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帝国学院

伦敦帝国学院英語:),全稱帝國科技及醫學院()[2],又譯帝国理工学院,是一所位於英國倫敦的公立研究型大學。學院本為倫敦大學聯邦中的一員,後在2007年7月9日其百週年紀念日正式宣布獨立,並由數個機構合併而成:聖瑪麗醫院醫學院(1988年)、國家心肺研究中心(1995年)及查林與威斯敏斯特醫學院(1997年)。[6][7]其商學院後於2003年成立。

倫敦帝國學院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校训拉丁文[註 1]
中译科學乃帝國之榮光及庇護
创建时间1907年7月8日 (1907-07-08)(皇家憲章頒布)[2]
学校类型公立研究型大學
捐贈基金九千八百萬英鎊(2014年)[3]
校长愛麗絲加斯特[4]
到訪者樞密院議長
职工人數3,692位(2014年)[3]
学生人數19,115(2018/19)[5]
人數9,985(2018/19)[5]
研究生人數9,130(2018/19)[5]
校址 英國英格蘭倫敦
校區南肯辛頓(本部校園)
切爾西
哈默史密斯
帕丁頓
絲木園
懷學院
代表色
                      
隶属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
羅素大學集團
科英布拉集團
歐洲大學聯盟
歐洲大學協會
G5超級精英大學
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
五大科學工程聯盟
網站www.imperial.ac.uk
位置

帝國學院的本部校園位於倫敦市中心南肯辛頓,另設切爾西哈默史密斯帕丁頓絲木園懷學院校區,並在2013年與南洋理工大學合作開辦新加坡李光前醫學院,為最具規模的校園網絡之一。大學各個學系與研究中心被歸入四大學術學院。[8]其亦為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帝國學院國家衛生服務信託兩大健康科學學術中心的始創者[9]、眾多學術聯盟的成員之一,並為英國金三角名校之一。[10]

帝國學院專注於醫學理工商學的教研[11],並為全英最難入讀的學府之一[12]。倫敦帝國學院在QS世界大學排名常年位居在前10以內。[13]該校校友包括眾多曾在有關領域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及數名政治家,截止2020年10月,伦敦帝国学院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员中,共有14位诺贝尔奖得主3位菲尔兹奖得主1位图灵奖得主[註 2]

历史

帝国理工於1907年由维多利亚女王阿尔伯特亲王在1845年建立的皇家科学院(Royal College of Science)、帝國研究院(The Imperial Institute)、皇家矿业学院(Royal school of mines)和伦敦城市与行会学院(City and Guilds of London Institute)合并组成,尽管这三所学院仍然在宪制上保留着自己的实体,帝国学院在1907年七月获得了皇家特许状,成为一个实际上统一的实体。

随后,圣玛丽医院医学院(1988),国家心脏和肺学会(1995),查令十字和西敏寺学校(Charing Cross and Westminster schools,1997)先后并入帝国理工,组成医学院,作为帝国学院的第四个宪制学院。1997年,帝国理工医学院兼并了皇家研究生医学院,皇家妇产科学会,2000年又兼并了肯尼迪风湿病学学会。

同样是2000年,帝国理工又兼并了并不是十分知名的崴学院(Wye College)作为它的一个分校区,主要研究环境科学。人们认为帝国学院的目的主要是获得崴学院所拥有的大量土地,帝国学院于2005年12月6日宣布崴校区吸引了10亿英镑的投资,将被建成一个世界级能容纳12500人的生物燃料研究中心。

2002年,维持了几十年的宪制学院系统被废除,而采用了新的院系制度。

2002年,帝国理工和倫敦大學學院商討合併,但在倫敦大學學院員工及學生反對下,計劃於一個月後中止了。

2005年底,学院宣布将合并物理科学院(Faculty of Physical Sciences)和生命科学院(Faculty of Life Sciences)组成新的自然科学院(Faculty of Natural Sciences)。

2005年12月9日,学院宣布计划退出联邦制的伦敦大学,并正式开始与伦敦大学磋商相关事宜。2007年,學院成立100周年之際,正式脫離倫敦大學,成為一所獨立的大學。

校园和校区

南肯辛顿校区正门

帝国理工是一个开放式的大学,由众多分散的校区组成,但大部分院系还是在南肯辛顿校区,位于英国伦敦海德公园南边和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旁,在伦敦西敏市皇家肯星顿和切尔西区交界处,一个学术机构密集的区域。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博物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皇家艺术学院,皇家音乐学院以及皇家地理协会都在附近。还有两个较大的校区并不在伦敦伯克郡絲木園校区在和在伦敦东部60英里的崴校区(Wye Campus)。

南肯辛顿校区中央的女王塔,是校園裡的標誌性建築。塔高287英尺(85米),是從前帝國研究院(Imperial Institute)唯一保留下來的建築物。它原來是一座大樓的一部分,塔內還有以前設置水缸的大堂。在1960年代,帝國研究院拆卸,帝國學院在研究院的原址擴建。1966至1968年,塔進行改建,成為一座獨立的建築物。塔裡面懸掛著10口大鐘,是1982年來自澳洲的禮物,以王室成員的名字命名。每有重要的王室成員生日或其他王室紀念日,大鐘都會在下午打響。

所有的院系都有自己的图书馆,学院在南肯辛顿校区还有一个中心图书馆,其中包含了科学博物馆的图书馆,面向登记的公众开放。中心图书馆,平日每天24小时开放。

2000年校友加里·田中捐赠两千七百万英镑帮助建立了一幢新的商学院大楼,被命名为田中商学院(Tanaka Business School)。此后于2008年田中商学院(Tanaka Business School)又更名为帝国理工商学院(Imperial College Business School)。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于2004年命名商学院的正门为帝国学院的“正门”。

