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片

预告片,指电影(片)或电子游戏未上映或未发行之前展出精华片段,目的是为该片做宣传。预告片也具有商业广告的属性,预告片的制作也极考验创意性和技术性。术语“预告片”可追溯到电影在胶片上的发行,由于电影重新放映是需要做倒带动作的, 因此,在电影的结尾处放置预告片是最易于被观众第一时间看见的。而在电影的该部分,又被称为“尾部预告”。[1]

预告片在中文又稱「片花」,原指香港從1950年代起,以先付訂金投資方式、預售星馬地區的電影上映權[2],後引申為預告片;曾一度於港台幾乎變成歷史語詞,香港僅老一辈的人使用。

电影预告片现在已经在DVD蓝光(BD)互联网移动设备上流行起来。在每年大约100亿的在线视频中,电影预告片的浏览量排名第三,仅次于新闻和网络用户制作的视频。[3]预告片的形式也被用作电视节目电子游戏书籍戏剧音乐会的宣传。

历史

美国院线投放的第一支电影预告片是在1913年11月。当时由时任马库斯·罗尔 (Marcus Loew)剧院连锁店的广告经理尼尔斯·格兰隆德(Nils Granlund)为音乐剧《蝶恋花娇》制作了宣传短片,并在百老汇的冬园花园剧院开幕。据林肯 (内布拉斯加州)《每日星报》的一则报道中提到,尼尔斯·格兰隆德所采用的宣发被描述为“一种全新且独特的宣传噱头”,“对彩排和与幕后故事进行动态影像拍摄将逐渐成为流行。 这种方式在戏剧开始之前播放,并将其展示在剧院场所外,可以替代大部分平面广告牌。”[4]尼尔斯·格兰隆德也是第一个为即将上映的电影引入预告片宣发的人,他使用幻灯片技术在1914年在哈林第七大道的一所剧院为查理·卓别林宣传即将上映的电影。[5]

预告片最初是在电影片尾进行播放的,因此被称为“尾部预告”。但人们发现这种做法得到的实际宣发效果不佳,通常观众在电影结束后都会立即离开。后来,放映商改变了他们的做法,使预告片变成电影节目的一部分,其中包括一些卡通短片、新闻短片和系列片段。如今,更精心制作的预告片和商业广告已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其他形式的宣发方式,在电影院中,电影开始前的20分钟则是放映预告片的时间。

直到1950年代后期,预告片主要是由国家银幕服务公司(National Screen Service)制作,当时的预告片由电影中的各种关键场景剪接组成,通常会添加大量描述该故事的描述性文字(术语:字卡),而音乐则是来自录音室的音乐库。 大多数预告片都存在某种形式的配音解说,而这些具有情绪的解说也的确达到了很好的煽动情绪作用。

1956年电影《攻击》预告片

在1960年代初期,电影预告片的面貌发生了变化。无文字的采用蒙太奇剪接的预告片和快速剪辑变得流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新好莱坞模式”的到来以及电视媒体中越来越成熟和流行的剪辑技术。这个潮流的引领者包括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他电影中采用蒙太奇剪接的预告片,分别为《洛丽塔》 (1962年电影)《奇爱博士:我如何学会停止恐惧并爱上炸弹》(1964)《 2001:太空漫游》(1968)。库布里克对制作《奇爱博士:我如何学会停止恐惧并爱上炸弹》预告片的主要灵感来自于加拿大电影导演阿图·利普塞特(Arthur Lipsett)制作的短片《Very Nice, Very Nice》(1961)。巴勃罗·费罗(Pablo Ferro)是开拓库布里克预告片成功的先驱,他打造了《奇爱博士:我如何学会停止恐惧并爱上炸弹》和屡获殊荣的《发条橙》(1971)的预告片。

许多家庭录像带里都会包含一些由同一家公司制作的其他电影预告片,而这些预告片则是预定在视频合法发布后不久就放出,这样就不用花钱在电视上为这些视频投放广告。大多数VHS录像带都会在开头部分强制播放预告片,但是某些VHS录像带则是在电影结尾或录像带的两端都包含预告片。末尾包含预告片的VHS录像带通常会提醒观看者“敬请关注更多,以获取更多电影信息。” 而现在,借助DVD和蓝光为载体,预告片可以作为碟片中的附属特辑,而不必在电影放映前强制播放预告片。

定义

预告片是像商业广告那样通过一系列精选编排好的镜头组成。 其主要目的则是吸引观众观看电影,而预告片中的镜头和片段通常取材于电影中最令人兴奋、有趣或其他具有信息值得注意的部分。预告片会采用独立的预告片剪辑师进行剪辑,也会有一套独立的叙事结构,所以通常不会对观众产生剧透,为此,场景、镜头和叙事顺序不一定完全按电影中的编排和结构。中国大陆电影《三枪拍案惊奇》的制作中,张艺谋导演坚持让预告片独立于电影制作,找没有参与《三枪拍案惊奇》制作的剪辑师剪预告片,因为剪过电影正片的剪辑师,长期面对素材再剪预告片时,很难以观众的视角去发掘电影的亮点。[6]

