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清淨

七清淨巴利語),佛教术语,源自覺音清淨道論》,由三學中細分出來,為修習解脫道涅槃的七個階段。在南傳上座部中有很重要地位。


上座部佛教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內容

根據《巴利聖典》《中部》(相當於中阿含經)《七車經》(或稱為傳車經)的內容,覺音整理出七清淨:

  1. 戒清淨
  2. 心清淨
  3. 見清淨
  4. 度疑清淨
  5. 道非道清淨
  6. 行道智見清淨
  7. 智見清淨。

清淨: 居士五戒八戒; 沙彌沙彌尼十戒; 學法女(式叉摩尼)的六戒; 比丘227條戒及比丘尼的311戒。
心清淨: 達到近行定(巴利语:upacāra-samāpatti)或安止定(巴利語:appanā-samāpatti)的四禪。近行定相當於北傳的「近分定」(梵語:sāmantaka-samādhi),安止定相當於北傳的「根本定」(梵語:dhyāna-maula)
第三見清淨到第七智見清淨,覺音尊者分為十六觀智,即內觀智慧發展的十六個階段。

分类

「見清淨」、「度疑清淨」、「道非道清淨」、「行道智見清淨」、「智見清淨」與十六觀智之對應[1]

  • 見清淨:名色分別智
  • 度疑清淨:緣攝受智
  • 道非道清淨:思惟智生滅隨觀智(未成熟)。
  • 行道智見清淨:生滅隨觀智(成熟)、壞隨觀智怖畏現起智過患隨觀智厭離隨觀智欲解脫智審察隨觀智行捨智隨順智
  • (無對應之清淨):種姓智
  • 智見清淨:道智果智省察智(返照智)。

道智和果智可以再細分為須陀洹道/果智、斯陀含道/果智、阿那含道/果智和阿羅漢道/果智,共有四組,共八項,所以稱為「四雙八輩」,這是原始佛教對「」的定義。凡聖之別,始於第一個須陀洹果,亦稱初果,一旦證入初果,註定不墜入惡道,最慢七次投生天上或人間之後,證入完全的解脫。解脫證果始於行捨智,經隨順智、種姓智的過程,悟入道智,證果智,行返照智,這是解脫開悟的過程,四道智都共同經過。但阿羅漢的返照智不觀察未斷的煩惱(因為沒有剩餘未斷的煩惱)。

參見

  1. 帕奥西亚多. . 2012: 133 [2017-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