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銅鍱部

赤銅或銅鍱部(梵語:,巴利語:),也叫做紅衣部(梵語:),是傳至僧伽羅國的分別說部佛教支派。因斯里蘭卡古稱「銅鍱洲」(巴利語:)或「赤銅鍱」故得名。[1][2][3][4]


初期佛教
佛教大綱 佛教主题

支派

巴利語三藏為其主要特徵,又被稱為巴利文佛教或尼柯耶[5]派。

因為權力上的紛爭,後世分裂為三派:

  • 大寺派(巴利語: )。現今南傳上座部佛教皆以此部為根源。
  • 無畏山派(巴利語: ),也稱為“法喜部”。
    • 祗陀林派(巴利語: ),也稱為“海部”。

漢傳記載

傳承

斯里蘭卡(古稱僧伽羅國、師子國)的分別說部佛教是第三次結集摩哂陀尊者傳入。

公元489年僧伽跋陀羅譯《善見律毘婆沙》:

法顯高僧法顯傳》:

玄奘大唐西域記》:

三藏

斯里蘭卡分別說部三藏使用巴利語

善見律毘婆沙》:

有分

有分(巴利語:)概念最早出現在《發趣論》中[12]

玄奘三藏譯世親大乘成業論》:

扶南三藏僧伽婆羅優波底沙解脫道論》:

玄奘三藏譯無性攝大乘論無性釋》:

玄奘三藏《成唯識論》:

真諦三藏譯世親攝大乘論釋》:

真諦三藏譯《顯識論[21]

意根

心臟(巴利語:,梵語:)一詞出現在《分別論》對意界的定義中[26]

玄奘三藏譯無性攝大乘論無性釋》:

玄奘三藏《成唯識論》:

窺基法師《成唯識論述記》:

存世經典

善見律毘婆沙》為赤銅鍱部律藏的註釋書。又據學者考證,《解脫道論》可能為無畏山派(巴利語: Abhayagirivihara)的論書。

參見

註釋和引用

  1. Mun-keat Choong. .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 1999: 99. ISBN 978-81-208-1649-7.
  2. Etienne Lamotte. (PDF). Sara WEBB-BOI. 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 Institut orientaliste. 1988: 120. ISBN 978-90-6831-100-6.
  3. Edward James Rapson; Sir Wolseley Haig; Sir Richard Burn; Henry Dodwell; Mortimer Wheeler. . University Press. 1922: 213.
  4. Tambapanni. PaliKanon.com
  5. 真諦部執異論》:「天竺呼部為尼柯與。」
  6. 原文誤為“須那拘”,依據《南傳大藏經》之《一切善見律注序》更正。
  7. 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又聞東北海畔有城,自城東南三千餘里至僧伽羅國(唐言執師子。非印度境也)。……其國先無佛法,如來涅槃後一百年中,無憂王弟摩醯因陀羅厭捨欲愛,獲四沙門果,乘空往來,遊化此國,顯讚佛教,發示神通,國人信慕,建立伽藍。見百餘所,僧徒萬人,遵行大乘及上座部教。」
    道宣釋迦方志》:「僧伽羅國(非印度攝即執師子也)。……寺有數百。僧二萬餘人。上座部也。」「樹垣北門外。即摩訶菩提寺。……其寺常僧減一千人。習大乘上座部。法儀清肅。是南海僧伽羅國王。請中印度大吉祥王立之。經今四百年矣故寺多師子國人。」
    水野弘元《佛教的分派及其系統》:「據《西域記》的記載,上座部當時也相當流行。上座部區分為大乘上座部和單純被看成是上座部的(小乘上座部)這樣兩派。玄奘認為,所謂大乘上座部,指的是在錫蘭的巴利語佛教三派中帶自由主義色彩的無畏山寺派。他似乎把保守的大寺派看成是小乘上座部。」
  8. 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是時聞海中有僧伽羅國(此執師子也),有明上座部三藏及解《瑜伽論》者,涉海路七百由旬方可達彼。……建志城即印度南海之口,向僧伽羅國水路三日行到。未去之間而彼王死,國內飢亂。有大德名菩提迷祇(抑鷄反)濕伐羅(此自在覺雲),阿跋耶鄧瑟哳羅(此無畏牙),如是等三百餘僧,來投印度,到建志城。法師與相見訖,問彼僧曰:「承彼國大德等解上座部三藏及《瑜伽論》,今欲往彼參學,師等何因而來?」報曰:「我國王死,人庶飢荒,無可依仗。聞贍部洲豐樂安隱,是佛生處,多諸聖跡,是故來耳。又知法之輩無越我曹,長老有疑,隨意相問。」法師引《瑜伽》要文大節徵之,亦不能出戒賢之解。」
  9. 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貞觀十九年春正月景子,京城留守左僕射梁國公房玄齡等承法師齎經、像至。……又安置法師於西域所得大乘經二百二十四部,大乘論一百九十二部。上座部經、律、論一十五部。……」
  10. 原文誤為“四”,據“宮本”更正。
  11. 原文此處多出“二”字。
  12. 水野弘元《心識論與唯識說的發展》:「關於有分識,巴利論藏最後的《發趣論》(Paṭṭhāna, i, p. 163ff.)各處皆有提到,在此以前的六論則完全沒有出現此名稱,其實初期論書以來所說的八十九心中,作為三界諸有情的基礎心的十九心,即是作為有分識而存續。關於這點,在論藏的註釋書或綱要書等中,有詳細的說明,但是,在此只想從其潛在識的立場簡單做介紹。巴利的有分識,即是作為過去善不善行為結果的異熟識,由前世一切行為的結果,而規定有情的下一生,決定其投生的命運。也就是,有情在結束前生時,依據前生的善惡業,投生到其對應的世界,前生的最後死心cuti-citta,以及接續往下一生的結生心paṭisandhi-citta,都是前生善惡業的果報、異熟。而投生到下一生的最初剎那之結生心,是此有情一生的基礎心,此基礎心稱為「有分識」。」
  13. 異譯本公元541年毘目智仙世親業成就論》:「如彼大德銅色弟子。說有分識。」
  14. 優波底沙解脫道論》:「解脫者是心屈曲。如水流深處。彼覺觀足處。」
  15. 省略的優波底沙解脫道論》原文:「此成四種:六內入。過去現在未來。第一種。五外入。過去未來現在。離除非入根。是第二種。法入第三種。十一種制名者。所謂眾生。方。時。犯罪。頭陀一切相。無所有入定。事、滅、禪定。實思惟。不實思惟。是第四種。此謂法事。」
  16. 原文誤為“昱”,依據《中華大藏經》相應的《校勘記》更正。
  17. 大毗婆沙論》:「或復有執。意界是常。如執意界是常論者。彼作是說。六識雖生滅而意界是常。如是可能憶本所作。六識所作事。意界能憶故。」
  18. 窺基成唯識論掌中樞要》:「上座部師九心輪。一有分.二能引發.三見.四等尋求.五等貫徹.六安立.七勢用.八返緣.九有分。然實但有八心。以周匝而言。總說有九。故成九心輪。且如初受生時。未能分別。心但任運緣於境轉。名有分心。若有境至心欲緣時。便生警覺。名能引發。其心既於此境上轉。見照矚彼。既見彼已。便等尋求。察其善惡。既察彼已。遂等貫徹。識其善惡。而安立心。起語分別。說其善惡。隨其善惡。便有動作。勢用心生。動作既興。將欲休廢。遂復返緣前所作事。既返緣已。遂歸有分。任運緣境。名為九心。方成輪義。其中見心通於六識。餘唯意識。有分心通死生。返緣心唯得死。若離欲者死唯有分心。既無我愛。無所返緣。不生顧戀。未離欲者。以返緣心而死。有變愛故。若有境至。則心可生。若無異境。恒作有分。任運相續。然見與尋求。前後不定。《無性攝論》第二卷。五識於法無所了知。先說見心也。復言見唯照矚。却結前心。」
  19.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分別論者。舊名分別說部。今說假部。說有分識。體恒不斷。周遍三界。為三有因。其餘六識時間斷故。有不遍故。故非有分。世親攝論》無文。唯《無性釋》有九心輪。此是阿賴耶識。九心者。一有分。二能引發。三見。四等尋求。五等觀徹。六安立。七勢用。八反緣。九有分心。餘如《樞要》說。」
