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益王朝

白益王朝波斯語 Āl-e Buye,或譯布韋希王朝布耶王朝)是945年至1055年間統治伊朗西部及伊拉克的一個王朝,由裡海南岸(吉蘭省)的德萊木人建立[1]。王朝名稱來自创建者白益

白益王朝
آل بویِه
Āl-e Buye
934-1062
公元970年 白益王朝的版圖
常用语言
政府世袭君主制
埃米爾/沙阿 
 934–949
Imad al-Dawla
 1048–1062
Abu Mansur Fulad Sutun
历史时期Middle Ages
 建立
934
 Imad al-Dawla自立為埃米爾
934
 阿杜德·道莱成為王朝最高統治者
979
 终结
1062
先前国
继承国
薩曼王朝
齊亞爾王朝
Banu Ilyas
伽色尼王国
塞尔柱帝国
Kakuyids
Uqaylid dynasty
Marwanids
Shabankara
今属于

白益王朝或布依德王朝(波斯語:آل بویه‎ Âl-e Buye;也稱為 BuwaihidsBowayhidsBuyahids,或 Buyyids),是由從德萊木起源的什葉派伊朗王朝[2][3] 加上這地區其他伊朗朝代的興起,白益王朝統治的大約一個世紀,代表伊朗歷史上的一段時期,有時它被稱為“伊朗人中興”時期,這時期發生在伊斯蘭對波斯的征服之後,是在阿拔斯王朝塞爾柱帝國統治時期之間的一段插曲。[4]

白益王朝由阿里·伊本·白益所建立,他在公元934年征服法爾斯,在設拉子建都。他的弟弟哈桑·伊本·白益(Hasan ibn Buya)在公元930年代後期征服吉巴爾的部分地區,並在公元943年佔領了雷伊,在此建都。公元 945年,阿里·伊本·白益最小的弟弟艾哈邁德·伊本·白益征服伊拉克,在巴格達建都。艾哈邁德·伊本·白益獲得了 Mu'izz al-Dawla(“國力增強者 (Fortifier of the State)”)的榮譽稱號(laqab)。哥哥阿里·伊本·白益的榮譽稱號是 Imad al-Dawla(“國家的撫育者 (Support of the State)”),哈桑·伊本·白益的榮譽稱號則是 Rukn al-Dawla(“國家的支柱(Pillar of the State)”)。

由他們德萊木伊朗人的出身,白益王朝自覺地恢復了伊朗薩珊王朝的象徵和習俗。[5] 從 “阿杜德·道萊(艾哈邁德·伊本·白益之子,統治時期公元949年-983年)” 開始,他們使用了古老的薩珊王朝的名稱 “ Shahanshah(شاهنشاه)”,字面意思是“萬王之王”。[6][7]

白益王朝的領土在最大程度的時候,涵蓋今日大部分的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敘利亞,以及阿曼阿聯酋土耳其阿富汗巴基斯坦的部分地區。在公元10和11世紀,就在塞爾柱突厥人入侵之前,白益王朝是中東地區最具影響力的王朝。[8]阿杜德·道萊國王的領導下,它有段短暫的時期是中東最強大的王朝。[9]

起源

單詞 Būya(阿拉伯語 Buwayh)是一個中古波斯語名稱,以小寫 ـویه 結尾(中古波斯語 -ōē,現代波斯語 -ūyeh阿拉伯語 -uwayh)。白益氏族是來自德萊木 (Daylam)的瑣羅亞斯德教信奉者 Panah-Khusrow 的後裔。他有一個兒子叫白益(Buya),他是在拉希讓(Lahijan)的一名漁夫,[10],後來捨棄瑣羅亞斯德教,而皈依伊斯蘭教[11]:274 白益後來生了三個兒子,分別叫艾哈邁德(Ahmad),阿里(Ali)和哈桑(Hasan),他們三兄弟在日後共同創立了白益王朝。大多數歷史學家都認為,白益王朝族人是來自德萊木[11]:251–52[12][13][14][15][16][17][18] 白益王朝號稱他們的皇族血緣來自薩珊王朝的第15任皇帝,巴赫拉姆五世[19]

