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组

写作组是指中国于1960年代起出现的官方性质的文人组织,盛行于文革期间,专门从事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写作,影响最大的包括北大清华批判组上海市委写作组等。直至今日,仍有一些写作组的文章活跃于中国大陆官方媒体。

历史

早期

中国大陆的写作组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1960年代初,起草《列宁主义万岁》等三篇文章时,就形成了写作小组的雏形。1963年,中共中央成立了中央反修文件起草小组,组长为康生,直属中央政治局常委。该小组专门从事“批修”的文章起草工作。1964年7月,毛泽东提议成立了领导学术批判的小组,彭真为组长。后来便成立了学术批判办公室,办公室成员姚溱许立群于1966年2月起草了二月提纲[1]

同一时期,上海市委根据毛泽东指示成立了一个写作班,位于上海华山路丁香花园。写作班包括文学组、历史组、哲学组、自然辩证法组等,专门撰写各领域的批判文章。[1]

文革时期

文革发动初期,毛泽东就组织张春桥姚文元等人写文章批判吴晗,1966年6月以这批人为主正式成立了中央文革小组。其成员与之前的中央反修文件起草小组成员有一定的重合。[2][1]

文革期间,原上海市委写作班主要成员则成立了上海市革命委员会专题写作组,由吴瑞武任组长,负责市革委文件、《文汇报》和《解放日报》社论等。1968年一度解散,姚文元主导下在上海成立了红旗杂志上海组稿小组,由朱永嘉负责。1971年,上海市委写作组(化名罗思鼎等)重新成立,在《红旗》杂志、《人民日报》等媒体上发表各种批判文章。[1]

1973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化名梁效等)成立,由李家宽宋伯年王世敏等负责。此批判组与江青关系密切。[1]

写作组在当时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们通过发表在“两报一刊”上的文章传达最高指示、引导舆论。如文化部写作组的一篇批判《三上桃峰》的文章,将《三上桃峰》这齣晋剧批为“为刘少奇鸣冤叫屈”,就导致了无数官员下台、山西省委被改组。[3]

除此上述写作组之外,文革期间的写作组还包括中央党校写作组、《红旗》杂志写作组、北京市委写作组等重要写作组,以及各地大量小规模、专门化的写作组。写作组的具体称呼也有“工农兵写作组”、“三结合写作组”、“大批判写作组”等。

文革后,北大清华大批判组、上海市委写作组许多成员都因与四人帮有寄连而被批判、处分。

现今

直至今日,仍有一些写作组为中国各官方媒体撰写文章、宣传官方主流意识形态,如经常在《人民日报》社论中出现的“仲祖文”(中共中央组织部)、“任仲平”(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等[3]、《环球时报》以胡锡进等为首的“单仁平”[4]和新华社评论“辛识平”。

化名现象

文革时期

历来的写作组在发表文章时通常都不署写作组名称,而用取自各种谐音的化名代替。文革期间一些写作组的化名如下:[3]

  • 梁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谐音“两校”,其他化名还有柏青、高路、景华等
  • 罗思鼎:上海市委写作组,谐音“螺丝钉”,其他化名还有丁学雷(“丁香花园学习雷锋”)、宫效闻、石仑等
  • 石一歌:《鲁迅传》编写小组,隶属于上海市委写作组,谐音“十一个”,指小组十一个成员
  • 初澜:文化部写作组,谐音“出蓝”(“青出于蓝”),其他化名还有江天、洪途、小峦等
  • 唐晓文:中央党校写作组,谐音“党校文”
  • 洪广思:北京市委写作组,谐音“弘光寺”,写作组所在地
  • 池恒:《红旗》杂志写作组,谐音“持之以恒”中的“持恒”
  • 辛文彤:北京市文化局写作组
  • 安学江、皖敬青:安徽省大批判写作组,取自“安徽学习、敬仰江青”之意

改革开放后

文革之后的一些写作组仍沿用了化名方式,一些化名如下:

报社编辑团队
  • 任仲文:谐音“人重文”,取“人民日报重要文章”之意,为《人民日报》使用的集体笔名。1992-1993年使用。
  • 任仲平:谐音“人重评”,取“人民日报重要评论”之意,为《人民日报》使用的集体笔名。1993年至今使用[5]
  • 国纪平:谐音“国际评”,取“国际问题重要评论”之意,为《人民日报》使用的集体笔名。
  • 钟声:谐音“中声”,取“中国之声”之意,为人民日报社国际部部分记者、编辑使用的集体笔名,用于阐述中国政府在国际问题上的观点和吹风。2005年首次出现。
  • 关铭闻:谐音“光明闻”,为《光明日报》使用的集体笔名。
  • 辛识平:谐音“新时评”,取“新华时评”之意,为新华社评论使用的集体笔名。
  • 单仁平:谐音“善人评”,为《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编辑团队使用的集体笔名。
  • 任民:谐音“人民”,为人民出版社使用的集体笔名[6]
中央国家机关编辑团队
其他谐音代称
  • 皇甫平:上海支持改革开放的写作组织,谐音“黄浦江评论”,同时取“奉人民之命,辅佐邓小平”之意(“皇”字在闽南语中与“奉”字谐音)
  • 边极:谐音“编辑”。
  • 纪边:谐音“技术编辑”。
  • 柯教平:谐音“科教评”,主要论述科学教育类评论观点。
  • 仲言:意为“重视言论”,主要评述文艺创作风向。
  • 何振华:意为“如何振兴中华”,主要用于评述国内事务。

参考文献

  1. 丁东. . 《炎黄世界》杂志. 2010 [2010-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28).
  2. 丁东. . 新语丝.
  3. . 搜狐. 2010-11-03.
  4. . 环球时报. 2013-08-12.
  5. . 人民网. 2008-12-22 [2010-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2).
  6. 南都记者 葛倩 实习生 舒洁. . 搜狐. 南方都市报. 2013年8月12日 [2016-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0) (中文(简体)‎).
  7. . 北京晨报. 2010-11-01 [2010-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06).
  8. 新京报. . 新华网. 2015年7月10日 [2016-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1) (中文(简体)‎).
  9. 余金虎.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北京. [2020-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6) (中文(中国大陆)‎).

参见

  • 文胆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