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陣線

國民陣線馬來語英語:),簡稱國陣(BN),是1973年成立的马来西亚政党联盟,目前在州层次里掌控13州中的5个州议会及州政府。该阵线联盟主席是阿末扎希[2]

国民阵线
Barisan Nasional
National Front
باريسن ناسيونل
பாரிசான் நேசனல்
簡稱国阵,BN
主席阿末扎希
总秘书阿末马斯兰
副秘书莫哈末哈山
总财政希山慕丁
副主席魏家祥
维纳斯瓦兰
佐瑟古律
创始人阿都拉萨
成立1973年1月1日 (1973-01-01)[1]
注册1974年7月1日 (1974-07-01)
前身联盟
总部 马来西亚  吉隆坡 50480 秋傑区敦依斯迈路太子世贸中心
拿督翁大厦8楼
党报国阵报章:
New Straits Times
星报
Utusan Malaysia
南洋商报
Tamil Nesan
青年组织国民阵线青年团
学生组织国民阵线学生社团
党员 巫统
马华公会
国大党
沙人民团结党
意识形态道德规范
民主主义
经济保守主义
社会保守主义
政治立场右翼
口号以民为本,绩效为先
人民万岁!
Rakyat Didahulukan,Pencapaian Diutamakan
Hidup Rakyat!
党歌Barisan Nasional
官方色彩  皇室藍、白色
上议院:
28 / 70
下议院:
42 / 222
州议会:
选举标志
官方网站
www.barisannasional.org.my
马来西亚政治
政党 · 选举

国阵是其前身“联盟”的「扩大版」,前后共有14个政党参与此政党联盟。[3]国阵成立后主宰了马来西亚政治至少四十年,但2008年开始面对反对党更大的挑战,特别是人民联盟及其后续者希望聯盟。国阵前身“联盟”自1957年马来亚联合邦独立就开始执政,现今的“国民阵线”在1973年成立,并执政至2018年,但馬來西亞並非民主國家,而是議會威權體制,因此2018年政黨輪替,是馬來西亞民主化的重要轉折。国阵于2018年5月9日大選落败,被希望聯盟終結61年的执政地位,成为马来西亚第二大的政党联盟

历史

成立

國陣是早期「聯盟」組織的擴大,聯盟成立於1955年,由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巫統)、马来亚华人公会(馬華)及马来亚印度国民大会(国大)三大政黨組成。國陣的成立與政治局勢有關,是1969年大选五一三事件后成立的。「聯盟」在此大选中损失许多议席,被新成立的反对党民政党民主行动党,及已存在的泛马伊斯兰党斩获。虽然「聯盟」赢得了大多数席位,但获得的总选票不到一半,导致不同族群之间的紧张局势最终引发种族骚乱和宣布紧急状态。[4]

這場族群衡突暴露了非马来人的焦慮和马来人的恐懼;非马来人的焦慮源於马来人的特殊地位所造成的不平等,而馬來人則懾於非马来人的力量已經可以經由合法的民主程序,威脅到他們的政治特殊地位。马華國大黨的失敗,對馬來人而言,顯示聯盟已無力確保他們的政治主宰,因此必須另謀出路。在漫長的緊狀態期間,巫統新得勢的激進派人物中甚至有倡議一黨專政、廢除國會民主者。簡言,追求新秩序、欲變法圖強的渴望十分強烈。

巫统想维持“馬來人專政”,但若恢復國會民主運作,依1969年大選成績(聯盟在140席中僅取得77席),難以掌握絕對的主導權,於是「國陣」政治大結盟概念關始逐漸醞釀。

聯盟通過在某些州議會中與其他政黨合作,计划構築出「大結盟」。「大結盟」的嘗試始於砂拉越,1970年五一三事件中斷的國、州議會選舉重新舉行,選舉結果於州議會中又出現僵局。砂拉越聯盟(土著黨、砂保守黨與砂華)共獲得23席,兩個反對黨砂拉越國民黨砂拉越人聯黨則各得12席。砂人聯黨最終被說服與砂拉越聯盟結盟而化解了上述僵局。