歷史

建立

934年白益第三子阿里佔領法爾斯的都城設拉子。945年其弟艾哈邁德進入巴格達哈里發穆斯台克非成為白益家族的傀儡,统治伊朗和伊拉克。

崛起(公元934年-945年)

王朝的創建者阿里·伊本·白益最初是在德萊木軍閥馬坎 伊本 卡奇(Makan ibn Kaki)麾下當兵,[20] 但後來改而跟隨建立齊亞爾王朝伊朗人統治者馬爾達維,而他本人也與吉蘭的統治王朝[21] 建立關係,吉蘭德萊木(Dailam)接壤。 阿里·伊本·白益的兩個弟弟,哈桑·伊本·白益和艾哈邁德·伊本·白益後來加入。 公元932年,“阿里·伊本·白益被授予卡拉季(Karaj)的地方作為封地,因此能夠將其他的德萊木人招募進入自己的軍隊。但是,“阿里·伊本·白益的獨立行動讓馬爾達維有將之除去的計劃,”馬爾達維的計劃被他自己的維齊爾(宰相)向阿里·伊本·白益洩漏。

三位兄弟兄弟帶著400名德萊木支持者隨後逃往法爾斯[22],在那裡他們設法控制了阿拉貞(Arrajan)。[28]但是,白益王朝族人和阿拔斯王朝將軍雅克特(Yaqut)不久就為控制法爾斯而爭鬥,白益王朝族人最終獲得勝利。[23]這次的勝利為征服法爾斯的首府設拉子鋪下坦途。[24]

阿里·伊本·白益還與法爾斯的地主們結盟,其中包括法桑賈斯家族,該家族後來為白益王朝提供了許多傑出的政治家。此外,阿里·伊本·白益招募更多的士兵,其中包括加入騎兵部隊的突厥人。 “阿里·伊本·白益隨後派他的弟弟艾哈邁德·伊本·白益遠征克爾曼,但在俾路支人和卡夫人(Qafs)反抗後,被迫從那裡撤出。[30]然而,”馬爾達維試圖廢除在巴格達阿拔斯王朝,並重建一個信奉瑣羅亞斯德教的伊朗帝國,不久他就從阿拔斯王朝手中奪德胡齊斯坦,並強迫阿里·伊本·白益承認他為宗主國。[25]

對白益族人來說,幸運的是,”馬爾達維在公元935年被刺殺,在齊亞爾王朝的領土上造成混亂,對這三位兄弟來說是一個完美的機會。阿里·伊本·白益和艾哈邁德·伊本·白益征服胡齊斯坦,哈桑·伊本·白益佔領齊亞爾王朝首都伊斯法罕,並於公元943年佔領雷伊(Rey),在那兒建立自己的都城,從而征服整個吉巴爾(Jibal)地區。公元 945年,艾哈邁德·伊本·白益進入伊拉克,將阿拔斯王朝變為附庸,同時接受榮譽稱號 Mu'izz ad-Dawla(“國力增強者”),而阿里·伊本·白益則被授予 Imād al-Dawla(“國家撫育者”)榮譽稱號 ,哈桑·伊本·白益獲得 Rukn al-Dawla(“國家的支柱”)榮譽稱號。

國力的高峰和黃金時代(公元945年-983年)

接續白益王朝征服的其他領土外,克爾曼(在公元967年),阿曼(在公元967年),賈茲拉(又稱上美索不達米亞,在公元979年),塔巴里斯坦(Tabaristan,在公元980年)和戈爾干( Gorgan,在公元981年)陸續被征服。然而此後,白益王朝進入緩慢衰落時期,邦聯的各部逐漸瓦解,其統治下的地方王朝實際上已經算是獨立。

衰敗和覆亡(公元983年–1,048年)

