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佛教

泰國佛教泰語),是泰國最重要的宗教信仰,主要由南傳上座部佛教構成,也有部分華裔等東亞裔信奉大乘佛教,約西元12世紀13世紀中葉傳入,相關經典都以巴利語記載[1][2]。泰國主體民族泰族和中國境內的傣族爲同一民族,泰國佛教和傣族地區佛教極爲同質,對於中國大陸及台灣而言最具有代表性,因此華語中所說的南傳佛教主要指泰國佛教。泰國是佛教徒佔本国人口比例第二高的國家(第一是柬埔寨,第三是緬甸[3][4]


上座部佛教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歷史

佛學

在泰國,佛教體系十分完整,他們除了有寺院,還有完善的佛學院供在學的出家人專研佛學。

階級、稱謂

  • 僧王
  • 昭坤
  • 帕古:意思是僧人的老師。
  • 瑪哈
  • 龍婆
  • 龍普
  • 古巴:在泰北常用於稱呼高僧,意思是“大師”。
泰國信徒佈施食物給托缽乞食的僧人
泰國小沙彌
泰國8世紀時期的彌勒菩薩
泰國帕塔南邦龍寺

主要神佛

佛陀

釋迦牟尼佛是佛教的教主,故也是泰國佛教的最高信仰。其佛像的法相因各地傳說、民情、歷史而有所不同。此外,南傳上座部佛教也供奉三世佛

象神

四面神

經典

泰國佛教經典基本上都以巴利文作記載,但也因為地方民情之故,融入了一些泰國高棉文。以巴利三藏和泰文譯版三藏爲主。

佛首經

為泰國佛經中最基礎經文,在持任何經文前都必須先以巴利語誦讀此經。相当于汉传佛教的《开经偈》。

  • 中文音譯:南無達薩,帕卡哇多,阿拉哈多,三嘛,三菩達薩。
  • 羅馬發音:Namo Tassa, Bagavato, Arahato, Samma Sambhudhassa
  • 中文譯文: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三皈依

金那般川

源自於斯里蘭卡的梵文經書,在一次機緣巧合下被阿贊多發現,並被翻譯成現今的巴利文經書。

巴利三藏

戒律

泰國佛教徒需做三皈依,並遵守五戒八戒,而比丘戒條更是嚴謹,必須謹記遵守諸多戒法,泰國佛教比丘戒法如下:

  1. 波羅夷戒四戒
  2. 僧殘戒十三戒
  3. 不定法戒二戒
  4. 尼薩耆波逸提戒三十戒
  5. 波逸提戒九十二戒
  6. 波羅提提舍尼戒四戒
  7. 眾學法戒七十五戒
  8. 滅諍法戒四戒。

佛牌

參見

註釋

  1. 慧明《圖解:一次完全讀懂佛經(二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西元13世紀中葉,素可泰王朝的國王蘭摩甘亨派人請斯里蘭卡的僧侶前來泰國傳播上座部佛教
  2. 《佛教·佛经故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佛教由斯里兰卡传入泰国约在12世纪左右。13世纪,泰国素可泰王朝宣布奉佛教为国教。
  3. 中國佛教協會, , [2019-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3):“至於單個國家,人口佛教信徒比例最高的是柬埔寨,占人口總數的93%,在泰國,佔92%;在緬甸,佔82%;在老撾,佔77%;在越南,佔76%;在新加坡,佔40%;在馬來西亞,佔20%;在文萊,佔13.5%。”
  4. 劉金光:《東南亞宗教的特點及其對我國對外戰略實施的影響》,見鄭筱筠主編:《東南亞宗教與社會發展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1月第1版,第24頁
  5. 釋凈海,《南傳佛教史》
  6. 《中國佛教史·三、泰国佛教的国教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任继愈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