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夫哥罗德共和国

诺夫哥罗德公国,后世又称作诺夫哥罗德共和国俄語:),苏联历史界称作“诺夫哥罗德封建共和国”,是12至15世纪以诺夫哥罗德为中心的城邦国家,位于今俄罗斯西北部。

诺夫哥罗德公国
諾夫哥羅德共和國

Новгородскаѧ земьлѧ(古俄语)
Новгород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现代俄语)
1136年-1478年
国徽
1400年的諾夫哥羅德共和國
首都大诺夫哥罗德
常用语言斯拉夫語
宗教東正教
政府维彻君主制
寡头共和制
诺夫哥罗德大公
诺夫哥罗德帕萨德尼克
 
 862–879年
留里克
(首任王公,有争议)
 1136–1137年;
1146–1147年
康斯坦丁·米库尼奇
(首任大市长)
 1228–1229年;
1236–1240年;
1241–1252年;
1257-1259年
亚历山大·雅罗斯拉维奇·涅夫斯基
(首任大公)
 1475–1477年;
1477–1478年
福马·波萨克诺
(最后一位独立的大市长)
立法机构长老会议(贵族)
诺夫哥罗德维彻(平民)
历史 
 建立
1136年
 终结
1478年
货币古诺夫哥罗德格里夫纳
诺夫哥罗德坚戈
先前国
继承国
基輔羅斯
莫斯科大公國
今属于 俄羅斯
 芬兰

歷史

诺夫哥罗德,今名大诺夫哥罗德(是诺夫哥罗德州首府),原为基辅罗斯的一部分。11世纪中期,基辅罗斯大公智者雅罗斯拉夫死后,诺夫哥罗德等城市就出现了摆脱基辅统治的分离趋势。此时,诺夫哥罗德并没有像罗斯的其他城市一样出现王公世袭统治,而是由上层贵族和商人集团控制的市民议会掌握最高权力。1136年,管辖诺夫哥罗德的弗谢沃洛德·姆斯季斯拉维奇公爵(基辅大公弗拉基米罗维奇之子)对苏兹达尔的战争失败,被诺夫哥罗德议会废黜,一般认为这是诺夫哥罗德共和国的开始。理论上讲,此后诺夫哥罗德的统治者仍是罗斯王公,但诺夫哥罗德市民议会通常有能力废黜王公,因此诺夫哥罗德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和国

市民议会,是诺夫哥罗德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构,有权宣战与议和、批准法律。诺夫哥罗德行政长官、千人长均由市民议会选出。从1156年开始,诺夫哥罗德大主教也由市民议会选举。诺夫哥罗德政府实际上为贵族集团的“豪绅会”,军事长官则由市民议会聘请的封建王公担任。

诺夫哥罗德共和国独立后,不断向北方和东方拓展势力范围。其鼎盛时期,北至白海,西至今俄罗斯与爱沙尼亚边界一带,南至伊尔门湖一带,东至乌拉尔山脉。诺夫哥罗德的商业和手工业较为发达,是汉萨同盟最东部的贸易伙伴。通过“连水陆路”的地理优势,诺夫哥罗德向西欧出口罗斯地区出产的毛皮、鱼油、海象牙、独角兽的角(由一角鲸的长牙冒充)、蜂蜡、大麻,然后进口金属制品、酒和珠宝等商品。

诺夫哥罗德的粮食供应依赖于其南方的俄罗斯其他產糧地区,如莫斯科特维尔。莫斯科大公以此来加强对诺夫哥罗德的控制。1478年,诺夫哥罗德共和国被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征服,并入莫斯科大公国

地理

诺夫哥罗德地处罗斯西北部,从植被特征看,这里位于针叶松林、落叶松林和杂生丛林的交界处,林木茂密, 林海绵延, 野生动物繁多;从地形特征看,这里地势低洼、沼泽遍布、湖泊众多、河川纵横,形成一个水系网。诺夫哥罗德大体处在这一水系的中央: 北有拉多加湖,南有伊尔门湖,而沃尔霍夫河贯通诺夫哥罗德南北,分隔了诺夫哥罗德城区。由于森林、沼泽、湖泊及河流占总辖区的很大部分,诺夫哥罗德与其他公国相比,耕地与牧场狭窄,又因地力贫瘠,农牧条件很差[1][2]

经济

诺夫哥罗德森林茂盛,因此盛产兽皮、蜂蜡和肉类。兽皮, 特别是松鼠皮价廉物美,倍受西欧人青睐。蜂蜡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东西。诺夫哥罗德浩瀚的林区以及附近外族的居住地为诺夫哥罗德人带来了莫大的经济利润。所产兽皮蜂蜡可出口换得金银货币,所需粮食布匹可自国外市场或在国内自外商手中购得。但无论出口还是进口,都需具备一定运输条件。而在陆路难行的情况下,河流湖泊便显得异常重要了。上述天然的航道使诺夫哥罗德西可与斯堪的那维亚半岛诸国、汉萨同盟诸城以及沿海各区相通;东可与乌戈尔人马里人保加尔人及其他外族部落相接;南及东南可同基辅罗斯诸公、哈扎尔汗国以至东罗马帝国贸易[3]

由于地处运输体系的中心,诺夫哥罗德城成为了商人们的汇集地和四方商品的转运站。由于运输条件优越,这里很早便形成了由多条重要商道交织而成的商业网络。诺夫哥罗德以西主要是波罗的海商路。一条自芬兰湾涅瓦河入拉多加湖,经沃尔霍夫河至诺夫哥罗德;一条自芬兰湾顺纳尔瓦河楚德湖,经普斯科夫抵诺夫哥罗德;另一条则由波罗的海东岸的里加经陆路抵诺夫哥罗德。南向河流则有姆斯塔河洛瓦季河波拉河[4]

参考文献

  1. M. M. Postan.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510–511 [2019-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6) (英语).
  2. Gwyn Jones.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251–253 [2019-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0) (英语).
  3. M. M. Postan.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513 [2019-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6) (英语).
  4. M. M. Postan.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514 [2019-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6) (英语).

参考书目

  • A. M. 普罗霍罗夫主编,本书译审委员会译,1986,《苏联百科辞典》第二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A. M. 普罗霍罗夫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翻译组译,1988,《苏联百科手册》,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