第二個結盟成功的案例發生在檳城。民政黨在檳州擁有廿四席州議席中的16席,原是該州的第一大黨,但首席部長林蒼祐為便取得中央在經濟上和其他方面的資源,逐漸向中央靠攏。但是他的這次舉動,更造成民政黨的分裂,兩名民政黨發起人陳志勤與黨主席賽胡申阿拉達斯因而退黨,陳志勤另組社會正義黨,林蒼佑一派在州議會中也只剩下12席。民政黨在1972年2月中旬與聯盟結盟,人民进步党和伊斯兰党之后也與联盟結盟。

1973年時任馬來西亞首相阿都拉萨將聯盟改組為國民陣線,以吸納與聯盟的外圍合作政黨,成员党包括东马的地方政党(沙巴联盟党,砂人联党和土著保守聯合党)共计11个政党。[3][5][6] 1974年国阵正式注册以参与1974年大选,并取得相当大的胜利。此後國陣在大選均以絕對優勢獲勝,直至2008年大選失去三分之二多數席位。

1977年–2007年

1977年,联邦政府提名委任吉兰丹州务大臣,伊斯兰党对此事提出抗议并触发了丹州危机而被逐出国阵。国阵以绝对多数优势在1978年大选獲勝,继续在1980年代和90年代主宰马来西亚的政治,尽管在州选举有一些损失,例如伊斯兰党夺回了吉兰丹州政权,沙巴州被沙巴团结党攻下。

2003年,国阵已经扩充至由十几个成员党组成的联盟。 在2004年大选中表现特别好,在219个国会席位中赢得198席。

2008年–2018年

2008年大选中,国阵被松散的反对党联盟人民联盟夺去了三分之一的国会议席,是1969年以来首次在国会失去三分之二绝对优势。五个州政权(吉兰丹吉打槟城、霹雳和雪蘭莪)落入民联手里。2008年开始,国阵里的半岛非巫裔成员党比重大为减少。[7][8][9]

这挫败在2013年大选持续着。面对来势汹汹的民联,国阵虽然得以保住布城政权,也从对手手中赢得了吉打的执政权,但无法夺回三分之二多数优势,而且比起2008年大选的140席,还要少了7席,而且只取得47%的总选票。

2018年至今

2018年的马来西亚第14届大选中,因为一个马来西亚发展有限公司丑闻等事件的发生,国阵在222席国会仅赢得79席而失去联邦执政权,马哈迪·莫哈末领导的希望聯盟与其盟友在该大选中取得国会222席中的122席,使得马来西亚的联邦政权首次实现政黨輪替。在選後,人民进步党、沙巴成員黨先後宣佈退出國陣。而砂拉越成員黨也在大選結束後宣布退出國陣,而獨立成立砂拉越政黨聯盟[10][11][12][13][14][15]。其他政黨如馬華公會都有聲音要求退出國陣。阿末扎希接任納吉·阿都拉萨辭任的國陣領導人地位。

2018年6月23日,民政党宣布退出国阵[16],国阵成员党结构重新回到联盟时期的状态。

2020年2月,因发生2020年马来西亚政治危机,国阵与土著团结党为首的政党共同执掌联邦政权。

组织

2013年起,国阵的国会席位绝大多数由两个最大的土著政党-巫统和土保党持有。历史上马华公会和国大党在国阵里扮演重要的角色,但现今这两党的国会及州立法议会的代表权大大减少了。然而,每个成员党部分则代表单一种族,如巫统代表马来人,马华公会代表华人,国大党代表印度人等。

“联盟”和国阵注册为政党,虽然有直属党籍,[17]但大部分是由成员党的党员间接拥有党籍。国阵定义自身为“认同国阵的政党联盟”。在选举期间,所有候选人都用国阵的旗帜下竞选,还有竞选宣言,而每个成员党也发表自己的竞选宣言,提名日之前会有联盟内的协商。

