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吉·阿都拉萨

纳吉[註 1]1953年7月23日)全名为莫哈末·纳吉·阿都拉萨馬來語)全名加上头銜全称为拿督斯里哈芝莫哈末·纳吉·哈芝阿都拉萨()。他也是第六任马来西亚首相,于2009年4月3日取代前任首相阿都拉·巴达威宣誓就职,至2018年5月9日所在政黨聯盟敗選下台為止。2018年5月10日至12日间,是在野政治联盟国阵中最大政党巫统的主席兼国阵主席。

尊敬的 拿督斯里 哈芝
纳吉·阿都拉萨

国会议员
DKII DUNM DUPN SPDK DP SPMK SSAP DMK SSSJ PNBS SPSA DK
第6任马来西亚首相
任期
2009年4月3日-2018年5月10日
国家元首最高元首端姑米占·再纳·阿比丁
最高元首端姑阿都哈林
最高元首端姑莫哈末五世
副总理慕尤丁(2009-2015)
阿末扎希(2015-2018)
前任阿都拉·巴达威
继任马哈迪·莫哈末
第9任马来西亚副首相
任期
2004年1月7日-2009年4月3日
国家元首最高元首端姑赛西拉鲁丁
最高元首端姑米占·再纳·阿比丁
总理阿都拉·巴达威
前任阿都拉·巴达威
继任慕尤丁
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
北根
现任
就任日期
1986年10月6日
前任莫哈末阿敏达勿
多数票10,808(1986)
10,467(1990)
10,793(1995)
241(1999)
22,922(2004)
26,464(2008)
35,613(2013)
24,859(2018)
任期
1976年2月21日-1982年3月29日
前任阿都拉萨·胡先
继任莫哈末阿敏达勿
马来西亚财政部长
任期
2008年9月23日-2018年5月10日
国家元首最高元首端姑赛西拉鲁丁
最高元首端姑米占·再纳·阿比丁
最高元首端姑阿都哈林
最高元首端姑莫哈末五世
前任诺莫哈末
继任林冠英
第7任 巫统主席
任期
2009年3月25日-2018年5月12日
前任阿都拉·巴达威
继任阿末扎希
个人资料
出生 (1953-07-23) 1953年7月23日
 马来亚 彭亨瓜拉立卑
国籍 马来西亚
政党国阵
巫统
配偶罗斯玛·曼梳
亲属胡先翁(姨丈)
希山慕丁·胡先(表弟)[1]
居住地 吉隆坡大使花园(Taman Duta)
母校 英國諾丁漢大學工業經濟學學士
宗教信仰伊斯兰教
签名
网站www.najibrazak.com/cn/
「」的各地常用別名
中国大陸
新加坡
馬來西亞

纳吉是第二任首相敦阿都拉萨及夫人拉哈诺亚的长子,第三任首相胡先翁的外甥。他在1976年以23岁之龄当选彭亨州北根国会议员而进入国会,取代病逝的父亲。1982年至1986年间曾是彭亨州务大臣,之后在联邦政府马哈迪·莫哈末内阁担任文化、青年及体育部长。他在1980年代后期至1990年代先后担任教育部长及国防部长。2004年1月7日他受委副首相,为首相阿都拉的副手,2008年大选在马来西亚历史上首次获得过半数[3]

在纳吉执政里推行了经济自由化措施,如减少政府津贴,放宽外资限制,并减少针对马来人的优惠措施。2013年大选后他的政府开始对批评者以煽动罪名提控,以肛交案审讯监禁反对党领袖安华,实行消费税,涉入一个马来西亚发展有限公司丑闻(1MDB)风波导致一系列由草根组织净选盟发动要求纳吉下台的抗议集会。[4][5][6][7][8]。这些抗议集会最终促成了由马哈迪希望联盟以及非政府组织组成的公民宣言,以使他下台。[9][10]纳吉对贪腐指控的回应是集中权力,撤换副首相,冻结两家报章出版及在国会通过争议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法令》。[11][12]

2018年5月9日大选中,纳吉领导的国阵败选[13]。5月12日,他宣布辞去巫统主席及国阵主席职务,即日起生效[14]。自退位後受到反貪會屢次問話以及多次控告,皆因不認罪而保釋。纳吉在此期间通过社交平台发起「害羞啥?我的老板」(Malu Apa Bossku)运动成为网络红人,得到大量粉丝支持,并自称为「监督者」,不断批评和讽刺希联政府有关的一切政策和事物,同时指控敌对行政部长和政党人物的言论和行为,引起争端[15][16]。2020年7月28日,吉隆坡高等法庭宣判,纳吉涉及一马弊案的SRC洗钱案的7项指控全部成立,判处监禁12年和罚款2亿1000万令吉,若无法缴付罚款则加监5年[17][18][19][20][21]。纳吉于7月30日透过代表律师向法院入禀三份申请书提出上诉和缓刑。他在上诉和缓刑期间仍然得到国阵成员支持,并在同年11月受委为国阵在国会下议院的后座议员俱乐部主席[22]

早期及家庭背景

纳吉出生于1953年7月23日位于彭亨州立卑,是第二任首相阿都拉萨的长子,第三任首相胡先翁的外甥,母亲为拉哈诺雅。他的幺弟纳西尔是土著联昌控股公司领导人,该公司是国家第二大金融业集团。[23] 纳吉也是彭亨州四大贵族之一,拥有彭亨王室的“Orang Kaya Indera Shahbandar”封号。他在吉隆坡圣约翰国中度过中小学时光,之后在英国伍斯特郡墨尔文学院进修,以及在諾丁漢大學升学并于1974年取得工业经济学士学位。纳吉之后回国进入商界,曾在中央银行就职,还有在国家石油公司就职公共事务主管。[24]

纳吉曾经历两段婚姻,第一任妻子为东姑再纳东姑依斯干达(Tengku Puteri Zainah Tengku Eskandar),来自吉兰丹皇室,1976年结婚。育有三名孩子:长子尼查(Mohd Nizar Najib)生于1978年,次子那兹付丁(Mohd Nazifuddin Najib)以及三女儿诺利莎(Puteri Norlisa Najib)。1987年,纳吉以妻子生重病无法履行责任为理由离婚。[25]

第二任妻子,也是现任妻子罗斯玛·曼梳(Rosmah Mansor),是于第一段婚姻结束后同年(1987年)所娶。这是罗斯玛的第三段婚姻,她第一任前夫是马来西亚广播电视国际新闻播报员法立(Farid Ismeth Emir),第二任前夫是阿都阿兹(Abdul Aziz Nong Chik)。她和纳吉育有两名孩子:四女儿诺丽雅娜(Nooryana Najwa)以及幼子诺阿兹曼(Norashman Razak;中文名季平)。她目前是雪兰莪大学(Universiti Selangor)名誉校长。

他的女儿诺丽雅娜嫁给了哈萨克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的外甥丹尼尔。[26][27]

早期政治生涯

进入国会及彭亨州务大臣

1976年1月14日,時任首相阿都拉萨病逝伦敦,納吉返国被选为候选人,代父竞选彭亨州北根区国会议席补选。由于当时全国在哀悼阿都拉萨的逝世,及出于对阿都拉萨的尊敬而使纳吉无对手下不战而胜,以23岁之龄当选国会议员,是马来西亚最年轻的国会议员。1978年首次进入内阁,25岁的他被委任为能源、通讯与邮政部副部长,成为马来西亚历史上最年轻的副部长。[14]

1982年大选,他在马哈迪的安排下竞选北根州议席并告捷。他于1982年至1986年以29岁之龄间担任彭亨州务大臣,成为州历史上最年轻的州务大臣,管理马来半岛最大的州属。1986年大选他再次上阵北根国席,并连续当选7届至今[28],在马哈迪内阁受委文化,青年及体育部长,是内阁最年轻的部长。他致力于提升马来西亚运动界及在1988年推行了国家体育政策。1989年在吉隆坡举办的东南亚运动会,马来西亚拿下最好的表现。

巫统政治

纳吉在1976年担任巫统青年团北根区会团长,后来成为巫青团执委。1981年,他当选成为巫统最高理事会成员,是最年轻的成员。1982年他当选巫青团副团长。[29]

1987年,当原任团长安华决定竞选巫统副主席时,纳吉被选为巫青团代团长。同年纳吉在吉隆坡甘榜峇鲁的巫青团集会中,发表了“以华人的血洗马来人的短剑”言论,导致种族关系非常紧张[30]。紧张局势很快引发对种族骚乱的恐惧,最终导致一个大型逮捕扣留的安全行动,称为“茅草行动” 。[31]

