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
食道(),亦称食管,人和动物消化管道的一部分,上面連接咽,下面连通胃,紧贴脊柱的腹侧,具有输送食物的功能。食道是一條由肌肉組成的中空通道,在最尾端與胃相接的地方有一個括約肌確保胃酸不會逆流至食道中。[2]食道在平時是呈現扁平狀,當有食物通過時便會擴大。食物並非靠著地球重力落入胃中,是藉由食道壁的肌肉進行像波浪般蠕動,強制將食物推入胃中,此外食道還會分泌一種黏液,讓食物可以很容易地通過。[3]
食道 | |
---|---|
頭部與頸部 | |
消化器官(1 號是食道) | |
细节 | |
发育自 | 前肠 |
系統 | Part of the digestive system |
动脉 | 食管動脈 |
静脉 | 食管靜脈 |
神经 | 腹腔神經叢,迷走神经[1] |
识别标示 | |
拉丁语 | Oesophagus |
MeSH | D004947 |
TA98 | A05.4.01.001 |
TA2 | 2887 |
FMA | FMA:7131 |
格雷氏 | p.1144 |
解剖學術語 |
食道若患肿瘤為食道癌。[4]吸煙、嚼食檳榔和重度飲酒會增加誘發的風險。[5]其他相關病理還有胃食道逆流,並可能導致食道炎、食道狹窄與喉嚨發炎、咳嗽等。[6]
生理構造
食道位於脊椎之前而於氣管之後,由咽喉的末端開始往下經食道裂縫貫穿橫膈膜,而終止於胃上方的肉質管子。[2] 主要功能將在口腔咀嚼後形成之食物泥團,藉由蠕動分段輸送至胃臟。構造上為其管壁構造由內而外可區分為黏膜層(mucosa)、黏膜下層(submucosa)、外肌層(tunica muscularis)、外膜層(tunica adventitia,或稱漿膜serosa)。[7] 人類的食道其長度大約在20~25cm。食道肌肉層的上方三分之一處為橫紋肌,中間三分之一處為橫紋肌與平滑肌,而下方三分之一處為平滑肌,可以幫助食團的蠕動作用,而其黏膜僅能分泌黏液,不分泌消化酶,因此食道僅能幫助食物的通過而不具有消化或呼吸的功能。食道上方有兩處生理括約肌,分別是上食道括約肌及下食道括約肌,下食道括約肌又稱為賁門括約肌,可以防止食物經由胃逆流回口腔。[2]
吞嚥動作
舌頭往上抬的同時,食物便會被舌頭推送進咽部,此時咽部的軟顎便會往上提,鼻子的入口便會被封閉,以防止食物鼻子逆流。再往喉嚨深處推送時,便會來到會厭的上方,會厭會負責關閉氣管的蓋子,如此食物便不會流入氣管中,並再進一步送入胃中,這些動作都是不自主的反射動作。不過人類的食道有三個地方比較細窄,分別是入口、支氣管交叉部份以及貫穿橫膈膜的部分,因此若未充分咀嚼並往肚子吞嚥,便很容易把卡在這幾個地方。[3]
其他動物
食管的长短,在动物因颈部和胸部的长度而不同,一般鱼类的食管最短,爬行类较长,鸟类最长。成人食管大约长25厘米。食管管腔平时闭合,食物通过时候开启,管壁主要由粘膜层、肌层和外膜组成,肌层非常发达,常由环行肌层(内)和纵走肌层(外)组成,由于这两种肌层的收缩蠕动,逼迫食物移入胃内。某些动物食管的一部分膨大,具有暂时贮藏食物和初步消化食物的功能,如鸟类食管后段膨大形成嗉囊,反刍动物食管下部扩大形成瘤胃和网胃等。
參考文獻
- MCG生理学 6/6ch2/s6ch2_30
- 洪敏元/ 劉良慧. . 華杏. : 274. ISBN 9576403642 (中文(台灣)).
- 淺野伍郎. . 瑞昇文化. : 146–149. ISBN 9575264762 (中文(台灣)).
- Enzinger PC, Mayer RJ. Esophageal cancer. N Engl J Med 2003;349:2241-52. PMID 14657432.
- . 民眾日報. 2009-06-18 [2009-08-04].
- 陳昭男、陳鵬昇. (PDF).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 [2011-07-10] (中文(台灣)).
- 傅耀賢. . 高雄醫學大學. [2011-07-10] (中文(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