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刷

雨刷又稱為刮水器水撥雨刮器擋風玻璃雨刷,是用來刷刮除附著於車輛擋風玻璃上的雨點及灰塵的設備,以改善駕駛人的能見度,增加行車安全。因為法律要求,幾乎所有地方的汽車都帶有雨刷。掀背車休旅車等車輛的後車窗也裝有雨刷。除了汽車外,其他運輸工具也設置了雨刷,像是火車電車機車飛機船隻等。某部份工程用機具,如挖土機起重機等亦裝有雨刷。

雨刷

概述

雨刷通常帶有一個臂膀,在一定點上轉動,以一條長橡膠葉片跟另外一邊連接在一起。臂膀多数由电动机提供动力,少数由空气动力推动。這葉片會在玻璃上來回搖擺,將水滴或灰尘推離其表面。雨刷的速度通常可以自行調整,以不同的速度連續轉動或是間歇式轉動,有些雨刷可調整間歇式轉動的速度。配合雨刷則有噴水器將水噴到擋風玻璃以濕潤玻璃表面並除去髒污。不可在無水濕潤的擋風玻璃下使用雨刷,否則易使雨刷及擋風玻璃受損。

部份車輛裝有雨滴感應式雨刷,根據位於擋風玻璃上方的感應器,感應區域內之水滴大小與雨量,自動調整雨刷速度,雨量愈大雨刷速度愈快。还有车辆配备额外的加热装置以应对冬日的低温。除霜系统可以防止冰雪堆积在雨刷器上。

發展歷史

自1885年德國卡爾·弗里德利希·本茨(Karl Friedrich Benz)發明第一輛汽車、1908年美國亨利·福特(Henry Ford)大量生產汽車以來,當時所有的汽車都沒有雨刷這種安全裝置。後來1917年一位美國籍的歐謝(J. R. Oishei)在紐約州水牛城的雨夜裡駕車,不慎撞傷一名騎著單車的少年。為了杜絕此類意外再度發生,他發明了一種金屬桿上帶著槽狀橡膠條、以手撥搖的雨刷,透過他成立的特瑞科公司(TRICO,全名為Tri-Continental Corporation,因電報縮寫成如此)製造銷售[1]

不過以當時的手排汽車而言,一邊開車一邊手動搖著雨刷相當危險,於是他又開發出隨著汽車引擎轉速驅動的幫浦式雨刷,問題是雨刷隨著車速快慢而擺動,塞車或停止時雨刷也隨著停下來。後來,他在1917年成功地結合雨刷連桿與馬達,成為現代雨刷的始祖。

相關條目

  • 風擋液

參考資料

  1. 參看特瑞科的發展歷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第一段。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