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楊郡

历代变更
設置 秦朝
使用状况 江蘇省南京市
秦朝鄣郡
西漢鄣郡→丹楊郡(前121年)
新朝丹楊郡
東漢丹楊郡
三國丹楊郡(孫吳)
西晉丹陽郡
東晉/十六國丹陽郡→丹陽尹(318年)
南北朝丹陽尹(宋)
丹陽尹(齊)
丹陽郡(梁)
丹陽郡(陳)
隋朝蔣州→丹陽郡(607年)
改稱為揚州(620年)
唐朝潤州→丹陽郡(742年)
改稱為潤州(758年)
丹楊郡
地望 江蘇省南京市
安徽省黃山市
浙江省西北部一帶
治所 宛陵縣(漢)
建業縣(三國吳、西晉)
建康縣(東晉、南朝)
始置年代 前121年(西漢)
廢置年代 758年(唐)
別名 丹陽郡

丹楊郡[1]中國古代的郡。西漢鄣郡置。

沿革

秦漢

鄣郡(一說名為故鄣郡[2]),治故鄣县(今浙江安吉县西北)。辖境约今江苏省长江以南,安徽省水阳江流域以东,江苏省茅山、浙江省天目山以西和安徽、浙江两省的新安江流域。

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3]改鄣郡為丹楊郡。轄原鄣郡十二縣及原廬江郡四縣,治宛陵,隸屬于楊州刺史部漢成帝綏和元年(前8年),丹楊郡領十七縣:

  • 句容縣
  • 涇縣
  • 丹楊縣
  • 石城縣
  • 胡孰縣
  • 陵陽縣

東漢前期,省宣城縣[5]順帝桓帝年閒復置宣城縣。靈帝時釐置安吉、原鄉二縣。漢獻帝時,析丹楊郡南部置新都郡孫權改秣陵為建業,移治于此。又分丹楊郡置臨川郡[6],尋廢。又析置寧國、懷安、廣德、始安、安吳、永平、臨城、臼陽八縣。

六朝

三國定都建業。孙皓寶鼎元年(266年),分吳郡之陽羨、永安、餘杭、臨水,丹楊郡之故鄣、安吉、原鄉、潛、烏程九縣置吳興郡[7]

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分秣陵縣立臨江縣,改永平縣為永世縣,復立溧陽、湖熟二縣,分丹楊郡之宛陵、廣德、懷安、寧國、宣城、安吳、涇、臨城、陵陽、石城十縣立宣城郡。太康二年(281年),改臨江縣為江寧縣。[8]太康三年(282年),改建業縣為建鄴縣。太康中,丹楊郡領十一縣:建鄴、江寧、丹楊、湖、蕪湖、永世、溧陽、江乘、句容、湖熟、秣陵。[9]太康十年(289年),立皇子司馬晏為吳王,以丹楊、吳興、吳三郡為國,丹楊太守改稱內史。[10]建興元年(313年),為避晉愍帝諱改建鄴縣為建康縣。

晉元帝太興元年(318年)三月,稱帝,建都建康。同年六月,撤銷吳王司馬晏的封國,改丹楊內史為丹楊尹。[11]太興三年(320年),在丹楊郡境內立懷德縣,以安置過江的琅邪國人。晉成帝時,在丹楊郡境內僑立淮南郡上黨郡,以安置流民。咸康元年(335年),割丹楊郡之江乘縣境僑立琅邪國,省懷德縣。晉末,割丹楊郡之湖縣為淮南境;在蕪湖縣境內僑立襄垣縣,屬上黨郡。後省上黨郡為縣,蕪湖縣併入襄垣縣,上黨、襄垣二縣改屬淮南郡。此時,丹楊郡餘八縣:建康、秣陵、江寧、丹楊、永世、溧陽、句容、湖熟。[8]

梁武帝時,分丹楊郡立南丹楊郡,分秣陵縣立同夏縣。陳文帝天嘉五年(564年),南丹楊郡併入丹楊郡。[12]陳宣帝太建十年(578年),立建興郡,同夏、湖熟二縣改屬建興郡。[13]

隋唐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滅陳,廢丹楊郡,改置蔣州隋煬帝大业三年(607年),改蔣州为丹楊郡。丹楊郡領三縣:江寧、當塗、溧水。[14]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杜伏威降唐,改丹楊郡為楊州。

