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法罕

伊斯法罕波斯語转写:)為伊朗第三大城市,是伊斯法罕省省會。據2016年統計,有人口2,000,000 人。

伊斯法罕
اصفهان
شهر اصفهان
綽號:伊斯法罕半天下

Isfahan
伊斯法罕
伊斯法罕在伊朗的位置
坐标:32°38′41″N 51°40′03″E
国家 伊朗
伊斯法罕省
伊斯法罕县
伊斯法罕中央区
政府
  市长Morteza Saqaeian Nejad
面积
  城市106,179 平方公里(40,996 平方英里)
海拔1,590 米(5,217 英尺)
人口(2016)
  城市2,000,000人
  都會區3,989,070
  Population Rank in Iran3rd
 Population Data from 2016 Census
时区IRSTUTC+3:30
  夏时制March 21 - September 20 (?)UTC+4:30
電話區號0311
網站http://www.Isfahan.ir

伊斯法罕早在瑪代王國時已存在。在公元前六世紀中叶时成为居鲁士二世阿契美尼德帝國治下的一个大城市。在前330年的马其顿王国军队入侵时遭受破坏,后被修复,并在塞琉古帝国阿尔沙克王朝薩珊王朝時期為一重要城鎮。公元640年阿拉伯帝国佔據伊斯法罕时也遭受毁坏,后被修复;穆斯林式的建築亦隨之出現,并开始了伊斯兰时代的繁荣和辉煌。伊斯法罕曾在1051年至1118年為塞爾柱帝国的都城。在1387年時被當時的帖木儿攻佔及蹂躏,一共屠杀了7万人。其後在1453年,伊斯法罕重新被建立,其光輝在17世纪的薩法維王朝達至高峰,更一度成為首都,人口最高达到60万人,更第二次成為伊朗的國都。現今的伊斯法罕為伊朗一文化古都,城內的伊玛目广场亦被列入世界遺產之內。

地名來源

另請參閱:伊斯法罕[fa]的名稱

“伊斯法罕” 源自中波斯語 Spahān。 Spahān 在各種中波斯的印章和銘文中出現,包括在瑣羅亞斯德教著名教士 Kartir 的銘文中出現 (Zoroastrian Magi Kartir [1]),也是該城市的亞美尼亞名稱(Սպահան)。現在的名稱是 Ispahan 的阿拉伯語形式(與中波斯語不同,與西班牙語相似,新波斯語不允許使用諸如sp [2])之類的初始輔音叢)。該區域在薩珊王朝錢幣學 (Sasanian numismatics) 的縮寫為GD(南米底, Southern Media )。在托勒密的《地理志》中,它顯示為 Aspadana,翻譯為 “軍隊聚集地”。據信,Spahān 源自 spādānām “軍隊”,是舊波斯語複數形式 spāda (源自 spāh “軍隊” 和 spahi(中波斯語的士兵))。

史前史

伊斯法罕地區的人類居住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考古學家最近的發現發現了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的工藝品。

瑣羅亞斯德時代

在後來歷史時期的伊斯法罕城市的這個地方,可能是從一個人類居住地和定居點在埃蘭文明(Elamite civilisation)(公元前2700-1600年)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而來。

米底王國 (Median) 統治下,這個商貿城市得益於 扎因代河 (Zayandehrud) 兩岸 (該地區稱為 Aspandana 或 Ispandana) 的肥沃土壤,開始展露出定居形態的都市化跡象,穩步發展成為一個值得注意的區域中心。

居魯士大帝(約公元前559-529年)將波斯和米底地區 (Median lands) 統一到阿契美尼德帝國(公元前648-330年)之後,宗教和種族多樣化的伊斯法罕城市便成為國王聞名的宗教寬容的早期典範。居魯士(Cyrus)剛奪下巴比倫後,於公元前538年頒布法令,宣布巴比倫的猶太人可以返回耶路撒冷(見以斯拉書第1章 Ezra ch. 1)。現在看來,其中一些獲解放的猶太人是定居在伊斯法罕,而不是返回家園。十世紀的波斯歷史學家伊本·法奇(Ibn al-Faqih)寫道: “當尼布甲尼撒 (Nebuchadnezzar) 征服猶太王國和耶路撒冷時,從耶路撒冷流亡出來的猶太人,他們隨身帶了耶路撒冷的水和土壤的樣本。他們在定居在任何地方或任何城市之前都會檢查那地方的水和土壤。直到他們到達伊斯法罕市為止。他們在那裡休息了一下,檢查了水和土壤,發現兩者都類似於耶路撒冷。於是他們在這裡定居,耕種土壤,撫養子孫,今天這個定居點的名字叫 Yahudia。“ [3]

