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號戰車登陸艦
中海號戰車登陸艦(編號:LST-201),是一艘美國二型LST-542級戰車登陸艦[17][註 3],1944年8月3日編入美國海軍服役,1946年移交中華民國海軍後命名為「中海」號,經過重新分級,成為中海級戰車登陸艦的首艦[註 4]。
LST-755 中海 (LST-201) | |
---|---|
「中海」號,舷號201 | |
概觀 | |
艦種 | 戰車登陸艦 |
艦名出處 | 美國援華四種登陸艦艇分別以「中、美、聯、合」開頭[1],「中」字號從「海權鼎興,建業訓基」取一字[2]:104[3] |
擁有國 | 美國 → 中華民國 |
艦級 | 盟軍二型,簡稱LST(2)[4] |
代號 | LST |
前型 | LST-491級。51艘,舷號491~541。[5] |
數量 | 611艘,舷號542~1152。[5] |
製造廠 | 賓夕法尼亞州美國橋樑公司[6] |
單艘造價 | 平均160萬美元[7][註 1] |
技术数据 | |
排水量 | 抢滩时2,366長噸(2,404公噸) |
空載排水量 | 1,623長噸(1,649公噸)[11][註 2] |
滿載排水量 | 4,080長噸(4,145公噸)載荷1,675短噸(1,520公噸)(原廠)[1] | 4,850公噸(4,770長噸)(中華民國)
全長 | 328英尺(99.97)[1] |
全寬 | 50英尺(15.24)[1] |
型深 | 7.64公尺 |
吃水 | 空載:艦艏2英尺4英寸(0.71);艦艉7英尺6英寸(2.29) 滿載:艦艏8英尺3英寸(2.51);艦艉14英尺1英寸(4.29) |
燃料 | 4,300桶柴油 |
动力 | 兩台EMD12氣缸567A柴油引擎 |
功率 | 單台900匹馬力,雙螺旋槳1,700匹軸馬力 |
發電機 | 3台GM3—268A柴油發電機 |
電力輸出 | 單具輸出111.47kw 總輸出334.41Kw |
最高速度 | 11.6節(21.5每小時)[13] |
續航距離 | 24,000英里@9節,排水量3,960英噸 |
乘員 | 軍官13人,士官兵104人 |
飛行設施 | 無,甲板可降落5噸級直升機 |
武器裝備 | 1挺M2 12.7mm機槍 8挺波佛斯40公釐高射砲 12挺T-75 20毫米機砲[13] |
裝甲 | 15磅特殊處理鋼防彈片[11] |
其它 | 可載軍官16人,士官兵147人[11],2艘人員車輛登陸艇 |
历史 | |
---|---|
美國 | |
動工日 | 1944年5月20日[6] |
下水日 | 1944年7月11日[6] |
服役日 | 1944年8月3日[6] |
退役日 | 1946年5月29日[14] |
除籍日 | 1948年3月12日[14] |
標識 | |
榮譽和獎項 | 參見獎章勳表及飾帶 |
结局 | 贈予中華民國海軍 |
历史 | |
中華民國 | |
艦名 | 中海 |
獲取日 | 1946年5月29日[1] |
服役日 | 1946年5月29日[1] |
退役日 | 2010年2月1日[16] |
重新歸類 | 中海級戰車登陸艦 |
標識 | 編號:LST-201 |
目前狀態 | 指定為「重要古物」,不得拆除販售[6] |
在八二三砲戰期間,中海艦於1958年8月24日在金門外海遭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魚雷快艇圍攻,被魚雷擊中,也擊沉一艘解放军海军魚雷快艇。它是海戰時中華民國海軍服役最久的艦艇,更是中華民國海軍現存唯一曾在海戰中擊沉敵艦的功勳艦。[20]
設計
英國海軍部根據1940年英國從敦克爾克大撤退的經驗,提出同盟國需要能遠洋航行的大型艦艇,在歐洲大陸的兩棲作戰中運送戰車等車輛靠岸。1941年8月,羅斯福總統和邱吉爾首相在阿真舍海軍基地舉行會議,同意了海軍部的觀點。1941年11月,海軍部的代表團抵達美國,與美國海軍艦船局合作開發,決定由艦船局負責設計艦艇。艦船局的初步設計處長約翰·尼德米爾幾天內設計了戰車登陸艦的草圖。英國海軍部於1941年11月5日收到草圖,立即同意,並要求美國根據租借法案為皇家海軍建造200艘戰車登陸艦。草圖經過修改後做成比例模型,於1942年1月在華盛頓特區的泰勒船模試驗槽開始測試。第一批登陸艦於1942年6月10日動工,同年10月下水。[18]:569-571