在巫统大会上的纳吉

随着马哈迪成立“新”巫统及1988年的宪法危机,纳吉于1988年当选巫青团长。[32]

1993年,当安华决定竞选巫统署理主席时,纳吉成功当选巫统副主席。纳吉也在1993年,1996年及2004年成功捍卫此职。

国防部长(1991–1995)

1991年,马哈迪委任纳吉为国防部长。在纳吉的指导下,马来西亚军队于1993年在波斯尼亚参与及协助了联合国维和部队[33] 马来西亚部队受到了波斯尼亚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的热烈欢迎。[34] 马来西亚也在索马里协助维和任务,在摩加迪沙战役中协助美军时牺牲一名士兵。纳吉之后谴责联合国的索马里任务过于着重在军事行动,[35] 表示马来西亚倾向于参与第六章的“执行和平”任务,而不是第七章的“维持和平”任务。在职四年的国防部长后,纳吉转任教育部长,直到2000年重掌国防部长。

教育部长(1995–2000)

2002年的纳吉

1995年,纳吉首次离开国防部,受委教育部长。他的挑战是如何应对马来西亚在2020年之前成为发达国家的愿望。在这五年的任期里,纳吉重塑了部门,为国立大学建立了独立的公司架构,鼓励与国外大学和机构的合作。[36] 1996年私立大专法令允许国外大学在马来西亚设立学位授予学校,给马来西亚人有更多的教育机会及让马来西亚成为区域教育枢纽。[37]纳吉也把教师证书升格为文凭地位,使在这地位的教师可获得更高的薪金。

1997年,以教育部长的身份访问中国,纳吉也是大马首位访问中国的教育部长。1999年大选,纳吉遭受重大挫折。尽管他成功保住了国会议席,但多数票从上届的过万大减至这次的241票。政治观察者对此感到惊讶,但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安华革职后引发的一系列的政治动荡影响了选情。

再职国防部长(2000–2008)

在第二次受委国防部长期间,纳吉在2004年印度洋海啸中协调了马来西亚的救援工作,以及在2004年巴厘岛爆炸事件中为印尼逮捕涉案人员。[38] 纳吉也监督部署了马来西亚军队身为联合国维和部队的一部分,在2006年黎巴嫩战争中自愿参与协助维持黎巴嫩的稳定。

2002年纳吉出席位于华盛顿五角大楼的国防会议

纳吉也在2003年12月提出强制军事服务计划,表示这计划可以鼓励促进不同种族宗教的年轻人之间的友情及交流。[39] 计划开始后的首五年,超过339000位马来西亚青年参与了国民服务计划(PLKN),[40] 旨在促进宽容,团队合作和社区参与。不过这计划面对一些挑战,计划中的学员在参与中或结束参与计划后死去引发了安全问题。[41] 作为回应,纳吉强化了国民服务计划的体检要求,及加强了政府对国民服务计划里疏忽官员的惩罚。[42]

法国法庭正在调查2002年马来西亚国防部购买两艘鮋魚級潛艇中出现所指控的舞弊案,纳吉当时是国防部长。该指控指出纳吉助理阿都拉萨巴金达在法国潜艇制造厂DCNS收了“佣金”。[43] 蒙古女郎阿坦都雅·沙里布被聘为法语翻译员,为巴金达提供翻译服务的同时也是他的情妇。随后她试图勒索巴金达50万美元,最后遇害死亡。两位身为纳吉保镖的警察随后被控谋杀罪名成立。[44][45][46]

副首相(2004–2009)

2004年马哈迪退位,由副手阿都拉·巴达威取代。纳吉成为副首相,并被赋予了一些职责,包括处理联邦土地发展局的疏忽,人权委员会及选举委员会。纳吉也主持了28个部门委员会,[47] 同时保留了国防部长职。2005年8月31日再次访问中国,这次是以副首相兼国防部长的身份,而且是第一个访问中国的防长。

2008年9月,纳吉成为财政部长,与阿都拉交换国防部长职位。[48] 在全球金融危机之际,马来西亚在东南亚地區遭遇强劲的经济衰退及贸易水平下降。作为回应,纳吉宣布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要在两年的时间内实现反周期的结果,以保护马来西亚经济。他也强调要通过教育,研究和开发来超越现有的制造能力,发展更大的实力成为提供成熟商业服务的国家。

成为首相

2008年3月8日大选中,反对党夺下十三州中的五州执政权。随着巫统在这次选举表现惨淡,首相兼巫统主席阿都拉点名纳吉为他的预定接班人。10月8日,阿都拉宣布将会在2009年3月下台,为纳吉上位铺路,不过他表示要纳吉先赢得3月的党选才取而代之。[49] 纳吉参选巫统主席职,在2008年11月2日无对手竞争下当选。[50]

2009年3月26日,纳吉不战而胜赢得巫统主席职。他于4月3日正式宣誓就职马来西亚首相,也是馬來西亞立國以來首對「父子」出任首相。[51]2012年,纳吉也暂代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长直至2013年大选。[52]

首相(2009–2018)

2011年7月14日,纳吉陪同馬來西亞內政部長希山慕丁·胡先英国內政大臣文翠珊簽署“跨國犯罪的諒解備忘錄”
2012年发表演说的纳吉

纳吉入主首相署后,开始着重于国内经济问题及政治改革。成为首相的第一天,纳吉宣布第一行动是解禁两家反对党党报,即《公正之声》及《哈拉卡》,两报分别由反对党领袖安华领导的公正党伊斯兰党出版。还有纳吉宣布释放十三位内安法令扣留者,当中被释放的扣留者有两位印裔活动人士(于2007年12月因领导反政府集会而被逮捕),三位外国人以及八位疑似伊斯兰武装分子。纳吉也承诺对受到许多批评的法律进行全面检讨,如允许无限未审先扣的法令。在演讲中,他强调了对付贫穷的承诺,重塑马来西亚社会,扩大全民的教育素质,以及重新促进“对公共服务的热情”[53]

2009年4月4日,前首相马哈迪·莫哈末与夫人茜蒂哈斯玛布城首相署会晤纳吉。经过两个小时的会面之后,纳吉与马哈迪一起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马哈迪正式重新加入馬來民族統一機構[54]。10月19日,经过国会辩论后,纳吉做出了这项决定,使得马来西亚有两个关于国家独立的庆典,即马来西亚日

2011年9月16日纳吉与夫人罗斯玛及时任副首相慕尤丁在马来西亚日国庆庆典上挥舞国旗

2013年4月3日,纳吉於上午11時35分宣布解散国会,这也是马来西亚历史上最迟解散的国会。5月5日的大選,國陣雖勝出,但普選票較民聯少。

一个马来西亚

一个马来西亚(1Malaysia)是纳吉于2008年9月16日推介的理念,呼吁内阁 ,政府机构,公务员强调促进种族和谐,国家团结及高效治理。[55] 纳吉推崇的一个马来西亚八大价值观是卓越文化,毅力,谦卑,认同,忠诚,贤能治理,教育以及诚信。[56] 其口号为“一个马来西亚:人民为先,绩效为主”。

2008年9月17日,纳吉启动网站1Malaysia.com.my [57],作为一个与马来西亚公民能更有效联系平台的努力及支持更广泛的一个马来西亚运动。他使用了该网站以突出他的政策及为马来西亚人提供向政府发声的平台。一个马来西亚运动也使用了社交媒体平台如脸书推特[58][59] 有调查认为纳吉和巫统很努力地制造良好感觉,通过聘请部落客和其他社交媒体使用者来实现,有时这些人被称为“网络军团”。[60]

不过,纳吉被批评在任职期间尽管推行了一个马来西亚计划,马来西亚种族关系却明显的恶化。2014年,在位最久的前首相马哈迪撤回对纳吉的支持,在纳吉的任期内巫统党内种族言论修辞元素越来越激进,主要是针对华人[61]

一个大马人民援助金计划(BR1M)

第一次一个大马人民援助金计划(BR1M)是纳吉设计的计划,目的是帮助贫穷的马来西亚人。月入少过3000令吉的家庭可获得500令吉。[62]

