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英語:)簡稱東華人社院,成立於1995年,為國立東華大學創校學院暨八大學院之一,由世界著名比較文學家楊牧擔任創院院長,頒授學士碩士博士學位。2008年,花教大人文社會學院併入,成為該學院成員之一。

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徽
创建时间1995年1995
学校类型學院社會科學院
院長王鴻濬
創院院長楊牧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
教师人數121人(2016年)[1]
学生人數2660(2016年)
人數2006(2016年)
研究生人數592(2016年)
博士生人數62(2016年)
校址臺灣花蓮縣壽豐鄉大學路二段一號
成員華文文學系
中國語文學系
英美語文學系
臺灣文化學系
歷史學系
經濟學系
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
社會學系
公共行政學系
法律學系
華語文教學國際博士班
亞太區域研究國際博士班
隶属臺灣歐洲聯盟中心
網站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歷任院長

榮譽院長

榮譽院長學歷介紹
楊牧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比較文學博士臺灣詩人、散文家、評論家、翻譯家、學者。曾任麻州大學助理教授、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教授,國立臺灣大學客座教授、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創院院長、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並參與香港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創院。華盛頓大學退休後,任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講座教授、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榮譽教授
曾珍珍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臺灣比較文學學者、英美文學學者、譯者,專長為比較文學、神話與文學、生態批評、美國文學

歷任院長[2]

任別院長任期學歷
代理院長
柳復起
1995年-1996年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經濟學博士
第一、二任
王靖獻 (楊牧)
1996年-2001年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
第三任
顏崑陽
2001年-2004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
第四任
高 長
2004年-2007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經濟學博士
第五任
張 力
2007年-2009年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
第六任
朱景鵬
2009年-2009年德國基森大學政治研究所社會科學博士
第七任
林美珠
2010年-2012年美國普渡大學諮商師教育哲學博士
代理院長
吳冠宏
2012年-2012年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文學博士
代理院長
康培德
2012年-2013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地理學博士
第八任
黃宣衛
2013年-2016年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人類學博士
第九、十任
王鴻濬
2016年-至今美國密西根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院博士

沿革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 1987年7月,臺灣省立花蓮師範專科學校改制為臺灣省立花蓮師範學院,當時設有語文教育學系、社會科教育學系。初等教育學系設有輔導組,為教學心理與輔導學系之前身。
  • 1998年,初等教育學系輔導組獨立為教學心理與輔導學系。增設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班。
  • 1999年,增設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班。
  • 2000年,增設英語教學學系。
  • 2001年,增設民間文學研究所博士班。
  • 2003年,語文教育學系改名中國語文教育學系。增設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班、諮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班。
  • 2005年,母體學校改名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成立人文社會學院,下轄中國語文教育學系、社會科教育學系、教學心理與輔導學系、鄉土文化研究所、民間文學研究所、英語教學學系。增設臺灣語文學系、中國語文教育學系碩士班。社會科教育學系史地組與鄉土文化研究所整併為鄉土文化學系暨碩士班。社會科教育學系社科組與社會發展研究所整併為社會發展學系暨碩士班。
  • 2006年,中國語文教育學系改名中國語文學系、英語教學學系改名英語學系。教學心理與輔導學系、諮商與輔導研究所整併為諮商心理學系暨碩士班。增設英語學系碩士班。
  • 2008年,與國立東華大學併校,國立花蓮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併入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 1994年,國立東華大學正式成立,同年「大陸研究所」、「國際經濟研究所」、「教育研究所」成立。
  • 1995年,「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成立;整合大陸研究所、國際經濟研究所、教育研究所及新成立之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成立「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同年12月,文學院大樓(現人社一館)落成啟用。
  • 1996年,「中國語文學系」、「英美語文學系」成立。
  • 1997年,「經濟學系」成立。
  • 1999年,「歷史學系」成立、大陸研究所設立「公共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 2000年,中國語文學系成立碩士班。同年11月,共同教學大樓(現人社二館)完工。
  • 2001年,因應原住民民族學院成立,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改隸原住民民族學院。「公共行政研究所」成立、「諮商輔導學系」成立。國際經濟研究所成立博士班、經濟學系成立博士班,大陸研究所改名「財經法律研究所」。
  • 2004年,諮商與輔導學系改名「臨床與諮商心理學系」。

