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郡

蜀郡中國古代的。蜀郡以成都一帶為中心,所轄範圍隨時間而有不同。東漢時期與廣漢郡犍為郡合稱「三蜀」。

建置沿革

秦漢

秦惠文王王九年(前316年),司馬錯。十一年(前314年),封公子通國為蜀侯,以陳壯為相。十四年(前311年),蜀相陳壯殺蜀侯通國反。秦武王元年(前310年),誅蜀相陳壯(一作陳莊),封公子惲為蜀侯。秦昭襄王六年(前301年),誅蜀侯惲。七年(前300年),封蜀侯惲之子為蜀侯。二十二年(前285年),誅蜀侯绾,從此不再封蜀侯,但置蜀郡,設蜀守,治成都縣[1][2]

西漢早期,蜀郡領九縣:成都、郫、雒、臨邛、新都、武陽、梓潼、涪、葭明;六道:青衣、嚴道、陰平、甸氐、綿虒、湔氐。後多有析置。漢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分巴郡、蜀郡置犍為郡廣漢郡[3],武陽縣改屬犍為郡,雒、新都、梓潼、涪、葭明、陰平、甸氐等縣道改屬廣漢郡。蜀郡辖境缩小,仅有今成都市以西,松潘县以南,汉源九龙县以北,康定县以东地区。

元鼎六年(前111年),分蜀郡南部邛都置越巂郡,北部冉駹置汶山郡,西部笮都置沈黎郡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刺史部,蜀郡屬益州刺史部天汉四年(前97年),省沈黎郡,蜀郡置两部都尉,分別治旄牛、青衣。漢宣帝地節三年(前67年),省汶山郡,蜀郡置北部都尉[2]。至西漢晚期,蜀郡領十五縣(道):成都、郫、繁、廣都、臨邛、青衣、江原、嚴道、綿虒、旄牛、徙、湔氐、汶江、廣柔、蠶陵[4]

新朝始建國元年(9年),改蜀郡為導江郡更始元年(23年),復稱蜀郡。更始二年(24年),公孫述自立為蜀王,都成都。龍興元年(25年),公孫述即皇帝位,改蜀郡為成都尹漢光武帝建武十二年(36年),滅成,復稱蜀郡[5]

漢安帝延光元年(122年),分蜀郡西部都尉所領青衣、嚴道、徙、旄牛四縣(道)置蜀郡屬國[6]漢靈帝時,分蜀郡北部都尉所領蠶陵、廣柔、湔氐、汶江、綿虒五縣(道)復置汶山郡[7]。至此,蜀郡領成都、郫、江原、繁、廣都、臨邛六縣,至西晉不改。

魏晉南北朝

晉武帝太康十年(289年),立皇子司馬穎為成都王,改蜀郡為成都國晉惠帝永康元年(300年),益州刺史趙廞叛亂,復改為蜀郡

成武帝時,分蜀郡、漢嘉郡漢原郡,江原、臨邛二縣改屬漢原郡。晉穆帝時,廣都縣改屬寧蜀郡犍為郡牛鞞縣改屬蜀郡[8]宋孝武帝孝建二年(455年),以僑戶置永昌縣。至此,蜀郡領成都、繁、郫、牛鞞、永昌五縣[8]

西魏廢帝二年(553年),攻取南梁益州等地。西魏末,廢永昌縣,分郫縣置溫江縣;分蜀郡牛鞞縣(改為陽安縣)置武康郡北周時,改繁縣為新繁縣;廢寧蜀郡,其所領廣都、升遷二縣改屬蜀郡;廢汶山郡為縣,屬蜀郡。至此,蜀郡領成都、新繁、郫、溫江、廣都、升遷、汶山七縣。[9]

隋唐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廢蜀郡,新繁縣併入成都縣,溫江、汶山二縣併入郫縣,升遷縣併入廣都縣,成都、郫、廣都三縣直屬益州。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益州為蜀郡,治成都,領十三縣:成都、雙流(舊名廣都)、新津、晉原、清城、九隴、緜竹、郫、玄武、雒、陽安、平泉、金淵。[10]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蜀郡為益州。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復改為蜀郡,屬蜀郡大都督府,領十縣:成都、蜀、新都、新繁、犀浦、雙流、廣都、郫、溫江、靈池。唐肅宗至德二載(757年),升蜀郡為成都府[11]

人口

  • 漢平帝元始二年(2年),蜀郡有268279戶、1245929口。[12]
  • 漢順帝永和五年(140年),蜀郡有300452戶、1350476口。[6]
  • 晉武帝太康中(280年-289年),蜀郡有50000戶。[13]
  •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蜀郡有11902戶、60876口。[8]
  • 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蜀郡有105586戶。[10]
  • 唐玄宗天寶中(742年-755年),蜀郡有160950戶、928199口。[11]