成员党

旗帜 名称 意識形態 领袖 参选席位 2018年成绩 当前内部席位
总得票(%) 席位 比例
成员党
巫统 馬來民族統一機構
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sation (UMNO)
Pertubuhan Kebangsaan Melayu Bersatu
马来人至上
保守主义
经济自由主义
阿末扎希 120 21.10%
54 / 222
39 / 43
国大党 马来西亚印度国民大会党
Malaysian Indian Congress (MIC)
Kongres India Se-Malaysia
民族主義
民主主义
进步主义
维纳斯瓦兰 9 1.39%
2 / 222
1 / 43
马华 馬來西亞華人公會
Malaysian Chinese Association (MCA)
Persatuan Cina Malaysia
中华民族主义
自由保守主义
经济自由主义
魏家祥 39 5.30%
1 / 222
2 / 43
沙团结党 沙巴人民团结党
United Sabah People's Party (PBRS)
Parti Bersatu Rakyat Sabah
民族主义 佐瑟古律 1 0.10%
1 / 222
1 / 43

前成員政黨

  • 人民进步党(PPP,1973–2018為國民陣線成員黨,2018年大選後就是否留在國陣出現黨內爭議,至2019年1月14日,該黨被社團註冊局註銷註冊。)
  • 馬來西亞伊斯蘭黨(PAS,1974年-1978年為國民陣線成員黨)
  • 沙巴民族统一机构(UPKO,1994年-2018年為國民陣線成員黨)
  • 沙巴團結黨(PBS,1985年-1990年;2002-2018年為國民陣線成員黨)
  • 自由民主黨(LDP,1991年-2018年為國民陣線成員黨)
  • 穆斯林人民党(HAMIN,1983年-1989年為國民陣線成員黨)
  • 砂拉越达雅党(PDBS,1983年-2004年為國民陣線成員黨)
  • 砂拉越国民党(SNAP,1976年-2004年為國民陣線成員黨)
  • 沙巴进步党(SAPP,1994年-2008年為國民陣線成員黨)
  • 土著保守聯合党(PBB,1974年-2018年為國民陣線成員黨)
  • 砂拉越人民聯合黨(SUPP,1974年-2018年為國民陣線成員黨)
  • 民主進步党(PDP,2002年-2018年為國民陣線成員黨)
  • 砂拉越人民黨(PRS,2004年-2018年為國民陣線成員黨)
  • 马来西亚民政运动党(GERAKAN,1974年-2018年為國民陣線成員黨)
  • 沙巴華人公會(SCA,1974年-1976年為國民陣線成員黨)

历届大选成绩

大选 当选议席数量 议席百分比 总得票 得票率 选举结果 领袖
1974
135 / 154
87.7% 1,287,400 60.8% 135席:执政党 阿都拉萨·胡先
1978
131 / 154
85.1% 1,987,907 57.2% 4席:执政党 胡先翁
1982
132 / 154
85.7% 2,522,079 60.5% 1席:执政党 马哈迪
1986
148 / 177
83.6% 2,649,263 57.3% 16席:执政党 马哈迪
1990
127 / 180
70.6% 2,985,392 53.4% 21席:执政党 马哈迪
1995
162 / 192
84.4% 3,881,214 65.2% 35席:执政党 马哈迪
1999
148 / 193
76.2% 3,748,511 56.53% 15席:执政党 马哈迪
2004
198 / 219
90.4% 4,420,452 63.9% 51席:执政党 阿都拉·巴达威
2008
140 / 222
63.1% 4,082,411 50.27% 58席:执政党 阿都拉·巴达威
2013
133 / 222
59.9% 5,237,555 47.38% 7席:执政党[18] 纳吉
2018
79 / 222
35.59% 3,794,827 33.96% 54席:反对党 纳吉

