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板餐
鐵板餐是源於香港的一種餐點[1],特點是使用一個經過加熱的鐵盤將食物上桌[2]。鐵板餐的肉食會先被煎好或烤好,將會用來盛放食物的鐵板亦會被加熱至高溫,然後鐵板會被放在用來隔熱的木板上,之後將食物放置在高溫的鐵板上。因為鐵板是用生鐵製成,即使離開熱源降溫也較慢,可利用鐵板的高溫保持食物的熱度,而搭配食物的醬汁會在鐵板餐上桌時,才在客人面前或由客人親自倒在盛放食物的鐵板上,高溫的鐵板令醬汁瞬間沸騰,醬汁的水份迅速蒸發成為煙霧,並發出吱吱的聲響[2],成為鐵板餐的一大特色[3]。鐵板餐源自港式西餐廳,後來在茶餐廳及港式快餐店亦甚為普遍[4]。
![]() | |
上菜顺序 | 主菜 |
---|---|
起源地 | 香港 |
上菜温度 | 熱 |
主要成分 | 肉類、蔬菜及醬汁 |
起源
根據香港食家唯靈稱[5],港式鐵板餐為1956年開業的美心餐廳首創,因為這種上菜方式大受歡迎,其他西餐廳及茶餐廳亦加以仿傚,至1970年代風行香港,成為港式西餐的特色[6],就連港式快餐店也提供此餐點。至今,鐵板餐仍是港式西餐廳及港式快餐店在晚市時段在餐牌上的必備主菜[5],甚至有快餐店因為未能按圖示使用鐵板盛放餐點而成為新聞[7]。
食材
鐵板餐以肉類為主,如牛排、豬排、雞排或鱈魚排等,也有綜合不同肉類配以香腸或海鮮(如海虎蝦、蟹柳或釀墨魚)的雜扒。這種使用鐵板保持上菜溫度的方式後來也演變出其他類似的餐點,例如鐵板牛柳絲炒面、鐵板海鮮炒烏冬、鐵板乾炒牛河等等,做法是先將麵食炒好,再放在已預熱的生鐵板上,别有一番风味。部份店鋪會供應較具特色的食品,如燒春雞、豬仔骨或牛仔骨等。鐵板在上桌後,會即時淋上另外供應的肉汁(燒汁、黑椒汁、洋蔥汁或蒜茸汁),鐵板的熱力會使肉汁沸騰,充滿視覺效果,從而增加食物的美味感[2]。
參考資料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