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潤州為丹楊郡。丹楊郡領六縣:丹徒、丹楊、延陵、江寧、句容、金壇。唐肃宗至德二載(757年),分丹楊郡之江寧、句容二縣置江寧郡。乾元元年(758年),改丹楊郡為潤州,江寧郡為昇州[15]

人口

  • 漢平帝元始二年(2年),丹楊郡有107541戶,405171口。[16]
  • 漢桓帝永壽二年(156年),丹楊郡有136518戶,630545口。[5]
  • 晉武帝太康三年(282年),丹楊郡有51500戶。[9]
  •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丹楊郡有41010戶,237341口。[8]
  • 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丹楊郡有24125戶。[14]
  • 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丹楊郡有102033戶,662706口。[15]

行政長官

丹楊太守(前121年—9年)

丹楊太守(23年—289年)

  • 李忠,字仲都,東萊黃人,漢光武帝建武六年(30年)到十四年(38年)在任。[18]
  • 馬棱,字伯威,扶風茂陵人,漢和帝永元中在任。[19]
  • 韓演,潁川舞陽人,漢順帝時在任。[20]
  • 江漢,漢質帝永憙元年(145年)見在任。[21]
  • 劉舒,東海郯人,東漢中後期在任。[22]
  • 童恢,字漢宗,琅邪姑幕人,東漢中後期在任。[23]
  • 陳夤,漢靈帝建寧二年(169年)到熹平三年(174年)見在任。[24]
  • 吳煇,字光修,吳郡吳人,吳景之父。[25]
  • 臧旻,廣陵射陽人,漢靈帝時在任。[26]
  • 張馴,字子雋,濟陰定陶人,漢靈帝光和七年(184年)離任。[27]
  • 周昕,字大明,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見在任。[28]
  • 吳景,吳郡吳人,漢獻帝初平中受袁術之命領。[29]
  • 周尚,廬江舒人,漢獻帝興平二年(195年)代吳景領。[30]
  • 袁胤,汝南汝陽人,漢獻帝興平二年(195年)代周尚領。
  • 徐琨,吳郡富春人,漢獻帝建安元年(196年)受孫策之命領。[29]
  • 吳景,吳郡吳人,漢獻帝建安二年(197年)受孫策之命領,建安八年(203年)卒官。[31][29]
  • 孫翊,字叔弼,吳郡富春人,漢獻帝建安八年(203年)出領,九年(204年)被殺。[32][33]
  • 孫瑜,字仲異,吳郡富春人,漢獻帝建安九年(204年)出領,二十年(215年)卒官。[32][33]
  • 蔣濟,字子通,楚國平阿人,漢獻帝建安中由曹操任命。[34]
  • 呂範,字子衡,汝南細陽人,吳大帝黃武元年(222年)出領。[35]
  • 諸葛恪,字元遜,琅邪陽都人,吳大帝嘉禾三年(234年)出領。[32]
  • 聶友,字文悌,豫章新淦人,吳大帝時在任。[36]
  • 滕胤,字承嗣,北海劇人,吳大帝時在任。[36]
  • 李衡,字叔平,襄陽人,孫亮建興元年(252年)見在任。[37]
  • 沈瑩,孫皓天紀四年(280年)為晉軍所斬。[37]
  • 孔沖,會稽山陰人,晉武帝太康中在任。[38][39]

丹楊內史(301年—318年)

  • 朱逵,或名建,晉惠帝永興元年(304年)見在任,二年(305年)被殺。[40][41]
  • 王曠,晉惠帝永興二年(305年)被陳敏驅逐。[42]
  • 顧榮,字彥先,吳國吳人,晉惠帝永興二年(305年)受陳敏之命假。[42]
  • 賀循,字彥先,會稽山陰人,晉惠帝永興二年(305年)由陳敏任命,三年(306年)離任。[42]
  • 王導,字茂弘,琅邪臨沂人,晉懷帝永嘉末出任。[43]
  • 薛兼,字令長,丹楊人,晉元帝承時出任,太興元年(318年)改為尹。[42]

丹楊尹(318年—589年)

