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字符号

叠字符号

叠字符号用来表示重复的字符单词

中文

史颂鼎铭文拓片的局部
叠字符号在台湾的用例(臺南市某早餐店)

中国古代常用两横“𖿣”或两点“〻”作为重文号省代号,其最早起源于中国商朝[1][2]。如左图所示的史颂鼎铭文中末尾的“”,便使用了“𖿣”表示重复,意为“子子孫孫寶用”,Unicode将其编码为U+16FE3 𖿣 OLD CHINESE ITERATION MARK

现时,很多人在手写时仍会非正式的使用叠字符号“々”来表示重复的汉字,如「謝謝」写作「謝々」。

女書疊字符號

女書的疊字符號是U+16FE1 𖿡 NUSHU ITERATION MARK

朝鮮文 

朝鮮文也偶見用「々」或「〻」。

韓国的国民保導連盟盟員証(寫作「」)
朝鮮肅宗御筆的諺文信件。(「(惜別的)」寫作「」)

日文

叠字符号日语:)「々」(同の字点/どうのじてん。因為看起來像是片假名的「ノ」加上「マ」,所以也稱為「ノマ」) 被認為是從「仝」(意為「同」)的草書轉化而來。是在日语中表示汉字(或假名)重复的符号。例如“”中的“々”表示与前面的“”重复,即“”。对于汉字平假名片假名这三种不同的书写系统,分别有不同的叠字符号与之对应。

汉字叠字符号

日文中使用“々”(U+3005)来表示汉字的重复,如:

  • → ()
  • → ()
  • → ()
  • → ()
  • → ()

但如果重复的汉字属于不同词汇,原则上不使用叠字符号,如:

  • ()
  • ()

不过也有例外,如“”。特别是婚礼和葬礼相关的情形,同样的汉字直接重复的话,会让人联想到再婚或者祸不单行,所以常会见到“”“”的写法。

而在竖排书写时,也会使用“〻”(U+303B)来作为叠字符号,但目前已不太常用。

假名叠字符号

对于平假名片假名,则分别使用“ゝ”(U+309D)和“ヽ”(U+30FD)作为叠字符号。另外,还有“ゞ”(U+309E)和“ヾ”(U+30FE)用作有浊点时的叠字符号。这些符号近年已经甚少使用。如:

  • → (这里)
  • → (香蕉)
  • → (粘合)(促音写成“つ”的旧写法)

在一些专有名词中,现在仍然使用假名叠字符号。

记录歌词时,若一个音重复演唱,则以叠字符号作为标记。如:

  • 西泽爽作词、千昌夫演唱的演歌焼けぼっくいに火がついた》,实际演唱时“”演唱了10遍)[3]

另外,在前一假名有浊点时,仍用“ゝ”表示无浊点的假名,用“ゞ”表示有浊点的假名,如:

  • → (筒)
  • → (京都茶渍饭

多字符叠字符号

徒然草》中使用的“〱”叠字符号

竖排书写时,可以使用类似于平假名的符号“〱”(U+3031)、“〲”(U+3032),并拉长至多个字符的高度。在使用文字处理软件时,如果无法显示高度为两个字符的叠字符号,则通常将其分拆为“〳”(U+3033)与“〵”(U+3035)、“〴”(U+3034)与“〵”(U+3035)。如:







  











  





如果重复文字因连浊而较原先增加了浊点,则使用带浊音的叠字符号:







  





如果被重复文字以浊音开始,则不带浊音和带浊音的叠字符号都可使用:










  












如果文字重复3次,则连用2次叠字符号;如果文字重复4次,则被叠字符号和被重复文字交替使用:











  













英文

在英语裡,同上符号(〃)代表一个重复的单词,仅用于非正式场合。

泰文

泰语mai yamok)代表一个重复的单词。如同汉语,重复的单词表示强调。

古埃及语

古埃及语的象形文字,圣书体,使用如下符号来表示重复前字:


  拉丁转写:sp sn,直译:“两次”。

悉昙文

悉昙文使用以下三个叠字符号,其实是𑖔的省略形式:

  • U+115C6 𑗆 SIDDHAM REPETITION MARK-1,形似阿拉伯数字2”。
  • U+115C7 𑗇 SIDDHAM REPETITION MARK-2,形似平假名”。
  • U+115C8 𑗈 SIDDHAM REPETITION MARK-3,形似谚文”。

西夏文

西夏文有时使用形如“㇋”的符号做叠字符号,但不在印刷的文本中出现。Unicode收录其字于U+16FE0 𖿠 TANGUT ITERATION MARK

参见

参考资料

  1. 戦国楚簡研究会 (编), , [2008-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05)
  2. Richter, Matthias, (PDF), 2006 [2008-06-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6-02-27)
  3. 西沢爽. . J-Lyric. [2019-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5).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