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问题
伊核问题在2006年初成为美国和伊朗关系的核心问题,并成为美伊战争的潜在导火線。2015年4月2日,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達成《联合全面行动计划》,以系统性解决伊朗核问题[1]。
分類 |
伊朗核問題 |
---|
組織 |
|
國際協議 |
伊朗核问题,简称伊核问题,是伊朗于1950年起开发核工业所引发的国际问题。
历史
1979年之後
1979年,伊朗爆發革命,巴勒維下台流亡。1980年,美伊断交,其後美国多次指责伊朗秘密发展核武器。美国在兩伊戰爭後對伊朗進行經濟及軍事制裁。
2003年初,伊朗宣布提炼出核电站燃料铀。12月18日,伊朗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自2003年伊朗宣布成功提炼出铀以来,联合国已通过四个制裁伊朗的决议,美欧还出台了制裁法案。联合国对伊朗制裁主要集中在禁止伊朗参与国外核领域的投资、运输和金融活动。美国则切断伊朗所有金融机构与美国银行体系的联系,包括对向伊朗能源、贸易公司和央行提供物质支持的机构的制裁。2003年6月19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发表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主席关于伊朗核问题的“总结性声明”敦促伊朗:“迅速纠正总干事巴拉迪在其报告中提到的伊朗在执行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有关的保障协定中存在的所有问题,立即和无条件地签署和执行保障协定的附加议定书
”9月12日,国际原子能机构通过决议要求伊朗:在10月底前公开其核计划,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突击检查其核设施,终止提炼浓缩铀 。11月26日,再次通过决议
2004年4月,伊朗宣布暂停组装浓缩铀離心機。3月13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通过决议批评伊朗没有公开其部分核计划。6月1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通过决议协助解决核计划的剩余问题。6月底,伊朗恢复浓缩铀离心机的组装,但暂停提炼浓缩铀。9月21日,伊朗宣布开始将37吨铀矿料中的一部分用于铀转化。9月18日,理事会在维也纳通过决议要求伊朗终止一切与制造核武器有关的核活动。11月,德法英3国与伊朗在多轮会谈后在巴黎初步达成协议,德法英承诺提供核技术、核燃料和一座轻水反应堆。11月29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通过决议不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11月22日,伊朗宣布中止铀浓缩。
2005年8月1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通过决议要求伊朗立即停止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核活动。9月24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通过决议认定伊朗多次不履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义务。
2006年开始,伊核问题六国开始与伊朗展开谈判[2]。2006年1月10日,伊朗恢复中止了两年多的核燃料研究。4月11日,伊朗宣布已成功生产出纯度3.5%的低纯度浓缩铀,成为国际核八强(五常任理事国,印巴,伊朗)之一。4月2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穆罕默德·巴拉迪向该机构理事会和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了关于伊朗核问题的报告。报告说,伊朗未能在联合国安理会规定的期限内中止铀浓缩活动,也没有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人员进行全面合作。[3]6月1日,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和德国有关伊朗核问题的外长级会晤在维也纳结束。与会各方达成一项共识,在伊朗中止铀浓缩活动的前提下向其提供一项具有吸引力的方案。[4]7月3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关于伊朗核问题的第1696号决议,要求伊朗在8月31日之前暂停所有与铀浓缩相关和后处理的活动,并呼吁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开展合作。[5]8月22日,伊朗正式向俄、美、中、英、法、德六国递交了伊朗对伊核问题六国方案的答复。[6] 10月25日,伊朗官方证实已成功安装了第二批铀浓缩设备,即164台离心分离机。[7]12月23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1737號决议,决定对伊朗实行一系列与其核计划和弹道导弹项目有关的禁运、冻结资产和监督相关人员出国旅行等制裁措施。[8]
2007年2月22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向机构理事会和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了有关伊朗履行安理会1737号决议情况的报告。报告认定伊朗未能在安理会规定的60天限期内停止其有争议的铀浓缩活动。[9]3月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闭门会议决定,将该机构对伊朗的55项核技术援助项目减少22项,有4项是国家项目,其余18项属地区或跨地区的合作项目。[10]3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第1747号决议,加大了对伊朗核和导弹计划相关领域的制裁,同时强调继续寻求通过谈判解决伊核问题。[11]3月28日,伊朗国家原子能组织中止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全面保障协定的部分辅助安排,以回应联合国安理会第1747号决议。[12]4月9日,伊朗总统馬赫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宣布,伊朗已有能力进行工业规模核燃料生产。[13]
2012年8月,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报告称伊朗已经安装了完成一处深层地下核燃料生产设施所需的四分之三的核离心机。[14][15]
谈判与解决