  • 薛兼,字令長,丹楊人,晉元帝太興元年(318年)由內史改稱。[42]
  • 劉隗,字大連,彭城人,晉元帝太興四年(321年)離任。[11]
  • 戴邈,字望之,廣陵人,晉元帝太興四年(321年)到晉明帝永昌元年(322年)在任。[44]
  • 諸葛恢,字道明,琅邪陽都人,晉明帝時在任。[45]
  • 殷融,晉明帝時在任。[45]
  • 溫嶠,字泰真,太原祁人,晉明帝太寧中到晉成帝咸和元年(326年)在任。[46][47]
  • 阮孚,字遙集,陳留尉氏人,晉成帝咸和元年(326年)出任,尋離任。[48]
  • 羊曼,字祖延,泰山南城人,晉成帝咸和元年(326年)出任,三年(328年)遇害。[46][48]
  • 許柳,晉成帝咸和二年(327年)由蘇峻任命。[49]
  • 褚翜,字謀遠,河南陽翟人,晉成帝時在任。[45]
  • 桓景,譙國銍人,晉成帝時在任。[50]
  • 顧眾,字長始,吳郡吳人,晉成帝時在任。[51]
  • 何充,字次道,廬江灊人,晉成帝時在任。[45]
  • 周謨,汝南安成人,東晉時在任。[52]
  • 劉成,南陽安眾人,東晉時在任。[52]
  • 高崧,字茂琰,廣陵人,東晉時在任。[53]
  • 王胡之,字修齡,琅邪臨沂人,東晉時在任。[51]
  • 劉惔,字真長,沛國相人,東晉時在任。[54]
  • 韓伯,字康伯,潁川長社人,東晉時在任。[54]
  • 王劭,字敬倫,琅邪臨沂人,東晉時在任。[43]
  • 王琨,琅邪臨沂人,東晉時在任。[43]
  • 孔嚴,晉穆帝升平中在任。[55]
  • 庾龢,字道季,潁川鄢陵人,晉穆帝升平中到晉哀帝時在任。[50][55]
  • 王坦之,字文度,太原晉陽人,晉孝武帝寧康二年(374年)離任。[56]
  • 王混,晉孝武帝寧康中在任。[57]
  • 王雅,字茂達,東海郯人,晉孝武帝太元中在任。[57]
  • 沈嘉,晉孝武帝太元中在任。[58]
  • 王蘊,字叔仁,太原晉陽人,晉孝武帝太元中在任。[59]
  • 王恭,字孝伯,太原晉陽人,晉孝武帝太元中在任。[58]
  • 王愷,字茂仁,太原晉陽人,晉安帝隆安二年(398年)在任。[10]
  • 王國寶,太原晉陽人,晉安帝隆安中在任。[54]
  • 車胤,字武子,南平人,晉安帝隆安中在任。[57]
  • 司馬恢之,字季明,河內溫人,晉安帝元興元年(402年)被殺。[60]
  • 卞範之,字敬祖,濟陰宛句人,晉安帝元興元年(402年)到楚武悼帝永始元年(403年)在任。[60]
  • 孟昶,晉安帝元興三年(404年)出任,義熙六年(410年)自殺。[61]
  • 袁豹,字士蔚,陳郡陽夏人,晉安帝義熙六年(410年)到七年(411年)在任。[62]
  • 郗僧施,字惠脫,高平金鄉人,晉安帝義熙七年(411年)到八年(412年)在任。[63]
  • 劉穆之,字道和,小字道民,東莞莒人,晉安帝義熙八年(412年)出任,十三年(417年)卒官。[64]
  • 徐羨之,字宗文,東海郯人,晉安帝義熙十三年(417年)到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在任。[65]
  • 檀道濟,高平金鄉人,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到二年(421年)在任。[65]
  • 鄭鮮之,字道子,滎陽開封人,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年)到三年(422年)在任。[66]
  • 謝方明,陳郡陽夏人,宋武帝永初三年(422年)出任。[67]
  • 徐佩之,東海郯人,宋少帝時在任。[65]
  • 江夷,字茂遠,濟陽考城人,宋文帝元嘉初在任。[67]
  • 劉義慶,臨川王,彭城人,宋文帝元嘉六年(429年)離任。[68]
  • 王准之,字元曾,琅邪臨沂人,宋文帝元嘉十年(433年)卒官。[69]