行政長官

蜀守(-前148年)

蜀郡太守(前148年-9年)

導江卒正(14年-23年)

  • 公孫述,字子陽,扶風茂陵人,新朝始建國天鳳中至始建國地皇四年(23年)在任。

蜀郡太守(23年-25年)

  • 公孫述,字子陽,扶風茂陵人,漢更始帝更始元年(23年)至二年(24年)假。[5]

蜀郡太守(36年-289年)

  • 張堪,字君游,南陽宛人,漢光武帝建武十二年(36年)至十四年(38年)在任。[23]
  • 張穆,漢光武帝建武十八年(42年)為守將史歆所攻,踰城走廣都。[25]
  • 第五倫,字伯魚,京兆長陵人,漢明帝永平十一年(68年)至漢章帝永平十八年(75年)在任。[26]
  • 廉范,字叔度,京兆杜陵人,漢章帝建初中在任。[23]
  • 聶尚,漢和帝永元四年(92年)離任。[27]
  • 袁京,字仲譽,汝南汝陽人。[28]
  • 李根。[29]
  • 黃昌,字聖真,會稽餘姚人,視事四年。[29]
  • 周舉,字宣光,汝南汝陽人,漢順帝永和中在任。[30]
  • 劉宣,漢順帝末在任。[31]
  • 李膺,字元禮,潁川襄城人。[32]
  • 高躬,陳留圉人。[33]
  • 荀攸,字公達,潁川潁陰人,漢獻帝初平中拜,未之郡。[34]
  • 王商,字文表,廣漢郪人,漢獻帝建安六年(201年)至十六年(211年)在任。[35]
  • 許靖,字文休,汝南平輿人,漢獻帝建安十六年(211年)至十九年(214年)在任。[35]
  • 法正,字孝直,右扶風郿人,漢獻帝建安十九年(214年)至二十二年(217年)在任。[36]
  • 楊洪,字季休,犍為武陽人,漢獻帝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出任。[37]
  • 射堅,字文固,扶風人,漢獻帝建安末由劉備任命。[38]
  • 王連,字文儀,南陽人,蜀漢後主建興元年(223年)離任。[37]
  • 楊洪,字季休,犍為武陽人,蜀漢後主建興元年(223年)出任。[37]
  • 張翼,字伯恭,犍為武陽人,蜀漢後主建興九年(231年)離任。[39]
  • 呂乂,字季陽,南陽人,蜀漢後主延熙九年(246年)離任。[40]
  • 牵弘,安平人,魏元帝咸熙元年(264年)出任。[41]
  • 王崇,字幼远,廣漢郪人,晉武帝時在任。[42]
  • 王长文,字德俊,廣漢郪人,晉武帝咸宁中领。[42]
  • 張收,安平人,晉武帝太康初見任。[43]
  • 黄容,巴西人。[42]
  • 臧晖。[44]

成都內史(289年-300年)

  • 耿滕,中山人,晉惠帝永康元年(300年)被殺。[45]

蜀郡太守(300年-489年)

  • 李苾,晉惠帝永康元年(300年)至二年(301年)在任,由趙廞任命。[46]
  • 徐儉,晉惠帝永康二年(301年)至大安二年(303年)在任,以城降於李特[46][47]
  • 李璜,李特建初元年(303年)在任。[47]
  • 嚴檉,成武帝建興元年(304年)至三年(306年)在任。[48]
  • 程融,江阳人,晉愍帝建興元年(313年)見任。[41]
  • 李彪,晉朝時在任。[49]
  • 任權,晉孝武帝太元十年(385年)見任。[50]
  • 毛瑗,滎陽陽武人,晉安帝元興三年(404年)離任。[51]
  • 譙詵,譙縱成都王九年(413年)見任。[52]
  • 任薈之,宋文帝元嘉中在任。[53]
  • 沈仲玉,吳興武康人,宋孝武帝泰始末至宋前廢帝時在任。[54]
  • 劉悛,字士操,彭城安上里人,宋明帝時除,未之任。[55]
  • 虞悰,字景豫,會稽餘姚人,齊武帝永明中在任。[55]
  • 劉悛,字士操,彭城安上里人,齊武帝永明中出任,永明七年(489年)改為內史。[55]

蜀郡內史(489年-495年)

  • 劉悛,字士操,彭城安上里人,齊武帝永明七年(489年)至九年(491年)在任。[55]

蜀郡太守(495年-557年)

蜀郡長史(742年-757年)