2015年4月2日,伊核问题各谈判方在瑞士洛桑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伊朗核谈判达成了框架性协议。这一框架性协议将为六月末达成最终的具体协议铺平道路[15]。2015年7月14日,伊朗與美國、中華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英國、德国、法国伊核问题六國經過漫長談判後,就限制伊朗發展核武及解除對伊朗的制裁問題達成協議。[16]该全面协议由正文及五个技术附件组成,五个技术附件分别涉及核、制裁、民用核能合作、联委会及实施等五方面内容。伊朗还同意15年内将铀浓缩浓度限制在不超过3.67%的范围内,联合国对伊朗的弹道导弹制裁将保留8年。[2] 2016年1月16日,新华社报道称,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证实伊朗完成了开始执行伊核全面协议的必要准备步骤。美国白宫同日发表声明说,总统奥巴马已签署行政命令,根据伊核协议规定解除对伊朗的经济制裁。莫盖里尼和扎里夫同日宣布,鉴于伊朗履行了伊核问题全面协议承诺,与伊朗核问题有关的经济和金融制裁按照全面协议要求当天得到解除。[17]
2016年1月16日,新华社报道称,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证实伊朗完成了开始执行伊核全面协议的必要准备步骤。美国白宫同日发表声明说,总统奥巴马已签署行政命令,根据伊核协议规定取消对伊朗的经济制裁。莫盖里尼和扎里夫同日宣布,鉴于伊朗履行了伊核问题全面协议承诺,与伊朗核问题有关的经济和金融制裁按照全面协议要求当天得到解除。[17]
美国退约
2017年1月,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后开始采取对伊朗强硬政策,先后退出伊核协定和阻止伊朗石油出口,迫使伊朗做出停止履行部分伊核协定的决定,伊朗核问题出现反复[18]。
2018年5月8日,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退出伊核协议,并将恢复对伊朗的制裁。[19]同时,伊朗总统鲁哈尼表示,将暂时留在伊核协议,继续履行伊核协议内容。[20]2018年11月,美國宣佈對進口伊朗石油的國家進行制裁,但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台湾、土耳其、意大利和希腊从伊朗进口石油得到豁免,但有效期至2019年5月2日截止[21]。對此伊朗大為不滿,2019年5月8日,伊朗总统鲁哈尼宣布将停止履行伊核协议部分承诺,停止出售铀浓缩过程中产生的多余重水以及浓缩铀。但如果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和中国能在两个月内为伊朗找到一个出售石油和处理银行交易的机制,伊朗将恢复履行这些承诺[18]。
2019年5月21日,伊朗将丰度为3.67%的浓缩铀产量提升4倍,不过该举措依旧在伊朗核协议框架内[22]。6月13日,日本首相安倍帶去川普口信前往伊朗會談,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表示不接受安倍转达的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口信,同時反向对安倍明确表示,不值得为特朗普传递任何信息。伊朗对美国没有任何信任可言,歐巴馬時代与美国进行的谈判,都“不是一段愉快的经历”。过去40年有许多美国总统都想摧毁伊朗,但均以失败告终,現在伊朗不会发展核武器。不过哈梅内伊特别说明「即便伊朗真计划发展核武器,美国也无可奈何,美国的禁令不会是伊朗拥核的障碍。而美国自身拥有庞大的核武库,没资格在核武器问题上对任何国家指手画脚。」[23]
核设施
各方态度
伊朗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于2016年1月19日表示,美国在伊朗与各国达成伊核协议后,“欺骗了”伊朗。哈梅内伊在当天写给伊朗总统鲁哈尼的一封信中指出,伊朗应提防美国这样的国家,因为几乎在美国总统奥巴马下令解除对伊朗经济制裁的同时,美方又对伊朗推出一系列新制裁措施。[31]
美国
美国将采取不排除战争在内的一切手段以阻止其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2010年在签下美俄START条约时奥巴马说美国,俄国和其他国家在要求伊朗面对不能遵守核不扩散条约的义务时的后果。“我们不会容忍藐视不扩散条约的行为,在一个关键性地区挑起军备竞赛的风险,及威胁国际社会和我们集体安全信用度的行为”[32]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伊朗核问题谈判达成全面协议,中方发挥的作用十分重要。美方感谢中方为达成这一历史性协议所作贡献。美方希望同中方继续协调合作、共同努力,确保全面协议得到实施。[33]
2018年5月8日美国现总统特朗普卻突宣布,美国将退出伊核协议,并将恢复对伊朗的制裁,撕毀協議。[34]
美國内部对伊朗的观点长期对立,分为主战派与主和派两种观点[35]。主战派观点认为,现在不動武,后患无穷;对伊朗动武代价很高,但容忍伊朗拥有核武器对美国的安全形成威胁代价更高;在动武和纵容其拥有核武器之间倾向动武。美国前总统乔治·W·布什、美国前国务卿赖斯、美国总统川普均支持此观点。
主和派观点则认为,目前局势类似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36],美国政府处於“要么默许敌人拥有危险武器,要么动武阻止敌人”的两难困境;动武则美国将陷入20至30年的另一个伊拉克泥潭。況且对于伊朗的原子能發展現今有莫斯科與北京反对直接动武。美国前吉米·卡特政府国家安全顾问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美国前总统歐巴馬支持此观点。
中国
中共中央总书记兼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的达成,有力维护了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为国际社会提供了通过谈判解决重大争端的有益经验,向世界发出了积极信号。安理会刚刚通过决议,这标志着全面协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支持[33]。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指出,伊核谈判经过多年历程,已取得重要进展。中方作为重要一方,始终积极参与谈判进程,发挥了建设性作用。[15]
八国集团
2003年从IAEA开始调查核问题起,G8反复声明了对此问题的关切。2003年G8峰会上领导人们说 "我们不会忽略越加扩散的对伊朗尖端核项目的暗示。"[39]
在2008年日本G8峰会上领导人们声明:[40]