阿杜德·道萊之死被認為是白益王朝衰落的起點;[26] 阿杜德·道萊過世時,他的兒子阿布·卡利雅爾·馬祖班人在巴格達,他首先對父親之死秘不發喪,以確保他的繼承順利,並避免內戰。當他公開宣布父親過世的消息,他被冠以“ Samsam al-Dawla”的榮譽稱號。然而,阿杜(Adud)的另一個兒子,Shirdil Abu'l-Fawaris,阿布·卡利雅爾·馬祖班的哥哥,挑戰阿布·卡利雅爾·馬祖班的政權,導致內戰爆發。[27] 同時,一位名叫 Badh 的 馬瓦尼德部族的頭目佔領迪亞巴克爾,並強迫阿布·卡利雅爾·馬祖班承認他是那個地區的附庸統治者。[27] 此外,哈桑·伊本·白益的兒子,穆阿亞德·道萊也在此期間去世,他由法赫爾·道萊繼任,他在穆阿亞德·道萊時期的維齊爾(宰相)薩希卜 伊本 阿巴德(Sahib ibn Abbad)的襄助下,成為父親所遺留領土的統治者。[34] 阿杜德·道萊的另一個兒子 Abu Tahir Firuzshah 確立了自己作為巴士拉的統治者,並冠上 “ Diya'al-Dawla” 的稱號,而另一個兒子 Abu'l-Husain Ahmad 確立了自己作為 胡齊斯坦的統治者,冠以 "Taj al-Dawla" 的稱號。

Shirdil Abu'l-Fawaris(以擁有 “ Sharaf al-Dawla” 的稱號而為人知)迅速從阿布·卡利雅爾·馬祖班手中奪取阿曼,在公元983年,阿布·卡利雅爾·馬祖班的突厥人軍隊發動叛亂,並離開伊拉克,前往法爾斯,但他們之中的大多數都受到阿布·卡利雅爾·馬祖班的親戚 齊亞爾 伊本 沙赫拉卡維的勸說而留在伊拉克。但是,伊拉克處於嚴峻的局勢中,發生了幾次叛亂,但他設法將這些叛亂壓制。最危險的一次叛亂是由阿斯法 伊本 庫爾達維(Asfar ibn Kurdawayh)所發動,他試圖推阿布 納斯爾 菲魯茲 哈沙德(以“巴哈 道萊”的稱號為後世所知)成為伊拉克的統治者。在同一時期,阿布·卡利雅爾·馬祖班也成功奪取巴士拉胡齊斯坦,迫使他的兩個兄弟逃往法赫爾·道萊的領土。

連年內戰讓白益王朝國是江河日下,在10世紀末期,白益王朝對東羅馬的戰爭開始逐漸失利,東羅馬軍隊甚至一度兵臨巴格達。在11世紀中葉,白益酋長國(白益王朝)的領土逐漸淪落到加茲納維德王朝塞爾柱突厥人手中。 公元1,029年,面對他的德萊木部隊在雷伊的叛變,馬扎 道萊(Majd al-Dawla)向伽色尼的馬哈茂德請求援助。[28] 蘇丹 馬哈茂德抵達後,他罷黜了馬扎 道萊(Majd al-Dawla),派一位加茲納維德王朝( Ghaznavid)的總督取而代之,並結束了以雷伊為都的白益王朝。[29][30] 公元1,055年,塞爾柱王朝創立者圖赫里勒·貝格征服巴格達,罷黜了最後一位的白益王朝統治者。[31] 像白益王朝的做法一樣,塞爾柱人阿拔斯王朝哈里發留下,作個有名無實的統治者。[32]

政府

白益王朝在伊拉克伊朗西部建立了一個聯邦。這個邦聯有三個公國 - 一個在法爾斯,以設拉子為都;第二個在吉巴爾 (Jibal),以雷為都,最後一個在伊拉克,以巴格達為都。但是,在白益王朝邦聯的後期,有更多的公國形成。權力的繼承為世襲,父親將土地分割,分給兒子們。

