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鬱症

躁鬱症英語:,亦稱情緒兩極症,早期稱為躁狂抑鬱疾病、manic depression),是一種精神病經歷情緒的亢奮期和抑鬱[2][3],是現代主要精神疾病中最古老、最年輕的疾病之一[5]。情緒亢奮期(躁期)可分為「狂躁」或是「輕躁狂」,兩者的區別在於是否影響生活及工作和是否出現精神病症狀。於狂躁期,患者感到或表現出異常開心、有活力、易怒[2],常會做出不計後果的決定,對睡眠的需求也往往會減少[3]。於抑鬱期,患者會哭泣、缺乏與他人眼神交流、對生命萌生負面看法[2],也有自殺的可能。病史長達20年以上的患者,其自殺風險超過6%,自殘風險則約30-40%[2]。躁鬱症也常伴隨焦慮症以及藥物濫用等心理問題[2]

雙極性情感性精神病
Bipolar disorder
同义词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 bipolar illness, manic depression, bipolar disease[1]
Bipolar disorder is characterized by episodes of depression and mania.
症状抑郁和激情的心境交錯[2][3]
併發症自殺自我傷害[2]
常見始發於25 歲 左右[2]
类型情感障礙, bipolar spectrum[*]
肇因環境因素基因因素[2]
风险因子幼時受虐、長期心理壓力[2]
相似疾病或共病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人格障礙精神分裂症物質濫用[2]
治療心理治療藥品[2]
藥物抗精神病药抗驚厥、抽搐、痙攣藥物[2]
盛行率1-3%[2][4]
分类和外部资源
醫學專科精神醫學
ICD-9-CM296.40、296.60、296.80
OMIM125480、309200
DiseasesDB7812
MedlinePlus000926
eMedicine286342
Patient UK雙極性情感性精神病
Bipolar disorder

躁鬱症病因不明,先天基因與後天環境都有影響[2][6]。許多基因都會略微增加發生躁鬱症的風險,但目前尚沒有找到佔主要角色的基因,還有如長期壓力童年受虐等環境因素,都有可能致病[2]。若患者經歷一次以上的躁期,稱為第一型躁鬱症被歸類為循環性精神失調。如果該現象是由藥物或過量飲用咖啡所引發,則不能診斷為雙極性情感疾患[3]。會出現類似症狀的疾病和情況包括:藥物濫用、性格異常過動思覺失調症以及數種醫療狀況[2]

躁鬱症的治療通常包括心理治療以及使用情緒穩定劑抗精神病藥物。常用的情緒穩定劑包括鋰鹽和部分的抗癲癇藥物多巴胺抑制藥。如果病人有傷害自己或他人的風險,即使病人本身不願意接受治療可能還是有強制治療的必要。

如果認為病人的風險和情况有住院治療必要,在經過兩位精神專科醫師鑑定後可以強制病人住院接受治療(在離島時鑑定流程則可以由一位專科醫師完成)。嚴重的行為問題在急性期可以用苯二氮平類藥物或抗精神病藥物處理。若病人有服用抗憂鬱藥物,在躁狂期建議應停藥,若不停藥則應該加上情緒穩定劑,對於其他治療手段反應都不佳且症狀嚴重的病人可能會對電痙攣療法有反應。

一般而言,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病人為社交、經濟或是工作上的問題所苦,被壓力引發躁症。這類病症會導致可能的反社會行為,而此時患者主要都是年輕的成年人,而有些人被誤以為刻意找社會麻煩,因為媒體的失衡報導,躁鬱症患者也經常需要面對社會議論的問題,被當成危險份子或受到各式各樣的歧視,而法律判決時的心理壓力也極易造成後續影響。

躁鬱症患者相對於一般人,由於自然原因(如心臟病等)死亡的風險是常人的兩倍,這通常是由於生活習慣不佳,或是藥物副作用[2]。約有3%的美國人在一生當中會經歷躁鬱症發作[4],在其他國家的盛行率較低(大約是1%)。一般而言,躁鬱症常發作在25歲前後[2],不同性別間的發生率並沒有差別[7]。躁鬱症在1991年的美國大約消耗450億美元的經濟成本[8],這當中大部分是由於因躁鬱症而損失工作日數(每年約50日)[8]