第二次一个大马人民援助金计划(也称BR1M 2.0)在2013年执行,使用了约25亿令吉已分发给全国,约五百七十万家庭受惠,同时政府也分发250令吉给符合条件的单身人士。那些已经收到第一次BR1M援助金的人士已不需要再申请,因为已经自动处理。[63]

BR1M 4.0于2014年执行,月入少过3000令吉的家庭可获得950令吉,少过4000令吉的家庭可获得750令吉。[64][65][66]

房屋计划

一个马来西亚人民房屋计划公司(PR1MA)是根据2012年PR1MA法令下成立,目的是在城郊地区计划,发展,建造及维护可负担房屋售给中等收入者。中等收入者的定义是家庭(丈夫及妻子)的收入介于2500令吉至7500令吉之间。[67]

PR1MA 将成为第一个专门针对中等收入者的计划,可持续发展价格介于10万令吉至40万令吉之间的房子。

2015年国家安全理事会法案

2015年12月,《2015年国家安全理事会法案》经过六小时的辩论后在国会通过。这法案赋予首相更大的权力,可以以安全理由指定马来西亚任何地区为保安区。[68] 执法机构可以在被指定的地区无需准证进行逮捕,搜查及没收任何产业。 [69]该法案受到人权组织批评指允许政府滥权。[70] 马来西亚律师公会直呼这是“倾向成为专制政府”的法案。[71] 政府捍卫此法案,部长沙希旦表示该法律可以更好的协调各制服执法单位,对安全威胁即时做出反应采取行动,还有该法律不违反联邦宪法下的基本人权保障。[69]

经济政策

2013年1月25日纳吉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度会议发表演讲
2011年7月13日纳吉在英国伦敦会见英国自由民主党籍政治家及经济学家温斯·凯博

新经济模式

2009年5月2日,纳吉宣布政府即将启动新经济模式的计划,可让国家快速转型成为高收入国家。该计划将会强调鼓励知识产业增加海外投资,以提高工人的收入及生产力。

重组政府津贴

纳吉开始全面的政府津贴改革。2010年7月16日,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的津贴会在新经济模式及第十大马计划下削减及合理化。政府相信在对公众微小的负面冲击下,至2010年尾将可省下7亿5千万令吉。糖和汽油津贴也被改革,因为这津贴对富人和外国人有不对称的受惠,鼓励过量摄取及为欺诈走私制造机会。[72] 纳吉表示希望马来西亚人拥有更健康的生活,他表示:“政府继续津贴10亿令吉来危及人民健康是不合逻辑的。”[73] 对于这些津贴改革将会影响贫民的忧虑,首相署表示马来西亚每年还是有支出7亿8200万令吉给予汽油和糖的津贴,以保证这些统制品价格还是东南亚最低的。政府也指出教育及医疗保健也会持续得到国家的支持。

经济自由化

马来西亚已经采取了大量措施来吸引外国投资,包括旨在使马来人受益的温和措施。这些改革的特点是允许外资在许多企业可扮演更大的角色,除了一些“关键”领域如金融,通讯,能源。新措施包括放宽保险监管,削减外商投资委员会的权力,降低马来人在上市公司的股份拥有率即30%减至12.5%。纳吉推介这改革措施时表示:“这世界正在快速变化,我们必需准备为此改变,不然会有抛在后头的风险。”[74]

2009年6月纳吉推翻了上市公司集团需要30%马来人拥有的固打制,允许非马来人,即华人和印度人能在马来西亚有更多的财富支配权。纳吉也增强与新加坡的关系,让这个华人占多数的国家在马来西亚经济里增加更多投资。[75]

新措施执行后,美国金融公司高盛花旗集团被允许在马来西亚扩展业务。高盛获得执照,得以设立基金管理及咨询业务。花旗集团也获得了提供经纪服务的许可。这些执照的批准是马来西亚在严格管制的国内金融服务市场历史上的激进突破。

国际管理学院对这些改革措施做出回应,马来西亚的世界经济竞争力在2010年升至第十名,在2009年仅第18名。马来西亚在亚太地区排名第五,在企业和政府效率方面表现标青。经济学者对马来西亚的排名提升,归功于马来西亚政府提升了从商环境,如新经济模式,政府转型计划以及经济转型计划。[76]

经济刺激计划

马来西亚政府通过两个经济刺激计划来减轻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第一个刺激方案于2008年11月4日宣布,开支70亿令吉。第二刺激方案于2009年3月10日宣布,开支700亿令吉。成为首相后,纳吉每星期监督刺激方案的进度。政府经济学者相信刺激计划成功增加刺激活动,特别是建筑业。马来西亚国家银行的报告指马来西亚经济在2010年上半年成长了9.5%。纳吉表示国家正在进入每年平均成长6%的的轨道上,以在2020年实现发达国家的目标。对于同样的经济数据,纳吉表示2010年8月开始不会再有经济刺激计划,他说政府将会着重于提升马来西亚的经济基础及增进投资。[77]

推行消费税

马来西亚在2015年4月1日推行了商品与服务税(GST)。消费税主要包括进项税 (Input Tax) 以及销项税 (Output Tax),进项税是指在购买商品及服务时所支付的消费税;销项税则是指在营业销售时向客户所收取的消费税。由于目前推行的销售 (Sales Tax) 及服务税 (Service Tax) 有其不善之处,政府才决定以更完善的消费税取代。对缴税者来说,消费税将会是一视同仁,对所有人征抽税务的税制,即使是那些曾经设法逃税的人,也无可避免。

自馬來西亞的GST推行之後,據智庫達魯依山研究所的民調顯示,有八成以上的民調覺得消費稅會帶來通貨膨脹[78],自馬哈迪於2018年再任相之後,於6月1日將GST降至0%,馬來西亞的GST政策實施三年兩個月後停施[79],於9月更為SST制。

目前,全球超过160个国家已落实了消费税(GST-8个国家)或增值税(VAT),税率介于5至27%。柬埔寨、印尼、寮国、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都是已推行消费税的东协国家。

外交政策及国外访问

2011年7月14日纳吉在伦敦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会面

巴勒斯坦

马来西亚政府长期以来强烈支持巴勒斯坦,因反对以色列占领西岸[80] 马来西亚也支持两个巴勒斯坦人组织法塔赫哈马斯的团结。纳吉曾与夫人罗斯玛在马来西亚政府资深官员的陪同下访问西岸,[81] 纳吉成为首位踏足巴勒斯坦土地的东南亚穆斯林领袖。[82] 纳吉表示巴勒斯坦人可以依靠马来西亚,但为了长久的和平,哈马斯和法塔赫必須为了巴勒斯坦人民的安全及和平团结起来。马来西亚会给予巴勒斯坦道德上,经济上及政治上的支持来超越其斗争,但为了未来的长久和平的交合点是巴勒斯坦人必須团结。他指出巴勒斯坦要迈向未来的前景,巴勒斯坦人必須做出第一步——团结他们自己。[83]

2012年9月9日纳吉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海参崴会面

美国

2013年10月11日纳吉在吉隆坡与美国国务卿约翰·福布斯·克里会面

纳吉及美国总统奥巴马曾在2010年4月12日,在华盛顿核安全峰会进行之前见面。政治观察家认为这次交流代表着马美关系有明显的加深。这次是首次的一对一会面。在会谈中,奥巴马寻求马来西亚进一步遏制核扩散的努力,奥巴马视核扩散为世界安全的最大威胁。[84][85] 在峰会中,纳吉强调马来西亚支持核计划只能使用在和平用途。纳吉出席该峰会是官访美国的一星期的一部分行程。[86]

2014年4月27日纳吉在布城官邸与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会面

印度

2010年1月20日纳吉和夫人罗斯玛·曼梳新德里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会面
2015年12月23日纳吉在布城印度总理莫迪会面

纳吉在2010年1月首次以首相的身份前往印度进行五天的官式访问,率领了200位随行者包括内阁部长,副部长,州政府官员,国会议员及著名商界领袖。[87] 在这访问中,纳吉推动了各种领域的自由贸易协定及合作。[88] 纳吉和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签署了高等教育及金融方面的引渡条约和协定。两国同意在2010年末前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同时签署“综合经济合作协议”。[89] 该经济协议将会为马来西亚带来1.6兆令吉的投资。[90] 同时纳吉宣布为印度公民设立新的签证制度,专给主管及知识工人来访马来西亚。[91]


新加坡

纳吉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2018年1月)

