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潭美 (2018年)

颱風潭美英語:,國際編號:1824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282018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Paeng)為2018年太平洋颱風季第24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潭美」一名由越南提供,是一種薔薇科的樹木,花朵呈紅色或粉紅色,無香味,可作裝飾用[1][2]。潭美在9月29日至10月1日橫掃琉球群島和日本列島,在當地造成嚴重破壞,當中導致5人死亡,1人失蹤,逾200人受傷[3]。 讓日本7200萬戶停電


颱風潭美
{{文 icon}}
9月25日,達到強度巔峰的颱風潭美。
路徑圖
颱風潭美的路徑圖
十分鐘平均風速
颱風JMA195 km/h
(105 kt
強烈颱風CWB190 km/h
(53 m/s
超強颱風 KMA190 km/h
(53 m/s
超強颱風 HKO220 km/h
颱風 PAGASA200 km/h
颱風 TMD195 km/h
(105 kt
二分鐘平均風速
超强台风 CMA215 km/h
(60 m/s
一分鐘平均風速
超級颱風 JTWC260 km/h
(140 kt
概況
形成日期2018年9月20日
轉化日期2018年10月1日
消散日期2018年10月3日
最低氣壓915 hPa
瞬間最大陣風280 km/h
影響
死傷人數5死逾200傷1失蹤
影響地區臺灣日本琉球群島
2018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部分

氣象歷史

形成初期,分歧嚴重

颱風山竹吹襲廣東沿岸期間,電腦數值預報模式預測將再有低壓區關島附近海域形成。預報中的低壓區在9月16日形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熱帶擾動編號92W。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9月18日凌晨給予評級「低」[注 1],並於同日下午給予評級「中」[5][注 2]。日本氣象廳於9月20日上午10時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6],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也在同日下午5時將評級提升為「高」,並發佈熱帶氣旋形成警報[7][注 3],並於翌日(21日)凌晨5時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28W[8][注 4]。日本氣象廳在同日凌晨3時20分對其發佈烈風警告[10][11],表示系統可能在1日內加強為熱帶風暴。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當日下午5時率先行把該系統升為熱帶風暴[12]。日本氣象廳在晚上9時10分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1824,並命名「潭美」[13][注 5]香港天文台和中國國家氣象中心也分別在同日晚上8時和翌日凌晨2時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臺灣中央氣象局也在當日晚上8時將其升格為輕度颱風。由於潭美後期在台灣以東海域的引導氣流不明顯,引致該系統的未來路徑有變數,移動速度會變慢,導致各預測部門出現嚴重分歧,預測路徑東至日本本州,西至台灣南部[14], 但預計該系統將會發展成一個成熟颱風[15]

穩定西移,爆發增強

爆發增強的颱風潭美

9月22日,潭美北面的副熱帶高壓脊向西伸延,引導其以時速20公里西北偏西移動。潭美所在位置海面温度達28度,垂直風切變微弱[注 6]高空輻散良好,令其開始快速增強,並發展出中心密集雲團[注 7],外圍雲帶也呈放射狀。潭美在當日上午11時45分進入香港天文台責任範圍,該部門把潭美的強度評定為強烈熱帶風暴[19]。國家氣象中心在同日下午2時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日本氣象廳亦在同日下午2時45分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20]。受惠於附近良好的環境,潭美在9月23日繼續增強,並吸收海水中的能量,發展出「雲捲風眼」,低層風眼亦顯現在微波圖像上。中央氣象局在當天凌晨2時將其升格為中度颱風[21],日本氣象廳也在同日凌晨2時45分將其升格為颱風[22],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香港天文台和國家氣象中心在同日凌晨5時跟隨[23][24]。當天副熱帶高壓脊維持強勢,引導潭美繼續向西移動,時速大約20公里,但各預測部門仍然嚴重分歧,預測路徑由廣東沿岸至日本九州不等[25]。潭美在當日下午成功打開「針眼」。香港天文台和國家氣象中心在同日下午5時和晚上8時將其升格為強颱風[26]。潭美於當晚出現雙眼牆,進入眼牆置換循環,並在翌日(24日)打開一個大型風眼[27]。潭美當天置換眼牆後繼續增強,並轉向西北方移動。國家氣象中心和香港天文台分別在當天上午5時及上午8時將其升格為超強颱風[28]。同日下午2時,中央氣象局將其升格為強烈颱風。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也在同日下午5時將其升格為超級颱風[29]

