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受鎮宮

阿里山受鎮宮,簡稱受鎮宮,舊稱受森宮,是位於臺灣嘉義縣阿里山鄉香林村、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的北帝廟,以近農曆三月初三時會有枯球籮紋蛾停駐而聞名。

阿里山受鎮宮
基本資訊
所在地 臺灣嘉義縣阿里山鄉香林村002鄰西阿里山45號
創建年份 1945年
主神 玄天上帝
例祭 農曆三月初三

歷史沿革

門牌為香林村西阿里山45號。

臺灣日治時期,日本政府為利用阿里山森林資源,廣徵工人興築鐵路、開採林木,但因地處高山、交通不便而醫療資源貧乏,工人只能聽天由命[1]。當時傳出負責燒7號蒸汽集材機的工人目睹靈異事件[2],且白洗煮後經常變成紅色[2][3]。日本人在1935年建立樹靈塔以作安撫[3];工人則從故鄉松柏嶺受天宮迎來玄天上帝香火祈福[2]。工人在住處膜拜玄天上帝平安符,後有人提議將神符安奉於工寮供人參拜,就成為當地住民信仰的寄託[1]。伐木結束後,許多工人遷居阿里山,原想蓋廟,但當時日本人反對[2]。1945年在現宮址前20公尺建廟,於1948年落成,命名「受森宮」,1955年完成改建後廟名改為「受鎮宮」[1]

除主祀玄天上帝、還有祭拜福德正神註生娘娘[2][4]。1988年6月5日,受鎮宮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黃國欽率四十多名信徒到武當山謁祖,請回一尊祖廟神像,同月22日下午抵達嘉義農村文物公園,接受阿里山三村和十字村等信徒下山膜拜,隨後由龐大車隊護送繞行嘉義市區,晚上七時回到受鎮宮安座[5]

2004年,後殿完工,當年11月舉行建醮[6]。2017年1月1日,嘉義縣縣長張花冠向受鎮宮敬獻寫有「威靈赫耀」的匾額[1]

飛蛾進駐

廟內的神蛾看板

此廟除了為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居民的信仰中心,亦為來阿里山的中國大陸遊客會參觀的廟宇。廟方會對陸客介紹每逢玄天上帝誕辰時,會有許多枯球籮紋蛾來訪。[7]

自1969年改建以來,在農曆三月三日玄天上帝聖誕前,都有數隻蛾類飛來,停留在神像上,不食不飛,直到慶典過後才自行飛離,因此被喻為「神蝶朝拜」或「神蝶祝壽」[2]。廟方在阿里山停車場旁立有一塊看板,上面除繪有蛾的形態外,還寫誕辰時會有七隻色彩豔麗的神蝶會飛來獻舞祝壽[8]

為了取信質疑蛾是標本、或被膠水沾黏的遊客,廟方會對蛾吹氣,讓其振幾下翅膀[9]。若蛾撞落在地上,廟祝會用金紙拾起放置供桌上[10]。林務局也將此現象納為官方主辦的觀光活動[4]

作家吳東權拜訪時,聽導遊說玄天上帝曾經救過蝴蝶仙女,因此蝶仙感念救命之恩,每逢玄天上帝誕辰,定派來七隻仙蝶飛來祝壽。該導遊講有一名蝴蝶標本收藏家西館辛,曾向廟中的主持商量願出新台幣五百元買一隻,但用擲杯喊到五千元,卻一直沒有得到聖杯,只好搖頭而去。[11]

