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党

东林党明朝末年以江南文官为主、各省仕林相依附而成的一个儒家政治集团。雏形是徐階的「江南官僚集團」,於萬曆年間初見(《明史·孫丕揚傳》說:「南北言官群擊李三才王元翰,連及里居顧憲成,謂之『東林黨』。」)「東林」二字取自於顧憲成講學之東林書院,是為東林黨之先聲。

雏形

江浙的官僚政治集团,其雛形很早就出現了。在嘉靖倭乱时,江南官僚弹劾浙闽总督朱纨,致使朱纨被革职,負氣自殺;后上海徐阶又以通倭寇为名,扳倒严嵩父子,以徐阶为首的这批江南官僚或被認為是东林党的雏形。嘉靖末年的党争,亦由此而起。

學問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以顾宪成与高攀龙为首的学者重修宋儒楊中立主講的东林书院,並在此讲学,學問調和了陽明學朱子學,主要是陽明學的守舊派,甚至是偏朱子學,每年一大会,每月一小会,会期各3天。东林书院则成为江南谈论国事的舆论中心,在此谈论国事的人则称自己为东林党人。《明史紀事本末》:「今日之爭,始於門戶,門戶始於東林,東林始於顧憲成」。东林党聚集了在朝在野的各种势力,于讲学之余“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提出了一些有利于国家改革时政的建议,例如加强军权 “京案”“行取”考察官员,澄清吏治,限制閣權,政歸六部,停止矿税的掠夺等。東林黨有三大首領,號稱「東林三大君」,即顧憲成趙南星鄒元標,還有「漕汪二賢」:朝有李漕撫(李三才),野有汪文言

起復

由于东林党人指责朝政“奸臣”,触动当时的专权阉党魏忠贤,魏忠贤借“梃擊红丸移宫”等明末三案为由,唆使其党羽造《东林党点将录》做為打擊東林黨的書籍,天启五年(1625年),明熹宗下诏,烧毁全国书院,东林书院被毁。东林党人也遭到打击,杨涟左光斗東林六君子遭到杀害或被迫自盡。天启六年(1626年)高攀龍周起元黃尊素東林七賢遭到杀害或被迫自盡,天启七年(1627年),崇祯帝(思宗)即位,崇祯有鑑於天啟年間魏忠賢閹黨的惡政,逼殺魏忠賢,貶斥了大量閹黨官僚,魏忠贤被迫自殺,东林党餘人才免遭魏忠贤的打击。崇祯二年,崇祯皇帝下令平反,为东林党人恢复名誉,并下诏修复东林书院,史稱東林黨爭。東林黨與閹黨之間的鬥爭一直延續到清朝初年。

尾聲

部分東林黨人如陳名夏錢謙益,後來一同入仕清朝,部分黨人則參與抗清活動,因而殉國成仁,或就此消聲匿跡潛入地下抗清活動,如方以智等。

东林党人

研究書目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