滯留西太,強度下滑

當晚西風槽南下,使該副熱帶高壓脊分裂,位於太平洋的高壓脊開始東退[30],令潭美夾在華東上空的高壓脊和太平洋上的副熱帶高壓脊之間,陷入兩者造成的鞍形場內[31][注 8],失去引導氣流,移速明顯減慢至每小時10公里以下。各預測部門預測路徑開始統一,均預計潭美在該處滯留後,轉向東北移動橫掃日本,與去年颱風泰利的路徑相似[34]。雖然潭美移速減慢,但該處海面温度炎熱,垂直風切變微弱,令潭美繼續增強。9月25日凌晨5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中心風速上調至140節(每小時260公里)[35],代表潭美是繼瑪莉亞飛燕山竹後年內第4個達到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中第五級強度的颱風,亦是第五個達到日本氣象廳所評定的「猛烈」級別的颱風[注 9]。但潭美持續緩慢向北飄動,消耗海水的潛熱,並使較冷的海水上翻,加上捲入乾空氣,其強度開始下滑。中央氣象局在翌日(26日)凌晨2時將其降格為中度颱風[36]。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上午5時將其降格為颱風[37],香港天文台和國家氣象中心亦在同日上午11時和晚上11時將其降格為強颱風[38]。潭美在當日繼續減弱,附近海溫降至21度[39],對流減少,風眼擴大[40]太平洋高壓脊在9月28日略為增強,促使潭美加速至每小時15公里向西北移動[41],令潭美當天離開該冷水地區,移向沖繩一帶。

維持強度,橫掃日本

潭美在9月29日繼續向北方移動,並維持強度,下午在沖繩以西掠過。潭美的雲系當天與北面的鋒面系統結合[42]。當晚潭美轉向東北方移動,並加速至每小時40公里。潭美亦稍微減弱,香港天文台在晚上8時將其降格為颱風[43]。9月30日,潭美繼續向東北方移動。日本氣象廳在當日下午7時宣布潭美在日本和歌山縣田邊市登陸[44]。潭美在當晚橫過本州,於10月1日早上於岩手縣出海[45]。潭美登陸後續漸減弱,香港天文台在當日表示潭美已經逐漸演變為溫帶氣旋[46],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也在當晚晚上11時對潭美發出最後警告[47]國家氣象中心則在翌日(10月1日)凌晨1時將其降格為颱風,3小時後降格為強熱帶風暴,更在當日早上8時對其停止編號,表示其已經轉化為溫帶氣旋,日本氣象廳在則在當天上午11時50分認為潭美已轉化為溫帶氣旋[48]。轉化後的潭美繼續向東移動,並繼續減弱。日本氣象廳10月3日上午8時的天氣圖顯示潭美的殘餘低壓區已經消散。

影響

台灣

潭美在9月28日晚上最接近台灣。潭美的環流巨大,台灣北部多處受到其雨帶和強陣風影響,氣象局針對7個縣市發佈大雨、豪雨特報,也對19個縣市發布陸上強風特報,多處沿海空曠地區及鄰近海域受9至11級的強陣風吹襲[49]。雖然潭美在9月29日已經遠離台灣,但其環流巨大,替台灣北部、東北部帶來巨浪,令4人受傷[50]

日本

當地發布之最高風力警報:暴风警报

琉球群島、九州

潭美在9月28日接近琉球群島,648班來往那霸機場的國內線航班取消[51],6班來往沖繩和香港的航班取消[52]。潭美在當天下午4至5時最接近沖繩島,在那霸機場以西約30公里掠過,其巨大風眼籠罩整個沖繩島[53]

潭美在當地帶來狂風暴雨,令當地路面多處水浸,不斷有大浪拍打防波提,水位比平時上升一公尺。沖繩海陸空交通癱瘓,島上近25萬戶停電,當地多處塌樹,建築外牆被吹掉,造成38人受傷,762人撤離[54][55][56]。一個25米位於沖繩東南植物園裏的觀音也被吹倒,估計損失超過1億日圓[57]。與潭美相關雲雨鋒面為日本全國多地帶來暴雨,當中沖繩和奄美地方降雨量分別為250毫米和400毫米[58]

潭美在9月30日移近九州南部和奄美群島一帶,繼續為當地帶來狂風暴雨,當中鹿兒島屋久島町錄得一小時120毫米的雨量,為50年來最高[59],奄美大島奄美市名瀬港上的紅色燈塔,更加在風浪侵襲下整座消失[60]。鹿兒島縣一共10萬戶停電,另有9人受傷[61],13人受輕傷。[56][62]