  • 蕭摹之,蘭陵人,宋文帝元嘉十二年(435年)前後在任。[70][71]
  • 何尚之,字彥德,廬江灊人,宋文帝元嘉十三年(436年)出任。[72]
  • 劉湛,宋文帝元嘉十七年(440年)離任。[68]
  • 孟顗,宋文帝元嘉十八年(441年)離任。[68]
  • 徐湛之,字孝源,東海郯人,宋文帝元嘉二十一年(444年)除,以母憂不拜。[73]
  • 趙伯符,字潤遠,下邳僮人,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出任。[74]
  • 羊玄保,太山南城人,宋文帝元嘉中在任。[75]
  • 徐湛之,字孝源,東海郯人,宋文帝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到二十八年(451年)在任。[73]
  • 褚湛之,字休玄,河南陽翟人,宋文帝元嘉末出任,劉劭太初元年(453年)離任。[62]
  • 臧質,字含文,東莞莒人,劉劭太初元年(453年)出任,同年投奔劉駿[76]
  • 劉宏,字休度,建平王,彭城人,劉劭太初元年(453年)出任,同年離任。[77]
  • 尹弘,劉劭太初元年(453年)出任,同年伏誅。[78]
  • 褚湛之,字休玄,河南陽翟人,宋孝武帝元嘉三十年(453年)出任,同年離任。[79]
  • 蕭思話,蘭陵人,宋孝武帝元嘉三十年(453年)到孝建元年(454年)在任。[79][70]
  • 褚湛之,字休玄,河南陽翟人,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出任,同年免官,後又出任。[62]
  • 劉延孫,彭城呂人,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出任,同年離任。[70]
  • 劉遵考,彭城人,宋孝武帝孝建三年(456年)出任,同年離任。[79][80]
  • 顏竣,字士遜,琅邪臨沂人,宋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年)離任。[79]
  • 劉秀之,字道寶,東莞莒人,宋孝武帝大明二年(458年)到三年(459年)在任。[79][81]
  • 孔靈符,會稽山陰人,宋孝武帝大明中在任。[75]
  • 王僧朗,宋孝武帝大明六年(462年)離任。[79]
  • 劉子仁,字孝和,永嘉王,彭城人,宋孝武帝大明六年(462年)到八年(464年)在任。[82][83]
  • 柳元景,字孝仁,河東解人,宋前廢帝大明八年(464年)到永光元年(465年)在任。[84]
  • 顏師伯,字長淵,琅邪臨沂人,宋前廢帝永光元年(465年)領。[84]
  • 劉子真,字孝貞,始安王,彭城人,宋前廢帝景和元年(465年)出任,同年離任。[82][83]
  • 劉子頊,字孝烈,臨海王,彭城人,宋明帝泰始元年(465年)出任,同年舉兵反。[83]
  • 劉秉,字彥節,彭城人,宋明帝泰始初在任。[80]
  • 劉子真,字孝貞,始安王,彭城人,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年)除,未拜,賜死。[83]
  • 王景文,琅邪臨沂人,宋明帝泰始中在任。[85]
  • 劉景素,建平王,彭城人,宋明帝泰始中在任。[77]
  • 褚淵,字彥回,河南陽翟人,宋明帝泰始中在任。[86]
  • 袁粲,字景倩,陳郡陽夏人,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年)到七年(471年)在任。[87]
  • 劉秉,字彥節,彭城人,宋後廢帝元徽二年(474年)到宋順帝昇明元年(477年)在任。[80]
  • 王奐,字彥孫,琅邪臨沂人,宋順帝昇明元年(477年)到二年(478年)在任。[88]
  • 沈文季,字仲達,吳興武康人,宋順帝昇明二年(478年)到齊高帝建元元年(479年)在任。[89]
