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藏语系

汉藏语系英語:),也称泛喜马拉雅语系英語:),是世界主要語系之一,但是划分的形式很多,这个语系至少包含汉语族藏缅语族,共计约400种语言,主要分布在中国缅甸不丹尼泊尔印度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亚洲各国和地区。以汉藏语系语言为母语的人口约有15亿[1]。按使用人数计算,是仅次于印欧语系的第二大语系

汉藏语系
Sino-Tibetan
使用族群:漢族回族藏族緬族土家族白族彝族東幹族門巴族哈尼族羌族納西族景頗族欽族
地理分佈:东亚南亞东南亚中亞
谱系学分类世界主要語系之一
原始語言:原始汉藏语
分支:
漢语族
语言代码
ISO 639-2 / 5:sit
ISO 639-6:snot

  汉藏语系

汉藏语系分布图:
  缅彝语群
  其他

分佈

汉藏语系的语言主要分布在中国、缅甸、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南麓和东北部、尼泊尔、不丹等地[1]。汉藏语系已知有400多种语言,其中,汉语藏语缅甸语占据了绝大多数人口及分布区域,而众多其他使用人数较少的语言集中在中国四川西部、云南、西藏东南部、缅甸北部、印度东北部、尼泊尔等地[1]

汉藏语系的语言内部差异非常大。在语法方面,多数汉藏语都是主语-宾语-谓语的语序,比如“我饭吃”,只有汉语、白语(云南大理白族的语言)和缅甸东部的克伦语主语-谓语-宾语的语序,如是“我吃饭”[1]。语音上多样性也很强,有的有8个以上声调,也有的没有声调[1]

起源

语言学家对汉藏语系内部各语支亲缘关系、分化时间以及起源地点长期存在争议[1]。在语言分类里,传统上把汉藏语系中汉语之外的其它语言统称作藏缅语族。然而,因为汉藏语系语言之间差异很大,又缺乏历史文献材料,汉藏语的早期历史,以及汉藏语系各语支之间的亲疏关系在学者之间有很多争议[1][2][3]

早期学者一般认为汉藏语系分为四个语族,即汉语族藏缅语族壮侗语族苗瑶语族。1970年代以后,西方学者一般认为苗瑶语系壮侗语系不属于汉藏语系,为独立语系,中國學者則一般仍將苗瑤語族視為漢藏語系的一個語族。克里斯托弗·貝克威思則不认为汉语族藏缅语族有发生学关系。

对汉藏语系起源,主流意见是“北方说”,认为所有汉藏语中,汉语是最早分化出去的,其余的语言,即藏缅语族有共同原始语,后来藏缅语人群逐渐向西南方向迁徙并分化,形成了各个语支[4][1]。支持者包括白保罗马提索夫[5][6]。此观点认为汉藏语系可能起源于6000年前左右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约7000-5000年前,陕西、甘肃东部、河南西部一带)和马家窑文化(约5500-4000年前,甘肃中东部、青海东北部一带)[1]

复旦大学学者张梦翰等的2019年研究认为,汉藏语系约6000年前最早分化于中国北方[1][7]。此研究同意汉语是最早从汉藏语系中分化出来的,而藏缅语构成一个单独的支系[1]。根据此研究,汉藏语的首次分化时间约在6000年前,而藏缅语内部分化大约从4800年前开始[1]沙加尔在2019 年发表的另一研究也认同汉语是汉藏语系的最先分支出来的语言[8]

另一种关于汉藏语系起源的观点是“南方说”,认为语言多样性高的地方就是起源地和最早分化的地方,即印度东北部到四川西部一带[1][4]。此观点认为最早分化的汉藏语言有9000年以上甚至上万年的历史,最早分化的语言是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一些语言,之後向東傳,才發展出汉语和藏语等[1][9]

2020年的新研究較支持北方說,認為最早發生的分歧是漢語支和藏緬語支,但有別於先前研究大多推論6000年的歷史,新的研究認為兩支可能在8000年前即分離,或許和黃河流域的環境變化以及小米農作的早期發展有關。[10]

还有观点认为很难判断这些语支相互之间的远近关系,即“落叶模型”,认为语支就像地上散落的叶子一样,无法知道它们原先在树上的位置,实际上放弃了对汉藏语系语言之间关系的研究[11]

与其他语系的关系

語言特色

语言学家认定汉藏语系存在的标准,是该语系中的共享词汇[1]汉语藏语缅甸语彝语嘉绒语白语土家语西夏语景颇语克伦语等共享大量的词汇,尤其是最基本的词汇,如人称代词、数词、亲属关系、身体部位词等[1]。比如古汉语中“五”“吾”“鱼”的发音,和藏语、缅语这三个词的发音都非常相似,而三个词的语义并没有联系,而且都是语言里面非常基本的词汇,很难从其它语言借用,因此认定这几个词有共同来源的[1]。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1]

汉藏语系中各语言的一些类型学的特点:

但是,大部分语言学家认为,原始汉藏语的语音和语法和嘉绒语相似:没有明确的声调系统,有复辅音,有复杂的动词形态。法国学者奥德里库尔早在1954年发现汉语的声调是後起的[12]原始漢語没有声调,到了南北朝韵尾-s和喉塞音分别演变成去声和上声。上古汉语也有复杂的形态,例如:使动的s-前缀:登(端母登韵)上古汉语*təəŋ,增(精母登韵)*s-təəŋ。嘉绒语和藏语裡存在着同样的s-使动前缀。

