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木Kizashi

鈴木Kizashi日语:漢字寫成「兆」[1])乃是日本鈴木公司2009年至2014年間開發製造的中型轎車,銷售範圍遍及北美洲歐洲澳洲紐西蘭日本印度等市場,同時也是該公司在澳洲推出的第一部中型車[2]

歷史與概要

鈴木Kizashi

概览
制造商鈴木公司
别称鈴木凱澤西(中國
馬魯蒂Kizashi(印度
生产日期2009年-2014年
车身及底盘
车辆类别中型轎車
車體風格四門轎車
动力布局FF/4WD
动力系统
引擎2.4L直列四缸DOHC J24B型引擎
变速器六速手動排檔、CVT
规格
轴距2,700mm
长度4,650mm
宽度1,820mm
高度1,480mm
整备质量1,490kg-1,560kg

概念車

Kizashi
Kizashi 2
Kizashi 3

2007年法蘭克福車展上,鈴木公司發表一款名為「Kizashi」的概念車,具備2.0L渦輪增壓柴油引擎、序列式6速變速箱、21吋鋁合金鋼圈、全時四輪驅動等配備[3]。接著在2007年10月開幕的第40屆東京車展公開「Kizashi 2」概念車,這是一輛五門跨界休旅旅行車,配置3,564c.c. V型六缸引擎、6速自動排檔變速系統、i-AWD四輪驅動及265/45ZR22輻射層輪胎等配備。2008年紐約國際車展上原廠再行公開「Kizashi 3」,同樣配置3,564c.c. V型六缸引擎,最大馬力達300hp;另有6速自動排檔變速箱、21英吋鋁合金鋼圈、255/30ZR21輪胎等裝備。

2011年紐約國際車展中,原廠展示出一輛「Kizashi Apex」。為了瞄準性能取向的消費者,這部概念車所搭載的渦輪增壓引擎可榨出275hp(5,800rpm)至300hp(6,200rpm),同時配備運動化鋁圈及橫濱245/35R19輪胎,車身塗裝也是發想自鈴木的摩托車產品[4]。另一輛講求環保的油電混合動力概念車「Kizashi EcoCharge」,增加煞車動能回收系統怠速熄火系統、低滾動阻力的輪胎等裝備以提升油耗表現。動力心臟為2.0L直列四缸DOHC J20B型引擎,可輸出最大馬力144hp / 6,500rpm、扭力峰值17.64kg·m / 4,500rpm;搭配最大功率為15千瓦的水冷式馬達與電壓115伏特的氣冷式鋰離子電池。車身使用全白色塗裝,搭配藍色LED燈與霧燈、和車燈呼應的藍色雙尾管等[5]

正式量產

2009年 - 7月30日正式在美國市場問世,標準配置包括6速手動變速箱、8具安全氣囊、免鑰匙感應門鎖系統(keyless entry system)與引擎啟動按鈕(push start system)、雙區恆溫空調系統、含9具揚聲器的音響系統、ESP車身動態穩定控制系統、ABS防鎖死煞車系統等;而CVT無段變速箱、10方向調節暨3組記憶功能的電動座椅、方向盤換檔撥片、霧燈及電動玻璃天窗、自動感應式雨刷、自動啟閉頭燈、倒車雷達等配備視等級不同而加價增購。同年10月21日在日本地區上市,動力心臟同為J24B型,不過搭配JATCO製造的JF011E型CVT變速箱[6]。這款車在當地的銷售成績奇差,平均每個月不到20輛,故僅接受下單生產。[7]

2010年 - 1月發表新開發的「PRECRS(Pre-crash Safety System之縮寫)駕駛輔助系統」[8],此系統在進氣壩內安置了極高頻雷達且與巡航定速系統連動,在高速巡航的狀態下系統偵測到與前車的間距過近,則向駕駛人發出警告音;萬一駕駛人沒有進一步的動作,則系統介入煞車,並開啟前座安全帶緊縮裝置以保護乘員。同年7月2日中國市場正式推出由長安鈴木公司國產化的「鈴木凱澤西」跟日規版同樣以J24B型引擎搭配CVT變速系統。

2011年 - 2月2日鈴木位於印度的子公司馬魯蒂鈴木公司正式發售「馬魯蒂Kizashi」,由於採取整車進口的方式,導致進口稅高達105%,銷路自然相當難看。

2013年 - 受到全球金融風暴、2012年鈴木自美國市場撤退、定價過高、僅有一種引擎動力之選擇[9]等種種因素影響,12月原廠黯然宣佈停產的消息。

安全性召回

2012年7月原廠宣布,因為車室內手套箱門設計不良,可能會在發生撞擊時自行打開而導致乘員傷亡,故將召回2009年10月12日至2010年5月31日間生產的5,107部Kizashi[10]。雖然聽起來相當匪夷所思,但2014年8月原廠曾因蜘蛛而宣佈召回。原因乃因蜘蛛在通氣管內結網而堵塞,進而造成油箱排氣受阻,可能發生變形、破裂、漏油等嚴重後果[11]。依據鈴木公司向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遞交的報告顯示,已經發生7起類似案件,所幸並未造成任何人員的傷亡。2015年1月原廠宣布在美國市場召回60,823輛SX4和Kizashi,原因是車輛防暴衝裝置具有瑕疵,部分車輛不踩煞車時仍能由P檔變換至其他檔位,增加碰撞的風險[12]

內部連結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