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力範圍

當一個國家或地區淪為另一強權的勢力範圍時,通常即表示該國或地區成為強國的附屬國衛星國,或在事實上成為殖民地。而這些國家或地區也許名義上擁有主權,但其主權實質意義不大。

勢力範圍是用以描述某一國家對某地區有的控制及影響力的词汇。

冷戰時期,西歐(亦包括北歐希臘土耳其)、日本南韓台灣菲律賓拉丁美洲(除了古巴)通常被認為是在美國的勢力範圍之下。同時期的東歐(除了南斯拉夫希臘)、朝鲜古巴越南蒙古國南也门及部份非洲共產主義國家則被認為是在蘇聯的勢力範圍之下。

有時單一國家的不同地區會分屬一個以上的強國勢力範圍。在帝國主義時期,強國勢力的緩衝國,例如伊朗泰國各自均有一個以上的強國勢力範圍。前者是英國俄國的緩衝國,後者則介於英國與法國之間,此二國即被帝國的國際聯盟分別劃定勢力範圍。相似的還有在二戰後,德國被瓜分為四個佔領區,後成為西德東德,前者是北約的成員,後者則參與華沙公約

美國

詹姆斯·門羅總統斷言,新世界將擺脫歐洲在美洲建立勢力範圍。這被稱為門羅主義。隨著美國成為世界強國,很少有國家闖入這一領域。[1] 蘇聯和古巴導彈危機是一個明顯的例外。

纳粹德国和日本帝国在1942年秋季的势力范围。
英国和俄罗斯对伊朗的影响。
中苏分裂前,铁托与斯大林分裂和古巴革命后的苏联影响势力范围。
1878年的一部英国卡通片,讲述了英国和俄罗斯在中亚地区争夺地区影响力的博弈

二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鼎盛时期,日本帝国的势力范围相当大。日本帝国政府直接管辖朝鲜、越南、台湾和中国大陆部分地区。因此,日本帝国在太平洋地区组建并形成了“大东亚共荣圈”(Greater East Asia Co-Prosperity Sphere),这个势力范围包括了日本群岛及其控制的亚洲和太平洋国家。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根據1939年的秘密協議-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東歐和東北歐被分為納粹和蘇聯的勢力範圍。在北部,芬蘭,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被劃入蘇聯範圍。如果發生“政治重組”,波蘭將被分割,納雷夫,維斯瓦河和桑河的東部地區將流向蘇聯,而德國將佔領西部。與東普魯士相鄰的立陶宛將在德國的勢力範圍內,儘管在1939年9月達成的第二個秘密協議將立陶宛分給蘇聯。條約的另一條款規定,當時屬於羅馬尼亞的貝薩拉比亞將在莫斯科之下。1940年6月28日,蘇聯對布科維納的入侵違反了《莫洛托夫-裡本特羅普條約》,因為它超出了軸心國同意的蘇聯勢力範圍。蘇聯否認協議存在,直到後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政府充分肯定了秘密協議的存在性和真實性。

冷戰

冷戰期間,波羅的海國家,中歐,東歐的一些國家,古巴,老撾,越南,北朝鮮,以及直到中蘇決裂和鐵托斯大林分裂為止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南斯拉夫共和國與其他國家一樣處於蘇聯勢力範圍之內。

隨著冷戰的結束,東方集團瓦解,有效地結束了蘇聯的勢力範圍。然後在1991年,蘇聯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俄羅斯聯邦和其他幾個前蘇聯共和國,成為獨立國家。

90年代後

1997年,北約與俄羅斯簽署了《相互關係,合作與安全基礎法案》,其中指出“旨在在歐洲創造一個安全與穩定的共同空間,而不會劃分界限或勢力範圍限制任何國家的主權”。

2009年,俄羅斯斷言歐盟希望有一個勢力範圍,而東部夥伴關係是“試圖擴大它的勢力”。2009年3月,瑞典外交大臣卡爾·比爾特表示:“東方夥伴關係與勢力範圍無關。區別在於這些國家自己選擇了加入”。

2008年俄格戰爭後,瓦茨拉夫·哈維爾和其他中歐和東歐前領導人簽署了公開信,指出俄羅斯違反了赫爾辛基最後文件的核心原則。

2014年11月,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批評普丁,“他對勢力範圍的思考過時,對國際法不以為然”,這使“整個歐洲和平秩序受到質疑”。

參見

參考資料

  1. 8 15th.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 269. ISBN 1-59339-292-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