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鞋墩遺址

草鞋墩遺址,是位於臺灣南投縣草屯鎮敦和里、聖音禪寺後方的台形土墩,遺留原住民文物,被附會是舊草鞋堆成,成為當地鎮名、鎮徽的由來。

聖音禪寺後方草鞋墩遺址

歷史

史前時期前30世纪牛罵頭文化的臺灣原住民沿著大肚山台地到草屯居住,以前25世紀的細繩紋紅陶器為其文化代表,前20世紀前16世纪再從草屯漸漸移足到竹山八卦山等地,同時人口也沿著烏溪擴充到濁水溪中流[1]。後來漢人在草屯見到來歷不明的土墩群,謂為「七星落地」[2]

清治時期,欲從西臺灣進入水沙連地區,有兩條南北路線可走:南路是從斗六濁水溪上游,直達日月潭,但天然環境較險,路程也較遠;北路則由彰化向東溯烏溪經過現在的草屯、國姓等地,直達埔里,里程較近[2]。傳說天水夫人的商隊就有走過草屯這條路線[3]。剛好位在北路的中央點、為平原進入山區之處的草屯,還是往台中、南投員林龍眼林和後來中興新村的五條路線的輻輳中心,自然而然成為台灣中部山地和平地之間的交通要衝[2]

因長旅需要換草鞋,當時草屯又盛產水稻,稻草取得容易,因此成為草鞋製造及集散地[4]。據草屯當地尼師釋禪聞說,過去賣草鞋的小販喜歡在這裡的土墩附近作買賣,並稱這些土堆是數百年買家換下舊鞋所堆成,日久化為泥土,藉此作為賣者交易實績的象徵、招牌[2]。乾隆時,建有三邊堂的草屯李氏在此擁有大片土地[5]。早於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草鞋墩」的地名出現在當地地契上,今由文史工作者梁志忠所收藏[6]。道光末年,北路沿線原住民與漢族關係逐漸和緩,入墾埔里的人大量上路,讓草屯更居交通要道[2]

1920年,日本政府將地名「草鞋墩」改成「草屯[2][6]

戰後,農民各自毀墩為田,僅存地主為李豐緒的一座,至1973年4月,釋禪聞在此建立聖音禪寺,獲得該土墩的一半地權,另一半在簡姓民眾手中[2]。敦和里里長李新強說,位在聖音禪寺後方的此墩過去生長竹林,後種植柏,位置很隱密,很少人知道其存在,並講這是鄭成功軍隊所留下的草鞋堆成[7]。另一說該土墩是林爽文在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從大里杙敗軍,中途逃到此全軍換鞋所留下,但黎澤霖在其書《蓬壼擷勝錄》認為未免荒誕不合情理[2]

1970年代,張光直整合學界,對濁水溪與大漢溪流域進行稱為「濁大研究」的地質與考古研究[1][8]。1973到1974年間,中央研究院考古組於此墩陸續掘出許多原住民文化的陶片、石刀、石斧、石鏃等物,經攜回台北鑑定有四千年歷史[9]。土墩的所在從農業用地變更成文化保留區,但因1981年時市價一坪便達台幣七千餘元,鎮方無法負擔兩百坪左右的購地費,因此草屯鎮長洪錫生表示無法收購保留作公共之用[2]

1996年,草屯鎮公所以稻穗、草鞋搭配此土墩作鎮徽[10]。草屯鎮公所規劃的六十四號計畫道路,還因明顯避開此地,捨直取彎,遭六十餘名附近地主異議[11]。後,墩上安置龍龜碑記一座,內文為省文獻會主任委員簡榮聰所作,2009年3月23日揭碑[12]

至於草屯的草鞋業也沒落,除了殯葬使用,難有訂單[4]。2019年,僅存已九旬的李洪燕老婦人依然在販賣她自己編的草鞋[13]

參考

  1. 陳長華. . 《聯合報》. 1973-08-04 (中文(台灣)‎).
  2. 林元輝. . 《民生報》. 1981-04-13 (中文(台灣)‎).
  3. 蔡佳倫. . 《大埔里回報》. 2012-11-07 [2018-08-13] (中文(台灣)‎).
  4. 張慧君. . 《中國時報》. 1998-09-11 (中文(台灣)‎).
  5. 魏裕鑫. . 《中國時報》. 1995-01-10 (中文(台灣)‎).
  6. 陳亮諭. . 《聯合報》. 2007-11-28 (中文(台灣)‎).
  7. 蔡佳妤. . 《聯合報》. 2008-07-23 (中文(台灣)‎).
  8. 林照真. . 《中國時報》. 2001-01-05 (中文(台灣)‎).
  9. . 《聯合報》. 1974-10-14 (中文(台灣)‎).
  10. 王祖弘. . 《中國時報》. 1996-03-28 (中文(台灣)‎).
  11. 紀文禮. . 《聯合報》. 2004-04-29 (中文(台灣)‎).
  12. 陳鳳麗. . 《自由時報》. 2009-03-24 [2020-06-16] (中文(台灣)‎).
  13. 李為國. . 《聯合報》. 2019-02-07 [2020-09-15] (中文(台灣)‎).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