該設計採用新的壓載系統,在遠洋航行時汲水壓艙,增加艦身吃水,以保持航行穩定;在登陸時放水減少艦身吃水,以靠近灘頭。它可以載重2,100長噸(2,134公噸),艦艏有兩扇寬14英尺(4.3)的門向外打開,方便卸貨。下甲板是坦克甲板,可以裝載20輛謝爾曼坦克。較輕的車輛裝載於上層甲板。[4]
英美將該設計稱為「盟軍二型戰車登陸艦」[註 5],由美國製造;英國設計的稱為一型和三型戰車登陸艦,由大英國協製造[22]:827–828[5]。美國在二戰期間建造了約1,052艘二型戰車登陸艦[註 6],設計大致相同,分成三級:LST-1級、LST-491級和LST-542級。[註 7][5]本艦屬於LST-542級 ,由於本級的首艦LST-542後來命名為奇蘭郡號[5][37],所以本級有時稱為奇蘭郡級[38][39],鄧志忠稱為LST-542郡級。[40][41][註 8]此級比前級(LST-491級)火力強,並加裝了蒸餾水設備。[37]這些設計變更使此級遠洋航行時載重降為1,900長噸(1,930公噸)。[45][46]
建造
本艦由美國橋樑公司於1944年5月20日在賓夕法尼亞州安布里奇市動工;1944年7月11日下水,由L. W. Day夫人主持擲瓶儀式,舷號755。[14]二戰期間的戰車登陸艦都只有舷號而無艦名,1955年7月1日起美國海軍人事處才開始用美國的郡名當二型艦艦名,而當時本艦已經移交給中華民國。[18]:571
艦歷
美國海軍
本艦進行整修後於7月26日出發,沿俄亥俄河、密西西比河而下,於1944年8月3日抵達紐奧良,正式加入美國海軍服役。8月11日抵達佛羅里達州聖安德魯斯灣,霍雷蕭·李道特()中校出任戰車登陸艦64群指揮官,以此艦為旗艦。此艦於8月24日完成試航。[47]:6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本艦被分配到亞太戰區[14],9月11日到達巴拿馬運河,之後進入太平洋,9月25日跨越赤道進入北半球。10月16日到達萬那杜的主島埃斯皮里圖桑托島後停留三日,之後前往阿得米拉提群島的主島馬努斯島,於10月27日抵港卸貨。之後前往紐幾內亞島的荷蘭迪亞,於11月10日抵達,進行兩棲作戰訓練。1944年12月首次接到作戰任務,在芬什港加入護航艦隊,1945年1月3日隨隊出航,10日遭到日機攻擊,13日安抵菲律賓呂宋的仁牙因灣。[47]:6-7
菲律賓戰役
本艦從1945年元旦到二戰結束都在菲律賓到巴布亞紐幾內亞之間活動[47]:7-8。本艦於1945年1月13-18日參加了菲律賓的仁牙因灣登陸戰(戰役已於1月9日開始)。霍雷蕭·李道特中校將戰車登陸艦64群的旗艦於1月28日移到LST-932號(本艦入塢修理到2月3日,之後作為防空訓練艦到3月中旬),於3月25日移回本艦。本艦於1945年4月17-23日參加了棉蘭老島登陸戰。本艦因此獲頒兩枚亞太戰役獎章。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贏得了兩枚戰鬥星章。[14][47]:7
二戰後遠東服役
二戰後本艦在遠東擔任佔領任務,在中國服役直到1946年5月下旬。[14]
本艦在雷伊泰島時聽到日本投降,然後奉命前往沖繩,9月10日抵達。9月16日送美國陸軍第24軍一部前往仁川,於10月2日回到沖繩。1945年11月19日,本艦首度抵達中國,停靠青島。1946年1月3日,霍雷蕭·李道特上校將旗艦改為赫恩登號驅逐艦。1月9日到2月,本艦將日軍戰俘從上海遣送回日本佐世保,每趟運送超過千人。[47]:9-10
本艦因1945年9月至1946年5月29日的服役獲得海軍佔領服役獎章「亞洲」橫扣與中國服役獎章「延長」橫扣。
1946年5月29日,本艦從美國海軍退役,在青島移交給中華民國海軍,1948年3月12日從美國海軍除籍。[14]
獎章勳表及飾帶
中國服役獎章 「延長」橫扣 | ||
美國戰役獎章 | 亞太戰役獎章 兩枚戰鬥星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獎章 |
海軍佔領服役獎章 「亞洲」橫扣 |
