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雉

麝雉學名:)是熱帶的一種鳥類,生活在南美洲亞馬遜盆地奧利諾科河三角洲沼澤森林紅樹林。它們是麝雉屬下的唯一物種[2],而麝雉屬則是麝雉科下的唯一。此科的分類位置被受爭議,仍未有所定論。麝雉的大小如雉雞,長約65厘米,頸長頭小。它們呈褐色,下身淡色,面部沒有羽毛及呈藍色,眼睛呈栗色,頭上有紅褐色的尖冠。雛雉的翼指上有爪。它們是草食性的,主要吃葉子果實消化系統有特大的嗉囊,可以有瘤胃的作用。它們有強烈的氣味,可能是因食葉所致。

麝雉
化石时期:中新世–现代
PreЄ
保护状况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麝雉目 Opisthocomiformes
科: 麝雉科 Opisthocomidae
属: 麝雉属 Opisthocomus
Illiger, 1811
种: 麝雉 O. hoazin
二名法
Opisthocomus hoazin
(Muller, 1776)
麝雉的分佈地

分類及演化

正在飛行的麝雉。

麝雉最初是由菲利普·路德維希·施塔蒂烏斯·米勒於1776年描述。

麝雉的種系發生學關係非常神秘。現時並沒有最適合的演化假說,而在DNA序列數據下使得情況更差。

有關麝雉及其他鳥類的關係被受爭議。由於關係疏遠,故它們有自己的亞目[2]在不同時間,它們與䳍形目雞形目秧雞科叫鶴科沙雞科鳩鴿科蕉鵑、其他鵑形目鼠鳥目有關。[2]綜合而言,它們經常被指與雞形目、蕉鵑或犀鵑科有關。

爭議歷史

將麝雉列入雞形目只是傳統上根據形態的做法[3],現今認為並不可靠及不予接納。雞形目與水禽屬於雞雁小綱,但麝雉卻不是。就骨骼特徵的支序分類學研究發現麝雉應屬於叫鶴科,較為疏遠蕉鵑杜鵑科。不過,杜鵑科是對趾的,蕉鵑是半對趾的,而麝雉則是不等式足的(三趾向前,一趾向後)。

秘魯的麝雉。

1990年的鳥類DNA分類系統根據DNA-DNA雜交認為麝雉很有可能是杜鵑科的基底。[4]1994年的粒線體DNA細胞色素b研究與鳥類DNA分類系統有相同的結果。[5]後來於1999年基於6組粒線體DNA及1組細胞核DNA序列的研究則指麝雉應屬於蕉鵑。[6]

2003年基於利用了較長粒線體DNA及細胞核DNA的研究結果,有指上述的實驗方法、樣本數量DNA測序上都存在著問題,故麝雉並非蕉鵑及杜鵑科的近親。研究結果更指很難測定麝雉的近親,它們只是傾向屬於鳩鴿科,但準確度只少於10%。[7]

於2004年,基於β纖維蛋白原內含子7序列有建議將今顎總目進行二分法。這個建議將麝雉分類為Metaves分支的基底成員,這個分支是一個新建議的分支包含了所有傳統上分類有問題的鳥科,如火烈鳥鷿鷈科鸏屬沙雞科擬鶉科。雖然鳩鴿科也被建議到此分支內,但卻與麝雉沒有關係。

化石紀錄

已確定的麝雉化石紀錄是一個顱後骨,編號UCMP42823。[8]這個化石源自於中新世,是在哥倫比亞馬格達萊納河谷發現。雖然它被分類到另一屬Hoazinoides中,但很明顯同屬於麝雉科之下。這個顱骨較現今麝雉的圓及短小。發現此顱骨的時候盛行將此屬與雞形目拉上關係[8],但現卻被受爭議。Hoazinoides有可能是演化的分支點。[8]法國發現屬於始新世晚期或漸新世早期的Filholornis有可能是麝雉及其他雞形目之間的中間生物。[2]不過,雖然分析了多個資料,但仍未能確定麝雉的遠親。麝雉目的成立正好反映了這些不明朗的地方。

