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琬

黄琬141年-192年),字子琰江夏安陆(今湖北安陆北)人,东汉末年大臣。曾因党锢之祸被禁锢二十几年,官拜豫州牧时,政绩显著。后与王允谋诛董卓,董卓部下李傕郭汜攻破长安后,死于狱中。

早年

黄琬曾祖父為黃香,祖父为黄琼,姑母为刘焉妻。幼年丧父,建和元年(147年)正月,京城洛阳发生日食,黄琼把情况报告给汉桓帝。皇太后问黄琼太阳被遮了多少。黄琼思考答案但不清楚日食情况。黄琬当时7岁,提醒他道:“为什么不说太阳剩下的部分就像刚出来的月亮?”黄琼恍然大悟,立刻用他的话去报告。

后来黄琼为司徒时,黄琬以公孙拜童子郎,但以疾病为由不去就任,得以名扬京师。司空盛允有疾,黄琼派黄琬去慰问,恰逢江夏有贼子作乱,因为黄琼为江夏人,盛允讽刺道:“江夏大邦,而蛮多士少”,黄琬反击道:“蛮夷猾夏,责在司空”,并拂衣而去。

官场生涯

黄琬官拜五官中郎将,并与当时的光禄勋陈蕃成为朋友,当时东汉旧制要察举三署郎,以才德优异者举为茂才,但权富子弟往往得举,而穷苦人士却被排除在外,于是黄琬与陈蕃同心协力,不论贫富启用人才、显用志士。因此平原郡刘醇、河东郡朱山、蜀郡殷参等人以才行得举,但是黄、陈同时得罪了权贵。

当时的御史中丞为王畅,王畅身边的权贵就陷害黄琬、陈蕃、侍御史刁韪等人结交朋党。于是陈蕃官职被免,黄琬、刁韪遭到禁锢。

黄琬一直被禁锢到光和末年(184年),太尉杨赐上书荐黄琬有拨乱之才,于是征为议郎,并提拔为青州刺史和侍中中平初年(184年),为右扶风,征拜为将作大匠少府太仆。官拜豫州牧时,境内盗贼猖獗,黄琬将其征讨平定,于是声威大震。政绩显扬天下,于是被封关内侯

董卓之乱

到了董卓当权朝廷之时,黄琬以名臣被征为司徒,迁太仆,封阳泉乡侯。董卓欲迁都长安,但遭到黄琬与司徒杨彪的反对。黄琬驳斥董卓:“昔时周公洛邑为首都安定了姬姓光武帝洛阳为首都兴隆了汉朝,这是天之所启,神之所安。大业既定,岂能妄加迁动,辜负了四海之期望?”当时人人都畏惧董卓一暴怒,黄琬必定被杀害,于是都劝谏黄琬。黄琬对他们说:“昔日白公胜作乱于楚国屈庐冒着利刃向前;崔杼齐庄公齐国晏婴不畏惧他的盟誓。我即使无德,但真心钦慕古人之气节。”董卓警戒他是名门望族,不敢加害他,于是黄琬被罢免官职。后来与杨彪同拜光禄大夫,及迁到西都长安,转司隶校尉,并与司徒王允共同密谋诛杀董卓。最终李傕郭汜攻破长安,黄琬被收捕入狱,并死于狱中,时年五十二岁。

相关人物

黄琬妻来氏,有弟来敏。汉末来氏姐弟避难荆州,黄琬的表侄刘璋将他们接到蜀中。

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黄琬有一子黄奎,与马腾一同密谋诛杀曹操,后事败被满门抄斩。黄奎为虚构人物,史书并无记载。

参考文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