本州、四國

颱風潭美在日本多處造成塌樹。

由於各預測部門預測潭美將會橫掃日本列島,香港其中3間航空公司亦取消9月29日至10月1日最少16班來往香港與日本多地的航班[63]

該月月初受到颱風燕子吹襲後重創的關西國際機場亦嚴陣以待,計劃在颱風最接近關西地區的7小時前關閉兩條跑道[64],並在9月30日宣佈關西機場會在當天上午11時至10月1日上午6時關閉,共關閉19小時[65]地區的電車也會自當天上午8時(日本時間)起逐步取消,預計同日中午12時所有列車會全部停駛。山陽新幹線新大阪站廣島站,同樣會於中午12時以後全部停駛。京都著名景點嵐山,日前也將桂川上的30艘屋形船全數以人手搬到岸上的倉庫避災。另外,東海關東的交通也會逐步停駛,JR東海已表示電車會於下午1時起視情況調整班次,東海道新幹線則會於傍晚起調整班次。JR東日本公司宣布,JR路線中央線高尾站往西行的路線今晚下午5時起暫時停駛;東京首都圈的JR路線當晚8時以後全面停駛[66][67]

潭美在9月30日下午最接近四國,在四國以南海域掠過。四國一帶受到其暴風圈籠罩,高知縣出現龍捲風,令多間房屋損毀[68]。潭美下午繼續移近本州,日本氣象廳宣布潭美於晚上8時在日本和歌山縣田邊市登陸[44]。潭美登陸後為多區帶來狂風暴雨,和歌山沿岸地區的潮漲水位比平時高了約兩米,四國的高知縣安藝區入夜後亦湧起巨浪,沿岸地區水浸。鄰近的愛知、三重和岡山縣河川水位亦急劇上升湧上路面,愛媛縣局部地區更在一小時內錄得破紀錄的一百毫米降雨量,令多處道路水浸,汽車要改道行駛[69],八王子市更在10月1日凌晨錄得最大瞬間風速為46.5米,創下觀測史上最高紀錄[3]。潭美在日本造成5死、1失蹤、逾200人傷。鳥取縣兩名男性於9月30日在產業道路開車時,在當地時間晚間7點遭到泥石流波及,造成2人死亡;宮崎縣一名67歲婦女在當晚9點疑似被衝入水渠,下落不明;山梨縣在10月1日凌晨12點左右,一名男子因不慎失足而溺斃。受潭美影響,有230條日本國內航班停飛,關東甲信越地區10都縣共有超過45萬戶停電,其中神奈川縣有15萬3700戶停電[70],位於東海地區的靜岡縣更一度有超過70萬戶斷電,愛知縣和三重縣亦有超過1.9萬戶停電,當地1800盞交通燈暫停運作[71]。京王線在當天東京世田谷區代田橋至明大前站間,撞到倒塌的圍牆,電車車頭附近毀損,當時車上有70名左右的乘客,但無人受傷,改步行至下一站,京王線有多個區間停駛。地下鐵三田線因沿線有路樹傾倒,東急池上線有民宅牆壁崩落至鐵軌等,造成部分路線停駛[72]。有貨船被吹至撞毀東京灣海堤,但沒人受傷[3]