2009年5月21日至22日,纳吉赴新加坡进行两天访问。在这访问里,纳吉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同意以更有效的方式推动双边关系的发展,将搁置或解决两国的“历史遗留”课题。在新加坡的演讲中,纳吉表示希望这访问将会是两国“一个新时代的开始”的信号。[92]

2010年,纳吉解决了两国的关键外交问题,结束了交通运输的僵局及增加新加坡对马来西亚依斯干達經濟特區的投资。纳吉和李显龙同意修改1990年签署的协定,特别是两方承诺把马来亚铁道西海岸铁路线的终点站从丹戎巴葛总站移至兀兰火车关卡,设立名为“马新有限公司”(M-S Pte Ltd)的合资企业以在新加坡建造滨海盛景(Marina One)和双景坊(DUO),被新加坡接收的铁路轨道将会被“绿色走廊”取代,未来成为新加坡地铁环线的一部分。还有协定中允许淡马锡控股国库控股合资发展马来西亚依斯甘达。[93]

韩国

纳吉在2009年6月1日出席由韩国总统李明博主持的东盟+韩国峰会,在峰会中签署了东盟-韩国投资协议以促进东盟与韩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峰会后,纳吉表示马来西亚在仿效韩国发展小规模的核反应堆来发电,还有韩国的其他低碳绿色科技。[94]

中国

2009年6月2日至5日,纳吉前往中国进行4天访问。在这访问中,他提起他的家庭与中国的特殊关系,即他第二任首相的父亲在1974年与中国建交。在访问里纳吉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进行会议,讨论了一些实质性问题。最后双方签署了涵盖13个主要领域的认可战略行动计划,这将作为马来西亚与中国关系的指导方针。纳吉表示在此行程有很大的收获,同时他也获得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国际关系荣誉博士。[95]

2017年5月13日,纳吉前往中国出席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期间,会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印尼

2012年12月18日纳吉在布城与印尼总统苏西洛·班邦·尤多约诺会面

纳吉在2009年4月22日至24日前往印尼进行访问,并讨论的多项课题,包括旅游,汽油,天然气,高科技工业的合作,还有巴贡水电站加里曼丹的供电。纳吉和他的随行者也出席了印尼总统苏西洛与夫人阿妮主持的官方晚宴。

纽西兰

在纳吉主政下,马来西亚与纽西兰在2009年10月26日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于2010年8月1日起生效,该协定将减少及消除工业及农业产品关税。两国也同意在私立教育,工程服务,环境保护,采矿服务及资讯科技方面拥有互惠待遇。

菲律宾及民达那峨岛的摩洛人

2016年11月10日纳吉与部长们在布城首相办公室大厅与菲律宾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与代表们会面

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一直属意马来西亚作为中间人的努力以实现自治。2012年10月15日,摩洛叛军及菲律宾官方制定了和平协议以保持国家的安全与和平。马来西亚在此扮演了重要角色,获得了双方接受。纳吉跟随其已故父亲阿都拉萨的脚步,成为了促进区域和平及和谐的关键人物。在正式签署协定的仪式上,马来西亚政府受到邀请成为该长期条约的见证人。马来西亚在此发挥作用,不仅仅是中间人,同时也是菲律宾政府及叛军之间的信任者。[96]

沙地阿拉伯

沙地阿拉伯是马来西亚在中东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比前年增加19.8%,目前总额达131亿2000万令吉。[97] 纳吉上任首相后,一直保持及促进与沙地阿拉伯的外交关系,与沙地王室成员关系密切。2009年7月19日纳吉访问该国国王阿卜杜拉后表示该国有意与大马深化经济合作,积极参与马来西亚服务及清真产品领域发展。[98] 2015年7月随着一马发展公司丑闻爆发后,公帐会主席潘俭伟指汇入纳吉私人帐户里的26亿令吉是来自沙地王室的政治献金。2016年3月1日纳吉再次率团前往沙地阿拉伯展开为期4天的官方访问,包括与沙地国王萨勒曼会面。[99] 4月14日,沙地外交大臣朱拜尔与纳吉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会晤,出席为期两天的第13届伊斯兰合作组织首脑会议。朱拜尔受访时表示26亿令吉是“捐款”,沙地政府没有附加任何条件。纳吉表示该捐款更不是来自一马发展公司的账户。[100] 2017年2月26日,应国家元首苏丹莫哈末五世的邀请,萨勒曼国王率领600人代表团访问马来西亚展开4天的官式访问。[97] 5月20日纳吉表示希望会见萨勒曼国王时,可以拥抱对方,基於沙尔曼国王提供给马来西亚更多朝圣人数固打以示感谢。[101] 2018年1月8日,纳吉再次前往沙地进行5天的工作访问,同时前往麦加朝圣。这次的随行人员包括纳吉的亲人,包括胞弟,女婿及外孙女。首相署发出声明表示首相胞弟及相识之人都是自费参与这次行程,是被邀请一起去朝圣。[102][103][104] 1月19日,英国广播公司BBC日前播出讲述沙地王室内斗的纪录片,纳吉意外成了纪录片中的重要角色之一,被指涉及一马发展公司丑闻的王子图尔基在王储穆哈默德·萨勒曼发动的肃贪行动中被无限期拘留。[105]

任内發生的重大事件

下台

2018年5月9日为第十四届马来西亚大选,纳吉领导的国阵疑似通过各种手段(选区划分不公[109]、舞弊[110]、对付反对党支持者[111]),却在大选中落败[112]。5月10日,纳吉召开记者会表示尊重人民的决定,承认败选并承诺和平移交政权,[113]使马来西亚的政党首次轮替。随着国阵惨败,5月12日纳吉宣布辞去巫统主席及国阵主席职务,以示负责,由巫统副主席阿末扎希代掌巫统主席职务。[14]

退位后

贪腐调查

纳吉油画
纳吉油画

希望联盟上任执政后,使对前朝国阵政府人物涉及的一系列贪污案进行提控和调查,而国阵首相纳吉和其家族人员因身兼几宗争议案件,被视为是贪腐调查的重要人物,其中最着名的案件是一个马来西亚发展有限公司丑闻。纳吉担任首相任内,在他倡议下于2009年作为政府的经济转型计划下成立的国有投资公司,他也是马来西亚发展有限公司(1MDB)顾问团主席。不过,一马公司运作六年后被报导指出现了420亿令吉的债务,使国家经济成长出现了负面前景。[114]

2015年7月2日华尔街日报揭露指控,与一马公司有联系的约26亿令吉汇入了纳吉的私人银行账户,触发了要求他辞职的广泛呼声。[115][116][117] 纳吉否认犯了任何错误,并宣布要起诉该报。[118] 7月6日,一马公司丑闻的事件发展导致美元兑令吉下跌至3.8050,首次超越了2005年脱钩时的汇率。[119] 为了佐证指控,华尔街日报在7月7日公开一部分机密文件来据称显示26亿令吉如何从一马公司进入纳吉私人银行账户。这些文件展示了在2013年3月,2014年12月及2015年2月间的有关转账记录。[120]

多个机构组成的特工队于7月10日成立,以调查华尔街日报的指控,即已关闭的纳吉阿马伊斯兰银行账户是否获得转账的款项,后来证实纳吉在该银行有两个账户。特工队也确认其中六个不属于纳吉的账户已冻结,但不透露账户拥有者的名字。 纳吉对此贪腐丑闻的处理受到前首相马哈迪及副首相慕尤丁等人的批评。在7月28日的内阁改组中,慕尤丁从内阁中被除名及副首相职被撤换,还有批评纳吉领导的部长也被除名。纳吉表示这是要建立一个“更团结的阵容”。[121]

8月1日,纳吉在芙蓉向巫统代表们针对位于伦敦的吹哨者网站《砂拉越报告》的创办人,运作人兼主编克莱尔·柳卡瑟·布朗(Clare Rewcastle-Brown),促请那个“白人”不要干涉马来西亚事务,并表示自己重视忠诚的人而不是聪明的人。[122]

8月3日,马来西亚反贪污委员会表示该汇入纳吉私人账户的26亿令吉是捐款者,而不是来自一马公司,但反贪会却没阐述谁是捐款人及其转账目的,还有为何7月2日出现这指控后一个月的时间才出现此解释。[123][124] 巫统关丹区部主席旺阿德南(Wan Adnan Wan Mamat)指该26亿令吉献金是来自沙地阿拉伯,为了感谢对抗恐怖组织伊斯兰国而汇款。他之后还表示菲律宾及泰国南部的穆斯林社群也有收到类似的献金,因此该献金是针对纳吉个人而不是巫统,该款项所以汇入了纳吉的私人账户。[125]

