僜人

僜人(注音:ㄉㄥˉ ㄖㄣˊ,拼音:dēng rén)是一个生活在中国西藏印度(中國藏南地區)交界的察隅河流域的民族,总人数约2-3万,其中察隅县中国实际控制区内有1391人(2006年),其余的主体部分生活在麦克马洪线以南。僜人在中国属于未识别民族之一,其身份证上的民族成分一栏标识为“其他”。

僜人
總人口
约2-3万
分佈地區
 中國1391人或2-3万人(2006年)[註 1]
 印度约2-3万或0人(2006年)[註 2]
語言
僜语达让语格曼语
宗教信仰
原始宗教

民族来历

由于僜人生活在偏远的地区,没有民族文字,其历史记忆全靠口耳相传,且人数稀少,因此关于其来历,目前尚无明确的结论。僜人属于黄色人种南亚类型,僜人语言都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且僜人的传统民居和传统服饰与一带的一些少数民族相似,因此有学者根据这些特征提出僜人是古氐羌三千年前南迁的一支的假说。

1985年,中国政府曾委派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民族学与人类学专家调查僜人状况,拟归为新的少数民族,但遭到第十世班禅的反对,此事不了了之。

支系和语言

僜人有达让和格曼两支:

  • 达让人自称“达让”/tɑ˧˩ɹuɑŋ˥/,说达让语,属于义都-达让语支;又分达崩纽、阿宗纽、德嘎(里面还分德嘎·林高、德嘎·嘎绕哈衮、德嘎·格拉)、阿鹏、玛牛、阿歪冷、玛尹、帕衮(里面又分帕衮·哈贡、帕衮·达冉巴、帕衮·格冷崩、帕衮·空贡)等。
  • 格曼人自称“米教”(Miju)或“格曼”/kɯ˧˩mɑn˧˥/,说格曼语,属于格曼语支。分都西(内部又分都西·阿贡、都西·布林、都西·郭冬)、布雷、阿东、德美、克洞等

另外,珞巴族义都语和达让语接近。印度把义都、达让、格曼统一歸類为米什米部落,

汉语裡“僜”这一名称来自达让语里“美登”一词,意思是穷人。

生存状况

20世纪上半叶以前,中印边界地区是三不管地带,僜人处于无人统治的原始生活状态,其生产水平仍处于刀耕火种的阶段。由于人数单薄,只能生活在深山老林之中,被藏族视为“野人”,禁止其下山。

1960年代以后,中国控制区内的僜人受到中央政府的安抚,走出山林,开始农业耕种。察隅河谷受印度洋暖气流影响,处于自然环境优越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但由于没有务农传统,僜人至今仍以种植鸡爪谷青稞等简单作物为主要生存手段,经济非常落后。

生活习俗

僜人是一个男性拥有绝对权威的父权社会,在20世纪上半叶仍实行买卖的一夫多妻制。僜人相信万物皆有鬼灵,生育、疾病、丧葬等大事都要杀牲送鬼。他们的传统住宅是一种类似于傣族吊脚楼的低干栏式长屋,用竹子修建而成,下层养家畜,上层住人。上层每间有开向走廊的门,分为男主人房、妻子房和客房。廊壁上挂着的牛头骨和兽头骨分别是主人财富和狩猎能力的象征。男子的传统服饰是头缠黑色或白色的头帕,上身着无领无袖坎肩,腰缠布带,下身则只有前面一块遮羞布,身上挎挂砍刀、熊皮袋、弓箭等。女子佩银抹额、喇叭形银质耳鼓、银项链,上身着紧身胸衣,腰部袒露,下身着有长短两层的筒裙。男女均赤足。

由于察隅处于中印前哨,大批汉族边防军的入驻,给中国控制区内僜人的传统生活和文化带来了深刻的冲击。受文化大革命的巨大破坏以及90年代后经济与交流的迅速发展,僜人的习俗更是迅速汉化或藏化,基本放弃了传统的生活方式。目前传统的长屋已经绝迹,传统风格的着装也很少见了。而由于学校只提供藏语汉语教育,部分儿童已不会说僜语。

注释

  1. 如果以中印传统边界为界,则有2-3万人;如果以麦克马洪线为界,则只有1391人。
  2. 如果以中印传统边界为界,则只有0人;如果以麦克马洪线为界,则有2-3万人。

参考文献

    • 王传超. . 科学网. [2019-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4).
    • 莫非. . 华夏地理. 2008年3月号, (总第69期): 152–171 (中文(中国大陆)‎).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