註釋

  1. 當有2種以上全球預報模式表示某低壓區將於未來48小時內發展為熱帶氣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就會把該系統之熱帶氣旋形成機會評級為「低」。除非環境異常優良,否則該系統在24小時內發展為熱帶氣旋的機會甚微[4]
  2. 當有3種以上全球預報模式表示一低壓區將於未來48小時內發展為熱帶氣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就會把該系統之熱帶氣旋形成機會評級為「中」。一般而言,即使發展機會增大,系統過了24小時之後發展成熱帶氣旋的機會才較高;但如果環境良好,系統亦可以在24小時內形成熱帶氣旋[4]
  3. 當有3種以上全球預報模式表示一低壓區將於未來24小時內發展為熱帶氣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則會把該系統之熱帶氣旋形成機會評級為「高」,並同步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報。此時該系統於24小時之內形成熱帶氣旋的機會極高,若氣象因素特別有利,該系統更可於6小時內增強為熱帶低氣壓[4]
  4.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是一個聯合美國海軍空軍的專責小組,並會為西北太平洋或其他洋域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並編號。其編號有正式編號與通用編號兩種:前者由2個英文字母及6位數組成,前兩位為洋域代碼(WP代表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東海),中間兩位代表熱帶氣旋當年在洋域內之形成次序,後四位為當年公元紀年(2018);後者則由兩位數及一個英文字母組成,前兩位數指熱帶氣旋於當年在英文字母所表示的區域內形成次序,英文字母為洋域代碼(W同前述之WP範圍),此編號系統每年重新開始,故無專屬性。換言之,「WP282018」及「28W」皆指潭美是2018年第28個於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東海)區域內形成的熱帶氣旋,惟注意「28W」指稱潭美僅限於2018年[9]
  5. 日本氣象廳世界氣象組織指定的西北太平洋區域專責氣象中心,負責該區域內(包括南海、東海)的熱帶氣旋正式編號與命名工作:每當該機構把一個熱帶低氣壓升為熱帶風暴時,該機構亦會依照在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上通過的名稱表作出命名,同時給予4位數字的國際編號。前兩位為當年公元紀年最後兩位數(2018),後兩位代表潭美是當年被日本氣象廳24個升為熱帶風暴熱帶氣旋
  6. 「垂直風切」是指比較一垂直高度中的風速及風向差[16]。由於強烈的垂直風切變會干擾對流,使熱帶氣旋的結構受破壞、甚至系統高低層分離,熱帶氣旋必須在垂直風切變較弱的環境才可順利發展[17]
  7. 「中心密集雲團」是達強烈熱帶風暴級別之熱帶氣旋所擁有的一種特徵,在衛星雲圖上所見為一渾圓,集中及具有組織的密集雲區在中心附近旋轉,通常為積雨雲或塔狀積雲,會引致中心附近有雷暴發生。中心密集雲層區之下應有相當明顯而成熟的螺旋雲帶,同時伸展到雲帶之外;當熱帶氣旋進一步增強至颱風程度時,風眼也會開始在此處的中心區域形成[18]
  8. 低壓系統位於兩個高壓系統之間的地區稱為鞍形場(或稱氣壓鞍、變形場)。鞍形場的出現正是氣壓高低的相對關係,由於氣壓兩側較高而中間凹入處較四周低,以形作為比喻,故以此為名。當熱帶氣旋位於鞍形場中時,因缺乏明顯的引導氣流,熱帶氣旋將會變得移動緩慢甚至停滯不前,且路徑不規則。由於兩個高壓系統皆有引導熱帶氣旋移動的可能性,這使得熱帶氣旋未來行進方向變化多端,因此預測難度較大。鞍形場最常見例子是副熱帶高壓出現弱點時,弱點凹入成鞍形場,凹處有氣流輻合及正渦度環流,形成低壓系統。而弱熱帶擾動在此場則得到適當渦度而可能得以加強[32][33]
  9. 雖然日本氣象廳未於「颱風」之上再設立更高分級,但是氣象廳對內會把達「颱風」級別的熱帶氣旋再分3種強度形容詞顯示,分別是「強的」(強い,Strong)、「非常強的」(非常に強い,Very Strong)和「猛烈的」(猛烈な,Violent)。3種強度形容詞中以「猛烈的」為最高,接近中心最高持續風速為105節或以上(每小時194公里或以上),門檻稍高於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及香港天文台之「超強颱風」,以及臺灣中央氣象局之「強烈颱風」(兩者皆為每小時185公里或以上)。