  • 王僧虔,琅邪臨沂人,齊高帝建元元年(479年)到二年(480年)在任。[90]
  • 蕭子良,字雲英,蘭陵人,齊高帝建元二年(480年)到四年(482年)在任。[91][92]
  • 王敬則,晉陵南沙人,齊武帝建元四年(482年)領。[93]
  • 李安民,蘭陵承人,齊武帝建元四年(482年)到永明二年(484年)在任。[94]
  • 王儉,字仲寶,琅邪臨沂人,齊武帝永明二年(484年)到三年(485年)領。[86]
  • 蕭景先,蘭陵人,齊武帝永明五年(487年)卒官。[95]
  • 蕭晃,字宣明,長沙王,蘭陵人,齊武帝永明中在任。[96]
  • 王晏,字士彥,琅邪臨沂人,齊武帝永明六年(488年)到七年(489年)在任。[91][97]
  • 蕭子真,字雲仙,建安王,蘭陵人,齊武帝永明七年(489年)在任。[92]
  • 蕭鏘,字宣韶,鄱陽王,蘭陵人,齊武帝永明七年(489年)到八年(490年)在任。[91][96]
  • 蕭順之,蘭陵人,齊武帝永明八年(490年)出任。[91]
  • 蕭曄,字宣照,武陵王,蘭陵人,齊武帝永明中在任。[96]
  • 蕭子敬,字雲端,安陸王,蘭陵人,齊武帝永明十年(492年)到齊鬱林王隆昌元年(494年)在任。[98][92]
  • 徐孝嗣,字始昌,東海郯人,齊鬱林王隆昌元年(494年)出任,齊東昏侯永元元年(499年)伏誅。[89]
  • 蕭坦之,蘭陵人,齊東昏侯永元元年(499年)出任,同年伏誅。[97]
  • 蕭寶攸,字智宣,邵陵王,蘭陵人,齊東昏侯永元元年(499年)到二年(500年)在任。[99]
  • 蕭寶嵩,字智靖,晉熙王,蘭陵人,齊東昏侯永元二年(500年)出任,同年離任。[99]
  • 王亮,字奉叔,琅邪临沂人,齊東昏侯永元中在任。[100]
  • 蕭穎達,蘭陵人,齊和帝中興元年(501年)到梁武帝天監元年(502年)在任。[101]
  • 王志,字次道,琅邪臨沂人,梁武帝天監元年(502年)到三年(504年)在任。[102]
  • 沈約,字休文,吳興武康人,梁武帝天監三年(504年)到五年(506年)在任。[103]
  • 蕭偉,字文達,建安王,蘭陵人,梁武帝天監五年(506年)到六年(507年)在任。[104]
  • 王瑩,字奉光,琅邪臨沂人,梁武帝天監六年(507年)到八年(509年)在任。[105][106]
  • 王茂,字休遠,太原祁人,梁武帝天監八年(509年)到十一年(512年)在任。[107]
  • 蕭綱,字世讚,晉安王,蘭陵人,梁武帝天監十二年(513年)到十三年(514年)在任。[105][108]
  • 韋叡,字懷文,京兆杜陵人,梁武帝天監十三年(514年)出任,同年以公事免。[109]
  • 蕭象,字世翼,桂陽嗣王,蘭陵人,梁武帝天監十三年(514年)出任,同年以母憂去職。[110]
  • 王珍國,字德重,沛國相人,梁武帝天監十三年(514年)出任,十四年(515年)卒官。[111]
  • 蕭淵業,字靖曠,長沙嗣王,蘭陵人,梁武帝天監十五年(516年)離任。[105]
  • 王瑩,字奉光,琅邪臨沂人,梁武帝天監十五年(516年)出任,同年卒官。[106]
  • 蕭綜,字世謙,豫章王,蘭陵人,梁武帝天監十五年(516年)到十六年(517年)在任。[112]
  • 蕭象,字世翼,桂陽嗣王,蘭陵人,梁武帝天監十六年(517年)到十七年(518年)在任。[110]
  • 蕭綱,字世讚,晉安王,蘭陵人,梁武帝天監十七年(518年)到普通元年(520年)在任。[108]
  • 蕭機,字智通,安成嗣王,蘭陵人,梁武帝普通二年(521年)到三年(522年)在任。[104]
  • 袁昂,字千里,陳郡陽夏人,梁武帝普通三年(522年)出任。[113]
  • 王份,字季文,琅邪臨沂人,梁武帝普通五年(524年)卒官。[102]
  • 蕭繹,字世誠,湘東王,蘭陵人,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離任。[114]