分類

躁鬱症分成第一型躁鬱症第二型躁鬱症与环性心境障碍(Cyclothymic disorder),其症状大致相同,但表现形式差异较大。

一型双向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抑郁和躁狂同时发作或于短时间内迅速交替,或可同时表现出抑郁和躁狂的症状,发作至少存在两周以上。

二型双向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抑郁和躁狂交替,但是躁狂或抑郁的发作时间较长,躁狂发作持续一周以上,抑郁发作至少持续存在两周以上,躁狂如严重至需要住院可不受此限制。

环形心境障碍(Cyclothymic disorder)表现为长时间的心境不稳定,期间有若干抑郁和轻躁狂的周期,且没有一种抑郁或躁狂的表现的严重度和持续时间足以符合躁狂或抑郁发作(中/重度)的标准,可伴有正常心境间歇期。

青少年躁鬱症,多是從一種輕微情緒交替違常引起。簡單來說,情緒違常跟躁鬱症一樣具有“情緒愉悅、亢奮”與“情緒低落”兩種狀態交替的特徵,但強度不及躁鬱症的標準。一定比例之擁有循環情緒病徵的兒童,在青春期會轉變成躁鬱症。同樣的,若需更多關於循環性疾病的細節,請參閱DSM

成因

躁鬱症發生的原因因人而異,目前還無法明確斷定。通常有特殊學習需要的資優生都會被誤會或被診斷為躁鬱症。可以確定的是,其成因與遺傳以及壓力都有關係。極少量樣本的雙生子(雙胞胎)研究顯示,此種疾病的成因的確存在遺傳因素,也有環境的影響。

對於第一型躁鬱症,其(先証者)發病一致率在同卵雙生子(同卵雙胞胎)中約為40%,在異卵雙生子(異卵雙胞胎)中則為0-10%。[9]第一型躁鬱症第二型躁鬱症循環性情感症的總和來看則為42% vs. 11%。各種躁鬱症總的遺傳可能性是0.71。[10]這與單相抑鬱症(憂鬱症)相符合。如果將單相抑鬱症和雙相躁鬱症的發病率一同加進來觀察,其發病一致率為67%(同卵)和19%(異卵)。[11]與同卵雙生子(同卵雙胞胎)相比,異卵雙生子(異卵雙胞胎)相對較低的發病一致率可說明“相同的家庭環境對於是否造成此類疾病之影響是有限的。”

2018年六月,《科學》期刊發表一篇統合分析初步發現,躁鬱症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憂鬱症、和思覺失調症有許多共同的可能致病基因。[12]

躁期與鬱期

梵高很有可能患有癲癇或躁鬱症
(圖為1889年所繪的《自畫像》(Selbstbildnis

躁期

躁期,患者會產生極度愉悅的情緒,這樣的情緒可能被當事人形容為興奮的、有活力的、滿足的、狂喜的及衝動的等等。除此之外,患者會表現出與亢奮情緒相關的行為,包括自我膨脹、精力旺盛、多話、性慾增加、失眠(睡眠時間縮短,但卻仍然擁有旺盛的精力),並且會產生自制力降低和危機感降低的情形。

輕躁時,患者會感覺特別有活力或創造力,且能維持正常的生活,因此許多病患會留戀處於輕躁期的感覺。實際上,許多患有躁鬱症的藝術家在處於輕躁時期的作品產量會增加,水準也會特別高。

有些人很幸運地,一生長期處於輕躁的狀態。這樣的情況如果沒有造成任何令當事人無法忍受的不便,則不需要治療,嚴格來講也不被視為疾病,但仍舊被歸類為躁鬱症的一種形式。這種精力充沛的人常常變成所謂的工作狂。