学院每年花费巨额资金在不断翻新学院的设施,最近的工程包括翻新南肯辛顿区的大楼,重建学生宿舍和一个于2006年初建成的新体育中心。

學術泛論

教育

提供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共有四个学院,工程学院,医学院,自然科学院和商学院。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人文系,提供选修的政治,经济,历史,艺术和语言课程。

通常被认为是英国最严格的大学,它授予一等学位的比例和每年的淘汰率都十分引人瞩目,尽管它是英国入学标准最高的大学之一。

教学和研究职员将近3000人,其中53名皇家协会会员,57名皇家工程研究院会员和一名费尔兹奖得主。过去的成员中还有15名诺贝尔奖得主,2名费尔兹奖得主。

帝国理工一贯在英国各种大学排名中名列三甲。综合近来各种大学排名数据,尽管帝国理工是专攻科学的大学,它仍然能够占据综合排名第三的位置,同时排在许多工程和医学院排名的榜首。

从世界上来说,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的2007全球大学排名表显示,帝国理工世界总体排名第五,在工程和信息技术世界排名第六位(欧洲第二),医学世界排名第七,科学世界排名第十三。根據2012年泰晤士报全球大学排名,帝国理工总评分略低于美国麻省理工,排名世界第八。

研究

帝国理工是英国研究收入最高的大学之一,在2009-2010年度,研究收入为299,200,000英镑[14]。这些收入包括政府,慈善机构和商业机构的资助。

2001年12月的研究评估中,75%的教员达到5*级,是英国最高的。学院评分为6.68(7分满分),排名第二。

学院在生命和自然科学方面的高级研究有着世界级的声誉。

排名聲譽

綜合排行榜
全球名次
《ARWU》主排名[15] 25
《ARWU》附屬版[16] 24
《QS》主排名[13] 8
《泰晤士》主排名[17] 11
《泰晤士》聲譽版[18] 22
《美國新聞》全球版[19] 20
國內名次
《ARWU》主排名[20] 4
《ARWU》附屬版[16] 4
《QS》主排名[13] 3
《泰晤士》主排名[17] 3
《泰晤士》聲譽版[18] 4
《美國新聞》全球版[21] 3
《完全指南》[22] 5
《衛報》[23] 9
《星期日泰晤士報》[24] 5

倫敦帝國學院在多個主流排名歷年來多為全世界前20名、英國前5名。

院系设置

工學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医学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自然科学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商学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其他学术单位

校友

教职员

诺贝尔奖得主

  • 诺贝尔物理学奖
    • 1937年 THOMSON, Sir George Paget
    • 1948年 BLACKETT, Lord Patrick Maynard Stuart
    • 1971年 GABOR, Dennis
    • 1979年 SALAM, Abdus
  • 诺贝尔化学奖
    • 1937年 HAWORTH, Sir Walter Norman
    • 1956年 HINSHELWOOD, Sir Cyril Norman
    • 1967年 PORTER, Sir George
    • 1969年 BARTON, Sir Derek
    • 1973年 WILKINSON, Sir Geoffrey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1929年 HOPKINS, Sir Frederick Gowland
    • 1945年 FLEMING, Sir Alexander(青霉素的发现者之一)
    • 1945年 CHAIN, Sir Ernst Boris
    • 1963年 HUXLEY, Sir Andrew Fielding
    • 1972年 PORTER, Rodney Robert


费尔兹奖得主

資料來源

  1. .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5 June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7).
  2. PJGILL. . [2014-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1) (英语).
  3. (PDF). Imperial College London(倫敦帝國學院). [2015-01-0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12-31) (英语).
  4. . [2014-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9) (英语).
  5. . Higher Education Statistics Agency. [1 March 2020].
  6. . London.ac.uk. [2011-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2) (英语).
  7. . the Guardian. [2014-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3) (英语).
  8. . Imperial College London(倫敦帝國學院). [12 Ma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9) (英语).
  9. . Imperial College Healthcare NHS Trust(帝國學院國家衛生服務信託). [2011-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02) (英语).
  10. . Times Higher Education(《泰晤士高等教育》). 11-02-2010 [02-09-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02) (英语).
  11. .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2014 [2014-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1) (英语).
  12. Frean, Alexandra. . The Times (London). 04-06-2008 [11-01-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6).
  13. . Quacquarelli Symonds Limited. 2021 [2016-09-07].
  14. (PDF). [2012-02-2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1-19).
  15. . Shanghai Ranking Consultancy. 2020 [2016-09-07].
  16. . Shanghai Ranking Consultancy. 2015 [2016-09-07].
  17. .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21 [2016-09-07].
  18. .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9 [2016-09-07].
  19. .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2021 [2016-09-07].
  20. . Shanghai Ranking Consultancy. 2020 [2016-09-07].
  21. .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2021 [2016-09-07].
  22. . The Complete University Guide. 2021 [2016-09-07].
  23. . The Guardian. 2016 [2016-09-07].
  24. . Times Newspapers. 2021 [2016-09-07].

附註

  1. 因涉及殖民主义,2020年6月5日起从徽章中移除[1]
  2. 每個大學對計算這個數字都有著不同的原則,如:有些大學並不計算那些在得獎以後才到有關院校的人士,而有些大學則仍將其計算在內;有些亦不計算在校任教不足1年的教職員,但其他的卻仍視其為與該校有聯繫的得獎主。這裡顯示的數字為在統一採用了最廣闊的算法後所得出的結果。詳細人物列表請見各大學諾貝爾獎得主列表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