菲律賓總統部隊嘉許獎 | 菲律賓解放獎章 兩枚 |
歷任艦長
任期開始 | 任期結束 | 艦長姓名 | 軍階 |
---|---|---|---|
1944年7月26日 | 1945年4月18日 | 海曼·哈里斯 | 美國海軍後備役上尉 |
1945年4月18日 | 1945年12月19日 | 威廉·L·約翰遜 | 美國海軍後備役上尉 |
1945年12月19日 | 1946年5月1日 | 安德魯·古納 | 美國海軍後備役中尉 |
中華民國海軍
美國第79屆國會於1946年7月16日通過援華海軍法案《第512號法案》,並獲得杜魯門總統批准,允許總統可直接贈予中華民國最多271艘軍艦,中海號是中華民國依該法案接受之第一批登陸艦艇,於青島碼頭移交。[48][6]
隸屬部隊
1946年7月,中華民國海軍成立「海軍運輸艦隊」,駐地上海,轄有本艦等12艘美國援華艦艇。1947年7月,成立「海防第二艦隊」,駐地上海,負責黃海與東海區域防務,旋重組所轄15艘美國援華艦艇為3個分隊,本艦等4艘中海級隸屬第一分隊。1949年1月,「海軍運輸艦隊」改編成「海軍登陸艦隊」,轄有大小29艘美國援華登陸艦艇,中海級隸屬第七隊,本艦等4艘為其下第十分隊。1949年5月1日,登陸艦隊改駐台灣左營,轄有本艦等23艘艦艇。[2]:91,951961年,登陸艦隊更名海軍登陸第一艦隊。1966年4月,更名海軍登陸第一艦隊部。1985年10月1日,更名為海軍一五一艦隊,隸屬兩棲部隊。1991年7月1日,兩棲部隊裁撤,更名兩棲艦隊。2001年3月28日,更名為海軍一五一艦隊。[49][1]
協助收復南海諸島主權
本艦曾參與中華民國收復在南海諸島的主權。1939年,日軍從法軍手中奪取東沙、西沙、南沙群島的控制權。二戰後,佔領西沙、南沙群島的日軍向國軍投降。[50]本艦於1948年3月從上海出發,經高雄、廣州、榆林港,先送南沙群島管理處主任彭運生少校與屬下到太平島,成為中華民國海軍駐太平島首任指揮官,再送西沙群島管理處主任張君然上尉與屬下到永興島。[51]本艦於1947年初及1949-1951年間曾運送補給品到東沙。[52][53]
萬山群島戰役
萬山群島戰役期間,本艦於1950年5月25日在垃圾尾遭28噸的「解放」號炮艇擊中數發起火,本艦與太和號護航驅逐艦還擊,擊斃解放軍火力船队副队长林文虎,林文虎被中南軍區追認為「海軍戰鬥英雄」,解放號19名艇員有16名傷亡。[55][56]
一江山島戰役
1955年1月一江山島戰役前,中海艦從基隆送指揮戰役的王生明上校到一江山,中途停在大陳島時,10日遭解放軍米格-15戰鬥機兩枚炸彈擊中,但這兩枚炸彈都直接穿透主甲板,掉在坦克艙內所運載的煤堆裡,沒有爆炸。[57][58]
8·24海戰
1958年8月4日,解放軍魚雷六支隊第一大隊9艘魚雷快艇進駐廈門前線。“8·24海戰”18時30分[註 9],解放軍先以海岸炮兵轟擊料羅灣,正在卸載的本艦當即被兩發130毫米炮彈命中,調頭外逃。“台生”等艦船也逃離岸炮射程,至外海徘徊。19時10分,解放軍6艘魚雷快艇出擊,接近到15鏈(300)時,國軍發現是解放軍而開火,同時緊急規避。20時25分,解放軍第二中隊105、178、180艇攻擊中海艦,180、105號艇朝中海號發射四枚魚雷,其中一枚命中,將中海艦的艦艉炸出一個約10米見方的大洞,電機與雷達失效,8人當場陣亡、12人受傷,不過中海艦仍一面右轉、一面全力射擊。距離500米時,解放軍第一中隊184、175艇齊射,103艇單獨發射,“台生”號中彈爆炸,五分鐘后沉沒。解放軍魚雷艇撤退途中,175號艇在月光下釋放煙霧反而暴露行蹤,遭國軍巡邏艦湘江(PC-103)、美頌號(LSM-347)中型登陸艦與中海號的砲火集中射擊,命中11彈而沈沒。[59][60]解放軍被擊沉的一艘魚雷艇上有三人被俘送到台灣。[61]國軍戰史稱中海艦此役擊沉敵艇2艘、重傷1艘。國軍一共擊沉敵魚雷快艇8艘。[62][60]但台灣的中央社等報導已採用本艦擊沉敵艇1艘的說法。[63][64]解放軍則承認魚雷快艇175艇被擊沉。[59]:240
戰車登陸艦博物館
2018年文化資產會議提議,把中海艦改當軍艦博物館,這在別國是有先例的。[65]三艘戰車登陸艦曾被當成博物館展出:
- LST-1級的USS LST-325的母港是美國印第安納州埃文斯維爾,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間繼續對外開放。[66]