輕躁也有不好的一面,例如:患者會因為自制力降低而揮霍金錢、亂交朋友,或者進行不切實際的規劃以及危險的投資。也有可能因為情緒太過亢奮而失去自制力,導致亂發脾氣或講話不經思考,而在行為或言談間傷害到身邊的人,例如突在公眾場合無緣由地對陌生人說出可能帶有戲謔、嘲諷,甚至挑釁的言語。

躁狂則損害患者的認知能力,可能產生幻覺,從而妄想認知扭曲等。有些患者在高昂的情緒與幻覺中產生暴力或者自殘行為,有時也會作出不可理喻的行動或者決定。

躁症若沒有被治療,會越來越嚴重。反之,若在發作初期即受到良好的控制,就能保護患者的社會功能,使受到的損害儘量小。

鬱期

在鬱期(),患者會感到憂鬱,包括悶悶不樂、傷心、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勁、悲痛、自我厭惡、内心空虚等。如果進入重鬱,也有可能感到失去生存的動力。

鬱期的行為視輕重程度()而定,包括不想講話、睡眠時間變短、經常性地哭泣、自暴自棄、產生想自殺的念頭,或者將自殺付諸行動[13]等等。

治療

根据至今为止的研究表明,躁鬱症無法被單一方法根治,但還是能透過藥物治療來控制情緒起伏的強度、抑制過多的多巴胺、改善睡眠等周邊的方法,來促使患者症狀改善。

患者也能夠透過心理治療來學會面對自己變化過於快速又激烈的情緒。心理治療也能使患者意識到自己的情緒變化如何能影響到週遭的人事物,並且學會處理或彌補它造成的後果。就一個兩度住院的患者而言,正常而穩定地服藥與生活作息與否,直接影響病情的穩定及發展,如果再加上充分且積極的病識感,依樣能夠期待患者豐富又多樣的生活。

穩定劑鋰鹽能協助穩定躁鬱症患者情緒起伏。不過,鋰鹽濃度若太高,會造成中毒反應,所以目前常使用一些其他的的藥物如抑止多巴胺理思必妥來搭配鋰鹽,而不是單用鋰鹽治療。其他可用的抗癲癇藥物還有癲通(Tegretol,成分:Carbamazepine),帝拔顛(Depakine,成分Valproate),樂命達(Lamictal,成分Lamotrigine),利福全(Rivotril,成分 Clonazepam)等。

Lamictal抗憂鬱效果比抗躁症效果強,是目前美國德州規範建議的雙極性憂鬱期的首選藥物。其他的抗癲癇藥物或鋰鹽或抗精神病藥物多半以抗躁症的能力較強。

抗精神病藥物,也常被用來控制躁症,甚至是鬱症。如安立復、思樂康金普薩再普乐Zyprexa(奥氮平Olanzapine)、理思必妥等。由於第一代(典型)抗精神病藥物長期使用後,容易導致憂鬱的傾向,所以上述的這些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的出現便顯得相當重要。

鈣離子通道阻斷劑維拉帕米也有人認為有效。

事實上,以樂命達為例,其本身即具備鈣離子和鈉離子通道阻斷的效果,至於其他的藥理作用,則包括減少谷氨酸產生,以及阻斷NMDA受器。(NMDA受器活化後的傳訊路徑產生之NO會對神經細胞有毒性)

