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魚鴞

褐魚鴞學名Bubo zeylonensis)是一種貓頭鷹。它們棲息在溫暖的亞熱帶及潮濕熱帶亞洲大陸及離岸島嶼。[2]

褐魚鴞
保护状况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鴞形目 Strigiformes
科: 鴟鴞科 Strigidae
属: 雕鸮属 Bubo
种: 褐魚鴞 B. zeylonensis
二名法
Bubo zeylonensis
(Gmelin, 1788)
亞種
  • 參見內文
異名
  • Ketupa zeylonensis
  • Strix zeylonensis

褐魚鴞最初被分類在魚鴞屬中。粒線體DNA細胞色素b序列顯示魚鴞屬未必是正確分類,為了方便所以基於外觀而將它們分到雕鴞屬中。不過根據一些熱帶鷹鴞的研究結果,魚鴞屬可能較為接近雕鴞屬及為一有效的[1][3][4][5][6]

特徵

褐魚鴞的體型很大,有明顯的耳羽,一般長55厘米及重2-2.5公斤。亞種在體型上所分別,雄鳥比雌鳥細小,最細小的也有50厘米長及重1.1公斤。[2][7]上身呈赤褐色,滿佈黑色或深褐色的斑紋。下身呈淡黃色至白色,也有深色或淡褐色的斑紋。喉嚨呈白色並十分明顯,面盤卻不明顯。虹膜黃色,腳呈沉黃色,喙深色。雄鳥及雌鳥的顏色接近。[2][7]

亞種

現時接受的褐魚鴞亞種有3-4個,包括:[6][7]

褐魚鴞可能在史前就已經生存在地中海盆地中部及東部,尤其是在海島之上。更新世晚期的Bubo insularis一般相信包含了Ophthalmomegas lamarmorae的碎片遺骸,這些遺骸最初與大獼猴Macaca majori)的化石混在一起而多年沒有被研究。 這些化石骨頭顯示是一隻像斑點雕鴞大小的鳥類,只較褐魚鴞小些許。以雕鴞屬來說,它明顯細小,雙翼的比例也有不同。從另一方面看,其腳骨則較為像雕鴞屬。一些學者認為它是褐魚鴞的古亞種[3][5][6][8]

  • B. z. insularis:最古老的遺骸可以追溯至500萬年前的上新世早期,一般認為它們生存於12萬年前。在末次冰期開始後,它們先從西部消失,而東部的群落可能歸納入了中東B. z. semenowi內。中新世晚期至上新世早期的"Strix" perpasta似乎並不屬於此林鴞屬,有時更會被包含在B. z. insularis之中。[5][6]

生態

褐魚鴞的腳已適應用來捕魚。

巴基斯坦印度中國南部及東南亞南亞地區的褐魚鴞全年都是留鳥。在累范特北部及小亞細亞西南部的群落主要棲息在低地,由開放的林地至密林也有它們的蹤影。在喜瑪拉雅山山腳的群落棲息在高達海拔1500米的地方。無論在甚至棲息地,它們也很少會遠離水源,如河流湖泊[2][6][7][9]

褐魚鴞是夜間活動的。它們主要吃魚類青蛙及水生的甲殼類。它們很少會吃羊膜動物(尤其是陸生的)。若缺乏食物供應,它們甚至會吃屍體[2][7]B. z. insularis真的是褐魚鴞的古亞種,從其腳像雕鴞屬來看,它們可以是由獵食陸生動物轉而獵食水生生物的。其中一種獵物有可能是意大利鼠兔

褐魚鴞於11月至3月間繁殖。每次會生1-2隻蛋。鳥巢多是其他鳥類的舊巢,也會在石縫等地方生蛋。孵化期為38日,幼鳥要到星期大才換羽。[2][7]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並不認為褐魚鴞受到威脅。棲息地的破壞嚴重影響著它們,而在以色列可能已經滅絕[1][7]

參考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褐魚鴞
  1. BirdLife International. .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9. [2011-01-27].
  2. Grimmett, Richard; Inskipp, Carol, Inskipp, Tim & Byers, Clive. .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9. ISBN 0-691-04910-6.
  3. Mourer-Chauviré, Cécile & Weesie, Peter D.M. (PDF). Revue de Paléobiologie. 1986, 5 (2): 197–205 [2020-09-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7-27).
  4. Olsen, Jery; Wink, Michael; Sauer-Gürth, Heidi & Trost, Susan. (PDF). Emu. 2002, 102 (3): 223–31 [2011-01-27]. doi:10.1071/MU0200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9-30).
  5. Mlíkovský, Jiří. (PDF). Prague: Ninox Press. 2002 [2011-01-27]. ISBN 80-901105-3-8 请检查|isbn=值 (帮助).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3-07).
  6. Mlíkovský, Jiří. (PDF). Buteo. 2003, 13: 61–5 [2011-01-2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9-27).
  7. World Owl Trust (WOT). . 2005 [2009-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10-12).
  8. Pavia, Marco. (PDF). Atti della Accademia delle Scienze di Torino, Classe di Scienze fisiche, matematiche e naturali. 1999, 133: 1–10 [2011-01-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09-25).
  9. Singh, A.P. (PDF). Forktail. 2002, 18: 15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7-2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