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衝國
缓冲国(Buffer State)是夹在两个对立的或潜在敌对的强权国家之间的国家,并通过它的存在来避免两国之间的冲突。
缓冲国通常的特徵便是中立且弱小的,因而靠著其他國家互相制衡來獲得獨立,通常滿足兩大(或三大)強權的利益而作為其獨立的存在,如果某一強權勢衰則可能無法維持獨立會因而被另一強權併吞,另外緩衝國並不是作为另一个国家的卫星国。缓冲国是欧洲在17世纪基于战略和外交考虑而提出的势力均衡理论的一部分,在19世纪,中立国例如阿富汗和位于中亚的酋长国是英国和沙俄帝国为了控制通向英属印度的山路而进行的“大博弈”政策的棋子。
缓冲国的例子
定位明确的缓冲国
- 亞美尼亞王國:為羅馬帝國與安息帝國之間的緩衝國
- 南詔王國:為唐帝國與吐蕃帝國之間的緩衝國
- 安道尔:在中世纪曾为法兰克王国与伊比利亚半岛的穆斯林政权之间的缓冲国,穆斯林被逐出伊比利亚半岛后不再具有缓冲国身份
- 哈密國:為大明帝國、吐魯番汗國與瓦剌部落聯盟之間的緩衝國
- 外西凡尼亞公國:為奧地利大公國與鄂圖曼帝國之間的緩衝國
- 瑞士:15-19世纪为法国与神圣罗马帝国之间的缓冲国,19世纪后期以后为法国与德国、意大利之间的缓冲国,永久中立
- 奥地利:冷战期间为西欧资本主义阵营与东欧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缓冲国,永久中立
- 比利时、卢森堡: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前期曾为法国与德国之间的缓冲国,在二战中未能起到缓冲作用
- 阿富汗: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前期曾为沙俄及苏联与英属印度之间的缓冲国,印度、巴基斯坦独立建国后不再具有缓冲国身份
- 暹罗:曾为法属印度支那与英属缅甸之间的缓冲国,二战后不再具有缓冲国身份
- 蒙古国:1946年中国承认其独立后成为中国与蘇聯之间的缓冲国,1991年蘇聯解體後成为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緩衝國
- 远东共和国:1920-1922年俄国内战期间曾为苏俄与日本之间的缓冲国,苏俄政权赢得内战胜利后重新并入俄国
- 尼泊尔:中国与印度之间的缓冲国
- 不丹:中国与印度之间的缓冲国
- 乌拉圭:巴西与阿根廷之间的缓冲国
- 巴拉圭:巴西与阿根廷在巴拉圭战争后保留该国作为两国之间的缓冲国
- 第一島鏈諸國:是美國與中國之間的緩衝地帶
事实上起到缓冲作用的国家
- 突騎施汗國:於蘇祿可汗在位期間成為唐帝國與阿拉伯帝國(倭馬亞王朝)之間的緩衝國
- 卡西姆汗國:作為莫斯科公國的附庸抵抗喀山汗國侵攻。
- 北韓、南韓:二战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日本、美国之间起到了缓冲作用,中日矛盾时而会因中韩之间发生冲突而暂时缓解,中美矛盾亦时而会因美国与朝鲜发生冲突而暂时缓解
- 芬兰:二战后长期奉行军事不结盟的和平中立政策,在苏联及俄罗斯与西方阵营之间起到了缓冲作用
- 外高加索三国:苏联解体后在俄罗斯与土耳其之间起到了缓冲作用,使得俄土关系有了缓和与改善的空间
-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在塞爾維亞与克羅地亞之间起到了一定缓冲作用
- 老挝:在泰国与越南之间起到了缓冲作用
- 伊拉克:在沙烏地阿拉伯与伊朗之间起到了缓冲作用
- 土库曼斯坦:拥有永久中立國地位,在世俗化的中亚各国与政教合一的伊朗之间起到了缓冲作用
- 波蘭第二共和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成為威瑪共和國(後為納粹德國)與蘇聯之間的緩衝國
- 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蘇聯解體以至俄格戰爭後,在俄羅斯与格魯吉亞之间起到了缓冲作用
包围缓冲国的其中一个强权国家对缓冲国的入侵常常会挑起战争。例如,1914年德国对比利时的入侵导致了英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中世纪欧洲,一些严密防卫的边境地带会把双方阵地之间的距离小于一天行军路程的地区称作“Marches”。一些在卡洛林王朝和奥托王朝时期建立起来的藩侯国(Marches)因为政治因素最终保留在现代欧洲版图中,例如比利时、卢森堡。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