鹽則是抑制磷酸肌醇路徑,並有一些促進GABA受体的功能。

历史

19世纪晚期,德国心理学家埃米尔·克雷佩林首先将躁郁症与精神分裂症区分开,他的分类方法一直沿用至今,是对躁郁症研究的重要里程碑。

註釋

  1. Coyle, Nessa; Paice, Judith A.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orporated. 2015: 623. ISBN 9780199332342 (英语).
  2. Anderson, IM; Haddad, PM; Scott, J. . BMJ (Clinical research ed.). Dec 27, 2012, 345: e8508. PMID 23271744. doi:10.1136/bmj.e8508.
  3. Association], [American Psychiatry. 5th ed. Arlington: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2013: 123–154. ISBN 0890425558.
  4. Schmitt A, Malchow B, Hasan A, Falkai P. . Front Neurosci. February 2014, 8 (19). PMC 3920481. PMID 24574956. doi:10.3389/fnins.2014.00019.
  5. Baldessarini RJ; Pérez J; Salvatore P; Trede K; Maggini C.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pp 3–20. ISBN 9780199300532.
  6. Goodwin, Guy M. . Medicine: 596–598. doi:10.1016/j.mpmed.2012.08.011.
  7. Diflorio, A; Jones, I. .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sychiatry (Abingdon, England). 2010, 22 (5): 437–52. PMID 21047158. doi:10.3109/09540261.2010.514601.
  8. Hirschfeld, RM; Vornik, LA. .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anaged care. Jun 2005, 11 (3 Suppl): S85–90. PMID 16097719.
  9. Kieseppä T, Partonen T, Haukka J, Kaprio J, Lönnqvist J (October 2004). "High concordance of bipolar I disorder in a nationwide sample of twins". Am J Psychiatry 161 (10): 1814–21.
  10. Edvardsen J, Torgersen S, Røysamb E, Lygren S, Skre I, Onstad S, Oien PA. (2008) Heritability of bipolar spectrum disorders. Unity or heterogeneity? J Affect Disord. 2008 March;106(3):229-40
  11. McGuffin, P; Rijsdijk, F; Andrew, M; Sham, P; Katz, R; Cardno, A (2003). "The Heritability of 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 and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to Unipolar Depression".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60 (5): 497–502.
  12. The Brainstorm Consortium; Anttila, Verneri; Bulik-Sullivan, Brendan; Finucane, Hilary K; 等. . Science. 2018-06-22, 360 (6395) [2018-07-28]. ISSN 0036-8075. PMID 29930110. doi:10.1126/science.aap875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3).
  13. Ösby, U; Brandt, L & Correia, N et al. (2001), "Excess Mortality in Bipolar and Unipolar Disorder in Sweden",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58 (9): 844-850

參考文獻

  • Basco, Monica Ramirez; Rush, A. John. Second.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2005. ISBN 978-1-59385-168-2. OCLC 300306925.
  • Brown, Malcomb R.; Basso, Michael R. .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2004. ISBN 978-1-59454-059-2.
  • Joseph, Chris. . London: Austin & Macauley. 2008. ISBN 978-1-905609-07-9. Amazon review.
  • Goodwin, F. K.; Jamison, K. R. 2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April 2, 2016]. ISBN 978-0-19-513579-4. OCLC 70929267.
  • Jamison, Kay Redfield. . New York: Knopf. 1995. ISBN 978-0-330-34651-1.
  • Leahy, Robert L.; Johnson, Sheri L. .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2003. ISBN 978-1-57230-924-1. OCLC 52714775.
  • Liddell, Henry George; Scott, Robert. Abridg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ISBN 978-0-19-910207-5.
  • Baldessarini RJ, Pérez J, Salvatore P, Trede K, Maggini C.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ISBN 9780199300532.
  • Millon, Theordore. .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1996. ISBN 978-0-471-01186-6.
  • Robinson, D. J. . Port Huron, Michigan: Rapid Psychler Press. 2003. ISBN 978-1-894328-07-4.
  • Sadock, Benjamin J.; Kaplan, Harold I.; Sadock, Virginia A. Tenth. 2007 [April 2, 2016]. ISBN 978-0-7817-7327-0.

延伸閱讀

从维基百科的姊妹计划
了解更多有关
躁鬱症”的内容
维基词典上的字词解释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多媒体资源
维基新闻上的新闻
维基教科书上的教科书和手册
维基数据上的数据项
  • Healy, David. .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11. ISBN 978-1-4214-0397-7.
  • Mondimore, Francis Mark. 3rd.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14. ISBN 978-1-4214-1206-1.
  • Yatham, Lakshmi. . New York: Wiley. 2010. ISBN 978-0-470-72198-8.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