根据美国电影协会(MPAA)的预告片规定,总体时间长度必须控制在在2分钟30秒内,但如果,电影制片厂或发行商认为有必要为这部重要的电影制作一支特殊的预告片,则可以超过该时间限制。[7]而在中国大陆,则没有其时长限制规定,通常大陆电影预告片制作公司考虑到移动端播放群体的缘故,所以预告片的时长也大多控制在2分钟30秒内。

2014年1月,美国电影院业主协会发布了最新行业准则,要求电影发行商提供的预告片的总时长不得超过2分钟,比以前的标准减少了30秒。[8]但该准则并不是强制性的,也允许某些较为特殊的预告片超出时间限制。电影发行商对此准则反应冷淡,在准则发布之前,并没有关于预告片时长的争议,这个准则的发布令很多人感到惊讶。

1937年,华特·迪士尼出现在《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动画电影的预告片中。

一些预告片使用“专门为预告片需求”的定制素材,这些素材是专门为拍摄商业广告宣发目的而建立的,并不会实际的出现在电影中。使用此技术的最著名的电影是《终结者2:审判日》,其预告片中制作了一个组装T-800终结者的场景,而这个场景本也不会出现在电影中。[9]次元影业还为2006年的恐怖片《黑色圣诞节》拍摄了额外的场景,这些场景被用于电影的宣传片中,但在公映版本中却没有出现。[10]2002年轰动一时的电影《蜘蛛侠》的一个预告片有一整套动作场景,特别是劫匪用直升飞机逃离银行时,劫匪的直升机在世贸中心两座塔楼之间被一张巨大的网套住。然而,在911事件之后,电影公司将这个预告从院线撤下。[11][12]

最著名的定制预告片之一是用于1960年代惊悚片《惊魂记》,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带领观众参观了贝茨汽车旅馆,并最终到达了臭名昭著的淋浴间。就在这时,说话轻言细语的希区柯克突然把浴帘掀开,让维拉·美露丝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尖叫。实际上,这个预告片是在电影整体完成后再进行拍摄和制作的,当时由于珍妮特·利(Janet Leigh)不再进行拍摄,希区柯克让维拉·美露丝戴了一顶金色假发,以弥补这个比较短暂的片刻。由于电影标题“惊魂记”立即覆盖了屏幕的大部分区域,因此多年来这个替身一直没有引起观众的注意,直到定格分析后发现,预告片中的淋浴间是维拉·美露丝而不是珍妮特·利。[13]

在洛杉矶和纽约,有数十家公司专门制作电影预告片。 预告片可以在制片厂后期剪辑完成电影(粗剪)的同时,在预告片公司(例如The Cimarron Group、MOJO,、The Ant Farm,、Ben Cain,、Aspect Ratio、 Flyer Entertainment、Trailer Park、Buddha Jones等)中开始立项制作。由于此时电影的剪辑可能尚未完成或者只完成了一个粗剪,而预告片工作可以从制作先导预告或者正式预告开始。因此,前期的预告片版本中可能不会包含一些正片的镜头,也就意味着正式的院线版本电影中,这些镜头可能是在全片剪辑的各个版本中被拿掉了,而预告片中则保留了下来。也有的是,预告片剪辑师和电影剪辑师可能会使用不同的特定镜头。 另一种常见的预告片剪辑模式是在预告片中加入正片中没有的音乐,而该音乐也不会出现在电影的配乐中。

一些预告片中加入了电影中没有的内容,尤其是经典电影的预告片,这些内容令电影收藏家垂涎三尺。例如,在《卡萨布兰卡》的预告片中,主角亨弗莱·鲍嘉说: “好吧,你自找的! ”在拍摄斯特拉瑟少校之前,这句台词在全片中都没有出现。[14]

真实反映与误导

多年来,有很多例子表明预告片对电影本身进行了误导性的叙事。而这些误导可能给人的印象是,在电影中主要演员中一些名人出现对篇幅占比只有很小一部分,或者预告片中的电影比实际全片更具动感。预告片中,通常会采取一些欺骗性手法技巧来吸引更多的潜在受众。 有时预告片中还包含电影本身没有的镜头。这种手法可能是艺术上的选择,也可能是因为预告片是在电影最终剪辑之前拼凑起来的,但在其他时候,这是为了给观众留下对电影不同的印象。然后预告片可能会以一种‘为了观众自身利益’的方式去误导观众,因为一般观众由于先入为主的观念而通常会去院线看一部电影,那么通过诱导和欺骗,预告片可以给观众传递一个他们对电影不同的观影体验。然而,相反的情况也是如此,大片级的预告片所给观众展示并承诺的信息通常会被平庸的全片所辜负。[15]一位美国妇女起诉了《亡命驾驶》的制片人,因为他们的电影“没有真正兑现预告片中的承诺”,[16][17][18]尽管最后她的诉讼被驳回了。[19][20]2016年8月,一名美国律师试图起诉《自杀小队》虚假宣传,理由是缺乏包括小丑在内的场景。