特徵

麝雉的大小如雉雞,全長約65厘米,頸長頭細小。其面部呈藍色及沒有羽毛眼睛呈栗色,頭上有紅褐色的尖冠。尾巴很長及呈褐色,尖端闊而呈淡黃色。上身呈深褐色,翼底端、展翅及頸背呈淡黃色。下身呈淡黃色,肛周、飛羽及兩側呈紅栗色,但只有在展開雙翼時才可見到。它們以麝為名,是因為它們有一陣因消化系統造成像糞便的氣味。

麝雉大分嘈吵,會發出多種沙沙的叫聲。[2]這些叫聲很多時會在身體活動時發出,如展翅等。叫聲可以用來維繫彼此間的溝通,警報危險及雛鳥要求食物。

行為

覓食

雛生的麝雉翼指上有爪,在雙翼未有足夠強度飛行前可以抓住樹枝。

麝雉吃葉子果實花朵。它們會逗留在樹枝之上,頗為馴服。它們會用嗉囊下的皮革質的腫塊來幫助平衡。人們曾一度以為它們只吃天南星科海欖雌科的葉子,但它們其實是會吃50種以上植物的葉子。在委內瑞拉的一項研究就發現它們的飲食有82%是葉子,10%是花朵及8%是果實。[2]

麝雉的消化系統鳥類中獨有的。它們像歐洲牛及其他反芻動物,在食道前部會用細菌發酵來分解植物。不過它們沒有反芻動物的瘤胃,而是以嗉囊來發揮同一功用。它們的嗉囊很大,取代了飛行用的肌肉胸骨的龍骨突,因而限制了它們的飛行能力。由於它們食用的葉子中含有芳香族化合物,加上細菌發酵,使它們發出一陣像糞便的氣味。它們並不會主動覓食昆蟲或其他動物[9]

繁殖

麝雉的繁殖是季節性的,會於雨季繁殖。[2]它們是群居的,但只會以小群生活。鳥巢是以樹枝築成,並築在樹上。它們每次會生2-3隻鳥蛋。雛鳥會吃反芻出來的食物,其雙翼上有兩隻爪。受到騷擾時,雛鳥會逃入水中躲避掠食者,並會待安全時用爪攀樹回到巢中。這令人聯想起始祖鳥,但它們的是獨有衍徵,可能是一種回歸恐龍返祖現象。這種翼爪在牠們成長換毛後會脫落。

不過也有人認為麝雉各種異於現生鳥類的特徵,比較像鳥類裡較原始的種族,跟哺乳類裡的鴨嘴獸的情況相似。

與人類關係

麝雉並非瀕危物種,比其他當地的特有種生存能力更強。[1]巴西,一些部落會採集它們的鳥蛋作為食物,但因其臭味很少會獵殺它們。[2]雖然其棲息地的紅樹林河流森林正在消失,但情況比亞馬遜盆地地菲爾梅森林(terra firme forest)理想。所以麝雉在其分佈地的數量也算普遍。

麝雉是圭亞那國鳥[10]

參考

  1. BirdLife International. .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5. [2008-06-24].
  2. Thomas, B.T. . del Hoyo, Josep; Elliott, Andrew & Sargatal, Jordi (eds.) (编). . 3 (Hoatzin to Auks). Barcelona: Lynx Edicions. 1996: 24–32, plate 1. ISBN 84-87334-20-2.
  3. Alfred Sherwood Romer. 3rd Edition. Chicago Press. 1966: 374–379. ISBN 978-0226724881 (英语).
  4. Sibley, Charles G. & Monroe, Burt L. Jr. .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0. ISBN 0-300-04969-2.
  5. Avise, John C.; Nelson, William S. & Sibley, Charles G. .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1994, 3 (2): 175–84. doi:10.1006/mpev.1994.1019.
  6. Hughes, Janice M. & Baker, Allan J. (PDF).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1999, 16 (9): 1300–7 [2010-09-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8-12-17).
  7. Sorenson, Michael D.; Oneal, Elen; García-Moreno, Jaime & Mindell, David P. (PDF).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2003, 20 (9): 1484–99 [2010-09-20]. doi:10.1093/molbev/msg15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8-12-17).
  8. Miller, Alden H. (PDF). Auk. 1953, 70 (4): 484–95 [2010-09-2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6-06).
  9. Grajal, A., S. D. Strahl, R. Parra, M. G. Dominguez, & A. Neher. . Science. 1989, 245: 1236–8.
  10. . GuyanaGuide.com. [2010-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2).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麝雉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