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怜

冯小怜550年代-580年代),北齐后主高纬宠妃,善弹琵琶,能歌善舞。因其与北齐后主高纬之间的故事,被后世视为腐朽政权的典型人物。

冯小怜
北齐皇后
冯小怜图像,来自《百美新詠圖傳
皇后
國家北齐
姓名冯小怜
位號淑妃⇒左皇后
出生不详
婚姻名份淑妃⇒左皇后
親屬
父親不详
母親不详
高纬宇文达李询
夫之父高湛
夫之母胡皇后 (北齐武成帝)
夫之元配斛律皇后
夫之正室斛律皇后
夫之繼室胡皇后 (北齐后主)穆邪利
夫之側室曹昭仪,毛夫人,彭夫人,王夫人,小王夫人,李娥英,裴娥英,大李夫人,小李夫人等
繼子高恆高恪高善德高买德高质钱
繼女公主高氏
經歷
侍女⇒续命⇒淑妃⇒皇后

生平

封為淑妃

冯小怜原是皇后穆舍利的侍女,穆皇后宠爱衰落以后,以五月初五献上冯小怜,号为“续命”。美人馮小憐以獨特的狐媚手段讓高纬神魂顛倒,封为淑妃,坐则同席,出则并马,愿生死一处。命淑妃冯小怜住在豪華的隆基堂,因為這裡本來是曹昭仪所居住的地方,冯小怜嫌恶它不吉利,悉令更换其地。

城失圍獵

北周军队取平阳晋州前線告急,高纬正与小怜在三堆围猎游猎,高纬将返回,冯小怜请皇帝再猎杀一围,高纬听从了其言。识者以为后主名纬,说杀围不是吉兆。[1]

造橋觀戰

等到高纬至晋州,城已陷落。見齊軍來援,周軍主力撤回,留齊王憲斷後。北周齊王憲屯諸軍於涑水,為晉州聲援。齊軍挖掘地道攻城,城牆塌陷十餘步,齊軍正想乘势入城,但高纬命令停止,召冯小怜一块观看。冯小怜忙於妆点,所以失去时机。北周人以木塞城,城池遂攻不下。[2]

旧俗相传,晋州城西的石头上,有圣人迹,冯小怜想去观看。高纬害怕北周的弩矢到桥上,所以抽出攻城之木造远桥,监作舍人因为不速成而受罚。高纬与冯小怜度桥,桥坏,到了夜里才回来。

向北逃奔

高纬称冯小怜有功勋,将立为左皇后,即令使者骑马飞驰,取祎翟皇后服御。577年1月8日,周武帝又率軍來救晉州,[3]高纬仍和她并骑观战,东部偏军稍却,冯小怜害怕地说:“军队败了!”高纬遂和冯小怜奔还。到了洪洞戍,冯小怜還拿着粉镜把玩,后声乱大喊周军至,于是他们再跑。使者自晋阳拿着皇后的服饰到了,高纬按着辔,让冯小怜穿上,然后继续逃跑。

亡國被俘

高纬奔回鄴城,胡太后、穆皇后来了,高纬不出迎;淑妃冯小怜将至,高纬凿开城北门,出城十里迎接她。高纬内禅,傳位給高恆,自为太上皇,再和冯小怜奔逃到青州。中途被周军俘虏,北齐灭亡。

高纬被俘虏至长安,请求北周武帝将冯小怜赐给他,北周周武帝说:“朕视天下如脱屣,一老妪岂与公惜也!”还是赐给他了。

逼令自殺

后来高纬遇害,冯小怜被赐给了代王宇文达为妾,非常受宠。冯小怜弹琵琶,因为弦断,作诗:“虽蒙今日宠,犹忆昔时怜。欲知心断绝,应看胶上弦。”[4]宇文达的王妃李氏被冯小怜陷害,差点死了。丞相杨坚掌握北周政权后,为了篡权,诬杀宇文达满门。隋朝建立后,杨坚为隋文帝,将冯小怜赐给宇文达王妃的哥哥李询,令她穿布裙做苦工。李询之母为女儿出气,逼令冯小怜自杀

北齐至北周皆只承认穆黄花为北齐后主皇后,斛律氏、胡氏为废后,冯小怜則只被視為淑妃。

趣聞軼事

精通按摩

馮小憐精通人體的構造及脈絡系統,侍候穆皇后時,曾經試著以槌、擂、扳、擔等手法,為她的女主人消除身體的疲憊,久而久之便練就了無師自通的按摩方法。

玉體橫陳

李商隱有詩句:「小憐玉體橫陳夜,已報周師入晉陽。」但該詩為李商隱之想像。

相关诗句

唐朝大诗人李商隐李贺都曾作诗来讽刺冯小怜和高纬的荒淫无道。李商隐写了两首名为北齐的诗,李贺则直接将诗句命名为冯小怜。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巧笑知堪敌万机,倾城最在着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 冯小怜

湾头见小怜,请上琵琶弦。

破得春风恨,今朝值几钱。

裙垂竹叶带,鬓湿杏花烟。

玉冷红丝重,齐宫妾驾鞭。

歷史評價

魏徵等《隋書》:「齊後主有寵姬馮小憐,慧而有色,能彈琵琶,尤工歌儛。」

李延壽《北史》:「慧黠能彈琵琶,工歌舞。」

史書記載

《北史·卷十四·列傳第二》

《資治通鑒·卷一百七十二》

《資治通鑒·卷一百七十三》

影視作品

飾演馮小憐的演員劇名
毛林林蘭陵王》2013年電視劇

参考资料

  1. 《资治通鉴·陈纪·高宗宣皇帝中之上》:齐主方与冯淑妃猎于天池,晋州告急者,自旦至午,驿马三至。右丞相高阿那肱曰:‘大家正为乐,边鄙小小交兵,乃是常事,何急奏闻!’至暮,使更至,云‘平阳已陷’,乃奏之。齐主将还,貴妃请更杀一围,齐主从之。
  2. . zh.wikisource.org. [2020-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7).
  3. . zh.wikisource.org. [2020-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4).
  4. 欲知心斷絕應看膠上弦 宋本及通志「膠」作「膝」。按琵琶弦斷,落於膝上,疑「膝」是。膠只是續弦之物,作「膠上弦」,疑非。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