  • 蕭紀,字世詢,武陵王,蘭陵人,梁武帝中大通元年(529年)離任。[114]
  • 蕭綸,字世調,邵陵王,蘭陵人,梁武帝中大通元年(529年)到四年(532年)在任。[114][115]
  • 蕭淵藻,字靖藝,蘭陵人,梁武帝中大通四年(532年)出任。[110]
  • 蕭正德,字公和,臨賀王,蘭陵人,梁武帝後期在任。[116]
  • 蕭恭,字敬範,蘭陵人,梁武帝後期在任。[104]
  • 蕭正立,字公山,蘭陵人,梁武帝後期在任。[116]
  • 何敬容,字國禮,廬江灊人,梁武帝大同五年(539年)離任。[114]
  • 張纘,字伯緒,范陽方城人,梁武帝大同九年(543年)除,未拜。[117]
  • 蕭會理,字長才,南康嗣王,蘭陵人,梁武帝後期在任。[115]
  • 蕭綸,字世調,邵陵王,蘭陵人,梁武帝中大同元年(546年)離任。[114]
  • 蕭大鈞,字仁輔,西陽王,蘭陵人,梁簡文帝大寶元年(550年)到二年(551年)在任。[118]
  • 蕭大威,字仁容,武寧王,蘭陵人,梁簡文帝大寶二年(551年)出任,同年遇害。[118]
  • 蕭大圜,字仁顯,樂梁王,蘭陵人,梁簡文帝大寶二年(551年)出任,同年逃遁。[119]
  • 袁泌,字文洋,陳郡陽夏人,梁元帝太清六年(552年)在任。[120]
  • 杜稜,字雄盛,吳郡錢唐人,梁元帝太清六年(552年)在任。[121]
  • 王沖,字長深,琅邪臨沂人,梁元帝太清六年(552年)到梁敬帝紹泰元年(555年)在任。[122]
  • 胡穎,字方秀,吳興東遷人,梁敬帝太平元年(556年)出任。[121]
  • 王沖,字長深,琅邪臨沂人,陳武帝永定元年(557年)離任。[123][122]
  • 侯安都,字成師,始興曲江人,陳武帝永定元年(557年)在任。[124]
  • 程靈洗,字玄滌,新安海寧人,陳武帝永定二年(558年)出任。[125]
  • 陳擬,字公正,吳興長城人,陳文帝永定三年(559年)出任,天嘉元年(560年)卒官。[126]
  • 沈君理,字仲倫,吳興武康人,陳文帝天嘉元年(560年)到二年(561年)在任。[12][127]
  • 王沖,字長深,琅邪臨沂人,陳文帝天嘉二年(561年)出任。[12]
  • 到仲舉,字德言,彭城武原人,陳文帝天嘉三年(562年)到五年(564年)在任。[12][128]
  • 袁樞,字踐言,陳郡陽夏人,陳文帝天嘉五年(564年)到六年(565年)領。[12]
  • 杜稜,陳文帝天嘉六年(565年)到陳廢帝光大元年(567年)在任。[12][121]
  • 吳明徹,字通昭,秦郡人,陳廢帝光大元年(567年)出任,同年離任。[129]
  • 陳伯固,字牢之,新安王,吳興長城人,陳廢帝光大元年(567年)到陳宣帝太建二年(570年)在任。[129][130]
  • 陳伯信,字孚之,衡陽王,吳興長城人,陳宣帝太建四年(572年)離任。[13]
  • 陳方泰,南康嗣王,吳興長城人,陳宣帝太建四年(572年)離任。[131]
  • 陳伯義,字堅之,江夏王,吳興長城人,陳宣帝太建九年(577年)離任。[13]
  • 陳伯謀,字深之,桂陽王,吳興長城人,陳宣帝太建九年(577年)到十年(578年)在任。[132]
  • 徐陵,字孝穆,東海郯人,陳宣帝太建十年(578年)到十三年(581年)在任。[13][133]
  • 毛喜,字伯武,滎陽陽武人,陳宣帝太建十三年(581年)出任,同年離任。[13]
  • 陳叔堅,字子成,長沙王,吳興長城人,陳宣帝太建十三年(581年)到十四年(582年)在任。[134][132]
  • 陳叔文,字子才,晉熙王,吳興長城人,陳後主太建十四年(582年)到至德元年(583年)在任。[134]
  • 陳叔慎,字子敬,岳陽王,吳興長城人,陳後主至德四年(586年)到禎明元年(587年)在任。[134]
  • 陳叔達,字子聰,義陽王,吳興長城人,陳後主禎明元年(587年)到三年(589年)在任。[134][132]

