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鹽場

高雄鹽場是臺灣在二次大戰後由臺灣製鹽總廠所設的六大鹽場之一,又稱「烏樹林鹽場[1],其內包括了位於高雄市永安區的「烏樹林鹽田」與茄萣區的「竹滬鹽田」,皆為日治時期所開闢的鹽田,引蟯港內海的海水曬鹽[2]

茄萣竹滬鹽灘鹽警槍樓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其他名稱Cieding Jhuhu Saltern Watchtower
登錄等級歷史建築
登錄類別產業設施
位置高雄市茄萣區竹滬溼地東北側
建成年代1947年後
原烏樹林製鹽株式會社辦公室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登錄等級直轄市定古蹟
登錄類別產業設施
位置高雄市永安區永達路8巷6、8、10號
建成年代1930年

民國七十二年(1983年)烏樹林鹽田廢曬後,剩下的竹滬鹽田於民國七十六年(1987年)併入臺南鹽場,高雄鹽場降級為「臺南鹽場高雄分場」,但實際上竹滬鹽田亦於此年廢曬,後來於五年後(1992年)竹滬鹽田大部分土地改建為興達港遠洋漁港部分,其餘土地在臺鹽停曬後繳還國庫[3]

烏樹林鹽田

烏樹林鹽田圖,中央為專賣局烏樹林支局

烏樹林鹽業株式會社

高雄鹽場裡的烏樹林鹽田是在日治時期的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經永安鄉竹仔港(今維新村)長張作舟等30人在申請獲准後動工興建,但開發期間遇上颱風造成嚴重損失,而在當地留下「大岸一回崩,害死竹仔港張相公」的俗語。之後該鹽田的開發由高雄富商陳中和接手,並在明治四十三年(1910年)成立「烏樹林製鹽公司」,到大正八年(1919年)時已完成120甲。1923年,1923年,公司改稱「烏樹林製鹽株式會社」。最初是由當地居民進行曬鹽工作,但成效不佳,於是公司於1920年自今臺南市北門區的鹽民約20戶來此。在昭和九年(1934年)興建以閩南三合院式建築與當時流行的洗石子外牆建構而成的鹽村(今永安區鹽田)[2][3]。1941年4月,烏樹林製鹽株式會社的辦公室與鹽田被讓渡給臺灣製鹽株式會社

專賣局烏樹林出張所

高雄地區的食鹽專賣最初由1900年設立於鹽埕的「打狗鹽務局」負責,其在1901年6月改制為「專賣局打狗支局」。在烏樹林地區,專賣局在烏樹林鹽田開發後,在此設立了「烏樹林出張所」。1914年4月,打狗支局廢止,烏樹林出張所升格為「烏樹林支局」,下轄紅毛港出張所。1922年10月,烏樹林支局改稱「台南專賣支局烏樹林出張所」。1924年12月,其獨立為「專賣局烏樹林出張所」,業務包含了岡山郡的鹽田開設和管理、天日鹽保管、粉碎洗滌鹽製造與保管、食鹽配給、岡山郡的食鹽費買與取締管理、食鹽檢定與製鹽試驗。1936年,臺灣總督府為了內外地工業用鹽生產擴充計畫,新設「烏樹林粉碎洗滌鹽工場」。食鹽在生產後交由專賣局配給,烏樹林鹽田所生產的鹽由烏樹林出張所配給專賣局台南支局高雄支局和臺東出張所。[4]

竹滬鹽田

南日本鹽業株式會社

竹滬鹽田是在昭和十三年(1938年)時為發展化學工業,由南日本鹽業株式會社收購蟯港內海沿岸共880餘甲的魚塭後以竹滬為中心開闢而成,但該鹽田第一、二期工程完工後因戰爭關係而未能完成所有規畫[2]

戰後

二次大戰後,兩處鹽田為臺灣製鹽總廠高雄鹽場接收,繼續產鹽直到民國七十年代(1980年代)。烏樹林鹽田在興達港(近海漁港部分)闢建後影響到了排水,而後臺電又在這裡興建火力發電廠,導致該鹽田終在民國七十二年(1983年)廢曬,而後土地在兩年後(1985年)大多被臺電購置為煤灰處理場用地,剩餘部分則轉交國有財產局。竹滬鹽田則在民國七十六年(1987年)廢曬,高雄鹽場實質上就此結束,但鹽田土地仍由臺南鹽場高雄分場管理,之後大部分土地被改建為興達遠洋漁港,剩餘部分直到臺鹽關閉所有鹽場後才繳還國庫[2][3][5]

鹽田資料

以下為高雄鹽場的鹽田資料:

類別 烏樹林鹽田 竹滬鹽田
開闢年代 1908年 1938年
面積 137甲 403甲
鹽田結構 瓦盤 土盤
停曬後使用 其中126公頃的地被臺電買去做煤灰處理場[2] 其中198公頃被農委會撥去興建「興達遠洋漁港」[2]
現況 永安溼地 興達港、茄萣濕地

附屬鐵道

  • 鋪設者:烏樹林製鹽公司
  • 創設時間:1918年
  • 起訖點:半路竹驛—烏樹林鹽田
  • 路線:途經高17(中正路)、高18(中華路、順安路、保寧路)、鹽保路
  • 車站:半路竹驛、半路竹、後鄉、鹽田[6]

文化資產

位於烏樹林鹽田的「原烏樹林製鹽株式會社辦公室」為高雄市市定古蹟,竹滬鹽田的「茄萣竹滬鹽灘鹽警槍樓」為高雄市歷史建築[7]

相關條目

參考來源

  1. 何維凝. . 臺北市: 正中書局. 1955年4月: 10頁.
  2. 張復明、方俊育. . 台北縣新店市: 遠足文化. 2008年11月: 97頁. ISBN 978-986-6731-20-4.
  3. 蔡炅樵. .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5年8月: 70-73、75頁. ISBN 986-00-2161-9.
  4. . 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 1941-03.
  5. 興達港漁會 存檔,存档日期2011-02-21.
  6. . myluchuhistory.blogspot.tw. [2016-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18).
  7.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