參考資料

  1. 香港天文台. . [2018-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05). 一種屬薔薇科的樹木,花朵呈紅色或粉紅色,無香味,可作裝飾用(繁體中文)
  2.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 [2017-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4). 薔薇(繁體中文)
  3. . 雅虎香港新聞. 2018-10-02 [2018-10-02].
  4. Digital Typhoon. . 2011-03-17 [2018-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2).(日語)
  5.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 2018-09-19 [2018-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0).(英文)
  6. 日本氣象廳. . 2018-09-20 [2018-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1).(英文)
  7.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 2018-09-20 [2018-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1).(英文)
  8.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 2018-09-21 [2018-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1).(英文)
  9.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 美國海、空軍. 2011 [2011-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26).(英文)
  10. 日本氣象廳. . 2018-09-20 [2018-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1).(英文)
  11. . 自由時報. 2018-09-21 [2018-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2).
  12.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 2018-09-21 [2018-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2).(英文)
  13. 日本氣象廳. . 2018-10-21 [2018-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2).(英文)
  14. . 自由時報. 2018-09-21 [2018-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1).(繁體中文)
  15. . ON.CC. 2018-09-21 [2018-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3).(繁體中文)
  16. 財團法人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 . [2018-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8).(繁體中文)
  17. 財團法人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 (PDF). [2018-08-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10-24).(繁體中文)
  18.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 . [2015-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4).(繁體中文)
  19. 香港天文台. . 2018-09-22 [2018-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3).(繁體中文)
  20. 日本氣象廳. . 2018-09-22 [2018-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2).(英文)
  21. 侯俐安. . 聯合新聞網. 2018-09-23 [2018-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3).
  22. 日本氣象廳. . 2018-09-23 [2018-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3).(英文)
  23.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 2018-09-23 [2018-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3).(英文)
  24. 香港天文台. . 2018-09-23 [2018-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3).(繁體中文)
  25. 葉國吏. . ETtoday新聞雲. 2018-09-22 [2018-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3).(繁體中文)
  26. 香港天文台. . 2018-09-23 [2018-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3).(繁體中文)
  27. 李鴻典. . 台北: 三立新聞網. 2018-09-24 [2018-09-24].
  28. 香港天文台. . 2018-09-24 [2018-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4).(繁體中文)
  29.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 2018-09-24 [2018-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5).(英文)
  30. 侯俐安. . 台北: 聯合新聞網. 2018-09-25 [2018-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5) (中文(台灣)‎).
  31. 許信欽; 許宏超. . 台北: 三立新聞網. 2018-09-24 [2018-09-24] (中文(台灣)‎).
  32. 財團法人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 . [2015-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5).(繁體中文)
  33.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 . [2015-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3).(繁體中文)
  34. 吳彔瑾. . 民視新聞. 2018-09-28 [2018-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9).(繁體中文)
  35.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 2018-09-25 [2018-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5).(英文)
  36. 陳俊宏. . 台北: ETtoday新聞雲. 2018-09-26 [2018-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6).
  37.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 2018-09-26 [2018-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6).(英文)
  38. 香港天文台. . 2018-09-26 [2018-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6).(繁體中文)
  39. 潭美滯留、打轉的傑作... 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於Facebook. 2018-09-26 [2018-09-28] (繁體中文).
  40. 方佳琳. . TVBS. 2018-09-26 [2018-09-28].
  41. 吳德榮. . 三立新聞網. 2018-09-28 [2018-09-28].
  42. 葉國吏. . ETtoday新聞雲. 2018-09-28 [2018-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30).
  43. 香港天文台. . 2018-09-29 [2018-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30).(繁體中文)
  44. . 聯合新聞網. 2018-09-30 [2018-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30).
  45. . 奇摩新聞. 2018-10-01 [2018-10-01].
  46. 香港天文台. . 2018-09-30 [2018-09-30].(繁體中文)
  47.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 2018-09-30 [2018-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1).(英文)
  48. 日本氣象廳. . 2018-10-01 [2018-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1).(英文)
  49. . 自由時報. 2018-09-28 [2018-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9).
  50. . 奇摩新聞. 2018-09-29 [2018-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1).
  51. . 香港蘋果日報. 2018-09-29 [2018-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9).
  52. . ON.CC. 2018-09-27 [2018-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30).
  53. 張嘉敏. . 香港01. 2018-09-29 [2018-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30).
  54. . 自由時報. 2018-09-29 [2018-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30).
  55. 郭宣含. . 聯合新聞網. 2018-09-29 [2018-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9).
  56. . 自由日報. 2018-09-30 [2018-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1).
  57. . 台灣蘋果日報. 2018-09-30 [2018-10-01].
  58. 許懿安. . 香港01. 2018-09-29 [2018-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30).
  59. . 香港蘋果日報. 2018-09-30 [2018-09-30].
  60. . 自由時報. 2018-09-30 [2018-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30).
  61. (PDF). [2018-10-0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10-06).(日語)
  62. . 奇摩新聞. 2018-10-01 [2018-10-01].
  63. . 明報. 2018-09-28 [2018-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8).
  64. 易起宇. . 聯合新聞網. 2018-09-28 [2018-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8).
  65. 易起宇. . 聯合新聞網. 2018-09-30 [2018-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30).
  66. . 台灣蘋果日報. 2018-09-30 [2018-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30).
  67. . 中央同報社. 2018-09-30 [2018-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30).
  68. . 奇摩新聞. 2018-09-30 [2018-09-30].
  69. . 雅虎香港新聞. 2018-09-30 [2018-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1).
  70. . 自由時報. 2018-10-01 [2018-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1).
  71. 高源樺. . 香港01. 2018-10-02 [2018-10-02].
  72. 雷光涵. . 聯合新聞網. 2018-10-01 [2018-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1).

參見

同時出現的熱帶氣旋: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颱風潭美 (2018年)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