结构

预告片以高度浓缩的方式讲完整部电影的叙事,以获得最大的吸引力。自从电影营销成为一个大行业以来的几十年里,预告片已经成为高度精致的商业广告片,甚至能够将糟糕的电影以吸引人的眼光来呈现。下面列出了许多预告片共有的一些元素。预告片通常是由正在宣发的电影中的场景组成,但有时也会包含电影中被删除的场景。

预告片制作的主要目的是向观众展示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让电影观众对其电影投入情感和兴趣。[21]

大多数预告片都有一个类似于故事长片的三幕式结构表达。他们从开头(第一幕)开始,展示了故事的前提,中间部分(第二幕)使故事进一步得到发展,通常以戏剧性的一段高潮来结束这段,然后(第三幕)通常以一段强有力的“标志性音乐”为特色(辨识度强的音乐或者强有力的管弦乐)开始,画面展现通常包括一段充满力量和情感的视觉蒙太奇剪辑,如果具有大流量吸引力的明星可以帮助推销电影,那么预告片末尾也可能出现一段演员阵容片段。

旁白叙事有时被用来简单地构建电影的背景故事,并在必要时提供一些解释,尽管这种做法在旁白艺术家唐·拉方泰去世后开始逐渐减少。由于预告片是高度浓缩的短片,而旁白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以加强观众对情节的理解。一些最著名的现代预告片配音艺术家有,哈尔·道格拉斯、Mark Elliott, John Leader,、Corey Burton,、George DelHoyo、彼得·库伦摩根·弗里曼、Ashton Smith、Jim Cummings、John Garry、Tom Kane、Nick Schatzki、Ben Patrick Johnson、Tony Rodgers、Beau Weaver和Brian Cummings。上世纪四、五、六十年代的电影预告片配音艺术家包括:Howard strickland (为米高梅电影公司配音)、Lou Marcelle (为华纳兄弟配音)、Art Gilmore、Knox Manning、Reed Hadley、Les Tremayne (为米高梅电影公司配音)、Fred Foy (为米高梅电影公司配音)、 Karl Foy (为米高梅电影公司配音)、Tim Turner (为松林制片厂/兰克机构电影公司配音)和Bob Marcato。

经典好莱坞电影时代的预告片因为陈词滥调而出名,比如“伟大!”、“太棒了!”等等。一些预告片为了讽刺效果,还使用这些陈词滥调的配音。比如,喜剧演员杰里·赛恩菲尔德顽强的D主演的电影《吉他狂想曲》的预告片。[22]

種類

Trailer
一般正常剪輯宣傳的預告片。
前導預告Teaser
亦稱片花[23][24][25],為刻意剪輯零碎片段或畫面,讓觀眾好奇的預告片。

參考資料

  1. Beginneros. . beginneros.com. [2020-12-14].
  2. 中華武俠文化網 -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
  3. . . SAGE Publishing.
  4. . ICPSR Data Holdings. 1991-05-03 [2020-12-14].
  5. . Science News. 2006-07-22, 170 (4): 62–62. ISSN 0036-8423. doi:10.1002/scin.5591700417.
  6. . www.sohu.com. [2020-12-14] (英语).
  7. Knighton, T. . Early Music. 2009-05-01, 37 (2): 155–156. ISSN 0306-1078. doi:10.1093/em/cap034.
  8. . . SAGE Publishing.
  9. . 2010年7月26日.
  10. . 2011年11月2日.
  11. . 2013年1月4日.
  12. . Esquire. 2019-08-01 [2020-12-14] (美国英语).
  13. . 2013年11月12日.
  14. . 2014年7月9日.
  15. . . SAGE Publishing.
  16. . Who Was Who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12-01.
  17. Razani, Babak; Semenkovich, Clay F. . Nature Medicine. 2009-04, 15 (4): 372–373. ISSN 1078-8956. doi:10.1038/nm0409-372.
  18. . Student Affairs Today. 2016-12-21, 19 (10): 11–11. ISSN 1098-5166. doi:10.1002/say.30293.
  19. . Gaming Law Review and Economics. 2008-08, 12 (4): 385–403. ISSN 1097-5349. doi:10.1089/glre.2008.12412.
  20. Thursby, Jacqueline S. . American National Biography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8-11-29. ISBN 978-0-19-860669-7.
  21. Marich, Robert. . 2005-04-18. doi:10.4324/9780080491776.
  22. . 2006年8月10日.
  23. teaser - 預告片;預告;片花;過場 -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 存檔,存档日期2015-01-10.
  24. 2012年法國坎城電影市場展徵展公告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存檔,存档日期2015-01-10.,臺灣官方公告上「電影預告」、「片花」非同一事物。
  25. 杭州在线科技有限公司诉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联合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著作权纠纷. 北京法院网. 2012-10-25,中國大陸法院判決書中「片花」、「預告片」兩者亦有別。

網站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