鷸鴕

Kiwi),又譯為幾維鳥奇威鳥,泛指無翼鳥科()下的鳥,無翼鳥属()是無翼鳥科唯一的屬,是新西蘭特有種,也是新西蘭的國鳥及象征,“幾維鳥”因其叫聲“幾維”而得名,且蛋是由雄鳥孵出。

鷸鴕屬
化石时期:中新世–現在
PreЄ
北島褐鷸鴕
保护状况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无翼鸟目 Apterygiformes
Haeckel, 1866
科: 无翼鸟科 Apterygidae
Gray, 1840[1]
属: 无翼属 Apteryx
Shaw, 1813[1]
模式种
大奇威鳥
Apteryx australis
Shaw, 1813[2]
  • 大奇威鳥 A. australis
  • 大斑奇威鳥 A. haastii
  • 小斑奇威鳥 A. owenii
  • 奧卡里托褐鷸鴕 A. rowi
  • 北島褐鷸鴕 A. mantelli
各種鷸鴕的分佈範圍
異名[3]

Stictapteryx Iredale & Mathews, 1926
Kiwi Verheyen, 1960
Pseudapteryx Lydekker 1891

在古老的新西蘭的南北兩島上,因為沒有走獸和蛇,鳥類不必逃避,地面上的食物豐富,飛翔能力逐漸退化。這裡分布著很多本地特有的鳥類,而且,不少是無翼鳥,因此,新西蘭有無翼鳥故鄉的稱號,但大多無翼鳥在近幾百年人類登陸後滅絕了,僅恐鳥就有15種滅絕。鷸鴕是唯一倖存下來的無翼鳥。

形態

鷸鴕的身材小而粗短,嘴長而尖,腿部強壯,羽毛如髮,由於翅膀退化,因此無法飛行。鷸鴕很容易受到驚嚇,且大部分的活動都在夜間進行,要觀察牠們的生態並不容易。覓食時用尖嘴靈活地刺探,長嘴末端的鼻孔可嗅出蟲的位置,進而捕食。

牠們的壽命可達三十年,算是很長壽的鳥類。

生活習性

生性慵懶的鷸鴕,一天睡眠可達二十小時。鷸鴕相當害羞,主要在夜間行動。牠們的嗅覺很敏銳,連在十公分深以下的土中的蟲兒及氣味也能聞出並抓來吃。牠們算是雜食類動物。主要食物包括泥土中的蚯蚓昆蟲蜘蛛和其他無脊椎動物,亦會在河澗覓食鰻魚螯蝦兩棲類動物,亦會吃果實

鷸鴕主要的繁殖季節是在每年的6月至翌年3月,如信天翁海鷗一樣採用一夫一妻制,夫妻關係可長達20年,即使配偶死亡亦會守寡。鷸鴕會挖地穴築巢,較為隱蔽以防被襲,在夜間會召喚配偶交配

鷸鴕還有一個很“奇異”的習性,即由雄鳥負責孵卵的工作(紐西蘭人也因此稱顧家的男人為“Kiwi husband”)。雌鳥下了蛋之後,角色即轉變為在洞穴外守衛的衛兵。鷸鴕的蛋十分巨大,約半公斤,相當於雌鳥體重的三分之一。

分類學

長久以來科學家一直認為鷸鴕與其他紐西蘭的恐鳥為近親,然而DNA研究顯示鷸鴕的最近親其實為馬達加斯加象鳥[4][5],而現存的最近親則為鴯鶓食火雞,而不是恐鳥[4][6]。 2013 年在紐西蘭南島 Saint Bathans Fauna 遺址發現生存於中新世原鷸鴕,體型較現存的鷸鴕小且可能具有飛行能力。這項發現證明了鷸鴕與恐鳥是在不同的時期獨立來到紐西蘭的,且當原鷸鴕來到紐西蘭時,恐鳥已經演化成不會飛的大型鳥類[7]

滅種危機

提醒駕駛附近有出沒奇異鳥的交通警示牌

紐西蘭澳洲基於地緣關係,在過去千萬年均被海洋隔開,遠離亞洲及其他大洲。因此紐西蘭沒有受到來自亞洲的肉食動物的侵擾,使得這片與世隔絕的島嶼,一度成為鳥類的天堂,許多獨特的鳥類也得以在此繁衍,尤其是不會飛的鳥,更是其他大洲所沒有的。

但自毛利人歐洲人相繼發現這塊未開發地以來,他們帶來的外來物種,如等,不僅遂漸變成強勢動物,也改變了紐西蘭生態平衡。此外,岛上的白鼬会对雏鸟构成威胁。加上人類活動如開墾、建設等,破壞和侵犯原本鳥類的棲息地,已使50餘種鳥類走上絕種之路。如巨型恐鳥,站起來高達四公尺,現在只能在博物館看到它的骨骼標本;又如紐西蘭鷹,有著如虎爪一樣大小的利爪,牠曾是世界上最大的老鷹,但牠難逃絕種的命運。所幸,動物的保育越來越受重視,例如大奇威鳥小斑奇威鳥,在斯圖爾特島和少數的森林國家公園都還可看到牠們的蹤跡。

另外,紐西蘭政府鑑於貓類(肉食動物)對鷸鴕的威脅最大,已頒布法例,對有鷸鴕出沒地區的家貓實施宵禁,以減低鷸鴕在夜間出沒時被貓殺掉的機率。

參考文獻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鷸鴕
  1. Brands, Sheila. . Project: The Taxonomicon. 14 August 2008 [4 February 2009].
  2. Hemming, Francis (编). . . Opinions and Declarations Render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Zoological Nomenclature 1B. London: International Trust for Zoological Nomenclature. 1958: 179 [1916] [2019-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9).
  3. Gill. (PDF) 4th. Te Papa Press. 2010 [22 Ma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2-21).
  4. Mitchell, K. J.; Llamas, B.; Soubrier, J.; Rawlence, N. J.; Worthy, T. H.; Wood, J.; Lee, M. S. Y.; Cooper, A. (PDF). Science. 2014-05-23, 344 (6186): 898–900 [2019-11-24]. PMID 24855267. doi:10.1126/science.1251981. hdl:2328/3595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6-29).
  5. , IN: The Times of India, [2019-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4)
  6. , AU: ABC, [2019-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8)
  7. New Zealand. . Canterbury Museum. [2014-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