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蘭陽女子高級中學

國立蘭陽女子高級中學,(英語:)是位於臺灣宜蘭縣一所專收女子的高級中等學校,簡稱蘭陽女中蘭女,俗稱東北一女,舊稱省蘭女蘭陽女高蘭陽高女,位於宜蘭縣宜蘭市東北側,是宜蘭地區境內設立時間最久的高級中等院校,是設有舞蹈資優班的高中之一[1]。近年為宜蘭地區各校第一所加入社區優質化的學校,首開風氣之先,代表色為藍色,在縣內有「藍衫女孩」之稱。

國立蘭陽女子高級中學
地址
國立蘭陽女子高級中學
260 宜蘭縣宜蘭市女中路2號
经纬度24.745389°N 121.753361°E / 24.745389; 121.753361
其它名称National Lan-Yang Girls' Senior High School
昵称蘭芷向陽、藍衫女孩、LYGSH
类型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隶属臺灣總督府(1938-1945)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45-2000)
教育部(1945-)
创办日期昭和13年(1938年)4月20日
臺北州立蘭陽高等女學校
学区 臺灣宜蘭縣宜蘭市
校長曾璧光
年级三年學制
性别女校
学生人数1487人(107學年度)
每年級
普通班11班
數理實驗班1班
語文資優班1班
舞蹈班1班
共42班
校训真善美
校色蘭女藍
電話號碼03-9333819~22(四線)
传真號碼03-9353664
学校网址www.lygsh.ilc.edu.tw

校史

蘭陽女中前身為日治時期臺北州立蘭陽高等女學校」,創立於1938年4月20日。為宜蘭地區繼「宜蘭農林學校(今國立宜蘭大學)」之後的第一所中學,創校之初借用宜蘭小學校上課,第一期校舍於1939年由日本建築師鳩工茸設計完成,原校舍以木造為主,參酌使用磚牆、石灰、黑瓦,為一層建築,為興亞帝冠式建築,校門及傳達室至今未拆,依稀可大約看出日本時代的校門風貌,校門被列為縣定古蹟而免於被拆毀,當時約收學生150人,其中宜蘭郡約90人、羅東郡約45人、其他地區及外縣市開放名額約15人,其中大約有750人來報考,早期宜蘭地區士紳簡稱該校為「高女」[2]

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於1945年10月25日改名為「臺灣省立蘭陽女子中學」,隨後在原建築上加蓋二樓,當時由本省籍校長陳保宗共同接收該校及宜蘭中學,陳治理蘭女至1964年,1964年由女校長吳學瓊接任校長一職,在吳學瓊女士大力的治理下,蘭女校務更加蒸蒸日上,設備及校舍都大力更新。1968年實施九年國教,於1970年廢除初中部,改制更名為「臺灣省立蘭陽女子高級中學」,其間先後擴建科學館、圖書館、體育館等,均委請名建築師修澤蘭女士規劃設計。原校舍分別於1988年、1990年拆除。

1989年創設舞蹈資優班

1998年,獲全國科展地球科學類第一名,同年慶祝60年校慶,時任總統李登輝視察蘭女校園[3]

2000年改隸教育部,並改為現名之「國立蘭陽女子高級中學[4]

2003年經教育部通過設立語文資優班。

2007年8月1日,由曹學仁接任校長,並獲得國科會高瞻計畫補助,成立宜蘭縣唯一高瞻計畫數理實驗班。

2008年,慶祝70週年校慶,時任總統馬英九視察蘭陽女中校園。

2009年,科學教育大樓完工,蘭女校方將舊科學館的設備放置此,並設立星象館,是目前宜蘭地區天文設備最先進的高中院校。

2015年7月,由蘭陽女中及宜中等校教師及學生組成的「宜蘭縣反課綱微調高校行動聯盟」反抗反課綱微調,初次向位於宜中校內的教育部組織「課務與發展工作圈」及舉辦於宜蘭高中科學館內的東區公聽會反抗未果,北上至教育部陳情[5]