白益王朝統治者使用的頭銜是埃米爾,意為“總督”“王子”。通常,其中一位 埃米爾 會被認為比其他的埃米爾更資深;這位資深的埃米爾將使用資深埃米爾 的頭銜[7] 即資深埃米爾的意思。儘管資深 埃米爾是白益王朝的正式領導人,但他通常在自己個人的酋長國之外沒有任何重要的控制權。每個 埃米爾都在自己的領土內享有高度的自治權。如上所述,一些更強大的酋長國使用了薩漢莎(Shasshahah,“萬王之王”)的薩珊王朝頭銜。此外,白益王朝還使用了其他幾個頭銜,例如 malik(“國王”)和 malik al-muluk(“國王之王”)。在較少的情況上,白益王朝領土也受到其他家族的王子(例如, 馬瓦尼德(Hasanwayhids)家族)的統治。

軍事

在白益王朝初期,他們的軍隊主要由其德萊木的同鄉組成,他們主要是尚武,勇猛的農民出身,組成步兵。德萊木長久的軍事活動歷史可追溯到薩珊王朝時期,擔任僱傭軍到伊朗伊拉克甚至遠到埃及等地作戰。 德萊木的軍人在戰鬥中通常會攜帶劍,盾和三支長矛。此外,他們還以其強大的盾牌陣而聞名,很難突破。[33]

但是,當白益王朝的領土擴增時,他們開始招募突厥人加入他們的騎兵部隊,[24] 這些突厥人在阿巴斯王朝的軍隊中也發揮了突出的作用。[34] 白益王朝的軍隊還有庫爾德人,他們與突厥人都是是遜尼派,而德萊木人則是什葉派穆斯林。[42]但是,吉巴爾 白益王朝的軍隊主要由德萊木人組成。[35] 德萊木人和突厥人經常爭吵,試圖讓自己成為軍隊中的主導力量。[36] 為提供待遇給他們的士兵,白益王朝的 amir 經常透過分配 伊克塔' 的方式,即從一個省獲得一定比例稅收收入的權利(契約代理人課稅),但也也經常使用實物配給的做法。[37] 突厥人受到伊拉克的白益王朝青睞,而德萊木人則在伊朗的白益王朝受到青睞。[38]

宗教

白益王朝跟當時的大多數德萊木人相同,是什葉派,被稱為十二伊瑪目派。然而,更有可能他們最初是宰德派[39][40] 至於從宰德派轉變為十二伊瑪目派的原因,近代學者穆政 莫門認為,由於白益王朝的族人不是首位什葉派伊瑪目阿里的後裔,因此,宰德派會敦促他們從阿里的後裔族人中迎來一位伊瑪目。出於這個原因,白益王朝傾向於十二伊瑪目派,後者擁有隱遁的伊瑪目(參考:穆罕默德·馬赫迪·蒙塔扎爾),這在政治上對他們更具吸引力。[39]

白益王朝除非是在政治上有利的情況下,很少會嘗試對他們的臣民強迫灌輸某種宗教觀點。遜尼派阿拔斯王朝哈里發被白益王朝保留,但他的一切世俗權力全被剝奪。[41] 此外,為了防止什葉派遜尼派之間的緊張關係擴散到政府機構,白益王朝的埃米爾偶爾會任命基督教徒,而不是什葉派遜尼派的穆斯林,來擔任高級職務。[42]