我们对于伊朗核项目带来的核扩散风险、及伊朗不断地不能履行其国际义务的行为深表关切。我们敦促伊朗立刻履行UNSCR 1696, 1737, 1747 和1803条款,特别是立刻停止其提纯核元素行为。我们也要敦促伊朗完全地和IAEA合作,包括对最近IAEA理事长提出的报告中提到的问题作出澄清。我们坚定地支持并提供合作于中,法,德,俄,联合王国和美国及欧盟最高会议去有创新性地通过谈判解决这一问题,并敦促伊朗正面地对他们于2008年6月提出的建议回应。我们也赞扬其他G8成员的努力,特别是日本提出的高层次对话,这是向着和平与外交地解决问题迈出的一步。我们欢迎金融行为力量协助各国在相关UNSCR条款下履行他们的义务.
参见
参考文献
- 六国对话伊核问题:分歧依旧 希望犹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亚太日报,2013年4月8日
- . [2016-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3).
- 简讯:巴拉迪提交伊朗核问题报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新华网
- 宋国城,伊朗核问题6国外长会晤取得一定进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新华网
- 王湘江,王波,安理会通过决议要求伊朗在8月底前暂停所有铀浓缩活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新华网
- 徐俨俨,梁有昶,伊朗正式递交对六国方案的答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新华网
- 徐俨俨,梁有昶,伊朗称已安装第二批铀浓缩设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新华网
- 王湘江,刘历彬,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有关制裁伊朗的决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新华网
- 宋国城,巴拉迪向安理会提交伊朗核问题报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新华网
- 宋国城,连国辉,国际原子能机构决定削减对伊朗核技术援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新华网
- 刘历彬,吴志强,联合国安理会就伊朗核问题通过新决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新华网
- 梁有昶,徐俨俨,伊朗部分中止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新华网
- 伊朗总统宣布已能进行“工业规模”核燃料生产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新华网
- . [2016-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4).
- . [2016-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4).
- . BBC News. 2015-07-14 [2015-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4).
- . [2016-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1).
- . [2019-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6).
- . The White House. [2018-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7) (美国英语).
- . www.aljazeera.com. [2018-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4).
- . [2019-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3).
- 伊朗原子能组织发言人称已将浓缩铀产量提升4倍
- . [2019-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4).
- 孙建. . 新华网新闻. 上海. [2020-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0) (中文(中国大陆)).
- .
- . [2020-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5).
- . [2020-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9).
- . CNN. 2021-01-04 [2021-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 Implementation of the NPT Safeguards Agreement in Iran - 23 May 2014, p. 15.
- Iran, Country Profiles, Nuclear - NTI.
- . [2016-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4).
- . DipNote. 8 April 2010 [2 Octo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0月19日).
- . [2016-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4).
- . The White House. [2018-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7) (美国英语).
- . [2019-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4).
- . [2019-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6).
- Issacharoff, Avi. . Haaretz. 17 May 2009 [6 Octo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1).
- Julian Borger in New York. . London: The Guardian. 23 September 2009 [28 Dec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02).
- . G8.fr. 2 June 2003 [20 September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9月10日).
- . [2014年3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