这丑闻在2015年8月28日出现了戏剧性的扭转,巫统浮罗交怡区部妇女组代表阿妮娜(Anina Saaduddin)以民事诉讼起诉纳吉,指控他欺骗党员,没有展示汇款收据及捐款人所使用的账户,还有挑战纳吉指26亿令吉献金是作为2013年大选用途。此诉讼在吉隆坡高庭申请,也点名了党执行秘书阿都劳勿(Abdul Rauf Yusof)。[126] 该诉讼后来因为起诉人阿妮娜被巫统开除党籍及后来加入土著团结党而自己决定撤销诉讼。

2015年9月21日,纽约时报报导美国调查当局正在调查有关纳吉的贪腐指控及涉及的相关人士,特别是纳吉继子里扎(Riza Aziz)及亲友透过其空壳公司在美国这几年的购置产业记录,同时调查纳吉私人银行账户中的6亿8100万美元汇款来源。[127]

该汇入纳吉私人账户的26亿令吉“献金”指控,促使反对党在2015年10月18日提出对纳吉的不信任动议。[128]

2016年1月26日,马来西亚总检察长莫哈末阿班迪(Mohamed Apandi Ali)宣布对于纳吉私人银行账户里的26亿令吉的汇款调查已经关档。由阿班迪领导调查的反贪会结论该献金没有违反任何法律,没有贪污成分。阿班迪是由纳吉于2015年8月提名委任,取代被解雇的前任总检察长阿都干尼(Abdul Gani Patail)。马来西亚官方新闻社马新社报导阿都干尼是因为健康原因而辞职,但很多推测认为他是因为有关一马公司贪腐调查而解雇。[129] 总检察长表示该26亿令吉是源自沙地阿拉伯王室,[130] 尽管沙地外交大臣及财政大臣对此献金表示不知情。[131]

阿班迪指纳吉在2013年已归还当中的6亿2000万美元给沙地王室,但没有解释纳吉没归还的6100万美元去向。[132] 纳吉对调查结果表示赞赏,并重申他不犯下任何不法行为。

2016年3月28日,澳洲电视节目Four Corners播放了一集名为恐惧国度:马来西亚的金钱与命案(State of Fear: Murder and Money in Malaysia ), [133]播出了有关纳吉银行账户有大量金钱流入的新指控。

3月30日,华尔街日报,时代杂志及一些新闻机构报导纳吉夫妇在奢侈品及旅费中花费了1500万美元。[134] 在2014年12月24日,纳吉正在与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高尔夫球外交活动期间,马来西亚的调查文件显示罗斯玛在夏威夷檀香山的香奈儿专卖店购物,花费了130625美元。该指控受到该专卖店职员的确认,并回忆纳吉夫人于2014年12月25日前在这高档的阿拉莫阿纳中心购物。[135]

2016年4月,纳吉次子纳兹夫丁(Mohd Nazifuddin Najib)在巴拿马报告中榜上有名。[136]

2016年7月,美国司法部启动诉讼,以充公一马公司被挪用的总值10亿美元位于美国的资产。在这诉讼文件里,一位高阶级的政府官员操控一马公司,被称为“一号马来西亚官员”(Malaysian Official 1),在文件里被提及了30次。“一号大马官员”被指控获得了6亿8100万美元(后来已归还了大部分),这是一马公司被偷窃的资金。2016年9月,首相署部长兼国阵宣传策略局主任阿都拉曼达兰确认,“一号大马官员”是纳吉。达兰指纳吉没有被点名是因为“他不是调查的一部分”。[137][138]

过往美国就一马发展公司舞弊案展开调查时,多次以“一号大马官”形容当中主要涉案者。2019年12月19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高盛集团前东南亚地区主管莱斯纳抵触该国多项法令的指令(order)中,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多次点名提到纳吉接受贿赂,作为对高盛集团获得有利可图债券业务的回报[139]

退位後的調查

2018年馬來西亞大選敗選後,納吉於同年5月12日因貪腐案被首相馬哈迪限制出境[140],因此一馬公司案繼續被調查,並召納吉、關係者等人問話[141]。之後納吉的住家、私宅、安全屋等都被搜查[142][143][144]

同年7月3日,下午2点35分,纳吉在家中遭反贪会逮捕,他在7月4日早上8时30分被带到吉隆坡法庭,被控3项刑事失信罪和1项滥权罪控[145][146]。纳吉否认这4項罪名,被谕令以400萬令吉及2名擔保人下保釋,不過在代表律師沙菲益向法院求情之下,改为以100萬令吉及2名擔保人下保釋[147]

8月7日,納吉被反貪會於大馬反貪學院召問口供45分鐘後,於次日(8月8日)被帶至吉隆坡高庭面對反貪會的2001年反洗黑錢和反恐融資法令指控,再增加3项洗黑钱控状,此為納吉退位後的第二度面控[148]

9月19日,因面臨起訴而被逮捕至武吉阿曼錄口供,於9月20日上庭,為納吉退位後的第三度面控[149]

2018年10月25日,纳吉和财政部前秘书长丹斯里依尔万因被控6项失信罪,涉及66亿3606万5000令吉的案件,被马来西亚总检察长建议每人300万令吉保释候审,引发控辩双方就保释金额展开激烈的辩论。最终吉隆坡地庭法院谕令,纳吉和依尔万各需交付100万令吉保释金、两名担保人和缴交两本护照保外候审。截至10月25日,纳吉在此前的3次提控中已经缴付了450万令吉保释金,此為納吉退位第四度面控[150]

宣判结果

2019年11月11日,高庭宣判纳吉涉及SRC国际公司3项刑事失信、1项滥权和3项洗钱案,所有控状皆表罪成立,纳吉需要出庭自辩,是马来西亚独立以来,首位出庭自辩的前首相[151]

2020年7月28日, 吉隆坡地方高等法庭宣判,纳吉涉及一马弊案的SRC洗钱案的7项指控,包括3项刑事失信罪、1项滥权及3项洗黑钱控状罪名成立,各控状判监禁10年;滥权控状判监禁12年,兼罚款2亿1000万令吉;至于3项洗黑钱控状,各判监禁10年。7项罪名的刑罰总共是监禁72年和罚款2亿1000万令吉,但各项刑期同时执行,最终判处监禁12年和罚款2亿1000万令吉,若无法缴付罚款则加监5年。

退位后活动

纳吉在被调查期间,依然获得大量支持者追随,他在社交平台上极力营造和提升形象,同时深下巫裔基层宣传名声,表示会捍卫和争取巫裔利益,并发起「害羞啥?我的老板」(Malu Apa Bossku)运动成为网络红人,企图在政治上卷土重来。同时不断批评和嘲讽敦马哈迪执政的希盟政府的一切政策,敦马哈迪也对此反击,指责纳吉执政时的一个马来西亚发展有限公司丑闻对国家带来的恶性影响。尽管纳吉受到时任希盟执政党的打压,但他在网络平台上也很活跃。他自称自己是监国者,在网络上多次举报和嘲讽敌对政党人物的言行举止,获得了网络「抽水王」的称号[152]

2019年9月1日,纳吉在面子书上转发倪可敏臉書粉丝专页上一个羞辱雪州苏丹沙拉弗丁的贴文引起争议。2019年7月,雪州苏丹颁布拆下双语路牌的法令,引发华裔网民不满,一名网名「救世黄鸭」的网民抨击此决定的贴文随后出现在倪可敏的粉丝专页上,纳吉指控对方煽动网民羞辱国家元首,雪州王室随后报警处理。10月3日,贴文原作者出面澄清贴文被人滥用煽动情绪,对此情况公开抱歉[153]。警方随后传召对方调查,倪可敏否认相关指控,表示专页被人假冒,自己并不知情,之后报警处理起诉纳吉诽谤。

2019月10月18日,纳吉在面子书上贴文举报指丘光耀发行给学校的《互利共贏的一帶一路》漫画内容泄嫌讨好民主行动党和宣扬共产主义,诋毁前朝政府、他和其家人引起风波,马来西亚教育部随后宣布禁止漫画在学校发行[16]

2020年1月4日,纳吉在面子书上传人民公正党旺莎玛珠国会议员拿汀巴杜卡陈仪乔对不满的民众「扮鬼脸」的视频引起热议,陈仪乔次日召开记者会,澄清她当时正在整顿市夜小贩的问题,当时对她叫嚣的民众是非法小贩才扮鬼脸回应,表示民众只关注她的争议而非努力,让她大感无奈[154]

