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君武

马君武1881年7月17日-1940年8月1日),名,字君武广西桂林人,中国教育家、翻译家、学者、社会活动家,上海大夏大学首任校长,广西大学的创建人。短暫出任廣西省長公署省長。柏林大學工程物理學博士。

马君武
性别
出生(1881-07-17)1881年7月17日 (辛巳年(蛇年);清光緒七年)
 大清广西桂林
逝世1940年8月1日(1940歲-08歲-01)(59歲)
 中華民國广西桂林
国籍 中華民國
职业政治人物
活跃时期20世纪
政党 國民黨
北洋政府

生平

早年就读于桂林体用学堂。1900年入法国天主教会所办丕崇书院(广州大新街石室教堂)学習法文

1901年入上海震旦学院,同年冬赴日本京都大学化学

1905年8月第一批加入同盟会,和黄兴陈天华等人共同起草同盟会章程,并为《民报》撰稿。1905年底回国,任上海南洋公学教习。

1907年赴德國,入柏林工业大学冶金。首次翻译《共产党宣言》纲领,在民报上发表。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回国,作为广西代表参与起草《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次长。

1912年出任国会参议员。曾於參議院因意見不同,動手毆打宋教仁。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出国,再赴德入柏林大学

1916年获工学博士回国,恢复国会议员職。

1917年在国会辩论中,反对一次大戰中国对德宣战,并动手追打反对议员李肇甫。同年7月南下广州参加孙中山护法运动,任广州军政府交通部长。

1920年任大元帥府秘书长。

1921年任孙中山非常大总统总统府秘书长,并一度任广西省省长

1923年出任上海大夏大学首任校长。

1924年和冯自由章炳麟等人发表宣言,反对国民党改组和联俄容共、扶助农工等三大政策。同年出任北京工業大学校长。

1925年,孫中山段祺瑞合作,馬奉孫公命,有事於北京。遂出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1]

1926年,調教育总长 (未就任)。

被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除党籍。

1928年创办省立广西大学,曾三任广西大学校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马君武作诗《哀沈阳》两首,讽喻张学良,然而有關指控乃屬誣蔑(見下章)。

1940年8月1日,在桂林病逝。马君武墓位于今桂林市雁山区

馬君武《哀沈陽》

九一八事變後,馬君武詩作指控張學良軟弱,令張學良被稱為「不抵抗將軍」,然而馬君武這指控卻是出於兩人私怨而憑空誣告。 詩云:

趙四風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正當行,溫柔鄉是英雄冢,哪管東師入瀋陽。

告急軍書夜半來,開場弦管又相催,瀋陽已陷休回顧,更抱佳人[2]舞幾回。

首先,詩中的胡蝶(蝴蝶)不但當時不在北平,終其一生根本未見過張學良。朱五小姐朱湄筠於九一八事變前一年早已成婚,主婚人正是張學良。[3]

香港歷史學家丁新豹指出九一八事變當晚,張學良乃同何東、何世禮晚飯:「當日張學良聽完一個電話之後,飯未吃完就離席,原來電話是報告日軍突襲瀋陽,是為「918事變」。」而不是與女士聚會。[4]

而身在其時的馬君武寫出與事實完全相反的指控,被認為是因當他聽到張學良對張伯苓南開大學捐贈巨款,但上門向張學良要求捐款時卻被拒,才故意誣蔑張學良,也在重視禮法的年代壞女子名節。據作家高陽所言,朱湄筠告訴他後來遇上馬君武,上前道自己便是他筆下被誣衊的朱五,「當時馬博士的窘態,非語言筆墨所能形容,結果是不俟終席而遁去」[5]

参考文献

  1. 馬君武先生文集。1984。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2. 一作阿嬌
  3. 九一八不抵抗將軍張學良風流賬與馬君武詩《哀瀋陽》,《信報》,2013-09-16
  4. 紀曉風:張學良贈匾證何東顯赫,《信報》,2015-04-09
  5. 韓三洲:馬君武詩咏 張學良與蝴蝶 存檔,存档日期2016-04-24.,中國僑網,2008-07-11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
前任:
章士釗
司法總長
1925年12月31日 - 1926年3月4日
繼任:
盧信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