併校以後

  • 2008年5月,國立東華大學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之校務會議同時通過合校案,同年8月1日正式合併。國立花蓮教育大學併入國立東華大學,原花教大人文社會學院亦與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進行整併:原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改名「華文文學系」。
  • 2009年,國際經濟研究所併入經濟學系為碩士班、博士班。同年,配合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之併校,文學院大樓改名人社一館;共同教學大樓移交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使用並改名人社二館,與管理學院共用。
  • 2010年8月,民間文學研究所併入中國語文學系為民間文學碩士班、民間文學博士班。鄉土文化學系與臺灣語文學系整併為「臺灣文化學系」。社會發展學系與原東華公共行政研究所合併更名為「社會暨公共行政學系」。同年,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二期大樓(現人社三館)開工。
  • 2011年9月,管理學院大樓完工。同年,管理學院自人社二館遷至管理學院大樓,人社二館完全移交與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使用。
  • 2012年3月5日,人社三館新建工程因承包商發生財務困難,工程停擺。
  • 2013年,增設「法律學士學位學程」。社會暨公共行政學系分拆為「社會學系」、「公共行政學系」。同年8月,人社三館新建工程經重新發包後復工。
  • 2014年,公共行政學系碩士班取消國家行政與公共政策組、大陸與兩岸事務組之分組。英美語文學系停招比較文學博士班。同年5月,人社三館新建工程因新承包商不堪資金壓力,再度停工。
  • 2015年,中國語文學系停招語文科教學碩士學位班,並成立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同年10月29日,人社三館新建工程因多次延宕及頻繁更換廠商,相關預算遭到立法院凍結。
  • 2017年,中國語文學系停招碩士在職專班。
  • 2018年,整併中國語文學系博士班、中國語文學系民間文學博士班為中國語文學系博士班;整併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中國語文學系民間文學碩士班為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人社三館落成啟用,於同年6月,共同教育委員會及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部分系所陸續進駐。
  • 2019年,「華語文教學國際博士學位學程(TCSL)」成立,為全國第一個專收國際生的華語博士班。同年,財經法律研究所、法律學士學位學程、法律學士學位學程暨原住民專班,合併為「法律學系」暨原住民專班。
  • 2020年,「亞太區域研究博士學位學程(APRS)」成立,為全英語授課的博士學位學程。同年,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來訪東華人社院進行兩院學術交流。

學術單位

中國語文學系暨研究所

  • 成立於1977年,頒授學士碩士博士學位[3]
  • 學士班專業學程:中國語文專業學程、敘事文學及語文應用學程、華語文教學學程
  • 碩士班分為中國語文組、民間文學組
  • 博士班分為中國語文組、民間文學組

華文文學系暨研究所

  • 成立於1996年,頒授學士碩士學位[4]
  • 學士班專業學程:華文文學學程、文化創意產業學程
  • 碩士班分為創作組、文學暨文化研究組

英美語文學系暨研究所

  • 成立於1996年,頒授學士碩士學位[5]
  • 學士班專業學程:經典閱讀學程、多元文化學程、應用語言與英語教學學程
  • 碩士班分為文學媒體組、英語教學組

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 成立於1999年,頒授學士碩士學位[6][7]
  • 學士班專業學程:大眾史學與應用學程、環太平洋區域史學程
  • 碩士班不分組專業學程:近代中國與亞太區域發展學程、大眾史學與歷史應用學程

臺灣文化學系暨研究所

  • 成立於1999年,頒授學士碩士學位[8]
  • 學士班專業學程:人文地理學程
  • 碩士班分為臺灣區域研究組、亞太區域研究組(全英授課)

經濟學系暨研究所

  • 成立於1994年,頒授學士碩士博士學位[9]
  • 學士班專業學程:經濟學程
  • 碩士班分為國際金融暨貿易組、大數據分析與產業經濟組
  • 博士班分為一般組、國際組(全英授課)

社會學系暨研究所

  • 成立於1987年,頒授學士碩士學位[10]
  • 學士班專業學程:社會學學程
  • 碩士班分為社會學組、社會企業組

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暨研究所

  • 成立於2002年,頒授學士碩士學位
  • 學士班分為一般組、國際組(全英授課)
  • 碩士班分為諮商心理學組、臨床心理學組、心理科學研究與應用組

公共行政學系暨研究所

  • 前身為1994年成立的大陸研究所,頒授學士碩士學位[11]
  • 學士班專業學程:公共行政專業選修學程
  • 碩士班不分組
  • 公共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法律學系暨研究所

  • 前身為2001年成立的財經法律研究所,頒授學士碩士學位[12]
  • 學士班專業學程:司法專業學程
  • 原住民專班學士班
  • 碩士班分為法律研究組、法律實務組

華語文教學國際博士學位學程(TCSL)

  • 成立於2019年,頒授博士學位[13]
  • 全臺灣唯一專收國際學生的華語博士班

亞太區域研究博士學位學程(APRS)