參考

  1. Iranica,Iranica: DEYLAMITES:The most successful actors in the Deylamite expansion were the Buyids. The ancestor of the house, Abū Šojāʿ Būya, was a fisherman from Līāhej, the later region of Lāhījān.
  2. Grousset, René. . trans. Naomi Walford. New Brunswick: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2002. ISBN 978-0813506272.
  3. Felix, Wolfgang; Madelung, Wilferd. . Encyclopaedia Iranica, VII/4: 342–347. [28 November 2016].The most successful actors in the Deylamite expansion were the Buyids. The ancestor of the house, Abū Šojāʿ Būya, was a fisherman from Līāhej, the later region of Lāhījān.
  4. Blair, Sheila. . Leiden: E.J. Brill. 1992. ISBN 978-90-04-09367-6.
  5. Goldschmidt, Arthur. 7.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2002: 87. ISBN 978-0813338859. 已忽略未知参数|url-access= (帮助)
  6. Clawson, Patrick; Rubin, Michael, , Middle East in Focus 1st,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19, 2005, ISBN 978-1-4039-6276-8
  7. Kabir, Mafizullah. . Calcutta: Iran Society. 1964.
  8. Wink, André. . Boston: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2002. ISBN 978-0391041745. hdl:2027/heb.03189.0001.001.  via Questia
  9. Ch. Bürgel & R. Mottahedeh 1988, pp. 265–269.
  10. Felix, Wolfgang; Madelung, Wilferd. . Encyclopaedia Iranica, VII/4: 342–347. [28 November 2016].
  11. Busse, Heribert. . Frye, Richard N. (编). .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ISBN 9780521200936 (英国英语).
  12. ʿAżod-Al-Dawla, Abū Šojāʾ Fannā Ḵosrow (936-83)伊朗百科全書
  13. Buyids伊朗百科全書
  14. Bosworth, Clifford Edmund. .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6: 154–155. ISBN 978-0231107143.
  15. Rypka, Jan. . Springer. 2013. ISBN 978-94-010-3479-1., page 146
  16. Kennedy, Hugh. . London: Routledge. 2015. ISBN 978-1-317-37638-5., page 211
  17. Houtsma, Martijn Theodoor (编). Reprint. Leiden: E.J. Brill. 1993. ISBN 978-9004097964.
  18. Karsh, Efraim. .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2007. ISBN 978-0-300-12263-3.
  19. Alram, Michael. . E-Sasanika: 10. [2020-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2). The article uses Wahram Gūr for the king's name.
  20. Nagel 1990, p. 578–586.
  21. Kennedy 2004, p. 211.
  22. Kennedy 2004, p. 212.
  23. Bosworth 1975, p. 255.
  24. Kennedy 2004, p. 213.
  25. Bosworth 1975, p. 256.
  26. Kennedy 2004, p. 234.
  27. Bosworth 1975, p. 289.
  28. C.E. Bosworth, The Ghaznavids 994-1040,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63), 53,59,234.
  29. C.E. Bosworth, The Ghaznavids 994-1040, 53,59,234.
  30. The Political and Dynastic History of the Iranian World (A.D. 1000-1217), C.E. Bosworth,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 Vol. V, ed. J. A. Boyl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8), 37.
  31. André Wink, Al-Hind: The Making of the Indo-Islamic World, Vol. 2, (Brill, 2002), 9.   via Questia
  32. Bernard Lewis, The Middle East: A Brief History of the Last 2,000 Years, (New York: Scribner, 1995) p. 89.
  33. Bosworth 1975, p. 251.
  34. Sohar and the Daylamī interlude (356–443/967–1051), Valeria Fiorani Piacentini,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for Arabian Studies, Vol. 35, Papers from the thirty-eighth meeting of the Seminar for Arabian Studies held in London, 22–24 July 2004 (2005), 196.
  35. Kennedy 2004, p. 244.
  36. Busse, Heribert, , Frye, R. N. (编), ,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65, 298, 1975, ISBN 978-0-521-20093-6
  37. Sourdel-Thomine, J. "Buwayhids." The Encyclopedia of Islam, Volume I. New Ed. Leiden: E. J. Brill, 1960. p. 1353.
  38. Bosworth 1975, p. 252.
  39. Momen, Mooja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75–76, 1985, ISBN 978-0-300-03531-5
  40. Berkey, Jonathan.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978-0-521-58813-3., p. 135
  41. Abbasids, Bernard Lewis, The Encyclopaedia of Islam, Vol. I, ed. H. A. R. Gibb, J. H. Kramers, E. Levi-Provencal, J. Schacht, (E.J. Brill, 1986), 19.
  42. Heribert, pp. 287-8

文獻

  • Madelung, W. . Frye, R.N. (编).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198–249. ISBN 978-0-521-20093-6.
  • Nagel, Tilman. "Buyids", Encyclopædia Iranica.
  • R. N. Frye (1975).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 Volume Four: From the Arab Invasion to the Saljuqs. ISBN 978-0-521-20093-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