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蕭養

黃蕭養-1450年),原名黄懋松广州府南海县冲鹤堡潘村人(今广东省顺德勒流鎮),明朝正统年間的廣東民眾起義主要領袖,後在官兵鎮壓中戰死。明廷在鎮壓後為強化管治,而改組南海縣新會縣部分地域創建順德縣

出身背景

黃蕭養出身佃農,在田地爭端中不慎傷人,被囚後遇上大赦而獲釋,但生計無以為繼而做海盜,再被官府以盜賊名義入囚準備問斬。在第二次入獄中結識一江西籍前商人,二人相熟謀劃結伴越獄,秘密夾藏利斧於飯桶中。[1]

起義事蹟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三月八日,黃等人與其他囚犯一同由廣州大牢中出逃,同時間攻破軍器局獲得大量裝備,隨即起事,後不敵而乘船出海,官兵以三條戰船追擊。在五月十三日黃等於赤崗海口,成功伏擊追擊的官軍。

隨著起事壯大民眾響應,黃蕭養由六月開始領眾攻打各縣城。到九月集結近五百條船、數萬人馬去圍攻廣東省城廣州,擊殺镇守的安乡伯张安。後据五羊驿为行殿,自称顺民天王(或顺天王[2]东阳王[3][4]),年号东阳,授官一百多人[3]。次年,朝廷派右佥都御史杨信民、都督同知董兴率军镇压,調集兩廣與江西的官軍集中鎮壓,围城八个月,10月在白鹅潭战斗中箭身亡。

部将

  • 彭文俊
  • 梁升
  • 李观奴
  • 张嘉积

後續

黃蕭養被殺後,起義軍亦有過萬人遭屠殺。不過剩餘起義軍仍頑強對抗官軍,一直堅持到成化年間。[5]

地名传说

据传黄萧养率部与官军于今东塱附近激战,奈何寡不敌众,进退维谷,遂三呼“宁死不回”,感天动地,夜间乍现一河滘掩护其人撤退,乡人称此河道曰“大王滘”。[6]后讹作“大黄滘”,清嘉庆年间于河中龟岗岛上设车歪炮台

又传黄萧养在白鹅潭战斗中中流矢后为两白鹅腾空救起,为纪念其人其事,该段河道命名作“白鹅潭”。[7]

又有传清朝时一渔夫于白鹅潭因逐鱼而误入一洞府,见一鹤发童颜老者敧坐其中,左右有白鹅一双,渔人方欲开口,老者则消失无踪,唯见壁上铭:“九牛浮水面,萧养转回头”,方知老者乃黄萧养。后渔父欲再寻洞府,无果。[8]

參考文獻

  1. 李, 連利. . 臺灣: 遠流出版社. 2013: 156. ISBN 9789573271857.
  2. 毛奇龄,《后鑑录》卷一
  3. 查继佐,《罪惟录·黃蕭養传》
  4. 夏燮,《明通鉴·英宗正统十四年》
  5. 白, 至德. . 紅旗出版社. 2017 [2020-02-23]. ISBN 978750514134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2).
  6. . 广州图书馆. [2020-10-19].
  7. . 广州图书馆. [2020-10-19].
  8. . 广州图书馆. [2020-10-1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