2017年,慶祝蘭女79年校慶,預籌備隔年80週年校慶儀式。

2017年12月,加入「社區高中就近入學獎勵方案」,成為宜蘭地區社區高中就近入學化推動的一員。[6]

2018年1月,蘭女校方表示暫時不跟進新竹高中為首之廢除升旗制度。[7]

2019年2月24日,宜蘭縣境內三所高中(蘭陽女中、宜蘭高中、羅東高中)表示參與跟進「拒絕放榜新聞」之全國連署。

蘭陽女中是宜蘭地區第一間女子普通中學,成立後讓宜蘭地區女學生不須遠赴他鄉就學,造福鄉里無數,校風保守,自日本時代至今栽培了許多宜蘭各方面女子的菁英不計其數,此外,該校為縣内高中當中日治時期及省女校舍保存最完善的學校數(傳達室、日治校門、小白宮、綠樓),校方重視英文教學及文科、生物科學是此校的傳統,為宜蘭縣通過全民英檢學生比例最高的學校,對於各項文科及音樂競賽的表現也相當亮眼,近年來,更成為了宜蘭地區高中職錄取率(99.4%)及繁星推薦公立各學校人數之冠(國立大學60.7%)的學校,且錄取品質不輸各校,可望再創新猷,縣内文組榜首和理組女生榜首大多出自該校,蘭女大部分招收蘭陽溪以北的女學生,及少部份溪南學生,不乏外縣市跨區填志願(大多以普通科及舞蹈班為主)。

歷任校長

日治時期:

  • 三屋秋策(其父為嘉義中學創校校長、文部省官員三屋靜
  • 小川義明
  • 安房菊三郎

民國時期:

  • 陳保宗(民國34-53;34-36年間為宜中蘭女共治校長)
  • 徐玉英(代理)
  • 吳學瓊(民國53-73;57年于任期內擔任省立羅東高中設立搬遷籌備主任委員)
  • 王雁彬(民國73-74)
  • 鍾香華(民國74-76)
  • 唐璽惠(民國76-84)
  • 林蓮珠(民國84-92)
  • 曾耀松(民國92-96)
  • 蔡玫玲(代理)
  • 曹學仁(民國96-104)
  • 曾璧光(民國104-至今)

校歌

現行校歌

太平山下 蘭園清香 崇高的理想 修身的道場

八德振 四維孔彰 負起時代 琢玉磨光

蘭陽女子 自勵自強

太平洋畔 學園幽香 遠大的希望 求知的教場

真善美 校訓昭彰 創造世紀 窗雪螢光

蘭陽女子 自勵自強

蘭陽 蘭陽 母校地久 祖國天長

日治時期舊校歌

1

朝日の光 さしそひて  匂い気高き 蘭の花

誇るしるしを 胸にして  かしこき敕令みのり 守らなん

ここ日の本の みんなみに  建てる我等の 聖き学び舎

2

流れ豊けき 宜蘭川  誠の道を 一筋に

広野を照らす 月影ぞ  さやけく生きん 鏡なる

ここ日の本の みんなみに 建てる我等の 聖き学び舎

3

黒潮おどる 海の色  染まぬ貞操みさおの 心にて

彼の次高の 山脈やまなみ は  強きのぞみの 姿なり

ここ日の本の みんなみに 建てる我等の 聖き学び舎

學校生活

校訓

蘭陽女中的校訓為「求真、至善、崇美」,主要規範蘭女的學生能夠遵守真誠、純善、擁有內心外在遵守美學教育為學習的圭臬與生涯發展追求的目標。

校服

蘭女日治時期的制服與大多舊制高等女學校一樣皆以黑色水手服為主,學生制服分三種服裝-校外服、校內服、體育服,冬夏有區分。冬天校外服濃紺色卡西米亞的水兵領上衣,衣襟有三條的白色(蛇腹)線裝飾,結黑色領帶,領帶的結目有蘭女的校徽「八咫之鏡」(古代日本神器)配蘭花的徽章,裙子是從膝下垂目的褶裙,帽子是帽舌約四公分濃紺色Felt帽(氈帽),再配上黑皮鞋、白襪子,正統而典雅。夏季校外服是白色短上衣,領子如冬季服,黑裙過膝、白長襪、黑皮鞋,清新又端莊。皮鞋和制服的製作都是學校請臺北的師傅來校,一個個量製的,非常慎重。校內服是白色短袖運動衫,夏冬同一件,搭配室內布鞋,夏白冬黑。體育課另換室外鞋,黑色燈籠褲。