丹楊郡太守(742年—758年)

  • 韦昭理(天宝初年)
  • 窦庭芝(747年)
  • 林洋(748年—749年),濟南人,唐玄宗天寶中在任。[135]
  • 王景肃(天宝年间)
  • 严损之(天宝末年)
  • 阎敬之(756年)
  • 季廣琛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年)出任。[136]
  • 劉彙唐肅宗至德二載(757年)出任。[137]
  • 韦陟(757年)
  • 司空袭礼(757年—760年)[138]

國主

西晉吳國(289年—300年,301年—310年代)

吳國(289年—300年,301年—310年代)
以丹楊、吳興、吳三郡為國
代數封爵姓名在位時間備註
1吳王孝王司馬晏289年—300年晋武帝子
徙封宾徒縣王,後復
1吳王孝王司馬晏301年—311年晋武帝子
沒於劉聰,國絕

參見

注釋及徵引文獻

  1. 作為郡、縣名的“丹楊(陽)”,漢代封泥、六朝石刻均作“丹楊”,唐代颜真卿的《祭侄稿》亦作“丹楊”,傳世文獻因版本不同而“丹楊”與“丹陽”互見。參見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文史》2006年第2期;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中华书局,2005年3月第1版。
  2. 辛德勇認為,鄣郡當作故鄣郡,見《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第三節。
  3. 漢書地理志作元封二年,誤。周振鶴云:“漢志繫鄣郡改名于武帝元封二年,恐傳鈔導致誤。”
  4. ,不作春榖、春谷
  5. 《後漢書》郡國志
  6. 其地望與後世之臨川郡不同
  7. 《三國志 卷四十八 吳書三 三嗣主傳第三》
  8. 《宋書 卷三十五 志第二十五》
  9. 《晉書 卷十五 志第五 地理下》
  10. 《晉書 卷六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
  11. 《晉書 卷六 帝紀第六》
  12. 《陳書 卷三 本紀第三》
  13. 《陳書 卷五 本紀第五》
  14. 《隋書 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六》
  15. 《舊唐書 卷四十 志第二十》
  16. 《漢書 卷二十八上 地理志第八上》
  17. 《漢書 卷九十二 游俠傳第六十二》
  18. 《後漢書 卷二十一 任李萬邳劉耿列傳第十一》
  19. 《後漢書 卷二十四 馬援列傳第十四》
  20. 《後漢書 卷四十五 袁張韓周列傳第三十五》
  21. 《後漢書 卷六 孝順孝沖孝質帝紀第六》
  22. 《後漢書 卷七十三 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第六十三》
  23. 《後漢書 卷七十六 循吏列傳第六十六》
  24. 《後漢書 卷八 孝靈帝紀第八》
  25. 《太平寰宇记》:吴煇字光修,丹阳太守,吴景父也
  26. 《三國志 卷七 魏書七 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裴註引謝承《後漢書》
  27. 《後漢書 卷七十九上 儒林列傳第六十九上》
  28. 《三國志 卷一 魏書一 武帝紀第一》
  29. 《三國志 卷五十 吳書五 妃嬪傳第五》
  30. 《後漢書 卷五十四 吳書九 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
  31. 《三國志 卷四十六 吳書一 孫破虜討逆傳第一》
  32. 《三國志 卷四十七 吳書二 吳主傳第二》
  33. 《三國志 卷五十一 吳書六 宗室傳第六》
  34. 《三國志 卷十四 魏書十四 程郭董劉蔣劉傳第十四》
  35. 《三國志 卷五十六 吳書十一 朱治朱然呂範朱桓傳第十一》
  36. 《三國志 卷六十四 吳書十九 諸葛滕二孫濮陽傳第十九》
  37. 《三國志 卷四十八 吳書三 三嗣主傳第三》
  38. 《晉書 卷七十八 列傳第四十八》
  39. 《梁書 卷三十六 列傳第三十》
  40. 《晉書 卷二十八 志第十八》
  41. 《晉書 卷四 帝紀第四》
  42. 《晉書 卷六十八 列傳第三十八》
  43. 《晉書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十五》
  44. 《晉書 卷六十九 列傳第三十九》
  45. 《晉書 卷六十九 列傳第三十九》
  46. 《晉書 卷七 帝紀第七》
  47. 《晉書 卷六十七 列傳第三十七》
  48. 《晉書 卷四十九 列傳第十九》
  49. 《晉書 卷一百 列傳第七十》
  50. 《晉書 卷七十八 列傳第四十八》
  51. 《晉書 卷七十六 列傳第四十六》
  52. 《晉書 卷六十一 列傳第三十一》
  53. 《晉書 卷七十一 列傳第四十一》
  54. 《晉書 卷七十五 列傳第四十五》
  55. 《晉書 卷七十三 列傳第四十三》
  56. 《晉書 卷九 帝紀第九》
  57. 《晉書 卷八十三 列傳第五十三》
  58. 《晉書 卷八十四 列傳第五十四》
  59. 《晉書 卷九十三 列傳第六十三》
  60. 《晉書 卷九十九 列傳第六十九》
  61. 《宋書 卷一 本紀第一》
  62. 《宋書 卷五十二 列傳第十二》
  63. 《宋書 卷二 本紀第二》
  64. 《宋書 卷四十二 列傳第二》
  65. 《宋書 卷四十三 列傳第三》
  66. 《宋書 卷六十四 列傳第二十四》