  20. 惠沼成唯識論了義燈》:「論。上坐部經分別論者。上坐部者以有引經。亦名經量部。非二十部中經部。此上坐部中有阿羅漢迦多衍那弗呾羅。善閑論藏。難此上坐莫能對之。遂湊雪山。因名雪轉部。分別論者。即說假部。舊名分別說部。無性論中順古名分別說部。宗輪論中無分別部有說假部。俱說有分心。上坐九心。五門分別。一列名釋。二諸識分別。三三性分別。四生死分別。五前後分別。如樞要說。」
    印順《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九章上座別系分別論者,第一節大毘婆沙論的分別論者,第一項分別論者與分別說部:「在真諦Paramārtha的『部執異論』,有分別說部,為『異部宗輪論』說假部的異譯。因此,有以為分別說部或分別論者,就是說假部,但這是錯誤的。我們知道,奘譯的說假部,真諦確是譯為分別說部的,梵語為Prajñaptivādin。鳩摩羅什 Kumārajīva譯為施設部。施設,就是假,也可譯為分別;如『施設論』的「世間施設品」,鳩摩羅什也曾譯為「分別世處分」。這雖可以譯為分別說部,但『大毘婆沙論』的分別說部,分別論者,梵語為Vibhajyavādin(毘婆闍婆提)。這二者,漢譯雖偶然相同,而梵語全異,所以不應以說假部為分別論者。 」
  21. 從《無相論》出。
  22. 大目乾連阿毘達磨法蘊足論》:「何有緣生。……復有一類。於人趣樂。繫心希求。彼作是念。願我當生人趣同分。與諸人眾。同受快樂。因此希求。造能感人趣身語意妙行。此三妙行。說名業有。由此因緣。身壞命終。生於人趣眾同分中。於彼諸生等生。乃至命根起說名生。此生緣有故起。是名有緣生。如說人趣。四大王眾天。乃至他化自在天。應知亦爾。……」
  23. 原文此处多出了“有為”二字。
  24. 此段斷句依據金克木《說“有分識”(Bhavaṅga)——古代印度人對“意識流”心理的探索》,水野弘元《心識論與唯識說的發展》斷句為:「有分者生處,即是生因生緣。此有分識體,是果報法,決是自性無記也。六識起三業,所攝持六識自謝滅,由有分識,攝持力用在。」
  25. 此處“報若”原文作“若報”。
  26. 水野弘元《心識論與唯識說的發展》:「心、意、識之語,自原始佛教以來,乃至在部派佛教,多被作為同義語,不加區別而使用。例如,在Saṁyutta, ii, p. 24 中,有謂:「cittam iti pi mano iti pi viññāṇaṁ」(識又稱為心、意)。在巴利阿毘達磨定義中,對於心、意、識任何一語的語義,一定都是用同樣的語句做說明:「cittaṁ mano mānasaṁ hadayaṁ paṇḍaṛaṁ mano manāyatanaṁ manindriyaṁ viññāṇaṁ viññāṇakkhandho tajjā manoviññāṇadhātu」(心、意、意所、心臟、淨白﹝心﹞、意、意處、意根、識、識蘊、隨順﹝觸等法﹞的意識界)。Mahāniddesa, pp. 3, 176, 488 etc.; Paṭisambhidā-m. i, p. 189 etc; Dhammasaṅgaṇi, pp. 10, 11, 18, 19 etc; Vibhaṅga, p. 87 etc.」
  27.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然《攝論》第二。破上座胸中色物意根。」
  28.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述曰。第二上座部救。胸中色物為其意根非第七者。不然。意非色故。說七心界。皆是心故。意識應無二分別故。如五識等依色根故。不言自性分別者合有二解。一五識實有自性。二三種皆無。此隨彼語。如瑜伽第一抄。對法第二抄會。及下第七方可了知。」
  29. 智周成唯識論演祕》:「據無性論。此文雙破經部.上座亦應無失。傳釋。肉摶心藏四塵色法為意識依。又。由此道理餘部所立胸中色物意識別依亦不成就。釋類破上座。同是色故。故此論初含於兩宗。後破經部理應允矣。」
    靈泰成唯識論疏抄》:「然說論第三破上座部胸中色物為意根者。上座部被他難曰。五識六識攝。具有等無間根。及有同時俱有色根。第六識。是六識攝。既有等無間根。亦應有俱有根。上座部被師雖已。則立胸中細色。為其意根。非執胸中麤肉團心。為其意根。胸中肉團心即是身根。此師亦心麤執法處別境色。以為意根。」
  30. 水野弘元《心識論與唯識說的發展》:「根據《成唯識論述記》卷2本,大43,275a,謂大眾部與法密部(法藏部)成立身勇、身精進之無表色,又說上座部所講的「胸中色物」亦為無表。身勇、身精進,類似於《舍利弗毘曇》的身進、身除等。在巴利佛教,身輕安(kāya-passaddhi)等是心所法所攝。上座部所說的「胸中色物」,我想可能是指巴利佛教所說的hadaya-vatthu(心基),但是,它是意識之依所─心臟,巴利佛教認為它是色法,完全與無表沒有關係。」
    水野弘元《佛教的色(物質)之概念》:「除了心基之外,其餘的法處色皆已於Dhamma-saṅgaṇi, p. 134 f. 提及,心基的思想,雖然在Mahāniddesa, p. 276 ; Tikapaṭṭhāna, p. 163等中也可見到,但是卻沒有「心基」一語。「心基」一語是到了註釋時代才出現的。Tikapaṭṭhāna, 473, 486, 510, 514 ; Milindap. p. 281 ; Visuddhim. ii, p. 447.」
    印順《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九章上座別系分別論者,第二節舍利弗阿毘曇論,第二項法數的比較研究:「法入(法處所攝)色,本論(《舍利弗阿毘曇論》)立九,主要為三類:一、無教(表)色。其後說一切有部,專以無表色(業)為法處色。二、身精進與身輕安。這與大眾部、法藏部同;但說一切有部與銅鍱部,都把他看作心所法。三、正語、正業、正命,說一切有部以為就是無表色;銅鍱部卻看作心所法,而另立男根、女根等十四種。」
  31. 優波底沙解脫道論》:「法入者。是三無色陰(受、想、行)及十八細色(地界、水界、火界、風界、身作、口作、虛空界色、輕色、軟色、堪受持色、增長色、相續色、生色、老色、無常色、氣味揣食、界處色、睡眠色)及泥洹。」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