光復初期,蘭女的制服是白色的,到了1950年代,陳保宗校長治理任內,蘭女校方確立校色及新校服樣式,一直沿用至今,蘭女的校服天藍色變成蘭陽女中的學校象徵,在全國,蘭女藍成為識別蘭陽女中的一個象徵,在宜蘭地區「藍衫女孩」單一詞指的是蘭陽女中的學生。此外,蘭陽女中的校服還附有背心及冬季外套,背心與宜蘭高中同樣是米白色,唯獨不同的是校徽為蘭陽女中的校徽,冬季外套為黑禮服,冬季外套在宜蘭地區各校而被戲稱為黑金剛,運動服和運動外套皆為蘭女藍和白色相襯,頗有美感。

班服日

於每個禮拜四舉行,各班在這天可以自由穿著自己班級設計的班服,不必穿校服上學。

校花

蘭陽女中的校花是蘭花,從校徽的設計圖章即可看出

別稱

蘭陽女中的別稱為「蘭芷向陽」一詞最早出現在蘭陽女中的背包別識上,其含義是芷蘭向著陽光,頗有積極向上之意。 另有一說是承襲日治時期台北州立宜蘭女子公學校(今宜蘭縣立宜蘭國民小學)改為國民學校「向陽國民學校」一說,而羅東成功國小的前身為「羅東曙國民學校」,向陽及曙兩詞有朝向陽光之意,由於在1968年以前,學生升學需經過初中聯考及高女考試,宜蘭國小的前身女子國小的學生大多升讀蘭陽女中,羅東方面為成功國小(羅東女子公學校),久而久之有此一說。

校徽

蘭陽女中的校徽的設計,最遠可追溯自昭和13年(西元1938年),戰後持續延用該校徽直到今日共近八十年歷史,可謂宜蘭地區各高級中學中校徽歷史使用最久的學校,唯一有改變的是,日治蘭女的校徽上有象徵台灣總督府的「台」字樣,戰後的校徽外邊改成深邊棕色圓形。

語文資優班

成立於2004年,為宜蘭地區第一所設立語文資優班的學校,每年級一班,每班招生30人,勠力研發適合語文學術性向資優學生之語文課程、教材及教法,培育宜蘭地區最優秀的語文人才。特色課程包涵英美文學導讀、英文作文、英文會話與聽講、中文閱讀與寫作、英文專題研究及發表、中文專題研究及發表等,另有人文及社會科學導論課程,聘請中研院及各大學教授蒞校授課。 除校內課程,也會定期邀請國內著名的作家、文學家蒞校演講,安排中央研究院、大學及藝文展覽等參訪活動,並於每年暑假赴美國姐妹校Blue Vally North High School yog 進行課程暨文化交流活動。 成班以來學生除語文學習成效卓著,在北區英文作文、北區英文演講、全球華文學生文學奬、台積電文學奬等競賽中屢獲殊榮,歷屆畢業生錄取國立大學之比率多在九成以上。

數理實驗班

成立於2005年,每年級1班,每班招生30人,採合作學習、分組學習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掘學生數理學習的潛能,扭轉傳統女學生數理能較弱之刻板印象。特色課程包括進階物理、進階化學、進階生物、數理專題研究、微積分等,且為培育學生國際科學交流能力特別開設科技英文閱讀與寫作、英語發表與聽說技巧等課程。 數理班非常重視國際交流,每年均有安田高校、船橋高校、早稻田附中等多所日本超級科學高中(Super Science High School)的學生蒞校與數理實驗班學生進行全英語的科學專題發表及校外參訪活動,蘭陽女中亦會邀請縣內國中生共同參與,希望擴展宜蘭地區國中生國際交流之視野與經驗,創造區域共好。 除外國高中蒞校交流,蘭陽女中數理班每年12月均會遴派學生赴日參加安田高校科學交流活動;7月會參加日本靜岡青少年科工論壇,且已連續多年獲得專題發表競賽首奬。 數理班的學生不僅在科學專題研究有傑出表現,歷屆畢業生升學表現亦十分突出,每年錄取醫學院、國立大學之比率多在九成以上。