历届州选举成绩

州选举州议会
当选席/参选席
2/3大多数
2 / 3
2 / 3
2 / 3
2 / 3
2 / 3
2 / 3
2 / 3
2 / 3
2 / 3
2 / 3
2 / 3
2 / 3
2 / 3
1974
12 / 12
24 / 26
36 / 36
27 / 28
23 / 27
31 / 42
32 / 32
30 / 33
21 / 24
16 / 20
31 / 32
30 / 48
1976
1978
12 / 12
19 / 26
23 / 36
28 / 28
20 / 27
32 / 42
32 / 32
29 / 33
21 / 24
16 / 20
31 / 32
239 / 257
1979
1981
1982
11 / 12
24 / 26
26 / 36
23 / 28
25 / 27
38 / 42
31 / 32
31 / 33
22 / 24
18 / 20
32 / 32
1983
30 / 48
30 / 32
1985
6 / 48
6 / 48
1986
14 / 14
25 / 28
29 / 39
30 / 32
23 / 33
33 / 46
32 / 33
37 / 42
24 / 28
17 / 20
35 / 36
1 / 48
300 / 351
1987
28 / 48
28 / 48
1990
14 / 14
26 / 28
0 / 39
22 / 32
19 / 33
33 / 46
31 / 33
35 / 42
24 / 28
17 / 20
32 / 36
0 / 48
253 / 351
1991
49 / 56
49 / 56
1994
23 / 48
23 / 48
1995
15 / 15
34 / 36
7 / 43
25 / 32
32 / 33
51 / 52
37 / 38
45 / 48
30 / 32
22 / 25
40 / 40
338 / 394
1996
57 / 62
57 / 64
1999
12 / 15
24 / 36
2 / 43
4 / 32
30 / 33
44 / 52
30 / 38
42 / 48
32 / 32
21 / 25
40 / 40
31 / 48
312 / 329
2001
60 / 62
60 / 62
2004
14 / 15
31 / 36
21 / 45
28 / 32
38 / 40
52 / 59
41 / 42
54 / 56
34 / 36
26 / 28
55 / 56
59 / 60
452 / 504
2006
62 / 71
62 / 71
2008
14 / 15
14 / 36
6 / 45
24 / 32
11 / 40
28 / 59
37 / 42
20 / 56
21 / 36
23 / 28
50 / 56
59 / 60
307 / 504
2011
55 / 71
55 / 71
2013
13 / 15
21 / 36
12 / 45
17 / 32
10 / 40
31 / 59
30 / 42
12 / 56
22 / 36
21 / 28
38 / 56
48 / 60
275 / 505
2016
77 / 82
77 / 82
2018
10 / 15
3 / 36
8 / 45
10 / 32
2 / 40
24 / 59
25 / 42
4 / 56
16 / 36
13 / 28
16 / 56
12 / 60
143 / 505

注释

    参考文献

    1. Joseph Liow; Michael Leifer. . Routledge. 20 November 2014: 102– [2017-04-29]. ISBN 978-1-317-62233-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9).
    2. . 星洲网. 2018-08-10 [2018-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7).
    3. Joseph Liow, Michael Leifer. 4th. Routledge. 2014-11-18 [2017-04-29]. ISBN 978-0415625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1).
    4. Keat Gin Ooi (编). . ABC-CLIO. 2004: 138–139 [2017-04-29]. ISBN 9781576077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1).
    5. Cheah Boon Kheng. .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02: 147–148 [2017-04-29]. ISBN 978-981230154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6. Kim, Nam-Kook (编). . Ashgate. 2014 [2017-04-29]. ISBN 978-140945528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1).
    7. . [2013-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8. . [2017-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27).
    9. . The Economist. 11 May 2013 [2017-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31).
    10. . 透视大马. 2018-05-12 [2018-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1).
    11. . 星洲日报. 2018-05-12 [2018-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12. . 光华日报. 2018-05-12 [2018-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13. . 南洋商报. 2018-05-21 [2021-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1).
    14. . 星洲日报. 2018-05-21 [2021-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30).
    15. . 星洲日报. 2018-06-12 [2018-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16. . 2018-06-23 [2018-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17. Ahmad, Zuhrin Azam. . www.thestar.com.my. [2019-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1).
    18. Arno Maierbrugger. . Inside Investor. 16 August 2013 [16 August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6).

    参见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國民陣線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