按照历史语言学的定论,声调的有无、语序(动词主语宾语的相对位置)、音节结构等类型特征无法支持或者否认语言同源关系的假设,因为这些特征容易扩散到不同的语系。惟有共同的形态成分(前缀後缀中缀、元音交替等)和基本词汇才能证明这种关系。

同源关系

汉藏语系语言关系图

汉藏语系各语言之间存在很多同源词,由于原始汉藏语的分化经历了很长时间,对于原始汉藏语的拟构,学术上也存在不同的观点。另外汉字在表音方面的不足,使得原始汉语的拟构存在多种版本,下表给出了一个汉藏语系各语言之间的同源词。

基数词[13]原始汉藏语上古汉语原始藏语原始克伦语原始缅甸语原始克钦(景颇)语原始喜马拉雅语原始博多-加罗语原始库基语原始那加语
'1'*k-tyig*yitg-cig*teg*t'i*se*k'at*k'at
'2'*k-nyis*nyis*g-nis*k'-ni*-n'i*nis*g-ni*-ni*k'ni
'3'*k-t'um*sum*sum*g-sum*som*sum*sum*g-tam*-t'um*k-t'um
'4'*p-li*s-yiy*b-liy*wir*p-li*(p)li*bri*-li*p-li
'5'*p-ŋa
*l-ŋa
*ŋaʔ*lŋya*ŋaʔ*ŋa*p-ŋa*p-ŋa*b-ŋa*p-ŋa
*r-ŋa
*p'-ŋa
'6'*t-r'uk
*k-r'uk
*C-r'uk*d-ruk*xru*khyok*k-ru*t-ruk*(k)rōk*k-rūk
*p-rūk
*t-rūk
'7'*s-Nis*tshyit*s-nis*-nøy*nit*s-nit*nis-*s-ni*s-ni*š-ni
'8'*t-r'iat*p-ret*b-r-gyat*xroq*slit*-šiat*žyad*čat*t-riat*-šot
'9'*t-kua*kwyuʔ*d-kuw*gu-*ko*t-ku*gu*t-ku*t-ku*t-ko
'10'*-tsi(?)*gyip*tsi(y)*ts'i*tše*t-tsel*tšī*t-tši*tsom(?)

汉藏语分类歷史

德国学者朱利斯·克拉普羅特早在1823年就提出汉语藏语缅甸语的基础词汇之间有同源关系,而泰语越南语则不同。但後来他的著作被淡忘了,一直到20世纪,学者们才重新重视他的研究。

19世纪流行的分类,一般都是出于人种的考量,例如内森·布朗(Nathan Brown)在1837年提出“印度支那语”的概念,用来表示除阿尔泰语达罗毗荼语以外的所有东方语言,包括日语南岛语

“汉藏语”一词是普祖鲁斯基(Jean Przyluski)在1924年提出的,他的分类如下:

  • 藏缅语
  • 汉台语(这里的台语不仅包括现在所说的侗台语,还包括苗瑶语

在此基础上,有人把汉语侗台语苗瑶语分开,这种分类在中国比较流行:

20世纪后期,多数西方学者从汉藏语中排除了侗台语苗瑶语,但是保留了汉语和藏缅语的二分法,例如马蒂索夫(Matisoff)、布拉德利(Bradley 1997)、杜冠名(Thurgood 2003)的分类:

目前有学者不认同这种二分法。更有人认为汉语在汉藏谱系树的地位可能比较接近藏语,反而汉语和缅甸语或者羌语的关系没有那么密切。例如Van Driem(2001)就把汉语和藏语并称汉藏语族,作为藏缅语系的一个分支。

參見

注釋

  1. 严实. . www.gmw.cn. 北京日报. 2019-06-05 [2020-10-26].
  2. Jacques, Guillaume, and Alexis Michaud. "Approaching the historical phonology of three highly eroded Sino-Tibetan languages: Naxi, Na and Laze." Diachronica 28.4 (2011): 468-498.
  3. Blench, Roger, and Mark W. Post. "Rethinking Sino-Tibetan phylogen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ortheast Indian languages." Trans-Himalayan Linguistics 266 (2014): 71-104.
  4. . www.sohu.com. [2020-10-27] (英语).
  5. Benedict, Paul. "Sino-Tibetan A Conspectus Cambridge at the University Press." (1972).
  6. Matisoff, James A. Handbook of Proto-Tibeto-Burman: system and philosophy of Sino-Tibetan reconstruction.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7. Zhang, Menghan, et al. "Phylogenetic evidence for Sino-Tibetan origin in northern China in the Late Neolithic." Nature 569.7754 (2019): 112-115.
  8. Sagart, Laurent, et al. "Dated language phylogenies shed light on the ancestry of Sino-Tibeta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6.21 (2019): 10317-10322.
  9. Van Driem, George. "Sino-bodic."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 (1997): 455-488.
  10. Zhang, H., Ji, T., Pagel, M.; 等. . Scientific Reports. 2020, 10: 20792. doi:10.1038/s41598-020-77404-4.
  11. Driem, George Louis. Languages of the Himalayas: an ethnolinguistic handbook of the greater Himalayan Region: containing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ymbiotic theory of language. Brill, 2001.
  12. Haudricourt, André-Georges. 1961. “Bipartition Et Tripartition Des Systèmes de Tons Dans Quelques Langues d’Extrême-Orient.” Bulletin de La Société de Linguistique de Paris 56 (1): 163–80. English translation by Christopher Court: “Two-way and Three-way Splitting of Tonal Systems in Some Far Eastern Languages (Translated by Christopher Court).” In Tai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edited by Jimmy G. Harris and Richard B. Noss, 58–86. Bangkok: Central Institute of English Language, Mahidol University, 1972.
  13. (英文) . [2010-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4).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