舞蹈班

成立於1987年,為宜蘭地區乃至全國最早設立舞蹈班的學校,也是宜蘭縣最早成立藝術專才班級的高中院校,蘭陽女中亦是全國九所設有舞蹈班的學校之一,旨在培養宜蘭地區及全國優秀的舞蹈人才,由於舞蹈班需經過全國舞蹈班聯合招考分發之性質,因此蘭女舞蹈班不少來自各地的學生慕名報考,此外,該班也是蘭陽女中唯一可招收男性的班級。 舞蹈班每年均會舉辦舞展與學生創作展,並且開放給民眾觀賞,期待能推廣舞蹈藝術、落實藝術生活化,每年的舞展表演也成為宜蘭地區藝術展演的一大盛事。2017、2018連續二年,蘭陽女中舞蹈班獲交通部觀光局邀請代表台灣參加日本三重縣安濃津YOSAKOI踩街表演,舞蹈班的學生將深具台灣文化特色的辦桌文化融入舞蹈中,熱鬧華麗的舞蹈深獲日本民眾的讚賞,也以藝術促進了台日邦誼。 蘭陽女中是歷史悠久的傳統名校,出了不少著名的校友,著名已故舞者羅曼菲女士亦畢業於該校。

校友會

蘭女校史悠久,畢業校友可追溯至昭和17年(1942年)畢業的第一屆校友,日治時期和戰後畢業的校友組成了「蘭花會」,蘭花會校友在4月校慶時常會回到母校參訪或者探視學妹們、校史口述及校友捐獻行動。