公元前250-226年的帕提亞帝國 (Parthians,也稱為 Arsacid ,安息帝國)在阿契美尼德人覆亡後延續了寬容的傳統,在伊朗文化和亞歷山大大帝入侵的軍隊引入的政治組織中樹立了希臘文化的維度。在帕提亞人的統治下,安息帝國的統治者從伊斯法罕(Isfahan)掌管了全國各地區,該市的城市發展加快了,以滿足作為首都的需要。

下一個統治波斯的帝國是薩珊帝國(Sassanids,公元226-652年),他們在其統治範圍做了重大的變革,進行了徹底的農業改革,並復興興了伊朗文化和瑣羅亞斯德教。當時的城市和地區都被稱為 Aspahan 或 Spahan。該城市由一個名為 “埃斯波羅蘭”(Espoohrans)的團體統治,他們來自七個貴族和重要的伊朗王室家族。伊斯法罕一些現在仍存在的薩珊帝國時期的橋樑基礎顯示,薩珊帝國國王喜歡雄心勃勃的城市規劃項目。在此期間,伊斯法罕(Esfahan)的政治重要性下降了,但許多薩珊帝國(Sassanid)王子將在這座城市學習治國之道,其軍事作用迅速發展。它位於通向蘇薩(Susa)和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的古代道路的交匯處的戰略位置,使其成為容納常備軍隨時準備向君士坦丁堡進軍的理想地點。 “ Aspahan” 和 “ Spahan” 一詞源自巴列維 (Pahlavi) 語或中波斯語,意為 “軍隊所在地”。[4] 儘管已經提及了許多有關伊斯法罕起源的理論,但實際上在薩珊王朝統治之前(公元224年至651年),世人對其知之甚少。歷史事實表明,在4世紀末期和5世紀初,薩珊帝國統治者 Yasdegerd I(在位399-420年)的猶太裔配偶 Shushandukht 皇后在 Yahudiyyeh(也稱Yahudiya)建立了一個猶太人定居地,該定居地位於瑣羅亞斯德 (Zoroastrian) 城市 Gabae 西北3公里處 (這城市被阿契美尼德人 (Achaemid) 和 帕提亞人 (Parthian) 稱為 Gabae; 薩珊人 (Sasanic) 稱為Gabai,縮寫為Gay(阿拉伯語“ Jay”)), Gabae 位於 Zayanderudb 河的北岸。伊斯蘭征服伊朗後,Gay(Jay)的人口逐漸減少,而同一時期 Yahudiyyeh 及其郊區的人口逐漸的增加,導致了這個地區後來成為形成伊斯法罕市的核心,“ Aspadana”,“ Ispadana”,“ Spahan” 和 “ Sepahan” 一詞全部源自伊斯法罕(Isfahan)一詞,是指城市所在的地區。

伊斯法罕和Gay 在城市設計上都是圓形的,這是帕提亞 (Parthian) 時代和 薩珊王朝 (Sasanian) 時代城市的特徵。[5] 但是,這座薩珊王朝圓形城市的伊斯法罕(Isfahan)遺址尚未被發現。[6]

伊斯蘭時代

當阿拉伯人於642年佔領伊斯法罕時,他們將其定為吉卜勒省 (al-Jibal)(“山區”)的首府,該地區涵蓋了許多古代埃蘭的區域。當阿巴斯王朝的哈里發時代的權威在10世紀衰落時,波斯白益王朝(Buwayhid)崛起並統治了伊朗的大部分地區,伊斯法罕 (Isfahan)在其統治下繁榮昌盛。土耳其的征服者和塞爾柱王朝 (Seljuq dynasty) 的創始人圖赫里勒·貝格(Toghril Beg)在11世紀中葉使伊斯法罕成為其領土的首都。但正是在他的孫子馬立克沙一世(Malik-Shah )(r. 1073–92)的統治下,這座城市才得以更發展壯大。[7]

