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博格

賽博格英語:),又稱生化人半機械人,是控制論有機體(cybernetic organism)的簡稱,是擁有有機體(organic)與生物機電一體化(biomechatronic)的生物,該詞最早由曼菲德·克萊恩斯內森·克萊恩在1960年創造。

內爾·哈維森被有些人稱為改造人[1]

不同於仿生學(bionics)、生物機器人(biorobot)或仿生人(android),賽博格是以無機物所構成的人造物,植入或者装配在有機體身體内外,但思考動作均由有機體控制的生物。通常這樣做的目的是藉由人工科技來增加或強化生物體的能力。

科幻小說中,賽博格的形像是身上明顯具有機械零件的人,例如DC中的超級英雄鋼骨或是星艦迷航記中的博格人,不過賽博格也可能被描繪得更像機器人或普通人。它可能像人形機器人一樣出現,例如DC漫畫末日巡邏隊中的機器魔Robotman或超時空奇俠中的賽博人;或者非人形的機器人,例如超時空奇俠中的Daleks(宿敵)或電影《艾莉塔:戰鬥天使》中的一些Motorball玩家;還有一些則可能會用盔甲或衣服掩蓋其機械零件,例如《星際大戰》中的達斯·維達漫威中的迷霧騎士(Misty Knight);甚至可能具有看起來像一般人體的機械義體,如日本漫畫《攻殼機動隊》中具有全身仿生的機械義體的草薙素子

在上述以及更多例子中,賽博格通常在生理精神上都具有超出人類的能力,他們可能具有超強的力量、增強的感官能力、電腦輔助的大腦或內建的武器。

词源

人機混合的概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在科幻小說中得到了廣泛傳播。

早在1843年,愛倫·坡就在短篇小說《消耗殆盡的男人》中描述了一個有廣泛義肢的男人。

英文「Cyborg」是「cybernetic organism」的結合,實際上表示了任何混合了有機體與電子機器的生物。

這個名詞的普及化是紐約州羅克蘭州立醫院(Rockland State Hospital)動態模擬研究室(Dynamic Simulation Laboratory)的首席研究科學家曼菲德·克萊恩斯和一個生理儀器與電子資料處理系統的設計師內森·克萊恩在1960年提出的未来有可能出现的一種人類,该人類經過強化之後能夠在地球以外的環境中生存。因为他们覺得當人類開始進行航太的新領域時,人類與高科技機械之間的密切關係將成為必要条件,因此提出这个概念。

概述

根據這個詞的某些定義來看,人類對即使是最基礎的科技所帶有的那種思維與物質方面的依賴,早已經讓我們都變成改造人了。 在一個普通案例裡如人工器官,一個配帶有心律調節器植入式心律去顫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的人可能會被認為是改造人,因為他如果失去了那個機械的部份就無法生存下去。 而在一個比較極端的案例裡,衣物就可以被視為是一種機械化的皮膚;我們藉由建構出一些原本在自然環境中不存在的事物,例如隱形眼鏡助聽器人工耳蝸人工晶體等,讓我們能夠恢復甚至增強感官能力,以便在差異極大的各種環境中生存下去。 便條簿可以被視為一種基礎的記憶補充物,而的控制以及農業也可以被視為是一種為了符合我們的消化過程而進行的改良,這讓兩者間的分界更糢糊了。 不過大部分的定義都只考慮那些在工業革命之後才可能出現的科技,尤其是存在於人體之內的。

該術語還用於抽象地描述科技的混合,這不僅包括常用的科技產品,例如電話電腦網路等,還包括可能不被普遍認為是科技的產物,例如筆和紙、以及語音和語言。當使用這些技術進行擴充並在其他時間和地點與人們進行交流時,一個人將變得比以前更有能力,例如電腦透過使用網際網路協定來與其他電腦連結使其增強能力。控制論技術包括高速公路、管道、電線、建築物、發電廠、圖書館和我們幾乎不注意到的其他基礎設施,但這是我們所研究的控制論的關鍵。

在於人體內部的人工器官和像衣服等隨身道具外,中間還有一個灰色地帶便是構成了當時人生活一部分的輔具義肢

因為其定義可能包括了某些使用了生物組織和基因的仿真機器人生物電腦,所以在定義上有爭論的餘地,最明顯就是未來戰士中,T系列既有部分被認為是改造人,另一部分是完全機械的仿生人,可是在故事世界都一律被視為機器人。反之在攻殼機動隊中,有很多完全義體人只有腦部的有機部分是人類,但不只是堅持自己是人類,而且還要堅持腦部本來的国籍和身分認同,並且在故事中被一般人認可和各國在法律上符合其對本國國民的定義。而伴隨納米記憶技術及大腦仿真技術的發展,[2]賽博格裡面的人類大腦或可由無機物構成的納米記憶細胞仿真大腦bionic brain )局部或全面代替(或涉及意識上傳 ),[3]從而進一步打破賽博格與機器人之間的界限。

