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堡站 (铁路)

被义和团焚毁前的马家堡站

马家堡站,位于今北京市丰台区南苑马家堡村,1902年撤销。

马家堡站

马家堡站是北京历史上首个铁路终点站,属清政府国有,始建时为津芦铁路北京方面终点,至正阳门东站建成前,一直是北京最重要的铁路车站[1]

首次提出在北京建商用铁路的中国官员是李鸿章清朝光绪十四年九月初九日(1888年10月13日),李鸿章致函海军衙门称:“惟煤矿商人及铁路各商均以铁路便益,力求由天津接造至通州。鸿章查看情形,通州铁路似不能不就势接做,于国计民生,大有裨益,关系非浅。”并且要求海军衙门“大力主持”。 海军衙门对此表示肯定,认为“如接造天津至通州铁路,既可抽还造路借本,并可报效海军经费,公私利益,不止一端。”光绪帝阅折后,于光绪十四年十月二十七日(1888年11月30日)批“依议”。中国铁路公司不久即在《申报》刊登了修建津通铁路的招股广告。但同时,山西道监察御使屠仁守上《请毋建津通铁路疏》,不到一个月近50名官员接连上疏反对建津通铁路。清政府乃决定先建芦汉铁路,暂搁置津通铁路修建计划。光绪二十一年七月(1895年),刘坤一提议修建天津至芦沟桥铁路,认为既可改善京师同其外港间的交通运输,且工易费省里程短,官款勉强可应付。督办军务处王文韶乃先让当时在北京办理军粮的广西按察使头品顶戴胡燏棻勘查津芦铁路线路,旋奏请修建。同年十月二十日,清廷颁布上谕,派胡燏棻筹办津京间铁路,“该路里程计二百一十六里,估需工料银二百四十余万两……所需经费着户部北洋大臣合力筹拨。”七年前拟建的津通铁路终点为通州,而津芦铁路终点为芦沟桥,这是因怕铁路经过清东陵破坏风水。为避开南苑,津芦铁路线西移到黄村及丰台,并从丰台展支线到芦沟桥,以符合原议[1]

洋务派提议建津芦铁路的目的是使铁路进京城,所以他们采取了逐步向京城靠近的办法。光绪二十二年十月十五日(1896年),胡燏棻奏:“……嗣复饬洋工程司金达重赴看丹详细履勘,据称该处地方虽属孔道,然离京城尚有十余里,不特货物上下尚需转运,饬行旅往来亦多不便,……初拟接至右安门外为止,嗣因该处地势低洼,……饬往迤东一带,逐段详察续勘得永定门外马家堡地方最为适中之地……倘于是处设立车站,客货起卸均称便捷。 ”胡燏棻还亲往马家堡勘看,认为“津芦铁路接至该处于车务、运脚必愈行兴旺,实为经久不易之计”。胡燏棻的奏折很快获得清廷批复,同意将马家堡作为津芦铁路北京方面终点[1]

光绪二十三年农历五月(1897年),马家堡站开工建设。津芦铁路初议时为双轨,后因经费困难而改设单轨。胡燏棻向清廷提出,看丹至马家堡间新建铁路不在预算内,“至少应需添银十余万两”,清廷遂准许向英国汇丰银行借款。这段仅十多里的铁路耗银三十万两,津芦铁路总工程师金达擅将丰台至马家堡段线路设为双轨,并采用85磅/码(43公斤/米)重型钢轨,导致造价奇高。马家堡站由英国人监造,为英式风格建筑,约有三层楼高。《申报》称马家堡站“屋顶皆用铅皮盖就,不需片瓦寸砖。”马家堡站建成后,周边新出现许多茶棚、旅店、缸店、澡堂、落子馆等,其中王记茶棚、福是楼(音)在北京城南近郊都有名,福是楼已具备现代百货业特点。马家堡站周边还新建了一批大型栈房,供商人存货,同时搬运工人成立了“脚行”[1]

1898年,为便于乘客乘车,英国人在车站以北一里的凉水河上建了座水泥桥,取代了原先的土桥。因此桥是洋人用洋水泥建造,故当地民众俗称为“洋桥”。如今此桥早已无存,但“洋桥”作为地名沿用至今[2]

马家堡站建成后,周边地区商业和交通获得发展,德国西门子公司于1899年承建了永定门至马家堡的一条长约7.5公里的有轨电车线路,使该地区更加繁荣[2]