2020年7月10日,马哈迪迈入95岁生日,纳吉献上生日祝福[155]

其他争议

茅草行动

1987年10月11日,华人社会为反对政府派遣不谙华文的教师担任华小行政四个高职而在于吉隆坡天后宫召开了一场抗议大会。

10月17日,时任巫统青年团(巫青团)代团长的纳吉也在吉隆坡甘榜巴鲁的TPCA体育馆召开了另一场拥护政府的万人大集会,现场出现了许多具有“排华意识”的横幅,包括了“那些反对马来统治者的人将被撤销公民身份”、“5月13日已开始”(指五一三事件)和“让它(马来短剑)浸泡在在华人的血泊中”等标语。

10月27日,在种族关系紧张的形势中,马哈迪政府展开“茅草行动”,以内安法令不经法庭审判拘捕扣留了106名异议分子。此后,坊间盛传纳吉曾在大集会期间发表了“以华人的鲜血洗马来人短剑”的言论[156],直到2009年纳吉出任首相后,反對黨民主行动党主席卡巴星也曾在国会中就此事诘问纳吉,纳吉对此给予否认[157][158]

蒙古女郎遇害案

纳吉曾有过一位亲密助手叫阿都拉萨·巴金达。巴金达是於2007年一位蒙古女郎阿尔丹杜雅·沙丽布(Altantuya Shaaribuu)谋杀案[159] 受审的三名被告之一,但其后无罪释放。纳吉在法庭宣誓书中据报道有牵连,他在一张照片被照到与阿都拉萨·巴金达和阿尔丹杜雅·沙丽布在一起。[159]

后来这张照片被证实是恶意移花接木。2008年7月10日,納吉在大约九百名巫统基层领袖面前以“真主”之名发誓没有牵涉蒙古女子阿尔丹杜雅命案。[160]

伊斯蘭教国家

纳吉曾宣布,马来西亚“不曾是世俗国”,因为所谓“世俗”在西方的定义里将是指“治国理念和伊斯兰教教义彻底分离” [161]

国民服务计划

马来西亚国民服务计划由纳吉在担任副首相时创立,但一直都管理不善,截至2008年5月已有16人在马来西亚国民服务中丧生。[162]

纳吉回應:「只有14名孩子死亡,应尽量减少这些死亡的不良报导。」[163]對於因16名孩子死亡而出現暂停计划的呼吁,纳吉回应时表示「(暂停该计划)并不可行因为该计划是多方涉及的」。[164]該声明令马来西亚的父母和公众不滿,有人認為纳吉关注的是避免死亡数字持续增加多过孩子的死亡。[165]

谷歌翻譯事件

2011年4月28日,纳吉執掌的首相署在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訪問時,被疑採用不規範的「网站翻译」模式,將歡迎布條的馬來文內容翻譯成语意不通的中文字句,在文化交流上造成負面形象[166]

  • 巫語原文:「」
  • 網站翻譯:「」
  • 实际含义:「」

納吉在事發隔天向溫家寶道歉,溫家寶回應為「小事一件」而不影響兩國邦交。此事被報道後引起马来西亚國內外普遍議論,而在國內也有部份马来西亚華人認為马来西亚政府官員漠視中文[167]。亦有部份马来西亚人士和網民質疑是利用了谷歌等翻譯程式[168]

一个大马国民餐单计划

2011年10月18日,纳吉高调以马币3令吉购买特色午餐,菜色包括雜菜、雞肉和煎蕊冰[169],引起了官方媒体的大肆报道。10月20日早上,人民公正党派出数名议员助理突击首相到访的3家“一个大马人民餐单”计划餐馆,不过发现3令吉根本买不到纳吉前天吃过的经济饭,只能買到白饭、一份鱼和一份杂菜,要享用如纳吉早前选择的午餐則需花费6令吉。[170]

公正党在餐馆购买了经济饭后,再到国会大厦召开记者会揭露此事。公正党峇都国会议员蔡添强表示根据助理的调查,业者提供的“一个大马人民餐单”经济饭是「货不对办」。[171]

2015年沙巴地震相关批评

2015年6月5日,沙巴兰瑙发生5.9级地震,造成18人死亡,纳吉次日仍按既定行程访问沙特阿拉伯三天。虽然他出访期间频发声明及推特悼念死难者,不过反对党仍抨击他轻重不分[108][172]

森美蘭

納吉與羅斯瑪,於2005年「拿督斯里乌达玛」(S.P.N.S)和2006「拿督斯里巴杜卡」(S.P.T.J)獲冊的勛衔於2018年10月26日被森美蘭州皇室以涉及多項控告為由而褫奪勛銜[173]

雪蘭莪[174]

納吉於2004年獲得的拿督斯里(S.P.M.S.)、以及1992年獲得的拿督(D.P.M.S.)勋衔同其妻子羅斯瑪於2005年獲得勳銜「拿汀巴都卡斯里(S.P.M.S)」,因受到雪蘭莪州政府秘書兼冊封註冊官莫哈末阿敏文告以納吉夫婦屢次受控告為由,遭雪蘭莪蘇丹沙拉弗汀以1959年雪州憲法條文於2019年5月6日褫奪,直至法律案件審結為止。

此外,NGV公司前執行主席兼董事祖基菲里的拿督勳銜(D.S.I.S)也遭到雪州蘇丹以破產為由取消。

轶事

2020年9月14日,纳吉登上马来西亚反贪污委员会的贪污罪犯资料名单,成为大马史无前例首名列榜的前首相,及该贪污罪犯名单中的最高前公职人员[175]

选举成绩

彭亨州议会[176][177][178][179][180]
年份 选区 得票数 得票率 竞选对手 得票数 得票率 总票数 多数票 投票率
1982 北根镇 纳吉巫统 3,820 72.50% 莫哈末鲁斯迪·阿里夫(回教党 1,449 27.50% 5,377 2,371 73.37%
马来西亚下议院[176][181][178][179][180]
年份 选区 得票数 得票率 竞选对手 得票数 得票率 总票数 多数票 投票率
1976 北根 纳吉巫统 不战而胜
1978 纳吉巫统 13,876 76.16% 莫哈末鲁斯迪·阿里夫(回教党 4,343 23.84% 18,219 9,533 67.93
1986 纳吉巫统 16,431 74.50% 李金宏(音译)(回教党 5,623 25.50% 22,748 10,808 66.87%
1990 纳吉巫统 21,262 66.33% 奥斯曼希淡(四六精神党 10,795 33.67% 33,414 10,467 71.36%
1995 纳吉巫统 17,004 73.25% M萨姆尔(四六精神党 6,211 26.75% 24,565 10,793 71.60%
1999 纳吉巫统 13,148 50.46% 南利莫哈末(回教党 12,907 49.54% 26,797 241 74.78%
2004 纳吉巫统 31,956 77.96% 扎卡利亚达兰(回教党 9,034 22.04% 41,046 22,922 77.91%
2008 纳吉巫统 36,262 78.73% 凯鲁安努亚·阿末再努丁(公正党 9,798 21.27% 47,870 26,464 82.23%
2013 纳吉巫统 51,278 76.60% 法里兹慕沙公正党 15,665 23.40% 68,464 35,613 85.30%
2018 纳吉巫统 43,854 62.10% 阿希亚杜丁道勿(伊党 18,995 26.90% 72,308 24,859 81.34%
扎希末阿立(土团党 7,662 10.85%
阿都卡迪赛努丁(独立人士 103 0.15%

注释

  1. 「纳吉」是由留学北京的儿子季平亲自帮父亲选定的正式中文名字,并成为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规范使用的正式名字,而中国大陆、香港及台湾等部分官方及媒体经常将其音译为「纳吉布」。[2]

