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二·二三事件

青海二·二三事件,又称“青海二·二三大屠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大规模血案[1][2][3][4][5][6]。1967年2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青海省军区与地方造反派经过九天的对峙后,以13个连的兵力攻入造反派占据的《青海日报》社,一天内解放军打死造反派169人,打伤178人[1][3][5][6];而解放军中有4人被己方误伤致死,另有46人受伤[5]。此外,据不完全统计,该事件后共有13,414名群众被逮捕,17,293人被捆绑吊打,5,968人被搜身抄家,4,279人参与集中劳动[1][2][5]

肇因

青海日报》社的陈逸按照1966年4月24日杭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中通过的《五·一六通知》(草稿)写成了“六·三社论”,题《大进攻、大反击、大革命》,内容是号召造反[7]

6月3日,社论发表后,西宁市陷入混乱。学生、干部、工人涌进报社,高呼口号,四处张贴大字报,批判大毒草。12日,经由省委书记杨植霖省长王昭西北局批准,把“六·三社论”定为“有严重政治性错误”的文章,派省委副书记韩洪滨为组长的工作组进驻报社。定义报社为“程陈反党集团”。8月底9月初,红卫兵串联青海,传达中共中央批判资反路线的消息。造反派得势成立“青海省八·一八革命造反总司令部”。红卫兵、工人涌进省委,贴大字报,批省委,肯定“六·三社论”[8]

1967年1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下达了《关于人民解放军坚决支持革命左派群众的决定》,支持造反派。同日,青海省军区司令员刘贤权召集军区党委开会,决定支持“八·一八派”。28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命令在不许冲击的前提下,又规定“坚决反对右派,对那些证据确凿的反革命组织和反革命分子,坚决采取专政措施。”[9]各地开始镇反,湖南宣布湘江风雷造反派为反革命。福州军区镇反得到《解放军报》社论《彻底粉碎反革命逆流》支持,《人民日报》及各地省报均予转载。青海省军区司令刘贤权当即被夺权,软禁。军区副司令赵永夫获得青海省军区控制权。青海省领导中,省委书记杨植霖支持“八·一八派”夺权,省长王昭和多数省委领导则支持“捍卫队”夺权。1月29日,“八·一八派”夺取青海省委、青海省人委的大权[10]

2月13日,《青海日报》社革命职工造反司令部等组织夺报社权。14日,军区副司令赵永夫召开军区党委会议,通过了《军管青海日报社公告》,部队包围报社。而青海省军区的上级,兰州军区的指示则是:不同意军管,要部队撤出报社。兰州军区司令员冼恒汉、政委张达志:批示不能改变,军队不能接管地方报社。

战斗

23日上午8时,西宁全城戒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宁市卫戍司令部发布通令:

一、自即日起,立即取缔青海省反革命组织八·一八红卫战斗队总联络站及其所属组织。如再非法活动,一定严加惩办。
二、对该反革命组织中罪大恶极的首要分子、幕后军师及其死党,立即逮捕法办。……

205部队副军长张晓川率部13个连围攻报社两千余人守卫的大院。11时10分,军队枪击报社广播站。

下午2时,赵永夫的指挥所所在宾馆和报社后门桥头先后发出信号弹,枪声大作。守卫报社前门大院的水利局水文站3人首先倒下,一人当场死亡。报社西北角是湟水大桥,守在桥头的是汽车三场、五场、六场的工人,他们手挽手高声朗诵:“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枪声中第一排工人倒下了,20几人仅三人幸免。第二排岿然不动,继续朗诵。第二排倒下了,第三排仍然不动。一瞬间,64名工人死在枪口下。[11]

二十几分钟,战斗结束后,雪地里到处是横七竖八的尸体,有的堆成了三层,皮帽子、棉帽子在风里滚动;在老报社(即印刷厂),火堆上也有尸体,有的大腿或是胳膊已经烧焦。[11]死难者大都是青年工人和十几岁的学生,尸体堆积如山,院墙上、木桩上、树干上到处血迹斑斑,有的尸体还在燃烧,发出熏人的恶臭。[12]

随后部队进驻学校进行搜查,因怀疑学生有枪,开枪射杀三人。车站便衣警察抓人,防止反革命外逃。各单位成立镇反指挥部、劳改队、拘留所,一时间私刑泛滥。

处理

2月23日,赵永夫给军委、总理周恩来、中央文革发了加急电报。

3月11日,毛泽东戚本禹的报告上批示:“可以调查一下。如果是学生先开枪,问题不大。如果不是这样,那就值得研究了。”中央先后开了四次调查会。最终赵永夫隔离收审,张晓川、王昭隔离反省,听候处理。3月25日,中央决定下达,西宁市再度骚乱。造反分子对保守派强加暴力。3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化革命小组作出《关于青海问题的决定》,认为:“青海省军区内部问题是一个反革命政变……赵永夫篡夺了军权之后,勾结二零五部队副主任张晓川,对西宁‘ 八·一八’等革命群众组织进行残酷的武装镇压,打死打伤革命群众三百余人,甚至向十五、六岁的女孩子开枪,逮捕革命群众近万人”。3月28日,成立青海省军事管制委员会筹备委员会,刘贤权任主任委员。[10]

7月15日,军方发布了结案报告:

在二·二三反革命事件中,把拥有十五万余人的八·一八红卫战斗队等革命群众组织打成反革命,除打死打伤革命群众三百四十七人外,逮捕革命群众一万三千四百一十四人。据不完全统计:被捆绑吊打的一万七千二百九十三人,被搜身抄家的五千九百六十八人,集中劳动的四千二百七十九人。

青海省军管会平反组

1967年7月15日[13]

1978年8月13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转发总政治部《关于赵永夫同志所犯错误的结论和处理意见》称:“‘二・二三事件’的后果是严重的,但考虑到赵永夫同志已隔离受审十年,对错误已有认识,同意给予赵永夫同志撤销党内外职务的处分,原级不动,按正师职予以安排”。

参考资料

  1. 孙言诚. . 炎黄春秋. [2019-12-29].
  2. . 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2019-12-29].
  3. 卜伟华. . 华夏文摘. [2019-12-29].
  4. (PDF). The PRC History Group.
  5. 丁抒. . EDUBRIDGE.
  6. 著, 喬晞華 James D. Wright. . 世界華語出版社. 2019-04-24. ISBN 978-1-940266-57-2 (中文).
  7. 姚湘成主编;中共青海地方组织志编纂委员会编. .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1999.05: 277. ISBN 7-225-01674-1.
  8. 青海省档案馆编. .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2.09: 681. ISBN 7-225-02182-6.
  9. .
  10. 中共中央组织部等编. .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0: 406. ISBN 7-80136-318-3.
  11. 孙正荃. (PDF).
  12. 冼恒汉. .
  13. (新闻稿). 青海省革命委员会.

延展阅读

  • 孙言诚. . 炎黄春秋杂志. No. 第10期. 2009年.
  • 杨晓杰. .
  • 余汝信. . 华夏文摘增刊. No. 第六四九期. 2008年5月21日.
  • 维基文库中有關的文本
  • 恽仁祥,从青海大屠杀案说起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