光绪二十六年四、五月间(1900年),义和团运动直隶省等省迅速发展,并逼近京城。至五月间,义和团沿芦保线、津芦线铁路进军北京,“烧铁道,断电线”。五月一日,义和团进袭丰台站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吏部左侍郎许景澄急电裕禄,称义和团“将至丰台,逼近京站”。清廷接报后, 派聂士成武卫前军弹压铁路沿线的义和团。五月一日,总署电:“拳匪已到丰台,距马家堡甚近,情势威迫。”荣禄急派“武卫中军孙提督万林带所部五营驰赴丰台;王总兵明福带所部马步三营驰赴马家堡一带堵御、弹压,相机办理”。但清军未能阻止义和团破坏津芦铁路。五月初一日,长辛店站、料厂被烧;五月初二日,丰台站、房栈被烧;五月初三日,高碑店站遭到拆路烧房;五月初八日,黄村站遭到焚毁; 五月十一日,落垡站站房遭到焚毁,铁轨被拆除。清廷“著裕禄饬令聂士成将芦保、津芦两路电线铁道专派队伍妥为保护,毋任再有疏虞,是为至要。” 但光绪二十六年五月十六日(1900年6月12日),马家堡站仍被义和团焚毁。据马家堡村村民李书堂回忆,马家堡站是由马家堡村内的义和团领袖王雨和其祖父李启茂等几人用20把竹扫帚及竹筐等杂物浇上煤油自内而外点燃,当时马家堡站外有二百多名义和团员念咒,没人注意到上述几人进站放火,故当地人后来传说车站是义和团员念咒自燃。经过几天焚烧,马家堡站建筑及设备全部被毁,当地人称“火烧洋楼台”事件。津芦铁路虽为清政府国有,但并未逃脱被义和团毁灭的命运。马家堡站被义和团烧毁、铁路被义和团破坏后,马家堡站设备及 路枕路轨多由当地居民拆毁、藏匿[1]。德国西门子公司1899年承建的那条有轨电车线路也同时遭到义和团拆毁,有轨电车被砸烂,电线杆、轨道被拆除[2]

这座建于1897年的马家堡站遗址位于今马家堡村马草河以北,马家堡路马家堡东路之间,北距南三环路约50米,遗址现存一个“洋灰台”被压在北京市小型动力机械厂宿舍区平房下面。该“洋灰台”即马家堡站地基,因上部建筑被义和团烧毁,故仅剩水泥(俗称“洋灰”)地基。根据该地基推测,马家堡站坐北朝南,平面为3个长方形纵向相连,略像一个“凸”字,站房位于北侧,站台位于南侧,再往南是铁道,马家堡站总占地面积不小于1500平方米,月台长近90米、宽约11米、面积约1000平方米[1]

后续

光绪二十六年七、八月间(1900年), 八国联军攻战天津、北京,列强掀起新一轮抢夺铁路风潮,关内外铁路遭瓜分占领,俄国占领山海关杨村段,德国占领杨村至安定段,日本占领安定至丰台段;各国争相抢占丰台至马家堡段,俄国表示他们已获得各国舰队司令会议授权,有权修复天津至北京的铁路,德国瓦德西元帅表示德国将在其他国家帮助下经营杨村至北京的铁路,英国以该铁路是用英国资本在英国人监督下修建为由,派金达率人到处搜集铁路设备并铺设铁轨。1900年9月20日,英军将军嘎仕礼致哈密尔顿勋爵的电报中称,“我们已于8月30日占领丰台铁路交叉点。后来,通过同附近居民的友好协商,我们顺利地搜集了铁路设备,并开始铺设铁轨。”[1]但是,英军并未修复马家堡站原建筑。

英国人还利用津芦复线的钢轨,擅将铁路从马家堡延至永定门外,随后破北京外城城墙进入城内,将铁路展修到天坛坛根。清廷认为铁路修到天坛坛根有损国家尊严,经商议,1901年英国人将自永定门至天坛的铁路拆除,改从永定门接至正阳门东站。至此,关内外铁路北京方面的终点遂由马家堡站改为正阳门东站,从1897年至1901年,马家堡站充当终点四年[1]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光绪二十七年(1902年)慈禧太后西安回北京,“亦用自芦沟桥至马家堡铁路”,在马家堡站下车,“(辛丑十一月)二十八日, 十点二十五,自保定启銮……十一点二十五分,驾抵丰台。接驾各京官暨铁路洋员,均于站次迎迓。车停一刻钟,于十一点四十分开行;十二点正,抵马家堡火车站,稍停,旋见军士擎枪奏乐。”官员们还命工匠用纸在马家堡站扎了个彩牌坊。可见当时马家堡站站房等建筑虽已被焚毁,但仍可凑合使用[1]

此后因铁路改线,津芦铁路不再经过马家堡站[1]。马家堡站约在1902年撤销[3]。新铁路线在马家堡站原址以北的永定门站(今北京南站)设站。

参考文献

  1. 于音、宋卫忠,京城第一个火车站——马家堡车站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z2):122-126
  2. . 北晚新视觉. 2017-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2).
  3. . 人民铁道网. 2010-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