参考文献

  1. . 星洲网. 2014-03-18 [2017-07-24].
  2. . mandarin.bernama.com. [2017-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1).
  3. .
  4. Arrests at rally calling for Najib's resigna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e Straits Times, 1 August 2015. Retrieved 25 August 2015.
  5. Protesters Call on Malaysian Prime Minister to resig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1 August 2015. Retrieved 25 August 2015.
  6. Bersih plans overnight rally in August to demand Najib's resigna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e Straits Times, 29 July 2015. Retrieved 25 August 2015.
  7. Singh, Sharanjit. . NST Online. 2020-07-28 [2021-02-06] (英语).
  8. . www.xinhuanet.com. [2021-02-06].
  9. . [2016-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2).
  10. hermesauto. . 2016-03-04 [2016-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9).
  11. . 2015-08-11 [2015-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9).
  12. . 2015-12-05 [2015-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9).
  13. chinaqw. . www.chinaqw.com.
  14. . 当今大马. 2018-05-12 [2018-05-12] (中文(中国大陆)‎).
  15. . www.sinchew.com.my. [2019-10-19].
  16. . 中國報 China Press. [2019-10-19] (美国英语).
  17. . BBC News 中文. [2020-12-02] (中文(简体)‎).
  18. . www.sinchew.com.my. [2020-07-28].
  19. . The Straits Times. 28 July 2020 [2020-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8).
  20. . Channel NewsAsia. 28 July 2020 [2020-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9).
  21. . amp.dw.com. [2020-12-12].
  22. . www.sinchew.com.my. [2020-11-10].
  23. CIMB Group, 25 May 200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Retrieved on 24 October 2011.
  24. “How Najib and Abdullah rose to nation’s top post”. 存檔,存档日期2011-06-21., Daily Express, 4 April 2009
  25. ,Tengku Puteri Zainah Tengku Eskandar。
  26. . The Straits Times. 2015-03-19 [2017-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7).
  27. . The Economist. 2017-01-06 [2017-01-06].
  28. . [2016-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29. Najib is Deputy PM, Cabinet reshuffle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estar 7 January 2004
  30. . 2007-04-27.
  31. Brown, Graham K. (PDF). Oxford: Centre for Research on Inequality, Human Security and Ethnicity, CRISE; Queen Elizabeth House, University of Oxford. April 2005 [2008-12-0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9-11).
  32. Editorial, Reuters. . Reuters India. [2017-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08) (英语).
  33. Q+A-Is Malaysia's incoming PM Najib a spendthrift? | Reuters Retrieved on 24 October 2011.
  34. Najib: We’ll send troops despite Israeli reservation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estar.com.my. Retrieved on 24 October 2011.
  35. "American soldiers 'held hostage by warlord'," The Herald, 6 October 1993
  36. Najib: Malaysia will ensure world-class educa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1Malaysia (16 June 2009). Retrieved on 24 October 2011.
  37. Najib’s Challenge: Clean up UMNO 存檔,存档日期2012-03-20.. Malaysiasdilemma.wordpress.com (15 March 2009). Retrieved on 24 October 2011.
  38. New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AlertNet. Retrieved on 24 October 2011.
  39. Malaysia's 3-month national service a flop?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Asia Times Online, 4 May 2004
  40. RM2.37bil spent on NS 存檔,存档日期2008-05-18., The Star, 16 May 2008
  41. Malaysian family to sue government over daughter's death during national servic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Associated Press, 11 May 2008
  42. Government Won't Compromise On Negligence At NS Training Camp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Bernama, 6 September 2007.
  43. .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2014-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2).
  44. . 2012-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20).
  45. . The Australian. 2012-05-05.
  46. . Reuters. 2012-06-26 [2017-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9).
  47. "Deputy Prime Minister of Malaysia", 1Malaysia.com.my
  48. Najib to become Minister of Financ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Reuters.com, 17 September 2008
  49. Happy for UMNO, Says Dr. Mahathir, Bernama, 8 October 2008.
  50. Najib Secures UMNO Presidency, Bernama, 2 November 2008.
  51. People.com.c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3 April 2009.
  52. . Malaysiakini. 2012-04-07 [2017-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6) (英国英语).
  53. . 星报. 3 April 2009 [2018-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0).
  54. . Malaysiakini. 2009-04-04 [2021-02-06] (中文).
  55. National Unity Ultimate Objective Of 1Malaysia, Says Najib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Bernama.com (15 June 2009). Retrieved on 24 October 2011.
  56. 1Malaysia.com.m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1Malaysia.com.my. Retrieved on 24 October 2011.
  57. . 1Malaysia. [2015-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01).
  58. My1malaysi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witter.com. Retrieved on 24 October 2011.
  59. Najib Razak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Facebook.com. Retrieved on 24 October 2011.
  60. Hopkins, Julian. .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11, 24: 5 [2015-08-02]. doi:10.1080/01292986.2013.851721.
  61. Montesano, Michael J.; Lee Poh Onn. .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11: 49. ISBN 9814311006.
  62. . barisannasional.org.my. Putrajaya. 2011-01-15 [2013-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7).
  63. Singh, Jaspal. "Najib to launch BR1M distribution" 存檔,存档日期2013-01-31.. New Straits Times, Kuala Lumpur, 28 January 2013, Retrieved on 1 February 2013.
  64. . english.astroawani.com. [2017-07-25] (英语).
  65. Liang, Tan Yi. . [2017-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0).
  66. . www.thesundaily.my. [2017-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8) (英语).
  67. Wong Sai Wan, Terence Toh. "Finally, affordable homes for middle-income earner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e Star Online, Kuala Lumpur, 23 September 2012, Retrieved on 1 February 2013.
  68. . 2015-12-07 [2015-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08).
  69. . 2015-12-04 [2015-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07).
  70. . 2015-12-03 [2015-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30).
  71. . 2015-12-03 [2015-12-08].
  72. . [2016-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06).
  73. Subsidy cuts my solve sugar 'shortages', Malaysia Insider, 22 July 2010
  74. Malaysia in major liberalisation drive, Financial Times, 30 June 2009
  75. John Burton Najib looks to be radically different FT.com, June 2009
  76. Top ten: Malaysia rises up competitiveness ranki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By Jagdev Singh Sidhu, The Star, 20 May 2010
  77. Wee Soon Ying, "Malaysia not launching economic stimulus package", Xinhua, 20 August 2010
  78. 中國報. (新闻稿). 馬來西亞. 2017-09-12.
  79. 星洲网Sin Chew Daily. (新闻稿). 馬來西亞. 2018-05-16.
  80. Bernama. "Muhyiddin: PM's Gaza visit reaffirms Malaysia's support for Palestine" 存檔,存档日期2013-01-30., New Straits Time, Kuala Lumpur, 24 January 2013. Retrieved on 29 January 2013.
  81. Ahmad, Razak. "Malaysia supports Fatah-Hamas reconcilia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e Star Online, Kuala Lumpur, 23 January 2013. Retrieved on 29 January 2013.
  82. Porter, Barry. . Bloomberg.com. 2013-01-22 [2017-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3).
  83. Azura Abas and Koi Kye Lee. . nst.com.my. Kuala Lumpur. 2013-01-27 [2013-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84. Najib Attends Nuclear Security Summit, by Tham Choy Lin, Bernama, 13 April 2010
  85. Lim Ai Lee Najib and Obama in historic bilateral meeti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e Star, 13 April 2010
  86. Najib-Obama historic meeting in Washington, The Malaysian Mirror, 13 April 2010
  87. "Najib set to create history with Chennai visit", M. Veera Pandiyan, The Star, 20 January 2010
  88. "Malaysia to push for FTA during PM Razak visit", R. Vasudevan, Asian Tribune, 19 January 2010
  89. "India, Malaysia sign extradition pact, boost economic ties", DPA, 20 January 2010