校園活動

學校活動

  • 高一土風舞比賽:蘭陽女中為目前全國唯一一所全校學生都要會跳土風舞的高中職,因此每位高一學生入學後便將土風舞列為體育課重點課程之一,每年於12月上旬舉辦土風舞比賽,為高一學生必參加的活動,培養班級團隊風氣外,更是將土風舞傳統保存與傳承的重要比賽。
  • 高一進學禮:高一新生進學禮,由校長頒贈代表蘭陽女中的蘭花盆栽給各班級代表,由每個班級細心照料,讓蘭花綻放展現不凡氣質。
  • 高一校外教學:每年三月底舉行一日行程之高一校外教學。
  • 高一班際籃球比賽:高一體育重點科目為籃球教學,每年五月底舉行高一籃球班際競賽暨師生籃球賽。
  • 高二班際合唱比賽:蘭陽女中超過五十年不間斷傳統合唱比賽,目前於每年10月底舉行,每班含指定曲和自選曲各一首歌曲,學生練習合唱風氣鼎盛。合唱團經常代表宜蘭縣晉級參加全國音樂比賽,表現優異。
  • 高二班際羽球比賽:高二體育重點科目為羽球,於每年2月底舉辦班際羽球比賽,提升運動風氣。
  • 高二校外教學:每年5月中舉行,為4天3夜校外教學,沿襲傳統均會安排參訪優質大學及國內重要自然地景及藝術歷史文化館藏,提供深度豐富的校外教學課程。
  • 高二英語短劇比賽:由高二各班組隊,自行創作或改編劇本,設計道具、服裝及配樂,在15分鐘的表演中充分展現各自的熱情創意及英語表達力。
  • 英語演講、英文作文比賽:每年均會辦理的英文學科競賽活動,其中演講比賽除事前指定題、說故事比賽,另有即席演講,充分挑戰學生思考組織力、表達力及知識的廣度、深度,優勝同學可代表蘭陽女中參加台灣北區英文演講、作文比賽。
  • TOEIC多益英語測驗:蘭陽女中非常重視英語文教學,且設置宜蘭區現時唯一的語文資優班,因此多益英語測驗將宜蘭區的考場設置於蘭陽女中。
  • 國語文競賽:蘭陽女中頗具歷史的競賽活動,蘭女學生在此項競賽活動一直有傑出表現,競賽項目包涵演說、作文、朗讀、字音字形、寫字及閩南語、客家語、泰雅語演說朗讀等,校內優勝同學將代表蘭陽女中參加縣賽,縣賽優勝再晉級全國賽。
  • 舞展:由蘭陽女中舞蹈班學生擔綱演出,至2018年已舉辦了28屆,且開放給民眾免費索票觀賞,期待能推廣舞蹈藝術、落實藝術生活化,每年的舞展表演已成為宜蘭地區藝術展演的一大盛事。
  • 文藝研習會:為提升學生人文素養,加強學生觀察、鑑賞與寫作能力,蘭陽女中每年12月左右均會邀請知名作家或學者專專蒞校辦理8小時講座,除校內學生踴躍參與,亦會開放部分名額供宜蘭縣各高中職、國中師生一起參加。
  • 高級中學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競賽科目包括: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科、資訊,競賽方式有筆試、實驗實作及上機考試等,藉由競賽活動考驗同學平時數理、資訊學習累積的實力、也激發學生研究科學的興趣,優勝同學可代表蘭陽女中參加台灣東區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
  • 遠哲科學趣味競賽:由同學自行組隊參加,比賽題目均是富創意、有趣的科學問題,藉由比賽鼓勵同學動手做、培養合作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神,此項比賽深獲蘭女同學喜愛,報名十分踴躍,優勝同學可代表蘭陽女中參加分區複賽。
  • 蘭園台日科學論壇:每年的12月日本的船橋高中(超級科學高中)會蒞校與蘭陽女中共同辦理此活動,蘭陽女中主要由數理實驗班學生參加,同時也會邀請縣內國中數理資優生共同參與,論壇採全英語的科學專題發表,除挑戰同學科學研究及英語表達能力,亦希望擴展宜蘭地區學生國際交流之視野與經驗,創造區域共好。
  • 教師節舉辦師生趣味競賽:每年教師節當週之星期三下午舉行,讓全校班級學生與校內師長一起參與趣味競賽,增進師生情誼也教導學生尊師重道的意義。
  • 每兩年舉辦由日本名古屋姊妹校櫻花高校提供師資日本文化體驗營:日本姊妹校櫻花學園高校每隔兩年固定派遣兩位老師,義務搭機來台辦理日本文化體驗營。課程相當豐富包含-和服體驗、茶道體驗、基礎日語教學、日本文化與歷史、日本傳統童玩及日本歌謠教唱等。學生完全免費報名參加,每次活動都報名相當踴躍盛況空前。
  • 耶誕節舉辦聖誕報佳音活動:每年12月24日由校長及家長會長辦理聖誕老人,於第七、八節到各班發送糖果。中午由班聯會主辦邀請學校特色社團進行節目表演,並辦理摸彩與全校師生同樂。
  • 高三成年禮:每年10月初舉行,學生從宜蘭縣頭城鎮石城端以徒步方式穿越舊草嶺隧道至新北市貢寮區福隆端辦理學測誓師活動。草嶺隧道是宜蘭民謠「丟丟銅」歌曲的發祥地,也為早年宜蘭遊子搭火車前往北部發展時,穿越草嶺隧道便看不到故鄉的龜山島了。成年禮除了鍛練腳力也鍛練意志力,深具在地歷史與文化意義。
  • 高三畢業晚會:每年五月底由班聯會學生籌辦,活動包含一系列表演節目,每年都會邀請發片歌手蒞校演唱。
  • 高三畢業典禮:每年6月初舉行,由畢籌會學生精心規劃,有別於傳統畢業典禮,都有設定主題貫穿全場,展現活力留給比畢業生最棒的畢業回憶。
  • 校慶慶祝大會舉辦校慶嘉年華:2018年起校慶舉辦無塑環保園遊會。
  • 每週四第七節下課舉辦晚舞活動:於西元1964年創立的活動,於吳學瓊校長任內設立,是蘭女校內乃至宜蘭各校創立並維持最久的活動,以跳舞形成「同心圓」代表蘭女師生團結一致的象徵。