塞爾柱王朝(約公元1200年)覆亡後,伊斯法罕暫時衰落,並被大不里士(Tabriz)和加茲溫(Qazvin)等其他伊朗城市所取代。

伊本·白圖泰(Ibn Battuta)在1327年訪問期間指出:“伊斯法罕(Isfahan)市是最大,最美麗的城市之一,但現在大部分地方都處於廢墟狀態。” [8]薩非王朝 (Safavid) 時期(1501 –1736)這個城市又回復了它的重要性。該市的黃金時代始於1598年,當時薩非王朝統治者沙阿·阿巴斯一世 (Shah Abbas I)(1588–1629年在位)將其作為首都,並將其重建為17世紀世界上最大,最美麗的城市之一。 1598年,阿拔斯一世(Shah Abbas)大帝將首都從加茲溫(Qazvin)移到了更位居中部的伊斯法罕(Isfahan)。他將其命名為 Ispahān(新波斯語),這樣它就不易受到鄂圖曼帝國的威脅。建築工藝和波斯文化蓬勃發展,這一新地位為這座城市迎來了黃金時代。在16世紀和17世紀,阿拔斯和其他薩非王朝統治者允許數以千計被驅逐出境的高加索人和高加索人移民大規模移入和定居在這座城市。因此,現在這座城市擁有喬治亞人(Georgian) ,切爾克斯(Circassian) 和達吉斯坦 (Daghistani) 血緣後裔的飛地[9] 公元1684-85年居住在薩法維德(Safavid Persia)的恩格伯特·坎普弗(Engelbert Kaempfer)估計其人數有 20,000。[9][10] 在薩非王朝(Safavid)時代,該市還包含一個非常大的亞美尼亞社區。作為阿拔斯從其帝國內部強迫人民重新安置的一部分,他從不穩定的薩非帝國-鄂圖曼帝國邊界附近,主要是從非常富有的亞美尼亞小鎮朱法(也稱為舊朱法 (Old Julfa))重新安置了 300,000 亞美尼亞人[11][12] 到伊朗內陸的伊斯法罕。[12]

在伊斯法罕,他下令為這些來自舊朱法 (Old Julfa) 的亞美尼亞人建立新區,因此伊斯法罕的亞美尼亞區被命名為新朱法 (New Julfa)。[11][12] 今天,伊斯法罕的新霍法地區仍然是亞美尼亞人口稠密的地區,亞美尼亞教堂和商店林立,凡克主教座堂 (Vank Cathedral) 以擁有亞美尼亞基督教和伊朗伊斯蘭教元素的結合而著稱。它仍然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亞美尼亞族裔居住地區之一。在阿拔斯一世與他的屬國喬治亞人的君主格魯吉亞科赫蒂(Tahmuras Khan)達成協議之後,後者屈服於薩非王朝統治,以換取被允許擔任該地區的 wāli(總督)和讓其兒子終身擔任伊斯法罕的 dāruḡa(“知府”),格魯吉亞科赫蒂(Tahmuras Khan)皈依伊斯蘭教並擔任總督。[9] 一群士兵跟隨著他,[9] 其中一些人是格魯吉亞正教會信徒。[9] 伊斯法罕的朝廷裡面有許多信奉格魯吉亞正教會的 ḡolāms(軍事奴隸)以及婦女。[9] 儘管這些人講波斯語和突厥語系(Turkic),但他們的母語是格魯吉亞語(Georgian)。[9] 在阿拔斯統治期間,伊斯法罕(Isfahan)在歐洲變得非常有名,許多歐洲旅行者,包括讓·查丁(Jean Chardin),記下他們來這個城市旅行的記錄。這種繁榮一直持續到1722年在薩非王朝勢力明顯衰落時期,這個城市被來自阿富汗的入侵者洗劫一空。

此後,伊斯法罕(Isfahan)的重要性下降,最終在阿夫沙爾王朝(Afsharid Dynasty)和桑德(Zand Dynasty)時期分別將首都遷至馬什哈德(Mashhad)和設拉子(Shiraz),直到1775年卡扎爾王朝(Qajar Dynasty)的創始人阿迦·穆罕默德·汗(Agha Mohammad Khan)最終將其遷至德黑蘭。 (請參閱https://www.britannica.com/place/德黑蘭)

在19世紀初期,人們開始努力維護伊斯法罕 (Ifsahan) 的一些考古上重要的建築。這項維護工作由穆罕默德·侯賽因·汗(Mohammad Hossein Khan,1758-1823)在 法特赫-阿里沙·卡扎爾 (Fath Ali Shah) 統治期間開始。[13]

