帶及東北關外地方,大部份和通背拳一起被傳授,在形意拳門下,亦有雙手刀的傳授。
一說苗刀和倭刀是两回事,回顧乾隆年間的小說《施公案》中,主要角色關小西的兵器是「折鐵倭刀」;清朝中葉另一部小說《兒女英雄傳》中,女主角十三妹的兵器亦是倭刀,可見倭刀的名稱在清中葉仍盛行。
斬馬刀說
漢朝時有斬馬劍,宋朝後改稱斬馬刀,民國時的苗刀可能起源於此。
苗族刀說
《苗刀考证》上,将苗刀解释为苗人之刀。
套路
參考資料
- 《武備志》,八十六卷,十五頁
- 《單刀法選》:「器名單刀,以雙手執一刀也,其技擅自倭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