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7月10日日食

1972年7月10日日食是一次日全食,發生於1972年7月10日(亚洲大多爲7月11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太阳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月球本影接觸地表而使該區域完全得不到陽光,就會形成日全食,同時在本影兩側數千公里的半影範圍內遮擋部分陽光,形成日偏食。[1]此次日全食經過了苏联、美国阿拉斯加州、加拿大,日偏食則覆蓋了北美洲的大部分及周边部分地區。[2]

1972年7月10日日食
1972年7月10日日全食路徑圖
日食類型
性質日全食
伽瑪0.6872
食分1.0379
食甚(定義
持續時間2分35.6秒
位置加拿大西北地区基瓦丁地區
坐標63°30.8′N 94°10.6′W
日食帶寬度175.4公里
時間(UTC
食甚19:45:55.3
參考
沙羅周期126(72次中的第45次)
這次日食已經結束()

日食概況

出現區域

緊貼苏联库页岛東部海岸的鄂霍次克海海域在7月11日日出時最先看到日全食,隨後月球本影向東北經過苏联太平洋沿岸部分區域(今屬俄罗斯),跨過國際日期變更線,穿過美国阿拉斯加州北部,逐漸轉爲向東南移動,進入加拿大北部,在西北地区基瓦丁地區(今屬努納武特基瓦里奇地區)達到最大食分。此後本影又斜貫哈德森湾和加拿大東部,進入北大西洋,最終在7月10日日落時分結束於亚速尔群岛西南約1200公里的洋面。

本影經過的陸地依次包括:

除了狹窄的全食帶內能看見日全食之外,月球半影覆蓋範圍內都能看到日偏食,包括日本北海道渡島半島一帶外的大部、中國黑龙江省極東端、西北夏威夷群島西北部、苏联北部沿海及東北部(今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和西伯利亚東北半部、爱沙尼亚西北部)、北美地区中美洲大陸部分東北半部及加勒比地區南美洲亞馬遜雨林以北地區、北歐西欧中北部、中欧西北部、伊比利亚半岛西北部、亚速尔群岛、馬德拉群島、加那利群岛西部。

月球在其軌道上自西向東轉動,發生日食時,月球在地球表面的陰影也大多自西向東移動,而從地球上看,太阳的西側先被月球遮掩,然後逐漸向東。但此次日食發生在北半球的夏季,地軸北端向太阳方向傾斜,月球半影北端經過了晨昏圈最北端附近的區域,因而在苏联喀拉海沿岸附近被半影覆蓋、看到日偏食的區域內,月影在地表自東向西移動,地面上看到的太阳東側最先被月球遮掩。北美洲欧洲的日全食和日偏食大多發生在7月10日,而亚洲的日食大多發生在7月11日,更有喀拉海沿岸附近處於極晝地區的日偏食在7月10日子夜前不久開始,在7月11日凌晨結束。[2][5]

基本參數

  • 類型:日全食
  • 食甚中心處(位於加拿大西北地区基瓦丁地區境內)資料:
    • 時間:1972年7月10日19:45:55.3
    • 地點:63°30.8′N 94°10.6′W
    • 食分:1.0379(全食帶內最大)
    • 日全食持續時間:2分35.6秒

觀測

蘇聯科學院(今俄羅斯科學院前身)在位於马加丹州阿納德爾灣沿岸的魯斯卡亞科什卡(今屬俄罗斯楚科奇自治區)觀測了日全食。當地天氣晴好,觀測隊成功拍攝了日冕照片,還做了偏振觀測,以研究其結構和物理特性。[6]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則由於雲層遮擋而無法看到日食。此外還有850名乘客從美国纽约出發乘坐郵輪到北大西洋成功觀測了日全食,乘客中有不少科學家在船上做研究,有的還開設了氣象學、海洋學等課程,而幾乎所有乘客都報名參加了此類課程。[7][8]

軼事

美国歌手卡莉·西蒙1972年12月的流行曲《你是如此愛慕虛榮》中有一句歌詞「然後你駕著你的里爾噴射機去新斯科舍看日全食」(Then you flew your Learjet up to Nova Scotia to see the total eclipse of the sun)。這首歌的歌詞創作於1971年之前,而在1970年3月7日也曾有一次日全食,與本次日全食都經過了加拿大新斯科舍省。

相關的日食

1971-1974年的日食

月球交替位於相對的月球交點時,以半個交點年(食年),即約177天又4小時間隔出現下列日食。

註:1971年2月25日1971年8月20日的日偏食屬於上一組交點年系列。

1971年至1974年的日食系列
降交點   升交點
沙羅週期地圖 沙羅週期地圖
1161971年7月22日

偏食(北)
1211972年1月16日

環食
1261972年7月10日

全食
1311973年1月4日

環食
1361973年6月30日

全食
1411973年12月24日

環食
1461974年6月20日

全食
1511974年12月13日

偏食(北)

沙羅周期

沙羅週期長度為18年11天。本次日食屬於沙羅週期126,共包含72次日食,依次為1179年3月10日至1305年5月24日的8次日偏食、1323年6月4日至1810年4月4日的28次日環食、1828年4月14日至1864年5月6日的3次全環食(亦稱混合食)、1882年5月17日至2044年8月23日的10次日全食、2062年9月3日至2459年5月3日的23次日偏食,總共歷時1280.14年。其中最長的全食發生於1972年7月10日,共持續了2分36秒。[9]

下表列舉了1901年至2100年間發生的屬於該周期的日食,是第39至49次:

39 40 41

1918年6月8日

1936年6月19日

1954年6月30日
42 43 44

1972年7月10日

1990年7月22日

2008年8月1日
45 46 47

2026年8月12日

2044年8月23日

2062年9月3日
48 49

2080年9月13日

2098年9月25日

資料來源

  1. 樊忠玉. . 中国天文科普网. [2016-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7).
  2. Fred Espenak. . NASA Eclipse Web Site. [2016-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0).(英文)
  3. Fred Espenak. . NASA Eclipse Web Site. [2016-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7).(英文)
  4. Xavier M. Jubier. . [2016-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1).(法文)(英文)
  5. Fred Espenak. . NASA Eclipse Web Site. [2016-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29).(英文)
  6. . IZMIRAN. [2016-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2).(俄文)
  7. . Pedas Family. [2016-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4).(英文)
  8. Philip G. Schrag. . 纽约时报. 1972-07-30 [2016-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4).(英文)
  9. Fred Espenak. . NASA Eclipse Web Site.(英文)

外部連結

日食
上一次日食:
1972年1月16日日食
(日環食)
1972年7月10日日食
(日全食)
下一次日食:
1973年1月4日日食
(日偏食)
上一次日全食:
1970年3月7日日食
下一次日全食:
1973年6月30日日食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