- LST-1級的USS LST-393的母港是美國密西根州馬斯基根,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間繼續對外開放。[67]
- 與中海艦同級的USS LST-1008曾參加諾曼第登陸戰,移交中華民國海軍後被解放軍俘獲,改名「大別山」號,舷號改為926。[68]它於21世紀曾在中國山東省青島市的中國海軍博物館展出。[69]
美國公益團體原計畫修復泰勒博恩堂區級的沃什特瑙郡號 (LST-1166)後展出,但因偷竊破壞嚴重,修復計劃被無限期擱置。[70]該艦文物於2011年起開始陳列於密西根州沃什特瑙郡[71],該艦模型也正在製作中[72]。
同級艦照片
腳註
- 作為比較,LST-1級的廠價(不含設施、行政等成本)在82.7-106.6萬美元之間[8],造價平均140萬美元[7]。更大的LST-1179級皮奧里亞號於1998年以265萬美元賣給巴西。[9]
- Navsource作1,625長噸(1,651公噸),與前級LST-491相同[10][12]
- 按《美國海軍軍艦辭典》分級[18]:616,LST-542-class譯為「LST-542級」。
- 美國1946年5月至1947年4月間軍援同級10艘,命名為中海、中權、中鼎、中興、中建、中業、中訓、中基、中程、中練。[2]:104國府來台後,海軍從招商局接收的「中108」及「萬有」分別命名為「中業」、「中權」,並以「萬國」取代擱淺的原「中訓」。美國1954年至1962年間軍援13艘,命名為中光、中肇、中啟、中熙、中富、中程、中強、中肅、中萬、中邦、中治、中明、中業。[19]
- 或[21],可以譯成「盟軍二型戰車登陸艦」或「二型戰車登陸艦」。
- 二型戰車登陸艦完工數字有1,051與1,052艘兩種說法,差別緣於取消的訂單數不同。Coakley引用參謀長聯席會議紀錄說取消100艘合約。[22]:18美國海軍部出版的《美國海軍軍艦辭典·第七冊·附錄 戰車登陸艦》中包含了互相矛盾的資料。該附錄說二戰期間訂購(對應舷號)1,152艘,取消101艘合約,1,051艘完工。[18]:571但是在附錄中列舉舷號1-1152資料,其中取消合約的舷號合計100艘[23][24]:4,照此計算應該完工1,052艘,附錄也收錄了1,152艘中1,052艘的服役紀錄[18]:572-724[5]。此後官方數字使用1,051艘[25][26],有些來源說1,052艘[5][27][28]。
- 除此三級,《美國海軍軍艦辭典》第5、6冊還出現LST-511級,但同一艘艦在第7冊附錄就不再說是LST-511級。例如Nansemond County (LST-1064)[29][30][31]與Sedgwick County (LST-1123)[32][33][34]。USS Sedgwick County在美國海軍船籍還是列為LST-542級[35]。Rottman解釋LST-511級是對LST-491級的優化,車輛可以從露天甲板開到艦艏登陸艙[24]:10。分成三級見[24]:9-10[36][35]
- 二型戰車登陸艦原本只有舷號而無艦名,1955年7月1日起美國海軍人事處開始採用美國的郡名為二型艦名[18]:571[42],但美軍並不簡稱二型或LST-542級為「郡級」。中華民國政府則譯為「郡級戰車登陸艦」[6][43][40]。新加坡海軍稱為"County-class"(郡級)[44]。
- 海戰時間以金門夏令時間為準。當時大陸不使用夏令時間,所以與金門夏令時間有一小時差距。
參考文獻
- . 中華民國海軍. [2020-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 金智. . 《軍事史評論》 (國防部政務辦公室). 2016年6月, 第23期 [2020-08-15]. GGKEY:ZKHEPBDJ21B.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 劉良昇. . 世界新聞網. 2020年7月1日 [2020年8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8月19日).