學生會

蘭陽女中班級聯合會已傳承至第32屆,班聯會設有主席、副主席,經由全校民主選舉投票選出,並設有各股股長和組員。每個月召開班級代表大會,按該校班聯組織章程-全校學生均為班聯會會員,每班選出1名班級代表,班級代表參加每個月召開之班級代表大會,除了審查班聯會收支,另收集各班提案於班級代表大會中討論議決,並依程序由班聯會主席在學校相關會議中反應。 班聯會主辦學生熱愛的卡拉OK大賽、畢業晚會及校慶園遊會,並協辦學校相關活動,表現相當傑出。

學思達教育

學思達教學模式著重學習、思考、表達等面向,追求課程的理解與活用,以及提升學生自學與表達能力,突破記憶性的學習,在近年來翻轉教學的風潮中頗具影響力。蘭陽女中與宜蘭高中為蘭陽地區推行此教育理念的首批高中學校,目前在國文、地理和歷史等科目實施成效顯著,透過蘭陽女中每學年的Open Day公開觀課活動或獲邀至他校分享的方式與各高中職、國中教師進行交流。

台日高校交流

蘭女一直以來與日本高校交流密切,不僅常常舉辦一系列的出使日本高校的旅遊團,且也常常接待來自日本來台交流的高校,2013年,蘭女成立了「台日科學交流論壇」,為宜蘭地區第一個以科學為主題之國高中跨國交流論壇,吸引境內不少國高中聯合參加。2017年,蘭女接待了入選「超級科學高校」(日語スーパーサイエンスハイスクール)的千葉縣立船橋高等學校來台科學交流

宜羅蘭三校聯合在地科學營

又稱「三校聯合物理營計畫」,是2020年起宜蘭縣聯合蘭陽女中、宜蘭高中以及羅東高中等縣內三所主要升學高中所舉辦之科學寒訓營,目的為促進三校科學交流,提升縣內科學研究之風氣。

首屆在宜蘭高中科學館舉辦,由蘭陽女中MAD服務志工團宜蘭高中物理研究社以及羅東高中自然科學社聯合舉辦。

環境

校園建築史

  • 1937年日式興亞帝冠式教學大樓完工
  • 1940年蘭陽女中校門暨傳達室完工(現列為縣定古蹟)
  • 1950年音樂教室(現小白宮)正式完工
  • 1968年綠樓正式完工
  • 1984年舊教學大樓拆除
  • 1987年崇美樓完工
  • 1988年特別教室完工
  • 1990年行政大樓完工
  • 1991年教學大樓(北樓)、舞蹈教室、禮堂完工
  • 1992年教學大樓(東一樓)完工
  • 1995年教學大樓(東二樓、東三樓)學生宿舍完工
  • 1997年圖書館完工。
  • 2007年科學大樓完工
  • 2011年校門正門及正門圍牆改建完成

校地

蘭陽女中的校地開發最早可追溯至台北州立宜蘭街珍子滿力庄,隨著昭和15年(西元1940年)宜蘭街升格為宜蘭市,校地附近也隨之重劃,1945年台灣光復後,珍子滿力街改名為女中路沿用至今。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健康與護理學科中心

教育部為精進高中教師教學品質,落實推動高中課程綱要,自94年起陸續成立各學科中心。健康與護理學科中心亦自94年3月成立,作為健康與護理學科教師專業社群的溝通平臺,蒐集課程綱要實施意見,並研發彙整學科教學資源,規劃辦理教師專業成長研習。 健康與護理學科中心組織職掌,由蘭陽女中校長擔任學科中心主任,綜理統籌整體工作;課程學者、課綱委員及業界專家擔任學科中心委員,提供專業諮詢;研究教師及種子教師規劃研發教案、教具,推廣教學資源,並擔任教師專業成長研習活動的講師。此外,學科中心亦積極推動成立全國各區健康與護理教師社群,鼓勵教師課程共備,協助教師教學增能及增進教材研發創的能力, 健康與護理學科中心歷年重要工作成果如下:

95~100年度以課程綱要重要單元進行課程典範示例與模組化。

101年度彙整必修教學檔案進行典範教學示例。

102年度編撰必修課綱性教育及選修健康情感管理進行兩性及性教育教學檔案彙整典範教案與演示。

103年度撰寫選修健康自我管理典範教學檔案、教學活動及教學配套,提供現場教師豐富有用之教學資源使學生透過學習將課綱目標落實。

104年度進行健康與護理課程行動研究及讀書會,藉以深入現行議題及瞭解現場教師需求,有效提升教學效益。

105年度研發及推廣方向以新課綱為主題,執行課程綱要研修及協作相關工作並推廣至全國,提升全國健康與護理教師新課綱課程瞭解。

106年度蒐集及研發新課綱教學檔案與現場教師需求,提供健康與護理教師增能研習與專業服務與支援。

107年度持續推廣學科必修、跨科跨領域、加深加廣課程、議題融入、核心素養等研發、推廣及觀課。促進教師認識新課綱內涵,建構全國健康與護理教師專業社群分區共同合作與學習機制,精進教師多元教學能力,強化教學效能。

108年度持續發展與推廣新課綱,包括學科地圖、素養導向教學、建置學科社群、辦理學科必修、加深加廣選修、跨科跨領域等課程發展之研習,持續研發與發行學科電子報,學科網站提供學科訊息與教學資源等,期許帶動全國健康與護理教師素養導向教學,使學生健康促進、學習帶得走的自我照護能力、展現健康素養、落實健康生活、實踐全人健康之宗旨。

優質化前導暨北一區召集學校

蘭陽女中為宜蘭地區第一所加入優質化的高中院校,自2007年即參與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第一期程迄今,並且在諮詢委員、校內親師生的共同努力下,順利完成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的三個期程, 並且在特色領航計畫的執行成果基礎上,結合十二年國教的願景與價值,成為宜花區前導學校,一方面以新課綱的各項發展自我提升與檢核,持續提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建構、學校各項課程之發展和教學方法之創新轉化,二方面同時帶領區域內互助共好,除建立宜蘭區各高中共享平台與機制外,也引進其他區域及特色學校的資源,以各校的成功經驗,在宜蘭地區扮演領頭羊的角色,引導區域內課程發展交流,深化在地連結,持續提升宜蘭區整體的高中教育水準。

2019年獲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指定擔任北一區(涵蓋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及花蓮縣)分區召集學校,為全國五所分區召集學校之一,將協助高中優質化總計畫執行意見蒐集、問題解決等事宜,並配合辦理研習講座、工作坊等活動,促進北一區高中學校團隊精進能量,協助北一區各高中優質化及特色發展。

宜蘭區均質化總召學校

蘭陽女中因推動各項計畫績效卓著,自103學年起獲教育部選拔為宜蘭區精進標竿學校,擔任宜蘭區適性學習教育資源均質化計畫總召學校。積極推動校本特色課程、跨校、跨科教師專業社群與鼓勵教師公開觀課等,強化學校間的典範學習,加強與落實學校間的合作關係,讓宜蘭區內的學校持續既有橫向與縱向之連結,以達成社區均衡均質共榮發展的目標,榮獲均質化方案適性學習計畫106學年度成果競賽第一名。

學校縣定保存文物

  • 蘭陽高等女學校正門樹木群(1938年)
  • 傳達室及其建築群(1940年)
  • 小白宮(一代圖書館,音樂教室,1950年)
  • 蘭女校長座車(三輪車,1964年;現存放於蘭陽博物館
  • 綠樓(二代圖書館,1968年)

知名校友

參見

參考資料

  1. . [2019-02-27].
  2. 宜蘭縣史館文獻
  3. . [2017-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5).
  4. . [2021-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2).
  5. . [2017-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1).
  6. . [2017-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5).
  7. . [2018-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9).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