  • 章仇兼瓊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至五載(746年)以蜀郡大都督府长史兼任。
  • 郭虛己唐玄宗天寶五載(746年)至八載(749年)以蜀郡大都督府长史兼任。
  • 鮮于仲通唐玄宗天寶八載(749年)至十一載(752年)以蜀郡大都督府长史兼任。
  • 杨国忠唐玄宗天寶十載(751年)至十四載(755年)遥领蜀郡大都督府长史。
  • 崔圓唐玄宗天寶十一載(752年)至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年)以蜀郡大都督府长史兼任。
  • 李璬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年)至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年)蜀郡大都督。
  • 李峘唐肅宗至德二載(757年)以蜀郡大都督府长史兼任。
  • 盧正己唐肅宗至德二載(757年)以蜀郡大都督府长史兼任,同年改為成都尹。[63]

國主

  • 成都王司馬穎,289年-306年在位,300年封土失陷,後分南郡置成都國。
  • 蜀郡王蕭子文,489年-495年在位。

參考

外部連結

註釋及徵引文獻

  1. 《史記 卷五 秦本紀第五》
  2. 《華陽國志 卷三 蜀志》
  3. 马孟龙. 西汉广汉郡置年考辨——兼谈犍为郡置年[J]. 四川文物, 2019(3).
  4. 《漢書·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
  5. 《後漢書 卷十三 隗囂公孫述列傳第三》
  6. 《續漢書·第二十三 郡國五》
  7. 李曉傑《東漢政區地理》
  8. 《宋書 卷三十八 志第二十八》
  9.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
  10. 《隋書·卷二十九 志第二十四》
  11. 《舊唐書·卷四十一 志第二十一》
  12. 《漢書·卷二十八·地理志第八》
  13. 《晉書·卷十四·志第四·地理上》
  14. 蜀守斯離銅鑒銘文:“十九年蜀守斯离造工师□臣求乘工耐”。
  15. 廿七年蜀守若戈
  16. 五十二年戈
  17. 九年相邦呂不韋戟
  18. 《殷周金文集成》11368廿六年蜀守武戈
  19. 《史記 卷一百二十二 酷吏列傳第六十二》
  20. 《漢書 卷八十九 循吏傳第五十九》
  21. 《後漢書 卷四十三 朱樂何列傳第三十三》章懷註引《東觀記》
  22. 《漢書 卷六十八 霍光金日磾傳第三十八》
  23. 《後漢書 卷三十一 郭杜孔張廉王蘇羊賈陸列傳第二十一》
  24. 《北史 卷一百 列傳第八十八》
  25. 《後漢書 卷十八 吳蓋陳臧列傳第八》
  26. 《後漢書 卷四十一 第五鍾離宋寒列傳第三十一》
  27. 《後漢書 卷八十七 西羌傳第七十七》
  28. 《後漢書 卷四十五 袁張韓周列傳第三十五》
  29. 《後漢書 卷七十七 酷吏列傳第六十七》
  30. 《後漢書 卷六十一 左周黃列傳第五十一》
  31. 《後漢書 卷五十六 張王种陳列傳第四十六》
  32. 《後漢書 卷六十七 黨錮列傳第五十七》
  33. 《三國志 卷二十四 魏書二十四 韓崔高孫王傳第二十四》裴註引謝承《後漢書》
  34. 《三國志 卷十 魏書十 荀彧荀攸賈詡傳第十》
  35. 《三國志 卷三十八 蜀書八 許麋孫簡伊秦傳第八》
  36. 《三國志 卷三十七 蜀書七 龐統法正傳第七》
  37. 《三國志 卷四十一 蜀書十一 霍王向張楊費傳第十一》
  38. 《三國志 卷三十二 蜀書二 先主傳第二》裴註引謝承《三輔決錄注》
  39. 《三國志 卷四十五 蜀書十五 鄧張宗楊傳第十五》
  40. 《三國志 卷三十九 蜀書九 董劉馬陳董呂傳第九》
  41. 《華陽國志 卷八 大同志》
  42. 《華陽國志 卷十一 後賢志》
  43. 《晉書 卷五十五 列傳第二十五》
  44. 左羽林大將軍臧公神道碑
  45. 《資治通鑒 卷八十三 晉紀五》
  46. 《資治通鑒 卷八十四 晉紀六》
  47. 《資治通鑒 卷八十五 晉紀七》
  48. 《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一引《十六国春秋》
  49. 《隋書 卷三十五 志第三十》
  50. 《晉書 卷九 帝紀第九》
  51. 《晉書 卷八十一 列傳第五十一》
  52. 《宋書 卷四十八 列傳第八》
  53. 《宋書 卷四十五 列傳第五》
  54. 《宋書 卷一百 列傳第六十》
  55. 《南齊書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
  56. 《南史 卷五十 列傳第四十》
  57. 《梁書 卷四十七 列傳第四十一》
  58. 《南史 卷四十八 列傳第三十八》
  59. 《南史 卷三十八 列傳第二十八》
  60. 《梁書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61. 《梁書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
  62. 《周書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四》
  63. 《唐刺史考全編》

#invoke:navbox Template:北朝行政区划 Template:隋朝行政区划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