- . . 大英百科公司. [2020-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4).
- . NavSource Naval History. [2020-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9).
- . 中華民國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20-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4).
- . insideLST.com. [2020-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2).
- (PDF). US Maritime Commission 1936 Thru 1950: 39,45. [2020-08-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12-31).
- . 美國參議院. [2020-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the sale to Brazil of the PEORIA tank landing ship (LST 1183). The Committee understands that the vessel will be sold for $2,650,000. The 27 year old ship...
- (PDF). Navy Department, Office of the Chief of Naval Operations, Division of Naval Intelligence. 1944-04-07: 113.
- . www.navsource.org. [2020-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5).
- 採用與本艦同級的LST-784數據 James L. Mooney (编). . .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美國海軍歷史與遺產司令部.
LST-784 displacement 1,780 (light); length 328': beam 50'; draft 14'1"; speed 11.6 knots; complement 115; armament 8 40 millimeter, 12 20 millimeter; class LST-542
- James L. Mooney (编). . .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2020-08-15]. OCLC 279458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美國海軍歷史與遺產司令部.
- . [2020-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1) –HyperWar.
- . 中央通訊社. 2020年5月29日 [2020年8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6月15日).
- 黃富三. . 檔案管理局. 1997-12-01: 22. ISBN 978-986-01-6681-1.
- Naval History Division, Department of the Navy, Washington. . James L. Mooney (编). VII.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June 1981 [1959年出版第一冊] [2020-08-19]. ISBN 978-0-16-002038-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HTML節錄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陳孝惇. . 海軍學術雙月刊. 2002年9月1日, 第36卷 (第9期): 93–111 [中華民國91年9月1日] [2020年8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8月19日).
- . 聯合新聞網. 2020-07-09 [2020-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2).
- Christopher B. Havern Sr. (PDF). Breanne Robertson (编). . Marine Corps University Press. 2019: 171–172,345 [2020-08-14]. ISBN 9780160953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5).
- Robert W. Coakley; Richard M. Leighton. . Office of the Chief of Military History, United States Army. 1968.
- 取消合約的舷號是:85-116、142-156、182-196、232-236、248-260、296-300、431-445。見該書附錄第586, 590, 594, 599, 601, 606, 623頁。
- Gordon L. Rottman. . New Vanguard 115.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 September 2012. ISBN 978-1-78200-489-9.
- [眾議院1316號決議]. 美國眾議院. August 1, 2008 [2020-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Whereas 1,051 LST amphibious craft were constructed during World War II
- Paula Ussery, Army Heritage Museum. . 美國陸軍. 2008-06-16 [2020-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by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1,051 of the vessels had been built.
- . Ambridge Connection. Ambridge, PA. [2020-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 . County Journal. Percy, Illinois. 2018-09-06 [2020-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 . 美國海軍歷史與遺產司令部. [2020-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8).
- . 美國海軍歷史與遺產司令部.
- . www.hazegray.org. [2020-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2).
- . 美國海軍歷史與遺產司令部. [2020-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8).
- . 美國海軍歷史與遺產司令部.
- SEDGWICK COUNT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hazegray.org
- . 美國海軍船籍. [2020-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4).
- . 美國海軍歷史與遺產司令部. [2020-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 James L. Mooney (编). . .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2020-08-15]. OCLC 279458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美國海軍歷史與遺產司令部.