  90. "PM's visit to India draws RM1.6b in potential deals", by Rupa Damodaran, Business Times, 15 February 2010"
  91. "Clinch economic pact by year-end: Malaysi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Bernama, 23 January 2010
  92. "Ties with Singapore to move forward", Clarissa Oon, The Straits Times, 23 May 2009
  93. Malaysia and Singapore end deadlock on key issues, The Star, 25 May 2010
  94. "Signing of FTA signifies success of ASEAN-Korea Summit", Bernama, 3 June 2009
  95. "Najib's visit marks milestone in Malaysia-China friendship". The Star, 4 June 2009
  96. Prof Dr. Chandra, Muzaffar. "Philippines: Peace Agreement Between Manila and the Moro Islamic Liberation Front (MILF)" Global Research, California, 12 October 2012, Retrieved on 30 January 2013.
  97. . 2017-02-26 [2018-02-26] (中文(中国大陆)‎).
  98. . 星洲网 Sin Chew Daily. 2009-07-20 [2018-02-26] (中文(简体)‎).
  99. . 東方網 | 馬來西亞東方日報. [2018-02-26] (中文).
  100. . [2018-02-26].
  101. . 東方網 馬來西亞東方日報. [2018-02-26] (中文).
  102. . e南洋商报Nanyang Siang Pau 马来西亚新闻真实报道. [2018-02-26] (美国英语).
  103. . 東方網 馬來西亞東方日報. [2018-02-26] (中文).
  104. . 2018-01-10 [2018-02-26].
  105. . www.themalaysianinsight.com. [2018-02-26] (英语).
  106. . The Daily Telegraph. [2014-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8).
  107. . "the guardian". [2014-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7) (英语).
  108. . 早报. 2015-06-09 [2020-11-25] (英语).
  109. . 2018-01-03 [2018-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3).
  110. . 2018-04-29 [2018-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5).
  111. . 2018-05-06 [2018-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8).
  112. . [2018-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0).
  113. Wong, Phin Hung. . 2018-05-11.
  114. Malaysian leader faces risk of criminal charges over fun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ABC News, 5 July 2015. Retrieved 7 July 2015.
  115. Wright, Tom; Clark, Simon. .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Dow Jones & Company). 2015-07-02 [2015-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3).
  116. Zaid: Najib's finest hour when he steps dow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Free Malaysia Today, 6 July 2015. Retrieved 7 July 2015.
  117. Najib must resign if he can't dispute claims in WSJ, Sarawak Report, Guan Eng tells reporters 存檔,存档日期2016-01-06.. The Malaysian Insider, 3 July 2015. Retrieved 7 July 2015.
  118. Malaysia PM Najib to decide on legal action over 1MDB allegations. Channel News Asia, 5 July 2015. Retrieved 7 July 2015.
  119. Ringgit slides through Mahathir's peg as Najib's finances probe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e Malay Mail Online, 6 July 2015. Retrieved 7 July 2015.
  120. . themalaymailonline.com. [2017-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8).
  121. . ABC News (Australia). 2015-07-29 [2015-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4).
  122. . 2015-08-01 [2015-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03).
  123. . [2017-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3).
  124. . Reuters. 2015-08-03 [2017-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06).
  125.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7).
  126. . [2017-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6).
  127. . [2017-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5).
  128. . 2015-10-18 [2015-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8).
  129. Ramzy, Austin. . The New York Times. 2015-07-28 [2016-01-30]. ISSN 0362-4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7).
  130. France-Presse, Agence. . 2016-01-29 [2016-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4) The Guardian.
  131. York, Bradley Hope in New; Kong, Tom Wright in Hong; Lumpur, Yantoultra Ngui in Kuala. . 2016-01-27 [2016-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4) Wall Street Journal.
  132. Fuller, Thomas. . The New York Times. 2016-01-26 [2016-01-30]. ISSN 0362-4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9).
  133. . www.abc.net.au. 2016-03-28 [2017-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9) (澳大利亚英语).
  134. Jenkins, Nash. . [2016-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7).
  135. Wright, Tom; Hope, Bradley. . 2016-03-31 [2016-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2) Wall Street Journal.
  136. . 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f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s. [2016-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4).
  137. . The Straits Times. [2016-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04).
  138. Vaswani, Karishma. . BBC. [2016-09-13].
  139. . 中國報 China Press. [2019-12-19] (美国英语).
  140. 任浩. . 大紀元. [2018-05-13].
  141. . 自由時報. [2018-05-21].
  142. 中國報. (新闻稿). 馬來西亞. 2018-05-17.
  143. 東方網. (新闻稿). 馬來西亞. 2018-06-11.
  144. HENG2018年5月22日. . 纽约时报中文网. 2018-05-24 [2020-12-03] (中文(简体)‎).
  145. . 中國報 China Press.
  146. . 星洲日报. 2018-07-03 [2018-07-03].
  147. . 東方網. 2018-07-04 [2018-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4).
  148. . China Press. 2018-08-07 [2018-08-07].
  149. . 東方網. 2018-09-19 [2018-09-19].
  150. . 東方網 馬來西亞東方日報. [2020-07-28] (中文(简体)‎).
  151. . www.sinchew.com.my. [2019-11-11].
  152. . Malaysiakini. 2019-01-18 [2020-07-29] (中文).
  153. . www.sinchew.com.my. [2019-10-19].
  154. . 光华网. [2020-01-05] (美国英语).
  155. . Malaysiakini. 2020-07-10 [2020-12-12] (中文).
  156. Kamarudin, Raja Petra (Aug. 1, 2005). "Umno's relevance lies in Ketuanan Melayu". Malaysia Today.
  157. 陈慧思.1987年血洗短剑论纯属传言?:纳吉在巫青团大集会力挺安华.:独立新闻在线,2009-6-16
  158. 曾薛霏.“用华人的血洗马来短剑”:纳吉否认1987年曾如是说.:独立新闻在线,2009-6-15
  159. . MalaysiaKini. 7月30日 2007 [2008-04-30].
  160. 星洲日報. http://www.sinchew.com.my/node/895249. 2008/08/23.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161. . 2007-07-17 [2018-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9).
  162. Malaysian family to sue government over daughter's death during national servic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May 11, 2008)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163. Government Won't Compromise On Negligence At NS Training Camp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September 06, 2007) Bernama - Malaysian National News Agency
  164. NS to outsource check-ups 存檔,存档日期2008-05-20. (May 11, 2008) The New Straits Times
  165. Why the great reluctance to stop NS? (May 13, 2008) Malaysiakini
  166. . 2011-04-28 [2017-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1).
  167. . [2017-07-24].
  168. . [2017-07-24].
  169. . [2017-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1).
  170. . [2017-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171. . 2011年10月20日 [2013年6月30日].
  172. . www.chinanews.com. [2020-11-28].
  173. . 東方網. 2018-10-26 [2018-10-26].
  174. . 東方網. 2019-05-10 [2019-05-10].
  175. . www.sinchew.com.my. [2020-09-14].
  176. . 馬來西亞選舉委員會. [2018-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19) (马来语).,基于总投票率的百分比数字。
  177. . Sistem Pengurusan Maklumat Pilihan Raya Umum. 馬來西亞選舉委員會. [2017-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1) (马来语).
  178. . undiinfo Malaysian Election Data. 当今大马. [2018-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1) (英语).
  179. . 馬來西亞選舉委員會. [2018-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2) (马来语). ,基于总投票率的百分比数字。
  180. . 星报 (马来西亚). [2018-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4) (英语).,基于总投票率的百分比数字。
  181. . Sistem Pengurusan Maklumat Pilihan Raya Umum. 馬來西亞選舉委員會. [2017-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1) (马来语).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纳吉·阿都拉萨
维基语录上的相关摘錄: 纳吉·阿都拉萨
 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职务
前任:
莫哈末阿敏达勿
国阵巫统
北根议员
1986年10月6日 (1986-10-06)
現任
前任:
阿都拉萨·胡先
国阵巫统
北根议员
1976年2月21日-1982年3月29日 (1982-03-29)
繼任:
莫哈末阿敏达勿
国阵巫统
 彭亨州立法议会职务
前任:
三苏阿都哈密
国阵巫统
北根镇议员
1982年6月14日 (1982-06-14)-1986年7月19日 (1986-07-19)
柏拉姆
原因:重划选区
學術機關職務
前任者:
安華
馬來西亞國際伊斯蘭大學主席
1998-1999
繼任者:
山努西朱尼
官衔
前任者:
苏莱曼达勿
文化、青年与体育部长
1986-1990
繼任者:
安努亚慕沙
前任者:
阿都拉·巴达威
国防部长
1991-1995
繼任者:
赛哈密
前任者:
苏莱曼达勿
教育部长
1995-2000
繼任者:
慕沙莫哈末
前任者:
赛哈密
国防部长
2000-2008
繼任者:
阿都拉·巴达威
前任者:
阿都拉·巴达威
马来西亚副首相
2004-2009
繼任者:
慕尤丁
财政部长
2008-2018
繼任者:
林冠英
马来西亚首相
2009-2018
繼任者:
马哈迪·莫哈末
外交職務
前任者:
登盛
东南亚国家联盟主席
2015
繼任者:
本扬·沃拉吉
政党职务
前任者:
安華
巫统青年团团长
1987-1996
繼任者:
阿末扎希
前任者:
阿都拉·巴达威
巫统署理主席
2003-2009
繼任者:
慕尤丁
巫统主席
2009-2018
繼任者:
阿末扎希(代理)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