林業試驗所研究人員張玉珍撰文表示,枯球籮紋蛾亦名「水腊蛾」,此地所產為一亞種,若在2000公尺地區出現成蟲時期較晚,可遲至3月下旬或4月上旬以後,且在此廟出現數量並不一定是七隻,研究人員更建議從「神蝶」改名為「神蛾」會較為適切[8];學者范義彬研究,早年受鎮宮附近無其它光源,枯球籮紋蛾受驅光性影響,飛進宮內的機率便提高,而當地人也會把外面的蛾放到受鎮宮[12];曾和助理們連續三年前往此觀察記錄的林業試驗所趙榮台,調查此蛾會受附近桂花吸引,且廟內的巨大蠟燭燈光或香火味,都可能為吸引蛾類前來之因[10];蝴蝶專家陳維壽則說,在蛾慕光飛入後,會從保護神像的玻璃版的小圓孔進入,在神像上面交配,而白天為牠們的休息時期,所以遊客見到時似為標本[11]

其他傳說

1988年4月底,林務局玉山林管處楠西工作站造林監工楊新方在阿里山區走迷多天。家屬在失蹤第三天前往此廟燒香膜拜,自廟裡請來三尊神明到阿里山工作站坐鎮,希望藉由人力和神力共同救人。失蹤的第五天凌晨五點許,乩童在楊新方停放機車的地方起乩,指出楊新方可能出現的地點,表示除了要靠祂指示外,需配合一些人間兵馬,才可找到楊新方。在大夥半信半疑之際,身上只剩一件夾克和一條內褲的楊新方居然出現在眾人眼前。意識模糊的他,不知道如何涉過湍急、深度超過胸部的溪水,更無法詳細交代失蹤經過。[13]

周圍環境

廟旁水池

受鎮宮附近遍植屬於木犀科的桂花,能吸引枯球籮紋蛾前來[10]

1919年起,日本人鼓勵林務局員工在受鎮宮一帶種植山葵,以配生魚片食用。戰後時期,此經濟植物一度被遺忘,直到被遊覽阿里山的日本商人再度發現,便以經濟誘惑鼓勵當地居民大量種植。但葵農為了替種在密林中的山葵爭天,私將林枝破壞,又以雞糞施肥,引來大量蒼蠅,破壞環境衛生。1969年,台灣省國有林事業區內濫墾地清理計畫公佈,將阿里山劃為特定區而禁種,從此該地種植山葵從合法變為非法。[14]

廟旁本有香林國小校舍,後嘉義林管處為改善阿里山遊樂區內攤販亂象,改建為香林服務區販賣區。空間規畫一樓為攤商、二樓作為展覽、戶外空間為舉辦活動場所,並有遊園車售票處及候車空間,於2014年9月正式對外營運。[15]

參考資料

  1. 謝敏政. . 《台灣好新聞報》. 2017-01-03 [2018-03-19] (中文(台灣)‎).
  2. 江俊亮. . 《中央日報》. 2009-03-26 [2018-03-19] (中文(台灣)‎).
  3. 江俊亮. . 《中央日報》. 2006-12-06 [2018-03-19] (中文(台灣)‎).
  4. 翁聖勳. . 《中國時報》. 2018-03-13 [2018-03-19] (中文(台灣)‎).
  5. . 《聯合報》. 1988-06-23 (中文(台灣)‎).
  6. 莊哲權. . 《中國時報》. 2004-11-16 (中文(台灣)‎).
  7. 林宜樟. . 《聯合報》. 2009-07-06 (中文(台灣)‎).
  8. 張玉珍. . 《民生報》. 1993-04-01 (中文(台灣)‎).
  9. 寶智華. . 《聯合報》. 2002-03-30 (中文(台灣)‎).
  10. 陳佩周. . 《聯合報》. 1993-08-02 (中文(台灣)‎).
  11. 吳東權. . 《聯合報》. 1977-01-02 (中文(台灣)‎).
  12. 朱家螢、詹家龍. . 《民生報》. 1998-03-31 (中文(台灣)‎).
  13. 江俊亮. . 《中國時報》. 1995-04-01 (中文(台灣)‎).
  14. 陳俊文. . 《民生報》. 1988-06-07 (中文(台灣)‎).
  15. 李宗祐. . 《蘋果日報》. 2016-01-18 [2018-03-19] (中文(台灣)‎).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阿里山受鎮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