  • 成立於2020年,頒授博士學位[14]
  • 全英語授課博士學位學程
  • 師資由中央研究院、臺灣系、公行系、經濟系、社會系、歷史系、日本岡山大學、韓國工業大學之教授組成

頒授學位

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頒授以下學位:[15]

學位英文名稱英文縮寫頒授系所
理學學士Bachelor of ScienceB.S.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
文學學士Bachelor of ArtsB.A.華文文學系、中國語文學系、英美語文學系、臺灣文化學系、歷史學系、經濟學系、社會學系、公共行政學系
法學學士Bachelor of LawsB.L.法律學系
理學碩士Master of ScienceM.S.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碩士班 (諮商心理組、臨床心理組、心理科學研究與應用組)
文學碩士Master of ArtsM.A.華文文學系碩士班 (文學暨文化研究組)、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民間文學組、中國語文組)、英美語文學系碩士班 (英語教學組、文學媒體組)、臺灣文化學系碩士班 (亞太區域研究組、臺灣區域研究組)、經濟學系碩士班 (國際金融暨貿易組、大數據分析與產業經濟組)、社會學系碩士班 (社會學組、社會企業組)、歷史學系碩士班
公共行政碩士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M.P.A.公共行政學系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藝術創作碩士Master of Fine ArtsM.F.A.華文文學系碩士班 (創作組)
法學碩士Master of LawsM.L.財經法律研究所
哲學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Ph.D.中國語文學系博士班、英美語文學系博士班、經濟學系博士班、亞太區域研究國際博士班、華語文教學國際博士班

學術期刊與研究中心

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承襲楊牧的創院精神,以自由主義創新思維批判性思考為核心,設有六大研究中心,2017年以「社會科學」領域進入ESI全球排名1%。[16]

學術期刊

  • 《東華漢學》:中國語文學系、華文文學系出版 ISSN 1726-8265 THCI核心期刊、人社期刊評比第二級
  • 《奇萊論衡:東華文哲研究集刊》:中國語文學系出版 ISSN 2415-4547
  • 《華文文學與文化》:華文文學系出版 ISSN 2225-4536
  • 《東華人文學報》: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出版 ISSN 1608-8344 THCI核心期刊
  • 《人社東華》: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出版 ISSN 2312-4229

上表期刊評比據科技部公布「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暨核心期刊收錄」最新名單。[17]

學院研究中心

  • 臺灣歐洲聯盟中心()
  • 越南臺灣研究中心()
  • 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
  • 數位文化中心()
  • 大眾史學研究中心()
  • 楊牧文學研究中心()

國際合作院校

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共與15所院校締結院級合作,涵蓋院系級與雙聯學制,並經常性互訪進行學術交流。合作院校列表如下:[18][19]

雙聯合作

  •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日本廣島大學大學院社會科學研究科(GSSS, Hiroshima University)(1+1 碩士)
  • 英美語文學系- 法國格勒諾布爾大學(University of Grenoble)(雙聯博士)

院級合作

 日本

 马来西亚

 波蘭

  • 羅茲大學經濟與社會學院

 中国

  •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
  • 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學院
  • 天津大學文法學院
  •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
  •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
  • 鄭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
  • 雲南大學人文學院
  • 江蘇師範大學文學院
  • 江蘇師範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
  • 福建農林大學經濟學院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中國語言文化學院

學院空間

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轄下各單位目前主要使用人社一館、人社二館及人社三館等三棟教學大樓。

参考资料

  1. . [2017-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6).
  2. . chass.ndhu.edu.tw. [2020-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3. . chinese.ndhu.edu.tw. [2020-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4. . sili.ndhu.edu.tw. [2020-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2).
  5. . rc020.ndhu.edu.tw. [2020-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6. . dhist.ndhu.edu.tw. [2020-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2).
  7. . dhist.ndhu.edu.tw. [2020-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4).
  8. . [2020-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7) (中文(台灣)‎).
  9. . rc024.ndhu.edu.tw. [2020-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7).
  10. . spa.ndhu.edu.tw. [2020-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9).
  11. . pa.ndhu.edu.tw. [2020-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7).
  12. . ifel.ndhu.edu.tw. [2020-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0).
  13. . tcsl.ndhu.edu.tw. [2020-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6).
  14. . aprs.ndhu.edu.tw.
  15. . aa.ndhu.edu.tw.
  16. . chass.ndhu.edu.tw. [2020-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17.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 [2020-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6) (中文).
  18. . chass.ndhu.edu.tw. [2020-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19. . [2020-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2) (中文(台灣)‎).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