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翔無人機
背景
早在2002年7月底,台军方即公布了引进、研制无人机的计划。首先考虑购买MQ-1捕食者无人攻击机,其次是寻求从以色列采购哈比无人机,最后是中山科學研究院研发新一代具有对地攻击能力的无人机。2003年部分媒体又猜测,台军准备列装的中翔2号无人机就是传闻中的自杀无人机,但后来证实与自杀无人机无关。[3]
《全球防卫杂志》2012年11月第339期披露,中山科學研究院正在研制俗称“自杀无人机”的反辐射无人攻击机,主要用于“瘫痪大陆沿岸观察通讯、预警和战场管控雷达及防空导弹系统”。这项反辐射无人攻击机项目代号为“剑翔计划”,研究预算高达9.8亿新台币。报道称剑翔无人机使用了部分天剑-2A的技术,其外形和大小与著名的以色列哈比无人攻击机类似,都采用圆柱形机身和三角翼布局。因機型較小,所以採用40匹馬力的英國製轉子引擎。不过“剑翔计划”的研制并不顺利,曾因为程序控制问题和两次试飞失败,导致进度延后。2011年进行第三次测试才收集到完整的试飞数据,后续试飞得以进行。[3][4]
概要

2017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首度展出,已通過初期作戰評測,具備飛越台海並對中國大陸沿海陸基防空雷達實施「自殺攻擊」的能力。劍翔無人機具備雷達電子參數分析和自動歸向能力,能在偵獲敵方雷達訊號後進行高速「自殺攻擊」,僅需單向航程的飛行能力,所以不像其他攻擊型或偵蒐型無人機需考量回收問題[5]。
2019年空軍防空暨飛彈指揮部,已編列5年800億元預算,以「劍翔計畫」為名,建構反輻射無人武裝載具系統,預算已通過立法院審議。國造反輻射無人機群,可鎖定敵艦雷達、武器系統電磁波來源展開攻擊,航程涵蓋中國大陸東南沿海雷達站,可跨海進行不對稱作戰。
「劍翔」反輻射無人機載具,從尋標器、電腦、控制系統,均為中科院各所自行依需求設計,為中科院獨立設計製造劍翔無人機造價,比天劍2A反輻射飛彈為低,更比要價上億元的美製AGM-88反輻射飛彈便宜。劍翔無人機絕非媒體報導的造價要一億多,研判一架約2500萬上下,劍翔無人機已經於今年開始量產,預計在6年內為空軍生產104架,擔負制壓敵方防空網的任務[6]。
劍翔反輻射無人機全系統
2019年「台北航太暨國防工業展」及「台灣國際無人飛行載具展」展出。
全系統包括發射車與無人飛行載具機體。這型無人機被設計用來攻擊敵方地面、海基雷達的反輻射無人機,搭載雷達波尋標器與彈頭,具備雷達電子參數分析和自動歸向能力,能在偵獲敵方雷達訊號後進行高速自殺式攻擊,傳系統已通過初期作戰測評(IOC),有能力從地面發射進行遠距反輻射攻擊,亦即已具備飛越台海,並攻擊對岸沿海陸基防空雷達的初始作戰能力[7]。
中科院展示的劍翔無人機皆裝載在發射車上,一輛發射車可裝載十二架。齊立平指出,該無人機可用於單機攻擊或「群攻」,並就他國船艦在內的所有輻射源進行壓制[8]。
劍翔無人機的發射車可以機動部署在外島,甚至發射箱部署在船艦上也能夠發射。由於劍翔無人機及發射車、發射箱的塗裝為城市迷彩,由於劍翔必須在敵目標上方實施長時間的盤旋跟壓制,必須符合城市的背景顏色,呈現灰色系、幾何分割,俗稱為「空優迷彩」[9]。
量產
中科院人員表示,目前已進入量產階段,將成為空軍防空暨飛彈指揮部的標準配備,從2019年起的6年內預計生產104架劍翔無人機;而劍翔無人機可以在空中警戒的時間長久,可執行空中警戒,一但發現目標就進行自殺式攻擊,「因此劍翔是飛機,也是飛彈」,無人機發射後不會回收[9]。
爭議
參考文獻
- . RJ台灣台. 2019年9月8日 [2019年9月8日] (中文(台灣)).
- . 風傳媒. 2017-10-02 [2017-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2) (中文(台灣)).
- 白晓雯. . mil.huanqiu.com. 环球时报. 2012-11-20 (中文).
- 高智陽. . 隨意窩 Xuite日誌. 2012-11-09.
- . 自由時報. 2017-10-02 [2017-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2) (中文(台灣)).
- . ETtoday新聞雲. 2019年08月15日 [2019-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8月15日) (中文(台灣)).
- 洪哲政. . 聯合新聞網. 2019-08-14 [2019-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5) (中文(台灣)).
- 涂鉅旻. . 自由時報. 2019-08-15 [2019-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5) (中文(台灣)).
- . 三立新聞網. 2019年08月15日 [2019-08-15] (中文(台灣)).
- . uav.huanqiu.com. 2017-08-24.
- . news.takungpao.com. 2017-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