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

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狭义的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术数中医学星相建筑武術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歷史

国学原指国家学府,如太学国子监。国学指学问一说,产生于清末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原称“中学”,后改称“国学”。它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920年代始盛;在中国大陆,文革结束后思想学术自由逐步有所恢复,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的空间逐步扩大,1980年代后“国学”复起至今。

国学发展在二十世纪,西学的影响下明显受到了巨大冲击。明清近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经世致用”思想兴起,国学一词才因西学而被提出,“国学”被中国传统学者视为“国魂”。清王朝被推翻成立民國以後,各種西洋新思潮傳入中國,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影响下,全盤西化派鄙其为“国渣”,许多中间派因此称其为“国故学”,維護傳統文化派稱其為“国粹学”;學衡派昌明國粹,發揚中國文化,卻往往不以國學自居。

含義與分類

史地學報》阐释国学:“国学之为名,本难确定其义。在世界地位言之,即中国学。分析为言,则中国原有学术,本可分隶各种学科”。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哲学以儒家哲学为主流,包括道学佛学百家学等;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

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子、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中國佛學雖然大量吸取了儒、道文化,但非中國本有,因而可否歸入國學存在爭議。按章太炎《国学讲演录》,国学分为小學经学史学诸子文学;章太炎在其《国学概论》中称:国学之本体是经史非神话、经典诸子非宗教、历史非小说传奇;治国学之方法为辨书记的真伪、通小学、明地理、知古今人情的变迁及辨文学应用。顧實在《國學叢刊》發刊辭中,則分國學为小學、經學、史學、諸子、佛典、詩文六類。

国粹派邓实称:“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

钱穆曾就“国学”一词发论曰:“学术本无国界。‘国学’一名,前既无承,将来亦恐不立。特为一时代名词。”(《国学概论·弁言》,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柳翼謀認爲,凡源承華夏文化之中國學問,無論古今,皆為國學:“予對國學之界說,必非佛學及洋學,……須從古先聖賢,未受佛學洋學之薰染時講清,而又包括後來之漢學、宋學,以及今世所講政治、經濟、財政、社會、教育等,始可言國學。”(《国学之界说》)柳翼謀並主張,“講國學宜先講史學”。

國學研究人,被稱為孔陽先生的朱翔非提出,國學應屬於形而上易经有雲:“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國學應該是超緯度,永恆,超越,無限的,與天地共存。我們的民族,每個人應是連在一起的,所有在道中者皆會達到形而上,不斷被傳承。而儒家工夫,使人們可以達到形而上。這不是迂腐,也不是倒退,走歷史後塵,而是一種進步。使人在形而上的思維自由中領略傳承,和民族。其眾學子皆表示,學習國學,使他們獲得了未曾感覺到的溫暖,感覺有了責任感,知道了自己是誰,有了精神,信仰。在多年文化缺失,精神失格的中國,他們找到了自己的道。其弟子曾以陸九淵“東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來說現代儒家內心世界。現代儒者們在這樣的力量支撐下“孤獨大勇,入道如箭。”

當代國學以中國固有學問、傳統文化為核心,涉及領域甚廣。

研究書目

外部链接

維基學院中的相關研究或學習資源:國學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