科幻文学裡的使用

女性主義者丹娜·海勒威(Donna Haraway)的論述裡,改造人變成了一種尋找出打破自然/文化界線之方法的隱喻。她示範說期望把這兩者分離是如何變得越來越困難,並試圖利用這種界線上的混淆來創造一種新的政治行動路線。這種思想被稱為改造人理論(cyborg theory)。(要注意的是,在海勒威的論述中,cyborg實際上指的是一種介於有機體/機械的生命體,以「改造人」來翻譯並不準確,無法完整表達出海勒威原文中的義涵。)

改造人》是一本由馬汀·凱丁(Martin Caidin)在1972年出版的科幻小說,後來被改編成1970年代的電視影集無敵金剛》(The Six Million Dollar Man)。

有本書名叫《改造人:在可穿式電腦年代中的數位命運與人類可能性》(Cyborg: Digital destiny and human possibility in the age of the wearable computer)由雙日出版社(Doubleday)於2001年出版。該書的某些觀點後來被收入35釐米紀錄片《Cyberman》中。

影視遊戲中的例子

  • 底特律:变人 三位主角均为“仿生人”
  • 達斯·維德(Darth Vader)
  • 機器戰警(Robocop)
  • Cain/RoboCop 2機器戰警 2中的反派,全身义体,被改造之前是個製造核靈的販毒集團之首)
  • 鋼鐵人(Iron Man,注:雖然作為鋼鐵人的功能主體,是出於那件動力裝甲,但原始版本是主角身體被有限改造才能連結這套盔甲)
  • 人造人009(Cyborg 009)
  • 假面騎士(昭和時期)
  • 苍翼默示录的钢铁帝卡
  • 銃夢
  • 攻殼機動隊
  • 新楓之谷:傑諾(普通市民遭到瘋狂科學家改造)
  • 百变星君:李澤星(周星馳飾演)與 Mark(Charles Shen飾演)皆是賽博格。
  • 玩命關頭:特別行動:布列斯頓
  • 英雄聯盟:有部分的英雄是賽博格(如:烏爾加特(Urgot),沃維克(Warwick),卡蜜兒(Camille),維克特(Viktor)等)
  • 魔鬼終結者:未來救贖:馬可仕
  • 約翰・康納(John Connor,魔鬼終結者:創世契機
  • 魔鬼終結者:黑暗宿命:葛蕾絲
  • 極黑的布倫希爾德 :經過人體實驗後獲得特殊能力的人類魔法使(魔女),頸後部裝有「御魔具」的機械部件。
  • 源氏(Genji,本名島田源氏(Genji Shimada),「」成員)
  • 黑色子彈:以主角里見蓮太郎與蛭子影胤為主的機器化士兵們。
  • 魯道夫·馮·修特羅哈姆(ルドル・フォン・シュトロハイム,Rudol von Stroheim):《JoJo的奇妙冒險 第二部 戰鬥潮流》中的重要配角,納粹德國親衛隊大佐,以納粹科技改造成的改造人。因行納粹禮並高喊著“ ドイツの科学は世界一チイ!!(德意志的科學是世界第一!!)”而聞名,動畫版則為了避免種族問題,因此把部分動作更改。
  • 航海王佛朗基(被海上列車撞飛,用鐵塊改造了身體。之後更是利用天才科學家的構思進一步改造自己)
  • 終極動員令系列:最早出现于红色警戒的资料片,里面沃尔科夫和契特卡伊是苏联的赛博格部队。Nod兄弟会在第二次泰伯利亚战争时期大规模使用赛博格技术,制造造了大量赛博格部队。后续系列中赛博格也有出现。

參考文獻

引用

  1. Tibballs, Geoff. Ripley's Believe it or not!, p. 61 (USA 2006). ISBN 978-1-893951-12-9.
  2. .
  3. .

来源

  • Harbisson, Neil. "Painting by ear" Modern Painters, The 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Art Magazine pp. 70–73. New York, June 2008
  • Gordon, Bryony. "Eyes opened to sound of socks", The Daily Telegraph, 12 January 2005.
  • "Cyborgs and Stem Cells", Research TV, 18 January 2005
  • Ferran, Helena. "Un «cyborg» català al Regne Unit", El Punt, 5 December 2004.
  • Mas, Pere. "Neil Harbisson, ciborg de colors", Catalunya Ràdio, 25 August 2009.
  • Manfred E. Clynes, and Nathan S. Kline,(1960)"Cyborgs and Space," Astronautics, September, pp. 26–27 and 74-75; reprinted in Gray, Mentor, and Figueroa-Sarriera, eds., The Cyborg Handbook,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pp. 29–34.(hardback: ISBN 0415908485; paperback: ISBN 0415908493)
  • Cyborg: Digital destiny and human possibility in the age of the wearable computer,(2001), Steve Mann with Hal Niedzviecki, ISBN 0385658257(A paperback version also exists, ISBN 0385658265)

参见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賽博格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