  67. 《宋書 卷五十三 列傳第十三》
  68. 《宋書 卷五 本紀第五》
  69. 《宋書 卷六十 列傳第二十》
  70. 《宋書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十八》
  71. 《宋書 卷九十七 列傳第五十七》
  72. 《宋書 卷六十六 列傳第二十六》
  73. 《宋書 卷七十一 列傳第三十一》
  74. 《宋書 卷四十六 列傳第六》
  75. 《宋書 卷五十四 列傳第十四》
  76. 《宋書 卷七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
  77. 《宋書 卷七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78. 《宋書 卷九十九 列傳第五十九》
  79. 《宋書 卷六 本紀第六》
  80. 《宋書 卷五十一 列傳第十一》
  81. 《宋書 卷八十一 列傳第四十一》
  82. 《宋書 卷七 本紀第七》
  83. 《宋書 卷八十 列傳第四十》
  84. 《宋書 卷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七》
  85. 《宋書 卷八十五 列傳第四十五》
  86. 《南齊書 卷二十三 列傳第四》
  87. 《宋書 卷八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88. 《南齊書 卷四十九 列傳第三十》
  89. 《南齊書 卷四十四 列傳第二十五》
  90. 《南齊書 卷三十三 列傳第十四》
  91. 《南齊書 卷三 本紀第三》
  92. 《南齊書 卷四十 列傳第二十一》
  93. 《南齊書 卷二十六 列傳第七》
  94. 《南齊書 卷二十七 列傳第八》
  95. 《南齊書 卷三十八 列傳第十九》
  96. 《南齊書 卷三十五 列傳第十六》
  97. 《南齊書 卷四十二 列傳第二十三》
  98. 《南齊書 卷四 本紀第四》
  99. 《南齊書 卷五十 列傳第三十一》
  100. 《梁書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九》
  101. 《梁書 卷十 列傳第四》
  102. 《梁書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103. 《梁書 卷十三 列傳第七》
  104. 《梁書 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六》
  105. 《梁書 卷二 本紀第二》
  106. 《梁書 卷十六 列傳第十》
  107. 《梁書 卷九 列傳第三》
  108. 《梁書 卷四 本紀第四》
  109. 《梁書 卷十二 列傳第六》
  110. 《梁書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七》
  111. 《梁書 卷十七 列傳第十一》
  112. 《梁書 卷五十五 列傳第四十九》
  113. 《梁書 卷三十一 列傳第二十五》
  114. 《梁書 卷三 本紀第三》
  115. 《梁書 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三》
  116. 《南史 卷五十一 列傳第四十一》
  117. 《梁書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八》
  118. 《梁書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八》
  119. 《北史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
  120. 《陳書 卷十八 列傳第十二》
  121. 《陳書 卷十二 列傳第六》
  122. 《陳書 卷十七 列傳第十一》
  123. 《陳書 卷二 本紀第二》
  124. 《陳書 卷八 列傳第二》
  125. 《陳書 卷十 列傳第四》
  126. 《陳書 卷十五 列傳第九》
  127. 《陳書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七》
  128. 《陳書 卷二十 列傳第十四》
  129. 《陳書 卷四 本紀第四》
  130. 《陳書 卷三十六 列傳第三十》
  131. 《陳書 卷十四 列傳第八》
  132. 《陳書 卷二十八 列傳第二十二》
  133. 《陳書 卷二十六 列傳第二十》
  134. 《陳書 卷六 本紀第六》
  135. 《舊唐書 卷一百四十六 列傳第九十六》
  136. 《舊唐書 卷九十二 列傳第四十二》
  137. 《舊唐書 卷十 本紀第十》
  138. 《唐刺史考全编》

參考書目

  • 王先謙,《後漢書集解》,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 譚其驤等,1974,《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 周振鶴,1987,《西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 李曉傑,1999,《東漢政區地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invoke:navbox Template:南京行政区划史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