- James T. Roberts, Captain, USAF; Edwin P. Ruhmann, IV, Captain, USAF. (PDF) (碩士论文). Air Forc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101. June 1979.
- . Command: Modern Air Naval Operations Database. [2020-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3).
- 鄧志忠. . 《奮鬥月刊》. No. 762期 (國防部政治作戰局). [民國65年7月] [2020-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3).
- 鄧志忠. (PDF). 《海軍軍官》季刊. Vol. 36 no. 1. 2002年1月: 22頁 [民國91年1月] [2020-08-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8-19).
- Lt. T. B. Grassey, USNR (R). . United States Naval Institute Proceedings. Vol. 99/2/840. February 1973: 44 [2020-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 中建軍艦艦長 黃愛群; 中基軍艦艦長及兩棲艦隊艦隊長 陸如龍. . 榮光雙周刊. No. 2294期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2016年6月15日 [2020年8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8月19日).
- . 新加坡共和國海軍. [2020-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7).
- . US LST Association. [2020-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 Daniel E. Barbey. . Annapolis, MD: United States Naval Institute. 1969: 360 [2020-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 Jeff Clark. (PDF). [2020-08-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8-19).
- (PDF). 美國國會圖書館: 539頁. July 16, 1946 [2020-08-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8-19).
- . 中華民國國防部. 2013-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台灣)).
- . 黨史頻道. [2020-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人民網.
- 张君然. 杜汶纹 , 编. . 《文史精华》. [2020-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中国军网.
- 宋炯. . 《海軍軍官》季刊. Vol. 29 no. 3. 2010年8月: 94頁 [民國99年8月] [2020-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 湯熙勇. (PDF). 中華民國內政部營建署: 137頁. 2006年12月 [2020-08-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8-19).
- 張力. (PDF).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91年: 79–80頁 [2020-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 陆其明. . . 国防大学出版社. 1996 [2021-02-14]. ISBN 978-7-5626-0747-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3).
- . 中華英烈網. [2020-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5) –英烈纪念堂 - 中国军网.
- 諸葛文武. 風雲論壇 , 编. . 風雲軍事 15. 台北市: 洞察出版社. 1988年: 211 [民國77年].
- 賈忠偉. . 風傳媒. 2018年9月22日 –Yahoo奇摩新聞.
- 崔京生. . . 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7年 [2020-08-15]. ISBN 978-7-5006-7574-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 林慶銘. . 《軍事史評論》 (國防部政務辦公室). 2018年6月, (第25期): 69頁 [2020-08-15]. GGKEY:T1XU63AJ57C.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 .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 [2020-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 章長蓉將軍. . 海軍學術雙月刊. 2018年10月1日, 第五十二卷 (第五期): 11 [中華民國一○七年十月一日] [2020年8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8月19日).
- . 中央社. 2020-05-18 [2020-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6).
- . TVBS新聞網. 2020-05-22 [2020-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 郭家榮. . ETtoday新聞雲. 2018年8月14日.
- . USS LST Memorial. [2020-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7).
- . www.lst393.org. [2020-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8).
- . NavSource. [2020-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6).
- . 中国网. 2008-11-16 [2020-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2).
- . www.lst1166.com. [2020-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0).
- . www.lst1166.com. [2020-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3).
- . www.lst1166.com. [2020-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5).
外部連結
- 視頻
- YouTube上的中華民國海軍LST中字號戰車登陸艦剪輯
- 姊妹艦可可尼諾郡號 (LST-603)YouTube上的紀錄片
- 姊妹艦LST-75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YouTube上的紀錄片
- 二戰時美國海軍戰車登陸艦訓練片:YouTube上的簡介、搶灘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照片
- 中海艦相關照片@中華民國海軍、NavSourc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二型戰車登陸艦照片集錦@NavSourc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USS LST Ship Memorial
- 二型戰車登陸艦1/120模型。SD Model Makers
- 網頁
- LST-755二戰期間行動報告。國家檔案和記錄管理局
- 姊妹艦藍圖:LST-938页面存档备份,存于、LST-1150、LST-650/ARL-18
- 同級首艦LST-542不同時期的郵戳。1955年前只寫LST 542,之後加上Chelan County(奇蘭郡)。Naval Cover Museum
- 劉良昇:從中海艦談起(上)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