現代

在20世紀,伊斯法罕(Isfahan)有大量來自伊朗南部的人遷移來此安置,首先發生的是在本世紀初的人口遷移期間,然後是在伊朗與伊拉克戰爭(兩伊戰爭)爆發之後的1980年代。

今天,伊斯法罕(Isfahan)生產優質的地毯,紡織品,鋼鐵,手工藝品以及包括蜜餞在內的傳統食品。在城市周圍有核反應堆以及生產核燃料的設施。伊斯法罕擁有該地區最大的鋼鐵生產設施之一,以及特殊合金生產設施。 Mobarakeh鋼鐵公司 (Mobarakeh Steel Company)是整個中東和北非地區最大的鋼鐵生產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直接還原鐵 DRI (direct reduced iron,也稱海綿鐵) 生產商。[14] 伊斯法罕鋼鐵公司 ( Isfahan Steel Company)是伊朗第一家建築鋼材產品製造商,並且今天仍然是伊朗最大的建築鋼材產品公司。[15]

這個城市有國際機場和地鐵線。

城外有大型煉油廠和大型空軍基地。 HESA是伊朗最先進的飛機製造廠,位於城市外。[16][17] 伊斯法罕也正在吸引國際投資,[18] 特別是 “伊斯法罕城市中心”( Isfahan City Center) 這個大型商業計劃 [19] ,在這個“伊斯法罕城市中心”有伊朗最大的購物商場,也是世界第五大購物商場。[20]

伊斯法罕(Isfahan)於2007年主辦了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

地理與氣候

城市位於扎格羅斯山脈 (Zagros) 山麓的扎因代河 (Zayanderud) 沿岸平原上。最近的山脈是索菲山(Kuh-e Soffeh),位於城市南部。在伊斯法罕以北90公里(56英里)內,沒有地理障礙,因此涼風從該方向吹來。伊斯法罕(Isfahan)位於扎格羅斯山脈東側海拔1,590米(5,217英尺),氣候乾旱(柯本氣候分類法中的 BWk 類型)。儘管海拔很高,伊斯法罕在夏季仍然很熱,最高溫度通常在35°C(95°F)附近。但是,由於夜間濕度低,溫度適中,因此氣候宜人。在冬季,白天溫和,而夜晚可能很冷。除1986/1987年和1989/1990年之外,每個冬天至少發生過一次降雪。[21]扎因代河Zayande 始於扎格羅斯山脈 (Zagros),從西部流經城市中心,然後在 Gavkhooni 濕地消散。

城市風貌

友好城市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邊裔典·亦思弗罕部》,出自《古今圖書集成

参考资料

  1. . Encyclopædia Iranica. 15 December 2006 [31 Decem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7).
  2. Strazny, P. (2005). Encyclopedia of linguistics (p. 325). New York: Fitzroy Dearborn.
  3. Sacred Precincts: The Religious Architecture of Non-Muslim Communities Across the Islamic World, Gharipour Mohammad, BRILL, Nov 14, 2014, p. 179.
  4. . [2013-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3). 已忽略未知参数|df= (帮助)
  5. Salma, K. Jayyusi; Holod, Renata; Petruccioli, Attilio; André, Raymond. . Leiden: Brill. 2008: 174. ISBN 9789004162402.
  6. Huff, D. . www.iranicaonline.org. Encyclopaedia Iranica. [16 March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9).
  7. . [2019-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3).
  8. Battutah, Ibn. . London: Picador. 2002: 68. ISBN 9780330418799.
  9. electricpulp.com. . [2019-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7).
  10. Matthee 2012, p. 67.
  11. Aslanian, Sebouh. .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1: 1. ISBN 978-0520947573.
  12. Bournoutian, George. 2. Mazda Publishers. 2002: 208. ISBN 978-1568591414. 已忽略未知参数|url-access= (帮助)
  13. 8. Echo Institute. 1969: 71 [2019-11-14]. OCLC 76002663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1).
  14. . [19 Jul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7).
  15. . [19 Jul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9).
  16. Hesaco.co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from the HESA official company website)
  17. Pike, John. . [2019-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6).
  18. . [2019-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5).
  19. . [2019-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5).
  20. . [16 August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29).
  21. . Irimo.ir. [2012-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