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興殿

源於康熙廿三年(1684年),一艘自中國大陸而來的漁船,在西子灣海灘處沉沒,十八位船員最後脫險在西子灣岸上登陸,並在西子灣地區開墾,但後來卻被臺灣鳳山縣官吏誤為海賊,而遭集體格殺。附近居民念其平日敦親睦鄰,樂善好施卻慘遭冤殺,於是就收殮他們的遺體加以安葬。

在西子灣望向靈興殿

靈興殿,又名十八王公廟,為臺灣高雄市鼓山區的一座道教廟宇,在打狗英國領事館旁。

另說則是西子灣港口沖來一艘沈船,上有十八具船員遺體,鄉民見而不忍,於是將其收埋合葬。

埋葬之後,鄉民合建一所低矮祠堂於現今西子灣附近的山麓上,據說,由於顯靈保佑百姓事蹟,地方由南鯤鯓代天府五府千歲,奏請玉皇大帝封為「十八王公」。西元1983年因國立中山大學擴地所需,重新興建,並將十八王公廟遷至打狗英國領事館旁。

後來廟方改為主祀鎮海之神玄天上帝,因此不該視為陰廟。主祀除玄天上帝外,仍供奉十八王公,配祀福德正神地藏王菩薩註生娘娘中壇元帥虎爺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